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7581/148612 (79%)
Visitors : 69523195      Online Users : 26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8734


    Title: 「精神武裝」:中共長征時期宣傳工作之研究
    The Study o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Propaganda Works During the “Long March”
    Authors: 蕭斯元
    Hsiao, Sy-Yuan
    Contributors: 鍾延麟
    Chung, Yen-Lin
    蕭斯元
    Hsiao, Sy-Yuan
    Keywords: 中共
    長征
    宣傳工作
    擴大紅軍
    群眾回應
    Date: 2025
    Issue Date: 2025-08-04 15:24:45 (UTC+8)
    Abstract: 對於近代中國來說,國共關係直接影響著近百年來中國歷史的發展走向,國共相爭可說是中國近代史裡最重要的一頁。兩岸分治已逾八秩,海內外的研究者對國共內戰的研究熱度仍不減,特別是中共何以能夠力挽狂瀾,更是引起廣泛關注的焦點議題。

    長征(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是中共黨史上的特殊階段,為面對國民革命軍發起的圍剿,中共所需的戰略資源日益劇增,對蘇區與途經之地造成難以承擔地徵發壓力。長征途中,中共頻繁地動員與課徵,強迫從軍的現象普遍發生,引發與群眾、幹部和基層軍隊間的潛在矛盾與治理困境。本研究藉由探討中共長征期間宣傳工作,反映宣傳工作在中共早期治理策略中所扮演的角色,並嘗試建構出不同於既有觀點下的論述。在探究中共長征期間宣傳工作複雜、多元的同時,釐清與群眾間的關係,嘗試盡可能地呈現還原長征歷史之真實面貌。

    本研究以中共擴大紅軍運動之宣傳作為「個案研究」(Case Study),聚焦探討中共對擴紅政策的宣傳多樣化模式與措施,分析群眾對擴紅宣傳的反應情形與表態,揭示中共群眾運動之策略與應對。從研究中共早期的宣傳與群眾動員之經驗,折射出對1950年代中共建政初期之土地改革運動的影響與延續。
    Reference: 中文資料
    檔案與文集
    中央檔案館,1987,《閩粵贛革命歷史文件匯集(1930-1931)》,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
    中央檔案館、江西省檔案館編,1992,《江西革命歷史文件匯集:一九三三年、一九三四年及補遺部分》,南昌:內部出版。
    中央檔案館、湖北省檔案館、湖南省檔案館編,1987,《湘鄂西蘇區革命歷史文件匯集(1931-1934)》,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
    中央檔案館編,1983,《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五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中央檔案館編,1991,《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九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中央檔案館編,1991,《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六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中共山東宣傳史料編寫組,1989,《宣傳組織史》,山東: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11,《十四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編,2011,《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十三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共中央宣傳部辦公廳、中央檔案館編研部編,1996,《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文獻選編(1915-1937)》,北京:學習出版社。
    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央檔案館編,2000,《中國共產黨組織史資料:黨的創建和大革命時期(1921-1927)》,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編,2006,《紅軍長征史》,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1990,《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2016,《紅軍長征紀實叢書》,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中共四川省委黨工作委員會,1986,《紅軍長征在四川》,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
    中共江西省委黨史研究室等編,2011,《中央革命根據地歷史資料文庫(第4卷):黨的系統》,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
    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史料編輯部編,1986,《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史料選編:紅軍時期(上冊》》,北京:新華書店。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編,1981,《毛澤東軍事文選》,北京:人民解放軍戰士出版社。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史料叢書編審委員會,2016,《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史料叢書》,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中國現代史學會編,2006,《長征檔案(第一卷)》,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毛澤東,1982,《毛澤東農村調查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澤東,1983《毛澤東新聞工作文選》,北京:新華出版社。
    毛澤東,1991,《毛澤東選集:卷一》,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澤東,1991,《毛澤東選集:卷二》,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澤東,1991,《毛澤東選集:卷三》,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澤東,1991,《毛澤東選集:卷四》,北京:人民出版社。
