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44/141864 (78%)
Visitors : 48062835      Online Users : 115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9855


    Title: 馬總統時期我國國家安全環境的中共因素分析
    Authors: 江瑞枝
    Contributors: 朱新民
    江瑞枝
    Keywords: 中共崛起
    兩岸關係
    軍事威脅
    國家安全環境
    Date: 2016
    Issue Date: 2016-08-09 14:38:07 (UTC+8)
    Abstract: 近年來,舉世關注中共自崛起後積極向外擴張勢力,兩岸關係雖然自馬前總統英九先生西元2008年上任後積極改善,目前在經貿、文化交流及開放對岸人民來台觀光等均獲得很好的成效;當前台海情勢雖沒有嚴重到「劍拔弩張」的狀況,但不代表可長治久安,因為中共至今仍沒有放棄「武力犯台」的主張,也沒有改變「一國兩制」、「和平統一」的政策,故兩岸關係仍存在諸多變數,所以在軍事上我仍應保有足以嚇阻的實力。
    然而台灣問題一直佔據中共國家安全戰略中重要地位,未來將隨著其軍事戰略及能力的發展,對於我國國家安全與發展的影響殊值關注;另後冷戰時期的戰略環境對「安全研究」產生重大影響,有關「國家安全」研究的風潮,不因為冷戰終結而式微,反倒因為世界更趨於多元化發展,國與國之間的衝突因子,隨著高科技的發展,大量毀滅性武器的發明及聯合國集體安全機制功能不彰等諸多因素,在今天對安全的研究更顯得有其迫切性。
    Reference: (一)中文書目:
    1.朱浤源主編,《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初版第12次印行,(台北:正中書局,2005年4月),
    2. Chava Frankfort –Nachmias、David Nachmias ,潘明宏、陳志瑋譯,《最新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韋伯文化,2003年)。
    3.管倖生等編,《設計研究方法》,(台北:全華圖書,2007年12月)。
    4.閻學通,《中國國家利益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5月)。
    5.陳亦偉,《中共反分裂國家法的戰略意涵》,(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7年10月)。
    6.門洪華,《構建中國大戰略的框架-國家實力、戰略觀念與國際制度》,(台北:遠景基金會,2006年12月)。
    7.孔令晟,《大戰略通論》,(台北:好聯出版社,1995年10月)。
    8.溫金權、杜汝波、周敏著,《心理戰概論》,(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0年)。
    9.國防部總政戰部編,《中共心理戰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國防部總政戰部,1990年)。
    10.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Carnes Lord、Frank R.Barnett著,《政治作戰與心理戰》,(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3年)。
    11.李白虹,《防阻顛覆戰爭的心理戰略》,(台北:國防部總政戰部,1993年)。
    12.許如亨,《解構另類戰爭-心理戰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台北:翔威文化,1999年)。
    13.呂登高、王振興主編,《高技術條件下心理戰概論》,(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1年)。
    14.杜波、韓秋風、文家成主編,《全方位心理戰》,(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4年)。
    15.謝作炎主編,《信息時代的心理戰》,(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4年)。
    16.馬振坤等著,《中共對台心理戰》,(台北:政戰學校軍事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06年)。
    17.丁渝洲主編,《台灣安全戰略評估2005-2006》,(台北:遠景基金會,2006年)。
    18.郝唯學、趙和偉主編,《心理戰講座》,(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6年)。
    19.洪陸訓編,《中共對台心理戰之研究》,(台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2007年)。
    20.許和震,〈關注大戰略背景下的心理戰〉,(北京:中國軍事科學,第13卷第5期,2000年10月)。
    21.許和震,〈關於大戰略背景下心理戰的再思考〉,(北京:中國軍事科學,第14卷第4期,2001年8月)。
    22.韓秋風,〈試論心理作戰戰略〉,(北京:中國軍事科學,第15卷第2期,2002年4月)。
    23.蔣一斌,〈戰略心理戰的實施策略〉,(西安:西安政治學院學報,第15卷第5期,2002年10月)。
    24.韓秋風,〈馬克思主義戰略心理戰理論研究〉,(北京:中國軍事科學,第17卷第4期,2004年8月)。
    25.姚振清、孟彥,〈大戰略心理戰發展趨勢〉,(北京:中國軍事科學,第17卷第4期,2004年8月)。
    26.左軍占,〈論信息時代戰略心理戰的形態及其特徵〉,(西安:西安政治學院學報,第17卷第5期,2004年10月)。
    27.郝應祿、趙效民,〈論戰略心理戰的指導原則〉,(西安:西安政治學院學報,第17卷第6期,2004年12月)。
    28.郝曉梅、趙效民、郝應祿,〈戰略心理戰指導論要〉,(西安:武警工程學院學報,第21卷第1期,2005年2月)。
    29.常豔娥、歐立壽,〈信息化條件下戰略心理戰應關注的幾個問題(,北京:中國軍事科學,第18卷第3期,2005年6月)。
    30.王廣懷,〈論新軍事變革條件下戰略心理戰的本質及發展趨勢〉,(武漢,理論月刊,2005年第11期)。
    31.歐立壽,蘭雲,〈試論現代心理戰指導原則〉,(長沙:國防科技,2006年第6期)。
    32.歐立壽,〈試論心理戰的實質〉,(上海:軍隊政工理論研究,第8卷第3期,2007年6月)。
    33.徐志雄,〈現代戰略心理戰謀略要論〉,(西安:西安政治學院學報,第20卷第3期,2007年6月)。
    34.〈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海上通道安全課題組編(2005)〉。《海上通道安全與國際合作》。(北京:時事出版社)。
    35.王逸舟(1999),〈全球化時代的國際安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6.沈明室(2002),〈國軍在反恐怖主義攻擊的角色〉,載於沈明室(主編),《新世紀反恐怖大戰》,(台北:軍事迷文化)。
    37.沈明室(2004),〈國軍在非傳統安全的角色〉,《通信電子資訊學術半年刊》,101年。
    38.林中斌(2004),《以智取勝》,(台北:全球防衛雜誌社)。
    39.徐根初(2004),《跨越:從機械化戰爭走向信息化戰爭》,(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40.馬維野主編(2003),《全球化時代的國家安全》,(北京:湖北教育出版社)。
    41.張中勇(2002),〈傳統威脅與非傳統安全威脅之區別〉,載於國家安全局(主編)《非傳統安全威脅研究報告》,(台北:國家安全局)。
    42.陸忠偉(2003),《非傳統安全論》,(北京:時事出版社)。
    43.蘇進強(2003),〈國家安全與危機管理機制〉,《新世紀智庫論壇》。
    44.國防部,〈中華民國102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網站: http://www.mnd.gov.tw。
    45.國防部,〈中華民國104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網站: http://www.mnd.gov.tw。
    (二)英文書目:
    1.Bill Gertz, "Thefts of U.S. technology boost China’s weaponry," The Washington Times, June 27, 2005.
    2.Bharti Jain, ET Bureau, " Huawei part of Chinese spy network, says R&AW," The Economic Times, May 7, 2010.
    3.David J. Lynch, "Law enforcement struggles to combat Chinese spying," USA TODAY . july 22, 2007.
    4.Nicholas Eftimiades, Chinese Intelligence Operations (Newcomb Publishers, Inc., 1994).
    5.Bill Gertz, "Thefts of U.S. technology boost China’s weaponry," The Washington Times, June 27, 2005.
    6.Viktor Suvorov, Inside Soviet Military Intelligence (London:Grafton Books,1986).
    7.Peter Grier, " Spy case patterns the Chinese style of espionage,"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November 30, 2005.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9898101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98101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