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44/141864 (78%)
Visitors : 47846693      Online Users : 73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06423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6423


    Title: 現代性/民族性:韓少功、莫言、阿來長篇鄉 土小說中的認同政治
    Modernity/Nationalism : Identity Politics of Han Shao-Gong, Mo Yan and A-Lai’s Native-soil Fictions
    Authors: 郭澤樺
    Kuo, Tse-Hua
    Contributors: 石曉楓
    郭澤樺
    Kuo, Tse-Hua
    Keywords: 中國鄉土小說
    現代性
    民族性
    身分
    認同
    韓少功
    莫言
    阿來
    Native-soil Literature
    Modernity
    Nationality
    Identity
    Identification
    Han Shao-gong
    Mo Yan
    Alai
    Date: 2017
    Issue Date: 2017-02-08 16:39:01 (UTC+8)
    Abstract: 鄉土文學作為一種文學類別,源出於作家們對前現代、傳統文化與土地關係的關懷。隨著時代變遷,鄉土文學被賦予更多的功能。不再只是再現吾人現代性精神危機的烏托邦救贖,也不單純只是對逝去的純美人情的哀悼,更不僅被當作現代性的對立面。從五四時期以來的鄉土文學至今,已然發展出全然不同的面貌,唯一不變的是,鄉土文學的核心價值依舊是以「人與土地」為主軸,從人與土地的關係出發,思考不同階段的社會轉型與文化衝擊。在持續的現代化與全球化的當下,鄉土文學必然受到衝擊,在現代化與高度資本主義的社會環境中,都市文學與大眾娛樂文化的雙重夾擊下,鄉土文學成為一種艱難的文類,在世代差異之下,鄉土文學必然喪失其影響力與活力。
    此外,中國特殊的政治體制與其制度,使得鄉土文學產生不同的變化,轉型成為一種彈性的文類,將鄉土視為全球化的在地資本,再者,因中國快速的全面轉型,使得新舊文化被雜揉於同一時期。新與舊、現代與傳統、都市與鄉村就這樣被濃縮在同一時期裡。因此鄉土文學在中國,除了因疆域廣大,現代化程度的普及性仍有一定限度外,最重要的是,當今中國的中堅世代,都是歷經高度文化衝擊下的一員,在他們身上仍舊保留傳統文化的親歷性,也同樣對現代化的利弊具有深刻理解,作家們依循自己的生命經驗試圖理解當代中國與世界。
    本研究先以中國當代文化語境與鄉土文學之發展脈絡為背景,再以三位50後作家韓少功、莫言、阿來之專章,討論其鄉土小說中的身分認同。此三位作家皆完整經歷中國當代劇烈的社會變遷,並循著自身的「鄉土經驗」,重新審視中國現代性如何擺盪在現代性與民族性之間,並展現其中的文化能動性,以多元的鄉土文體形式來界定主流政治。
    自新時期以來,中國作家與主流政治共同自「鄉土」汲取文化動能,建構屬於自身獨特的話語形式(discourse)回應中國新時期的後革命論述。
    As a literary category, the native-soil literature was originated from the care that the writers ha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moder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land. With the changing times, the native-soil literature has been given more functions. It is no longer just to re represent the utopian salvation of our modern spiritual crisis, or just the mourning for the passed-by beautiful interpersonal affection, or only be viewed as the opposite of modernity. Since the May Fourth period, the native-soil literature has now developed a completely different appearance. The only constant is that the core value of the native-soil literature remains to be centered around the “people and the land”, rooting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the land to think about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cultural impact. Under the ongoing modern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the native-soil literature is bound to be impacted. In the modern and highly capitalist social environment and under the double attacks of urban literature and mass entertainment culture, the native-soil literature has become a difficult genre. Due to the generation differences, the native-soil literature will inevitably lose its influence and vitality.
    In addition, the special political framework and system of China cause the native-soil literature to have different changes, transforming into a flexible genre and viewing the “native soil” as the globalized local capital. Moreover, due to rapid and comprehensiv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the old and new cultures were rubbed into the same period. The concepts of new and old, modern and traditional, and urban and rural were all condensed into the same period as well. Therefore, while the native-soil literature of China has been somewhat limited in terms of degree of modernization and popularity due to the vast territory,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the backbone generation in China today all went through high cultural impact, and they still retain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experiences while having deep understandings about the pros and cons of modernization. The writers try to understand the contemporary China and the world through their own life experiences.
