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40/141868 (78%)
Visitors : 47581899      Online Users : 86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法學院 > 法律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00506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0506


    Title: 股份有限公司股東會與董事會權限劃分-論章定股東會權限範圍
    Allocation of Power between Shareholder’s Meeting and the Board of Directors
    Authors: 黃柏嘉
    Contributors: 林國全
    黃柏嘉
    Keywords: 公司治理
    股東會權限
    企業所有與經營分離原則
    法定股東會決議事項
    章定股東會決議事項
    業務執行事項
    非業務執行事項
    股東會決議
    董事持股數
    經理人委任及報酬
    章定特定對象交易條款容許性
    公開發行制度。
    股東會與董事會權限劃分
    Date: 2011
    Issue Date: 2016-08-22 11:08:32 (UTC+8)
    Abstract: 民國90年公司法修正第202條之前,即有謂股東會為萬能機關,在民國90年修正公司法第202條規定後,將公司業務之執行,除本法或章程規定應由股東會決議之事項外,均應交由董事會決議行之。此修正所帶來的最大意義在於股東會不再是萬能機關,而明確劃分股東會和董事會之間的權限。然而是否能那樣的「明確」,則未能無疑?首先,公司法如此修正後,可否說在現行公司法下,股份有限公司之機關權能已傾向董事會優位?再者,即便公司法已修正第202條之規定,董事會與股東會之間仍有權限衝突之可能。亦即除法定或章程規定應由股東會決議之事項外,均應由董事會決議行之,簡單來說,股東會仍可透過修改章程的方式,來侷限董事會權能,進而擴大自身可決議之範圍,股東會此一「擴權」方式,有無必要加以限制?其範圍應如何加以限制?
    而在股東會與董事會權限衝突時,所謂「企業所有與經營分離原則」,能否扮演指導的原則,為董事會帶來更高的權力依據,抑或應尊重企業自治精神。本文並就董事持股數、經理人委任及報酬、章定特定對象交易條款容許性、公開發行制度等議題與章定股東會權限範圍衝突,提出看法及依據。
    Reference: 壹、中文文獻
    一、專書(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1.王文宇,公司法論,元照出版,2003年10月。
    2.王泰銓,公司法爭議問題,五南圖書出版,1999年2月。
    3.王泰銓著、王志誠修訂,公司法新論,三民書局,2009年7月。
    4.王澤鑑,民法總則,作者自版,2002年7月。
    5.末永敏和著,金洪玉譯,現代日本公司法,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9月。
    6.余雪明大法官榮退論文集編輯委員會,企業與金融法制-余雪明大法官榮退論 文集,元照出版,2009年1月。
    7.施啟揚,民法總則,作者自版,2005年6月。
    8.柯芳枝,公司法論(上),三民書局,2004年8月。
    9.柯芳枝,公司法論(下),三民書局,2004年5月。
    10.張龍文,股份有限公司法實務研究,漢林出版,1977年3月。
    11.梁宇賢,公司法實例解說,作者自版,1996年1月。
    12.梁宇賢,公司法論,三民書局,2006年3月。
    13.陳自強,契約之成立與生效,學林出版,2002年3月。
    14.陳彥良,公司治理法制-公司內部機關組織職權論,台灣財產法暨經濟法研究協會出版,2007年1月。
    15.曾宛如,公司之經營者、股東與債權人,元照出版,2008年12月。
    16.曾宛如,公司管理與資本市場法制專論(一),元照出版,2007年10月。
    17.曾宛如,公司管理與資本市場法制專論(二),元照出版,2008年1月。
    18.楊建華,公司法要論,作者自版,1980年5月。
    19.廖大穎,公司法原論,三民書局,2009年9月。
    20.劉連煜,現代公司法,新學林總經銷,2007年2月。
    21.劉渝生等合著,公司法修正議題論文集,神州圖書出版,2002年3月。
    22.劉興善,商法專論集,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法學叢書編輯委員會編印,1982年8月。
    23.賴英照大法官六秩華誕祝賀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現代公司法制之新課題-賴英照大法官六秩華誕祝賀論文集,元照出版,2005年8月。
    賴英照,公司法論文集,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市場發展基金會,1990年3月)。
    24.賴源河,公司法問題研究(一),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法學叢書編輯委員會編印,1982年6月。
    25.賴源河主編,商事法實例問題分析,五南圖書出版,2000年12月。
    26.賴源河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財經法制新時代-賴源河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元照出版,2008年10月。
    27.賴源河等合著(余雪明執筆部分),新修正公司法解析,元照出版,2002年1月。
    二、期刊文章(含研究計畫)(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1.方嘉麟,經營權爭奪戰中股東召集權設計兼論監察人角色-以元大復華併購案為例,政大法學評論第108期,2009年4月。
    2.王文宇,股東提案權,月旦法學教室第58期,2007年8月。
    3.王志誠,股東之提案權,月旦法學教室第48期,2006年10月。
    4.王文宇,股東會與董事會共享之權利,月旦法學教室44期,2006年6月。
    5.王志誠,股東會之權限及議事原理,月旦法學教室第27期,2005年1月。