    四川大學馬列主義教研室、川陝革命根據地科研組編,1980,《川陝革命根據地歷史文獻選編(下冊)》,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江西省檔案館、中央江西省委黨校黨史教研室編,1982,《中央革命根據地史料選編(上冊)》,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
    江西省檔案館、中央江西省委黨校黨史教研室編,1982,《中央革命根據地史料選編(中冊)》,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
    李一之,1932,《剿共隨軍日記》,第二軍政治訓練處。
    李海文,2005,《中國工農紅軍親歷記》,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李鏡,2002,《新寫長征圖文檔案(上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李鏡,2002,《新寫長征圖文檔案(下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東江革命根據地編寫組編,1989,《東江革命根據地史》,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
    紅六軍團征戰記編輯組,1994,《紅六軍團征戰記(下冊)》,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徐夢秋,1942,《紅軍長征記》,總政治部宣傳部。
    張聞天選集編輯組編,1993,《張聞天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3年。
    張聞天選集編輯組編,1994,《張聞天文集(第三卷)》,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4年。
    張聞天選集編輯組編,1995,《張聞天文集(第一卷)》,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5年。
    習近平,2020,《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習近平,2021,《論中國共產黨歷史》,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黃鎮,1977,《長征畫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廈門大學法律系、福建省檔案館選編,1984,《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法律文件選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總政治部辦公廳編,2002,《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歷史資料選編(第1冊):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一)》,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總政治部辦公廳編,2002,《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歷史資料選編(第2冊):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二)》,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總政治部辦公廳編,2002,《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歷史資料選編(第3冊):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三)》,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2年。
    蘇兆徵,2013,《蘇兆徵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年譜、傳記與回憶錄
    人民出版社編委會,2017,《徐特立年譜》,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1993,《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上、中、下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1997,《周恩來年譜(1949-1976)》上、中、下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04,《鄧小平年譜(1904-1974)》上、下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16,《朱德年譜》上、中、下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14,《鄧小平傳1904-1974》,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平卓,1986,《長征中的張國燾》,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伍修權,1991,《回憶與懷念》,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回憶張聞天編輯組編,1985,《回憶張聞天》,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成仿吾,2006,《長征回憶錄》,北京:人民出版社。
    何長工,1987,《何長工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吳法憲,2006,《歲月艱難・吳法憲回憶錄(上)》,香港,北星出版社年。
    林偉,2006,《一位老紅軍的長征日記》,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陸定一,2006,〈長征大事紀( 1934年10月12日-1935年1月1日)〉,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紅軍長征實際叢書日記:卷1》,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彭德懷,1981,《彭德懷自述》,北京:人民出版社。
    奧托‧布朗著,國防情報局譯,不詳,《李德回憶錄》,台北:國防部情報局。
    楊尚昆,2001,《楊尚昆回憶錄》,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賈水,2004,《我的長征——尋訪健在的紅軍》,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劉伯承,1981,《劉伯承回憶錄》,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劉英,1992,《在歷史的激流中—劉英回憶錄》,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劉英,2005,《劉英自述》,北京:人民出版社。
    蔡孝乾,1970,《江西蘇區・紅軍西竄回憶)》,臺北:中共雜誌出版社。