    This study us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es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cultural context and native-soil literature as background, and then discuss the identity identification within the native-soil novels through dedicated chapters of three writers who were born after 1950 – Han Shao-gong, Mo Yan and Alai. All three writers went through dramatic social changes of contemporary China, and with their “native-soil experiences”, they re-examined how China`s modernity swung between the modernity and nationality, displayed the cultural motility therein, and defined the mainstream politics in the form of multivariate native-soil literature.
    Ever since the new era, writers and mainstream politics in China have all been drawing cultural energies from the “native-soil” to construct their own unique discourse forms, so as to respond to the post-Revolution discourse of China’s new era.
    Reference: 一、 作家文本
    沈從文:《沈從文文集》第十一卷,香港:香港三聯書店,1982-1985。
    周作人;楊牧編,《周作人文選 I》,臺北:洪範出版社,1983年。
    魯迅:《魯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學,2005年。
    茅盾:《茅盾全集・第二十一卷》,北京:人民文學,1989年。
    阿來:《大地的階梯》,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阿來:《空山》,臺北:麥田出版社,2011年。
    阿來:《看見》,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11年。
    阿來:《格薩爾王》,臺北:麥田出版社,2011年。
    阿來:《塵埃落定》,臺北:聯經出版,2011年。
    阿來:《瞻對:終於溶化的鐵疙瘩》,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14年。
    阿來:《奔馬似的白色群山》,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15年。
    莫言:《食草家族》,臺北:麥田出版社,2000。
    莫言:《天堂蒜薹之歌》,臺北:洪範書店,2002。
    莫言:《豐乳肥臀》,臺北:洪範書店,2003。
    莫言:《小說在寫我:莫言演講集》,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
    莫言:《老槍・寶刀》,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
    莫言:《初戀・神嫖》,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
    莫言:《蒼蠅・門牙》,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
    莫言:《生死疲勞》,臺北:麥田出版社,2008。
    韓少功,《馬橋詞典》,臺北:時報出版社,1997年。
    韓少功:《暗示》,臺北:聯合文學,2003年。
    韓少功:《日夜書》,臺北:聯經出版社,2013年。
    韓少功:《山南水北》,北京:人民文學,2008 年。
    韓少功:《歷史現場——韓少功的歷史筆記》,香港:三聯書店,2010年。
    韓少功:《韓少功隨筆集》,臺北:臺灣社會研究雜誌社,2011年。

    二、 中文專書
    楊小濱,《否定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的文藝理論和文化批評》,臺北:麥田出版社,1995年。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1997年。
    鍾怡雯:《莫言小說:歷史的重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降邊嘉措:《格薩爾論》,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9。
    王岳川,《中國鏡像──90年代文化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
    王柯:《民族與國家:中國多民族統一國家思想的系譜》,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陳思和:《當代大陸文學史教程1949-1999》,臺北:聯合文學,2001年。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臺北:心靈工坊文化,2001年。
    劉偉勝:《文化霸權概論》,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黃錦樹,《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
    龔鵬程著:《中國小說史論》,臺北:學生書局,2003年。
    王斑:《歷史與記憶──全球現代性的質疑》,香港:牛津出版社,2004。
    劉紀蕙,《心的變異──現代性的精神型式》,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