    6.王志誠,董事會功能性分工之法制課題,政大法學評論第92期,2006年8月。
    7.朱德芳,論公司法下董事會發行新股之權限與責任-以公司法第一五六條第五項股份交換制度為核心,兼論股東優先認股權之存廢,政大法學論叢第115期。
    8.朱德芳,論公開發行公司之資本結構重組與公司治理:以形式減資與私募增資為核心,臺灣大學法學論叢,37卷2期,2008年6月。
    9.林仁光,董事會功能性分工之法制課題-經營權功能之強化與內部監控機制之設計,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35卷第1期,2006年1月。
    10.林國全,二○○五年公司法修正條文解析(下),月旦法學雜誌第125期,2005年10月。
    11.林國全,二○○五年公司法修正條文解析(上),月旦法學雜誌第124期,2005年9月。
    12.林國全,公司經理人之概念,臺灣本土法學雜誌48期,2003年7月。
    13.林國全,章定股東會決議事項,月旦法學教室第56期,2007年6月。
    14.林國全,訴請撤銷程序瑕疵之股東會決議,月旦法學雜誌第79期,2001年12月。
    15.林國全,董事會違法拒絕股東提案,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73期,2005年8月。
    16.林國全,股東會決議定足數與多數決之計算,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65期,2004年12月。
    17.林國全,撤銷公開發行,月旦法學教室第38期,2005年12月。
    18.林國全,監察人不足額選任,月旦法學雜誌第71期,2001年4月。
    19.林國全,公司法上之「發行」,月旦法學教室,第5期,2003年3月。
    20.林國全,章定董事資格,月旦法學教室第98期,2010年12月。
    21.邵慶平,股東會與董事會的權限分配-對董事報酬決定權的觀察與分析,興大法學第1期,2007年5月。
    22.邵慶平,股東會權限與股東提案權,月旦法學教室第63期,2008年1月。
    23.邵慶平,論股份有限公司(法制)中所有與經營的合一與分離,月旦法學教室第34期,2005年8月。
    24.邵慶平,論股東會與董事會之權限分配-近年來公司法修正之反思,東吳法律學報第17卷第3期,2006年4月。
    25.洪秀芬,股東會股份數及表決權數之計算,月旦法學教室第42期,2006年4月。
    26.洪秀芬,董事會與股東會權限之爭議,月旦法學教室第31期,2005年5月。
    27.洪秀芬,董事會獨立經營權限及董事注意義務,政大法學評論第94期,2006年12月。
    28.梁宇賢,股份有限公司機關之內部治理-以機關間組織體制之管控為主題,月旦法學雜誌第91期,2002年12月。
    29.曾宛如,股東與股東會-公司法未來修正方向之芻議,月旦法學雜誌第95期。
    30.曾宛如,讓與全部或主要營業或財產之探討,臺大法學論叢第三十五卷第一期。
    31.曾宛如,公司經理人之功能及權責,台大法學論叢第三十六卷第四期,2007年12月。
    32.廖大穎,論股東行使表決權迴避之法理-兼評臺北地院91年訴字第3521號民事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99期,2003年8月。
    33.黃銘傑,我國公司法制關於敵意併購與防禦措施之現狀與未來,月旦法學雜誌,129期, 2006年2月。
    34.劉連煜,公司社會責任理論與股東提案權,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93期,2007年4月。
    35.劉連煜,經理人之認定與經理人之職權,月旦法學教室,第44期。
    36.劉連煜,強制公開發行公司董事、監察人持股規定之檢討,余雪明教授榮退學術研討會-證券交易之民刑事責任。
    37.劉渝生,從德國立法例觀察我國公司法有關股東會決議之效力規定-
    38.謝易宏,股東會與公司治理,法學講座第31期,2005年1月。
    三、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1.王泰升,從所有與經營分離-論公開發行公司法制,國立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7年6月。
    2.林怡秀,從公司治理與代理理論-論股東提案權制度,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7月。
    3.吳俊源,從公司治理之觀點探討股東提案權制度,國立中正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6月。
    4.胡浩叡,股份有限公司內部機關之研究-以權限分配與公司治理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5.姚水文,股東平等原則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2006年6月。
    6.徐肇鴻,從法律經濟分析論公司目的與受託義務之法律規範,中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7月。
    7.許朕翔,論股東會決議之效力-以決議瑕疵類型之探討為核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5月。
    8.蔡昌憲,公司法上強行規定與任意規定間之權衡-以累積投票制、閉鎖公司制及新股認購權為例,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9.劉靜怡,股東會與董事會之權限劃分,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10.鄭諭麗,公司治理與權限分配秩序之思考-以變更章程為中心,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8月。
    11.簡欣怡,公司經理人之職權範圍-兼論與董事會之權責劃分,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97年6月。
    貳、日文文獻
    一、專書(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1.大隅健一郎,会社法の諸問題,有信堂高文社,1983年9月。