    蕭克,1997,《蕭克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蕭鋒,1979,《長征日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聶榮臻,2005,《聶榮臻元帥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專書
    中國國民黨中央大陸工作會,1987,《共匪統戰活動資料彙編-第一集》,臺北:中央大陸工作會、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計劃工作委員會印行。
    王思誠,1959,《毛澤東與紅禍》,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六组。
    出版者不詳,1957,《共匪特工的作法》,臺北:石牌訓練所印行。
    司法行政調查局編,1960,《共匪統戰工作的策略與運用》。臺北縣:司法行政調查局印行。
    白思鼎、李華鈺,2019,《中國學習蘇聯(1949至今)》,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成都部隊黨史資料征集委員會辦公室編,1986,《紅軍長征回憶與研究》,南:雲南人民出版社。
    何兆武、陳啟能,1996,《當代西方史學理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余敏玲,2015,《形塑「新人」:中共宣傳與蘇聯經驗》,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克羅齊(Benedetto Croce)著,2005,《歷史學的理論和實際》,安思立(Douglas Ainisilie)英譯,傅任敢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世明,2012,《催征的號角:長征詩詞歌曲》,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李仲彬,2010,《中國工農紅軍石刻標語的時代特點和語言風格研究文集》,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李安葆,2002,《長征與文化》,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
    李維漢,1986,《回憶與研究》(卷 1),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
    李銳,2009,《廬山會議實錄》,香港:天地圖書。
    杜福增、劉波,2017,《紅色艄隊:紅四方面軍長征珍聞錄》,西安:陝西新華出版媒體集團未來出版社。
    杜維運,1989,《史學方法論》,臺北:三民書局。
    汪榮祖,1989,《史傳通說——中西史學之比較》,北京:中華書局。
    汪榮祖,2002,《史學九章》,臺北:麥田出版社。
    亞歷山大・潘佐夫著,林添貴譯,2015,《毛澤東:真實的故事》,新北:聯經出版。
    易斯安(Ian Easton),2017,《中共攻台大解密》,臺北:遠流出版社。
    金達凱,1954,《中共宣傳政策與運用》,香港:近代史研究出版。
    哈里森・沙茲伯里(Harrison E. Salisbury),文林譯,1995,《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臺北 : 麥田出版。
    匪情年報編輯委員會,1967,《1967年中共年報(十七年來匪情總覽)》,臺北:匪情研究雜誌社。
    埃德加・斯諾(Edgar Parks Snow)著,2002,《紅星照耀中國》,臺北:一橋出版。
    秦福銓,2009,《博古和毛澤東——及中華蘇威埃共和國的領袖們》,香港:大風出版社。
    馬龍閃,1996,《蘇聯文化體制沿革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高華,2000,《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延安整風運動的來龍去脈》,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高華,2014,《歷史筆記》,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高華,2014,《歷史筆記II》,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曹伯一,1969,《江西蘇維埃之建立及其崩潰》,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
    梁啟超,2019,《中國歷史研究方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郭華倫,1973,《中共史論》第一冊,臺北: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
    郭華倫,1973,《中共史論》第二冊,臺北: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
    郭華倫,1973,《中共史論》第三冊,臺北: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
    郭華倫,1973,《中共史論》第四冊,臺北: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
    陳永發,1990,《延安的陰影》,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陳永發,2011,《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上冊)》,臺北:聯經出版社。
    陳永發,2011,《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下冊)》,臺北:聯經出版社。
    陳宇,2006,《誰最早口述長征:20 世紀30年代紅軍長征史珍本解讀》,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陶永燦,2012,《老標語——中國牆壁上的歷史》,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
    傅高義(Ezra F. Vogel)著,馮克利譯,2018,《鄧小平改變中國》,臺北:天下文化。
    渤海新華書店編,1948,《土改整黨手冊》,山東:渤海新華書店。
    費正淸、羅德里克・麥克法誇爾編,王建朗等譯,1990,《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1949-1965》,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黃道炫,2011,《張力與限界︰中央蘇區的革命(1933—1934)》,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楊文嶺,2000,《長征中的政治工作》,北京:人民武警出版社。
    楊繼繩,2013,《中國當代名人政要訪談述評集》,香港:天地圖書。