    生安鋒:《霍米巴巴》,新北:揚智出版社,2005年。
    洪治綱:《中國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研究》,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6年。
    唐翼明:《大陸當代小說散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6年。
    劉紀蕙編,《文化的視覺系統:日常生活與大眾文化》,臺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
    謝靜國:《論莫言小說(1983~1999)的幾個母題和敘述意識》,臺北:秀威資訊,2006年。
    丁帆:《中國鄉土小說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歷史的憂鬱,小說的內爆》,臺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
    汪民安,《身體、空間與後現代性》,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
    王斑,《歷史的崇高形象:二十世紀中國的美學與政治》,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8。
    范銘如:《文學地理:臺灣小說的空間閱讀》,臺北:麥田出版社,2008年。
    祝勇:《反閱讀:革命時期的身體史》,臺北:聯合文學,2008年。
    黃宗儀:《面對巨變中的東亞景觀:大都會的自我身份書寫》,臺北:群學出版社,2008年。
    王德威:《茅盾,老舍,沈從文:寫實主義與現代中國小說》,臺北:麥田出版社,2009年。
    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蔡翔:《革命/敘述――中國社會主義文學―文化想像(1949-196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馮品佳、趙順良主編《洞見:視覺文化與美學》,臺北:書林出版社,2011年。
    鄧正來:《國家與市民社會:中國視角》,上海:格致出版社,2011年。
    中國共產黨宣傳部:《新思想、新觀點、新措舉》,北京:紅旗出版社,2012年。
    石曉楓:《文革小說中的身體書寫》,臺北:里仁書局,2012年。
    錢理群:《毛澤東時代和後毛澤東時代1949-2009》,臺北:聯經出版社,2012年。
    丁帆等著,《中國鄉土小說的世紀轉型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年。
    王德威等:《說莫言》,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3年。
    封德屏主編:《新鄉・故土/眺望・回眸:2013兩岸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臺南:臺灣文學館,2013年。
    黃文成:《空間與書寫:臺灣當代散文地方感的凝視與詮釋》,臺北:晨星出版社,2013年。
    楊小濱:《中國後現代:先鋒小說中的精神創傷與反諷》,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3年。
    楊小濱:《慾望與絕爽:拉岡視野下的當代華語文學與文化》,臺北:麥田出版社,2013年。
    張清華:《狂歡或悲戚——當代文學的現象解析與文化觀察》,北京:新星出版社,2014年。
    劉亮雅:《遲來的後殖民——再論解嚴以來的臺灣小說》,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4年。
    辛金順:《中國現代小說的國族書寫: 以身體隱喻為觀察核心》,臺北:秀威資訊,2015年。
    范銘如:《空間/文本/政治》,臺北:聯經出版社,2015年。
    黃蓉生主編:《中國夢大學生讀本》,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
    裴海燕:《從「現實」到「寫實」-八0年代兩岸女性寫實小說之比較》,臺北:秀威資訊,2015年。
    劉康:《大國形象:文化與價值觀的思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
    張小虹:《時尚現代性》,臺北:聯經出版社,2016年。
    三、 外文譯著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書局,1993年。
    佛洛伊德:《性學三論・愛情心理學》,臺北:志文出版社,1994年。
    Davis & Baran合著,蘇蘅譯,《大眾傳播與日常生活》,臺北:遠流書版社,1996年。
    羅伯特・休斯:《文學結構主義》,臺北:桂冠出版社,1996年。
    艾瑞克・霍布斯邦(Eric J. H obsbawm。:《民族與民族主義》,臺北:麥田出版社,1997年。
    張京媛編:《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諾伯舒茲( Chritian Norberg-Schulz )著,施植明譯《場所精神: 邁向建築現象學》,臺北:田圍城市,1997年。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神話學》,臺北:桂冠圖書,1997年。
    巴赫金(M.M Bakhtin)著,錢中文主編:《巴赫金全集》卷三,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安東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民族・國家與暴力》,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
    段義孚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臺北:國立編譯館,1998年。
    安東尼・紀登斯(Anthony Giddens):《現代性的後果》,南京:譯林出版社,2000年。
    今村仁司著,牛建科譯,《阿圖塞:認識論的斷裂》,北京: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米歇爾・傅柯:《詞與物:人文科學考古學》,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