    2.加美和照,新訂会社法,勁草書房,2005年2月。
    3.加藤良三,学説・判例による株式会社法〈1〉,中央経済社,1984年4月。
    4.末永敏和,株主総会の法理論,日本評論社,1991年12月。
    5.江頭憲治郎,株式会社・有限会社法,有斐閣,2004年2月。
    6.江頭憲治郎,株式会社法,有斐閣,2008年10月。
    7.岸田雅雄,ゼミナール会社法入門,日本経済新聞社,2006年2月。
    8.河本一郎,現代会社法,商事法務,2004年5月。
    9.弥永眞生,リ-ガルマインド会社法,有斐閣,2006年3月。
    10.弥永眞生,最新重要判例200商法,弘文堂,2004年5月。
    11.信山社編集,会社法の現代化:要綱試案と補足說明,信山社,2004年4月。
    12.相澤哲,一問一答 新・会社法,商事法務,2005年7月。
    13.神田秀樹,会社法,弘文堂,2008年10月。
    14.酒巻俊雄、尾崎安央,会社法重要判例解説,成文堂,2004年9月。
    15.龍田節,会社法,有斐閣,2005年4月。
    二、期刊文章(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1.落合誠一,株主総会,ジュリストNo.1295,2005年8月。
    2.黒沼悦郎,株式会社の業務執行機関,ジュリストNo.1295,2005年8月。
    叁、英文文獻(字母順序)
    一、專書(依作者字母順序)
    1.Adolf A. Berle & Gardiner C. Means, THE MODERN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RTY (1932)。
    2.Brian R. Cheffins, Company Law: Theory,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1997).
    3.Jesse H. Choper, John C. Coffee, Jr. and Ronald J. Gilson, Cases and Materials on Corporations, Aspen Publishers, Inc.(2000).
    4.Melvin A. Esisenberg, The Structure of the Corporation – A Legal Analysis,(Little Brown & Company, 1976).
    5.Paul L. Davies, Gower’s Principles of Modern company Law (6th 1997).
    6.R. H. Coase, The Nature of the Firm,4Economica (1937).
    7.Robert W. Hamilton, The Law of Corporation, 4th, 1996, West.
    8.Reinier KraaKman, Henry Hansmann et al., The Anatomy of Corporate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9.Stephen M. Bainbridge, Corporate Law and Economics , Foundation Press(2002).
    二、期刊文章(依作者字母順序)
    1.Frank H. Easterbrook & Daniel R. Fischel, The corporate contract, 89 Colum. L. Rev.(1989).
    2.Hetherington, “Fact and legal theory :shareholder, Managers,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21 Stan. L. Rev.(1969).
    3.Lawrence A. Hamermesh, Corporate Democracy and Stockholder-Adopted By-Laws: Taking Back the Streets?73.Tul. L. Rev. (1998).
    4.Michael Jensen & William Mecking,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3J. Fin (1976).
    5.Oliver Hart, An Economist’s view of Fiduciary duty, 43 U. Toronto L.J. (1993)
    6.Roosevelt v. E.I. DuPont de Nemours & Company, 958 F2d 416(D.C. Cir. (1992).
    7.Ronald J. Gilson, Unocal Fifteen years Later(and What We Can Do About It), 26 Del. J. GiCorp. L. (2001).
    8.William T. Allen, Contract and Communities in Corporation Law, 50 Wash. &Lee. L. Rev. (1993).;Frank H. Easterbrook & Daniel R. Fischel, The corporate contract, 89 Colum. L. Rev. 1416, 1418(1989)
    9.Stephen M. Bainbridge, Director v. Shareholder Primacy in the Convergence Debate, 16 Transnat’l Law. (2002).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
    94651024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4651024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法律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24101.pdf1646KbAdobe PDF2341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