    劉永利,2012,《紅軍長征中的政治工作》,北京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劉海龍,2013,《宣傳:傳觀念、話語及其正當化》,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劉統,2006,《親歷長征:來自紅軍長征者的原始記錄》,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劉統,2021,《北上:黨中央與張國濤鬥爭始末》,香港:中文大學。
    劉統,2021,《長征:重走二十世紀》,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劉統,2024,《紅軍長征記:原始紀錄》,香港:中和出版。
    蔡國裕,1988,《中共黨史—上海瑞金時期》第一冊,臺北:國史館印行。
    蔡國裕,1990,《中共黨史—延安時期》第二冊,臺北:國史館印行。
    鄭廣瑾,1996,《長征事典》,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鄭曠、徐一明、王忠編,1990,《軍事宣傳學》,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錢守白,1954,《蘇聯的宣傳》,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薄富禮著,嚴強譯,2018,《一個西方傳教士的長征親歷記》,北京:中國畫報出版社。
    鍾貽謀,1957,《海陸豐農民運動》,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嚴帆,2005,《萬里播火者——紅軍長征歲月的新聞宣傳》,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

    期刊論文
    于繼增,2013,〈原始文獻《紅軍長征記》揭秘〉,《文史精華》,2013(4):11-19。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調查統計局調查科特務組編,2012,〈赤匪概要〉,《展望與探索》,10(10): 97-108。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調查統計局調查科特務組編,2013,〈赤匪概要(續二)〉,《展望與探索》,11(11): 70-96。
    毛升,2019,〈書評:余敏玲,形塑「新人」:中共宣傳與蘇聯經驗〉,《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03):127-134。
    王連花,2011,〈動員與反動員:中央蘇區「擴紅」運動〉,《湖北行政学院学報》,2011(3):76-81。
    牟錦德、朱華,2009,〈川陝蘇區時期的宣傳工作〉,《宜賓學院學報》,9(11):9-13。
    吳繼金,2016,〈長征中的宣傳畫〉,《黨史縱覽》,2016(9):13-15。
    吳躍農,2016,〈紅軍長征記誕生前後〉,《檔案春秋》,2016(2):9-12。
    李靜,2016,〈長征路上的《紅星》報〉,《黨史綜覽》,2016(10):27-28。
    周石峰,2018,〈長征時期我黨加強少數民族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特點〉,《湖北社會科學》,2008(1):184-187。
    林威杰,2022〈台灣法務部調查局庋藏中共檔案及其史料價值〉,《二十一世紀雙月刊》,2022(4):125-138。
    段亞平,2006,〈不到長城非好漢——長征途中的紅軍歌曲〉,《北方音樂》,2006,(8):11-12。
    桂玉琳,〈紅軍將士的貼心人——鄧小平主編《紅星報》〉,《黨史縱橫 》,1994 (1):48。
    郝先中,〈紅星報與紅軍長征中的政治工作〉,《軍事歷史研究》,1997(01):52-56。
    高華,2006,〈紅軍長征的歷史敘述是怎樣形成的〉,《炎黃春秋》,2006(10):27-32。
    張宏卿、肖文燕,2010,《農民性格與中共的鄉村動員模式——以中央蘇區為中心的考察》,《開放時代》,12(10):60-82。
    張放,2002,〈蔡孝乾其人其事——《台灣人的長征紀錄》讀後〉,《海峽評論》,2002(137):56-58。
    張培森整理,2009,〈楊尚昆1986年談張聞天與毛澤東〉,《炎黃春秋》,2009(3):29-36。
    張鳴,2007,〈紅軍長征之謎〉,《二十一世紀雙月刊》,2007(99):54-64。
    張磊,2016,〈論長征時期紅軍基層組織建設〉,《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5):25-31。
    張衛波,2016,〈長征中的紅軍文化宣傳〉,《軍事歷史研究》,2016:30(5):28-38。
    習近平,2021,〈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求是》,2021(10):1-10。
    郭望舒,2018,〈紅四方面軍長征途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林區教學》,2018(4):66-67。
    郭華倫,1965,〈匪黨的蘇維埃運動〉,《匪情月報》,8(10):。
    郭德宏,2007年,〈關於紅軍長征史研究中的若干問題〉,《安徽史學》,2007 (1):61-68。
    陳永發,1996,〈內戰、毛澤東和土地革命:錯誤判斷還是政治謀略〉,《大陸雜誌》,92(1):9-19。
    陸萬震,1996,〈淺說長征途中的擴紅〉,《平頂山學院學報》,1996(4):17-20。
    黃平森,2018,〈從《紅星》報看長征時期紅軍的宣傳工作〉,《蘇區研究》,2018(1):91-101。
    黃道炫,2003,〈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原因探析——不以中共軍事政策為主線〉,《近代史研究》,2003(5):80-113。
    楊奎松,1999,〈淺談中共歷史檔案的利用與研究〉,《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9(27):137。
    雍紹宇,1992,〈蘇維埃時代的俄語新詞新義〉,《新疆大學學報》,1992(2):77-81。
    趙建明、吳桐,2012,〈長征時期我黨對少數民族的思想政治工作〉,《黨史文苑》,2012(8):68-70。
    趙祥彬、趙磊,2013,〈黨的創立和大革命時期中央宣傳部的演變歷程〉,《山西煤炭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6(4):60-62。
    劉明鋼,2006,〈陸定一與紅軍長征中的群眾工作〉,《文史春秋》,2006(10):27-29。
    劉海音,2005,〈聚焦紅軍長征使上的幾個重大問題——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訪談錄〉,《上海黨史與黨建》,2005 (10 )。
    潘鵬,2017,〈「紅軍長征紀實叢書」出版記〉,《出版廣角》,2017(2):64-66。
    鍾延麟,2015,〈故紙堆中作新文章:檔案研究與中國研究〉,《中國大陸研究》,2015(58):1-22。
    鍾延麟、黃奕鳴,2018,〈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中共黨史課程的回顧與考察:設置、傳承和影響〉,《東亞研究》,49(2):31-52。
    韓洪泉,2016,〈外國人筆下的長征〉,《黨史博采》,2016(8):9-23。
    韓洪泉,2016,〈領導人論長征〉,《黨史博采》,2016(9):10-14。
    關素質,n.d.,〈俄共宣傳鼓動工作〉,《問題與研究》,14(3):271-275。