    周蕾,孫紹誼譯:《原初的激情:視覺、性慾、民族誌與中國當代電影》,臺北:遠流出版,2001年。
    王淑燕等譯,愛德華.薩依德:《東方主義》,臺北:立緒出版社,2002年。
    朋尼維茲:《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臺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班雅明:《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論波特萊爾》,臺北:臉譜出版社,2002年。
    莫里斯.哈布瓦赫(M. Halbwachs);華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米歇爾‧福柯著(Michel Foucault),劉北成、楊遠嬰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
    孫亦平主編:《西方宗教學名著提要(上)》,臺北:昭明出版社,2003年。
    班納迪克.安德森:《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時報出版社,2003年。
    羅崗、顧錚主編,《視覺文化讀本》,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加斯東‧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著,龔卓軍、王靜慧合譯,《空間詩學》,臺北:張老師文化,2004年。
    羅伯・索科羅斯基:《現象學十四講》,臺北:心靈工坊,2004年。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旁觀他人之痛苦》,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
    李奧帕德(Aldo Leopold),吳美真譯:《沙郡年記》,臺北:天下遠見出版社,2005年。
    愛德華.索雅(Edward W. Soja),陸楊、劉佳林、朱志榮等翻譯 ,《第三空間:去往洛杉機和其他真實和想象地方的旅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
    Tim Cresswell,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出版社,2006年。
    雷諾・伯格(Ronald Bogue):《德勒茲論文學》,臺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
    Simon Parker,王志弘、徐苔玲譯:《遇見都市:理論與經驗》,臺北:群學出版社,2007年。
    佳亞特里.斯皮瓦克;陳永國、賴立里、郭英劍主編:《從解構到全球化批判/斯皮瓦克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Mike Crang,王志弘、徐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臺北:巨流出版社,2008年。
    大衛・哈維(David Harvey);王志弘譯:《新自由主義化空間:邁向不均地理發展理論》,臺北:群學出版社,2008年。
    沙特:《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8年。
    周蕾:《婦女與中國現代性》,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8年。
    阿君・阿帕杜萊(Arjun Appadurai):《消失的現代性》,臺北:群學出版社,2009年。
    陳永國主編:《視覺文化研究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錢林森主編:《法國漢學家論中國文學——現當代文學》,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年。
    雪倫・朱津:《權力地景:從底特律到迪士尼世界》,臺北:群學出版社,2010年。
    趙啟正、奈斯比(John Naisbitt)、桃樂絲(Doris Naisbitt):《對話:中國模式》,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0年。
    周蕾:《世界標靶的時代:戰爭、理論與比較研究中的自我指涉》,臺北:麥田出版社,2011年。
    蘇文瑜(Susan Daruva):《周作人:自己的園地》,臺北:麥田出版社,2011年。
    阿斯特莉特.埃爾(Astrid Erll)、馮亞琳主編,余傳玲等譯,《文化記憶理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史書美:《視覺與認同:跨太平洋華語語系表述、呈現》,臺北:聯經出版社,2013年。
    周憲主編:《視覺文化讀本》,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彼得・艾迪(Peter Adey),徐苔玲、王志宏譯:《移動》,臺北:群學出版社,2013年。
    張檸、董外平編:《思想的時差:海外學者論中國當代文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瑪塔莉・史特肯、莉莎・卡萊特:《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臺北:臉譜、城邦文化出版,2013年。
    韓瑞(Eric Hayot):《假想的滿大人:同情、現代性與中國疼痛》,南京:江蘇出版社,2013年。
    大衛・哈維(David Harvey):《寰宇主義與自由地理》,臺北:群學出版社,2014年。
    羅旺・卡立克(Rowan Callick),盧意寧譯:《我是世界最大黨:誰在統治及如何統治中國》,臺北:聯經出版社,2014年。
    大衛・艾默(David Eimer):《被隱藏的中國:從新疆、西藏、雲南到滿州的奇異旅程》,新北:八旗文化,2015年。
    阿里夫・德里克(Arif Dirlick):《後革命時代的中國》,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
    羅鵬(Carlos Rojas),趙瑞安譯:《裸觀:關於中國現代性的反思》,臺北:麥田出版社,2015年。
    Chow, Rey. 1993. Writing Diaspora: Tactics of Intervention in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Dirlik, Arif. 1998. “Introduction: Pacific Contradictions. What is in a Rim?: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the Pacific Region Idea. Ed. Arif Dirlik. Marylan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Edited by Shu-mei Shih, Chien-hsin Tsai, and Brian Bernards :Sinophone Studies: A Critical Reader,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四、 期刊論文
    莫言:〈兩座灼熱的高爐——加西亞•馬爾克斯和福克納〉,《世界文學》,1986年第3期,1986年。
    蔡源煌:〈論韓少功的中篇小說《爸爸爸》、《女女女》、《火宅》〉,《中外文學》,1989年,1月。
    張兵:〈21世紀上海城市規劃實施方略〉,《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第5期,1994年11月。
    詹明信,張京媛譯:〈處於跨國資本主義時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學〉,《馬克思主義:後冷戰時代的思索》,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
    韓少功、李少君:〈詞語與世界——關於《馬橋詞典》的談話及其它〉,《小說選刊》,1996年,第7期。
    蘇珊・弗瑞蒙(Susan Standford Friedman):〈超越女作家批評和女性文學批評——論社會身分疆界說以及女權/女性主義批評之未來〉,《社會性別研究選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
    龔卓軍:〈異質空間的移動——從詩學空間到網絡空間〉,《空間與文化場域:空間之意象、實踐與社會的生產》,臺北:國家圖書館,1998年。
    吳介民:〈壓榨人性空間:身份差序與中國式多重剝削〉,《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9期,2000年9月。
    汪暉:〈當代中國思想狀況與現代性問題〉,《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7期,2000年3月。
    張中復:〈論藏族形成的歷史解釋與民族識別的整體性:從川、甘「白馬藏人」的認定談起〉,《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17期,2000年。
    唐翼明:〈略論《馬橋詞典》的特色及其在大陸當代文學中的地位〉,《中華學苑》,55期,2001年。
    周海波:〈論20世紀中國鄉土文學主題的理性內涵〉,《山東師範大學學報》,第48卷4期,2003年。
    施偉隆:〈從現象學的觀點對質性研究的省思〉,《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學報》,2003年,3月。
    J. Baird Callicott,鐘丁茂、王綵嬋譯:〈土地倫理的基礎概念(下)〉,《生態臺灣》,第3期,2004年4月。
    葉貴勛、徐毅松、熊魯霞、金忠民:〈上海城市空間發展戰略研究〉,《上海建設科技》,第5期,2004年。
    彭明偉:〈從頭看鄉土中國——略論魯迅、沈從文與韓少功的鄉土小說〉,《淡江中文學報》,第15期,2006年。
    楊曦:〈20 世紀中國鄉土小說的主題變遷〉,《懷化學院學報》,第25卷3期,2006年 3月。
    余德慧:〈現象學取徑的文化心理學:以「自我」為論述核心的省思〉,《應用心理研究》,第34期,2007年。
    涂經詒:〈略論「中國性」問題研究的歷史與現狀〉,《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4卷第1期,2007年6月。
    郜元寶,〈不夠破碎──讀阿來短篇近作想到的〉,《文藝爭鳴》,2008 年第 2 期,2008 年。
    葉蔭聰:〈擺脫束縛的都市經驗與文化:珠江三角洲農民工家庭研究〉,《文化研究》,第6期,2008年。
    丹珍草:〈阿來的空間化寫作〉,《百色學院學報》,4期,2009年。
    胡功澤:〈班雅明〈譯者天職〉中文譯文比較研究〉,《編譯論叢》,第2卷,第1期,2009年。
    張之傑:〈從史詩《加嶺傳奇》試探藏族庶民之漢地印象〉,《世新人文社會學報》,第10期,2009年7月。
    閆作雷,〈精神還鄉與宏大夢魘──評阿來《空山》〉,《海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102期,2009年。
    陳孟君:〈主體與國體:閻連科鄉土小說中鄉/城空間中流動的家/國意識〉,《興大中文學報》,第25期,2009年。
    陳孟君:〈招魂與除魅:閻連科鄉土小說的神話敘事與隱喻〉,《東華漢學》,第10期,2009年。
    黃冠閔:〈巴修拉詩學中的寓居與孤獨:一個詩的場所論〉,《哲學與文化》,第36卷第10期,2009年。
    楊凱麟:〈分裂分析傅柯:文學布置中的越界〉,《臺大文史哲學報》第七十一期,2009年11月。
    趙宏禧:《文化旅遊與地方發展——以「中國第一水鄉」周莊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第15期,2009年6月。
    劉正忠:〈摩羅,志怪,民俗:魯迅詩學的非理性視域〉,《清華學報》,三十九卷第三期,2009年9月。
    蔡合平:〈《馬橋詞典》:一體兩面的符號世界〉,《有鳳初鳴年刊》,第5期,2009年。
    曾旭正:〈地點、場所或所在:論「place」的中譯及其啟發〉,《地理學報》第58期,2010年,頁120。
    黃燈:〈韓少功的1985:尋根文學提出的前前後後〉,《中國現代文學》,18期,2010年。
    丁帆:〈對轉型期的中鄉土文學的幾點看法〉,《文學教育》,2010年 2月。
    黃文倩:〈論路遙《平凡的世界》的女性主體性-一種鄕土中國本土現代性的解讀〉,《淡江中文學報》,第24期,2011年。