    專書論文
    高文謙,2007,〈中共黨史研究〉,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編,《中國研究導論(上輯)》:202-203,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賈安潮,2009,〈紅軍中的粉筆隊〉,楊國夫、郭鵬等,《星火燎原全集(第14卷)》:273,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學位論文
    袁偉航,2021,〈陸定一新聞宣傳活動研究〉,南京:南京師范大學新聞學碩士論文。
    陳志杰,2010,〈毛澤東與劉少奇關係研究 1949~1954〉,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開煌,1987,〈中共「文件」詮釋之方法學探討〉,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

    網路資料
    1925,〈對於宣傳工作之決議案〉,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reference-books/ccp-1921-1949/01/077.htm,查閱時間:2025/03/20。
    2025,《慶祝專刊系列——將軍篇紅軍時期智慧擴紅的開國將軍》,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306/10/20186410_1148279654.shtml,查閱時間:2025/03/20。
    人民網,2015,〈習近平考察貴州,首站遵義〉,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n/2015/0617/c1024-27165705-2.html,查閱時間:2025/05/20。
    中央社,2022,〈中共慶延安文藝座談會80年 但封控下國際歌成禁歌〉,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205240225.aspx,查閱時間:2025/05/21。
    中央檔案館,1930,〈中央通知第一〇三號:關於全國紅軍指揮問題〉,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reference-books/ccp-1921-1949/06/008.htm,查閱時間:2025/03/20。
    中共中央馬克斯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1929,〈聯共(布)中央關於宣傳工作的決議〉,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pdf/archives_of_russia/huibian4.pdf,查閱時間:2025/03/20。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921,〈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reference-books/ccp-1921-1949/01/001.htm,查閱時間:2025/03/20。
    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1928,〈中國共產黨黨章(一九二八年七月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http://cpc.people.com.cn/BIG5/64162/64168/64558/4428362.html,查閱時間:2025/03/20。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22,〈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80周年座談會在京舉行,王滬寧出席並講話〉,http://cpc.people.com.cn/BIG5/n1/2022/0524/c64094-32428527.html,查閱時間:2025/05/21。
    中國共產黨歷次全國代表大會數據庫,1928,〈中共第六屆歷次中央全會〉,http://cpc.people.com.cn/BIG5/64162/64168/64558/4527140.html,查閱時間:2025/03/20。
    中國共產黨擴大執行委員會,1924,〈黨內組織及宣傳教育問題決議〉,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reference-books/ccp-1921-1949/01/050.htm,查閱時間:2025/03/20。
    中國國家博物館,1935,〈紅一方面軍在長征中寫的木板標語〉,https://www.chnmuseum.cn/zp/zpml/gmww/202112/t20211207_252707.shtml,查閱時間:2024/12/08。
    毛澤東,1927,〈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maozedong/marxist.org-chinese-mao-192703.htm,查閱時間:2025/03/20。
    毛澤東,1934,〈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宣言〉,<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maozedong/1968/1-075.htm,查閱時間:2025/03/20。
    毛澤東,1942,〈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maozedong/marxist.org-chinese-mao-194205.htm,查閱時間:2023/06/10。
    毛澤東,1955,〈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一九五五年三月)〉,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maozedong/marxist.org-chinese-mao-195503.htm,查閱時間:2023/06/10。
    王京、曹淼,n.d.,〈中國共產黨大事記1934年〉,http://cpc.people.com.cn/BIG5/64162/64164/4415982.html,查閱時間:2025/03/20。
    王樹人,2015,〈鄧小平一生中擔任的職務概述〉,https://www.dswxyjy.org.cn/BIG5/n1/2019/0228/c423730-30928273.html,查閱時間:2024/12/08。
    四川在線,2021,〈展訊:石刻初心——川博「工農紅軍標語特展」呈現革命歷史〉,https://sichuan.scol.com.cn/ggxw/202111/58347924.html,查閱時間:2025/05/21。
    四川博物院,1934,〈1934年紅三十四軍政治部印《農民鬥爭綱領》〉,https://www.scmuseum.cn/sccms/info/2319?source=1&specialId=,查閱時間:2025/05/21。
    田競,2016,〈長征路上的紅軍標語〉,http://www.jinsui.org/html/jnkzsl70zntk/jnhjczsl80znzl/2016/1219/9085.html,查閱時間:2025/03/20。
    石仲泉,2013,〈紅軍長征的基本內涵與紅軍長征研究史研究的若干問題〉,http://rdbk1.ynlib.cn:6251/Qw/Paper/490178,查閱時間:2023/06/10。
    列寧,1902,〈工人階級是爭取民主制的先進戰士〉,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lenin/1901-1902/03.htm#5,查閱時間:2025/03/20。
    列寧,1902,〈地方工作和全俄工作〉,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lenin-cworks/06/007.htm#6,查閱時間:2025/03/20。
    列寧,1902,〈怎麼辦?我們運動中的迫切問題〉,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lenin-cworks/06/003.htm,查閱時間:2025/03/20。
    列寧,1902,〈報紙能不能成為集體的組織者〉,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lenin-cworks/06/008.htm#2,查閱時間:2025/03/20。
    列寧,1905,〈黨的組織和黨的出版物〉,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lenin/06.htm,查閱時間:2025/03/20。
    列寧,1920,〈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lenin-cworks/39/001.htm,查閱時間:2025/03/20。
    吳柏緯,2021,〈宣傳工作奏起主旋律 筆桿子畫出建黨百年路〉,https://project.cna.com.tw/20210601-China/202106283002,查閱時間:2021/06/28。
    吳柏緯、邱國強,2021,〈習近平藉古喻今:困難再大想想紅軍長征血戰〉,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104260182.aspx,查閱時間:2023/06/10。
    宋美琪、王欲然,2021,〈習近平赴廣西考察調研〉,http://www.mod.gov.cn/big5/shouye/2021-04/25/content_4883926.htm,查閱時間:2023/06/10。
    李明堂,2021,〈弘揚遵義會議精神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http://cpc.people.com.cn/BIG5/n1/2016/1022/c64094-28798737.html,查閱時間:2025/05/20。
    李芝蘭,2016〈一幅拿命護住的木刻馬克思畫像〉,http://news.cctv.com/2016/10/18/ARTISTfJ3o6gigx65KoONg30161018.shtml,查閱時間:2025/03/20。
    李貞,2021,〈關於長征和長征精神,習近平這樣說〉,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n1/2021/1022/c1001-32260732.html,查閱時間:2023/06/10。
    香港文匯,2021,〈【紅色旅遊感悟系列】尋訪紅軍長征過大理遺蹟 賓川州城傳承紅色基因〉,https://www.wenweipo.com/a/202109/03/AP61313665e4b08d3407d7f094.html,查閱時間:2025/05/21。
    柴靜,《柴靜chai Jing》,2024年7月6日,〈柴靜訪談張鳴「義和團排外運動的絕大多數受害者是中國人」〉,23:06,<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YFLtH_YeMc>。
    袁新濤,2016,〈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與軍委主席負責制的形成和發展〉,http://dangshi.people.com.cn/n1/2016/0810/c85037-28624468.html,查閱時間:2025/03/20。
    馬克思、恩格斯,1847,〈共產主義者同盟章程〉,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engels/mia-chinese-engels-18471208.htm,查閱時間:2025/03/20。
    高華,2015,〈高華:長征被刪除的真相與細節〉,https://www.chinesepen.org/blog/archives/42897,查閱時間:2023/06/10。
    高華,2020,〈關於紅軍長征研究的若干問題〉,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gR02x4bu_w,查閱時間:2023/06/10。
    張藝兵,2020,〈列寧的宣傳思想工作理論及其當代價值〉,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n1/2020/1207/c40531-31957174.html,查閱時間:2025/03/20。
    曹春榮,2019,〈八子參軍與瑞金擴紅運動〉,http://dangshi.people.com.cn/BIG5/n1/2019/1110/c85037-31446790.html,查閱時間:2025/03/20。
    習近平,2016,〈習近平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http://cpc.people.com.cn/BIG5/n1/2016/1022/c64094-28798737.html,查閱時間:2023/06/10。
    陳志賢,2021,〈調查局特藏室百萬頁史料透視中共〉,https://tw.news.yahoo.com/調查局特藏室-百萬頁史料-透視中共-201000224.html,查閱時間:2023/11/09。
    陳靖,2021,〈難忘長征路上那支音樂隊〉,http://www.81.cn/zt/2021nzt/tdzhfdqj/bnfh/9987541.html,查閱時間:2021/01/29。
    黃躍紅,2020,〈紅軍長征中的宣傳工作及其歷史作用〉,http://www.nopss.gov.cn/BIG5/n1/2020/0108/c219470-31539123.html,查閱時間:2023/06/10。
    賓川縣人民政府,2019,〈「紅軍長征過大理陳列館」的前世今生〉,http://www.bc.gov.cn/dlsbcx/c102087/201907/5c76171e29ca4410816c1ec8f02e6595.shtml,查閱時間:2025/05/21。
    趙永華、王碩,2016,〈俄共(布)八大關於黨和蘇維埃報刊的決議〉,https://m.fx361.com/news/2016/0514/8573484.html,查閱時間:2025/03/20。
    劉統,2008,〈1948年共產黨戰勝國民黨的真正原因〉,https://news.ifeng.com/history/1/midang/200811/1114_2664_877714.shtml,查閱時間:2023/06/10。
    鄭敬斌,2022,〈做好新時代統戰工作必須解決好人心和力量問題〉,https://www.dswxyjy.org.cn/BIG5/n1/2022/0815/c428053-32502553.html,查閱時間:2025/05/21。
    盧毅,2016,〈外國學者筆下的紅軍長征〉,http://dangshi.people.com.cn/BIG5/n1/2016/0916/c85037-28718320.html,查閱時間:2023/06/10。
    謝東莉,2016,〈紅軍長征中的政治宣傳〉,https://www.dswxyjy.org.cn/BIG5/n1/2016/0831/c244523-28680824.html,查閱時間:2023/06/10。
    蘇春生、楊溢,2024,〈從「八子參軍」看蘇區戰爭動員〉,https://www.dswxyjy.org.cn/BIG5/n1/2024/0617/c244516-40257861.html,查閱時間:2024/12/08。

    政府檔案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1943,〈中共之宣傳〉,《法務部調查局特藏資料》,館藏號530-01-11-024。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n.d.,〈中共的宣傳鼓動策略〉,《法務部調查局特藏資料》,館藏號530-01-11-029。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支部工作綱要〉,《法務部調查局特藏資料》,館藏號530-01-02-027。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青年隊的組織與工作方法〉,《法務部調查局特藏資料》,館藏號530-01-14-367。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宣傳手冊〉,《法務部調查局特藏資料》,館藏號530-01-11-001。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新的擴大紅軍運動宣傳大綱〉,《法務部調查局特藏資料》,館藏號530-01-14-064。
    國史館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中國共產黨臺灣省工作委員會秘密組織破獲經過及省工委蔡孝乾陳澤民洪幼樵張志忠聯名告全省中共黨員書〉,《蔣經國總統文物國防部總政治部任內文件》,典藏號:005-010100-00050-004。
    國史館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石叟資料室拍攝共匪資料目錄〉,《陳誠副總統文物》,典藏號:008-010702-00011-001。
    國史館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石叟叢書-書告與論著及雜文〉,《陳誠副總統文物》,典藏號:008-010107-00001-043。
    國史館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赤匪反動文件彙編(一)〉,《陳誠副總統文物》,典藏號008-010702-00025-001。
    國史館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赤匪反動文件彙編(二)〉,《陳誠副總統文物》,典藏號:008-010702-00026-001。
    國史館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赤匪反動文件彙編(四)〉,《陳誠副總統文物》,典藏號:008-010702-00028-001。
    國史館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赤匪反動文件彙編(五)〉,《陳誠副總統文物》,典藏號:008-010702-00029-001。
    國史館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赤匪反動文件彙編(六)〉,《陳誠副總統文物》,典藏號:008-010702-00030-001。
    國史館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陳誠函蔣中正共黨利用機會積極訓練幹部之情形〉,《陳誠副總統文物》,典藏號:008-010101-00001-101。
    國防部軍事情報局藏,《案名:蔡孝乾》,檔號:0036/0410.9/44904440。

    電子資料庫
    中文馬克思主義文庫,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index.html%E3%80%82。
    國史館蔣經國總統資料庫,https://presidentialcck.drnh.gov.tw/index.php?act=Archive/preview/11d7bebc065f0d7db9aea5d08fe1f1d8。

    報紙
    王昌期,1934,〈各地代表參觀模範區〉,《紅色中華》,1月19日。
    杜尚澤、楊旭,2025,〈「有些事要打攻堅戰、有些事要久久為功」微觀察・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上〉,《人民日報》,7月17日。
    沙兵,1936,〈犁一耙都是為著抗日的勝利戰爭和我們自己的利益〉,《紅色中華》,1月19日。
    供政,1936,〈為著抗日反蔣的勝利,鞋襪廠工人大大提高生產速度〉,《紅色中華》,2月16日。
    金維映,1934,〈總動員武裝部副部長金維映同志談擴紅動員不能迅速開展的基本原因〉,《紅色中華》,9月16日。
    阿秉才,1934,〈蕭勁光判處五年徒刑鞏固紅軍中鐵的紀律,肅淸紅軍中的敗類〉,《紅色中華》,1月13日。
    紅色中華,1932,〈工農群眾踴躍加入紅軍〉,1月20日。
    紅色中華,1932,〈對日戰爭宣言〉,4月21日。
    紅色中華,1932,〈關於動員對日宣戰的訓令〉,4月21日。
    紅色中華,1933,〈為反對逃跑鬥爭問題的訓令〉,6月20日。
    紅色中華,1933,〈勝利于都地主富農企圖逃跑〉,7 月26 日。
    紅色中華,1933,〈豪紳地主的殘餘在查田運動中發抖〉,7月14日。
    紅色中華,1933,〈關於紅軍中逃跑分子問題〉,12月20日。
    紅色中華,1934,〈三個模範縣的競賽〉,1月4日。
    紅色中華,1934,〈中央內務部召開優待會議〉,1月13日。
    紅色中華,1934,〈西江突擊動員是怎樣成功了的?〉,1月10日。
    紅色中華,1934,〈耐心說服的好例子〉,9月21日。
    紅色中華,1934,〈消滅逃跑現象來紀念八一〉,7月21日
    紅色中華,1934,〈最光榮最驚人的例子,興國婦女整擔的節省糧食供給紅軍〉,6月9日。
    紅色中華,1934,〈瑞京紅五月擴大紅軍突擊中的寶貴經驗:金維映同志談話〉,5月30日。
    紅色中華,1934,〈瑞京擴紅突擊中的光榮例子:勇敢堅決當紅軍〉,5月30日。
    紅色中華,1934,〈瑞京擴紅突擊中的光榮例子:做先鋒的勞動婦女〉,5月30日。
    紅色中華,1934,〈興國東村區的英雄們〉,《紅色中華》,n.d.。
    紅色中華,1934,〈優待紅軍家屬的一個新的工作方法〉,1月13日。
    紅色中華,1936,〈一九三六年的第一天全蘇區紅軍舉行壯烈的抗日宣誓〉,1月3日。
    紅色中華,1936,〈北各縣完成一二八前的擴戲計劃並繼續擴大二千六百新戰士!〉,1月3日。
    紅色中華,1936,〈全國抗日成立在猛烈發展中二六軍團共發展到六萬人以上〉,1月3日。
    紅色中華,1936,〈各地抗日紅軍都在積極發展中〉,1月26日。
    紅色中華,1936,〈老人也堅決要當紅軍,並且鼓勵兒子也參加紅軍〉,1月16日。
    紅色中華,1936,〈抗日反蔣同盟召集,西北民眾抗日代表大會〉,1月6日。
    紅色中華,1936,〈抗日運動甚至影響了小地主〉,1月16日。
    紅色中華,1936,〈延水縣也完成了擴紅計劃〉,1月6日。
    紅色中華,1936,〈延安城抗日空氣甚高漲,各界紛紛組織抗日救國會〉,1月16日。
    紅色中華,1936,〈陝北省三月擴紅計劃二月完成〉,1月16日。
    紅色中華,1936,〈清澗縣又將完成継續擴紅計劃〉,1月26日。
    紅色中華,1936,〈新年的禮物:兩千五百新戰士武裝上前線〉,1月3日。
    紅色中華,1936,〈號召!號召!:同志們,你們要寫信到白區給你們的親戚朋友嗎?〉,2月16日。
    紅色中華,1936,〈歡迎抗日領袖毛主席,延安人民舉行盛大歡迎〉,1月16日。
    紅星,1934,〈一件不應當忘記的工作——寫標語畫壁報〉,10月24日。
    紅星,1934,〈實行連隊寫標語競賽〉,11月25日。
    紅星,1934,〈實行連隊寫標語競賽〉,11月25日。
    張聞天,1933,〈關於新的領導方式〉,《鬥爭》,8月5日。
    張聞天,1934,〈關於開展查田運動中一個問題的答覆〉,《紅色中華》,3月29日。
    莎,1934,〈最光榮的興國:四天又擴大一百八十餘名〉,《紅色中華》,1月10日。
    陳霆,1934,〈這樣算幫紅軍家屬做勞動嗎?〉,《紅色中華》,1月13日。
    博古,1933,〈願紅色中華成為集體的宣傳者和組織者〉,《紅色中華》,8月10日。
    富春,1933,〈把擴大紅軍的突擊到群眾中去〉,《鬥爭》,12月12日。
    項英,1934,〈于都檢舉的情形和經過〉,《紅色中華》,3月29日。
    黃雲,1934,〈一月份上半月突擊運動的檢閱〉,《紅色中華》,1月19日。
    漢年,1933,〈工人師少共國際師的動員總結與今後四個月的動員計劃〉,《鬥爭》,8月29日。
    劉少奇,1934,〈反對擴大紅軍突擊運動中的機會主義的動搖〉,《鬥爭》,1月5日。
    劉國瑜,1934,〈瑞金黃柏區消費合作社優待紅軍家屬光榮模範〉,《紅色中華》,1月10日。
    劉惠迪,1934,〈這能算是優待嗎〉,《紅色中華》,1月13日。
    潘漢年,1933,〈工人師少共國際師的動員總結〉,《鬥爭》,8月29日。
    鄧穎超,1932,〈瑞金城區黨員大會經過與教訓〉,《黨的建設》,9月10日。
    優新,1934,〈新泉突擊運動中的弱點〉,《紅色中華》,1月19日。

    英文資料
    專書
    Bosshardt, Rudolf Alfred, 1936. The Restraining Hand: Captivity for Christ in China. London: Hodder and Stoughton.
    Easton, Ian, 2019. The Chinese Invasion Threat: Taiwan’s Defense and American Strategy in Asia. Scotts Valley: Createspace Independent.
    Goldston, Robert C., 1971. The long march, 1934-1935: a Red Army survives to bring communism to China. New York: F. Watts.
    Hart, Christ, 1998. Doing a Literature Review: Releasing the Social Research Imagination.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Heilmann, Sebastian; Perry, Elizabeth J., 2011. Mao's invisible hand: the political foundations of adaptive governance in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owers, John, 2004. History As Propaganda: Tibetan Exiles versus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allis, Helen Morgan, Guidelines for Writing a Literature Review. Minnesot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Salisbury, Harrison E., 1996. The Long March: the untold story. New York: Harper & Row.

    期刊論文
    Perry, Elizabeth J., 2007/1. “Studying Chinese Politics: Farewell to Revolution?”, The China Journal, No. 57, pp. 1-22.
    Perry, Elizabeth J., 2002. “Moving the masses: Emotion work 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 Mobilization 7 (2), pp. 111-128.

    網路資料
    Higgins, Andrew, 2011/05/26. “In China, a long path of writing the Communist Party’s history.” Washington Post,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world/in-china-a-long-path-of-writing-the-communist-partys-history/2011/05/16/AGDfMECH_story.html>.
    Jacobs, Andrew,2009/10/01. “China Is Wordless on Traumas of Communists' Rise.” New York Times, <http://www.nytimes.com/2009/10/02/world/asia/02anniversary.html>.
    Sun, Shuyun, 2006/03/02. “The Real Long March,” Project Syndicate, <https://www.project-syndicate.org/commentary/the-real-long-march>.
    Sun, Shuyun, 2010. The Long March: The True History of Communist China's Founding Myth. New York: Knopf Doubleday Publishing.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109260017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9260017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東亞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001701.pdf5865KbAdobe PDF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