    黃建昇:〈城市化背景下鄉土敘事的轉型與新變〉,《河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1卷4期,2011年。
    楊凱麟:〈傅柯哲學中的文學布置與摺曲〉,《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二十五期,2011年1月。
    劉慧珠:〈高粱地裡的愛與死—試論莫言《紅高粱家族》的傳奇色彩〉,《藝見學刊》,1期 2011年。
    梁慕靈:〈「陰性」的恐懼與迷戀:論莫言小說中的創傷記憶與歷史暴力〉,《中國現代文學》,22期,2012 年。
    郭楓:〈兩岸文學的自由創作與獨立評論——從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談起〉,《新地文學》,第22期,2012年12月。
    于紅珍:〈莫言研究三十年碩士博士論文縱論〉,《東嶽論叢》,第34卷第6期,2013年6月。
    李伯勇:〈文學和社會意識的撕裂——莫言獲諾貝爾獎激發的爭論〉,《新地文學》,第23期,2013年3月。
    李建軍:〈直議莫言與諾獎〉,《新地文學》,第23期,2013年3月。
    和苗:〈瑞典主流媒體對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報導的批評性話語分析〉,《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0卷 第5期,2013年9月。
    陳思和:〈莫言與中國當代文學〉,《淮陰師範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5卷第5期,2013年5月。
    陳曉明、唐韻:〈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意義〉,《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第2期,2013年6月。
    詹閔旭:〈華語語系研究的種族化轉向:談史書美、蔡建鑫、貝納德合編的Sinophone Studies:A Critical Reader〉,《臺灣文學研究》,第4期,2013年6月。
    薛孟琪:〈失落的西安城市史: 對唐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歷史想像空間構築的考察),《民俗曲藝》,2013年6月。
    簡金生:〈藏人論藏:民國時期藏人的西藏觀〉,《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50期,2013年。
    嚴峰:〈感覺的世界譜系:重新發現莫言的現代性〉,《中國比較文學》,2013 年第1 期,2013年。
    蘇怡如:〈「仿擬文化研究、調動文體要素、深化寫實觀」共同建構的文體意識形態——論韓少功《暗示》的小說文體實驗〉,《慈濟技術學院學報》,第20期,2013年。
    蘇怡如〈「擬仿文化研究、調動文體要素、深化寫實觀」共同建構的文體意識形態-論韓少功《暗示》的小說文體實驗〉,《慈濟技術學院學報》,20期,2013年。
    王妍:〈阿來小說的敘事策略〉,《哈爾濱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期,2014年。
    阿里夫・德里克(Arif Dirlik):〈文學身分/文化身分:在當代世界中當一個中國人〉,《臺灣學誌》,第9期,2014年4月。
    阿來、劉長欣:〈「我不能總寫田園牧歌」—— 關於《瞻對》的對話〉,《阿來研究》,第1期,2014年5月。
    丹珍草:〈嘉絨藏區自然地理與阿來文學創作〉,《民族文學研究》,第5期,2015年。
    洪士惠:〈藏族史詩與史詩說唱藝人——阿來《格薩爾王》重述神話的民族文化意涵〉,《成大中文學報》,第48期,2015年3月。
    梁海:〈阿來小說的敘事美學〉,《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期,2015年。
    黃文倩:〈莫言在臺灣的接受史及其意義〉,《師大學報(語言與文學類)》,第60卷第二期,2015年9月。
    黃文倩:〈論韓少功近十年的歷史反思與感性特質—— 以《日夜書》、《革命後記》與《山南水北》為核心〉,《淡江中文學報》,32期,2015年。
    楊嵐伊:〈召喚西藏的幾種方法:藏族當代漢語詩歌的「地方感」閱讀〉,《中國現代文學》,第27期,2015年6月。
    孟鴻:〈2015年媒體對新疆、西藏報導之分析〉,《中國邊政》,第205期,2016年3月。
    畢冉:〈中國文學「走出去」之翻譯策略及方法——以翻譯家葛浩文為例〉,《出版廣角》,2016年4月。
    黃璿璋:〈對照記:從《明室》的攝影現象學看張愛玲對老照相簿的視覺感知與想像〉,《中外文學》第四十五卷第一期,2016年3月
    楊慧儀:〈以歷史書寫「傳統和現代」——在《瞻對》及《心靈史》中回眸歷史〉,《中國現代文學》,第29期,2016年6月。
    五、 學位論文
    鍾怡雯:《莫言小說:「歷史」的重構》,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5年。
    董述明:《大陸新時期(1979-1989)小說中知識分子的處境與抉擇》,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1997年。
    彭明偉:《韓少功小說研究》,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賀淑瑋:《黑色幽默在中國──毛語創傷與當代中國「我」說主體》,臺北:輔仁大學比較文學所博士論文,2001年。
    蘇怡如:《韓少功小說創作論》,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曾秀梅:《莫言生命中的焦慮》,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黃文倩:《莫言〈豐乳肥臀〉研究》,玄奘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陳雀倩:《八十年代大陸文學主體性的建構與尋根意識的發展之研究》,臺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
    魯弘:《現代性語境的鄉村敘事》,瀋陽:瀋陽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蔡美瑤:《莫言的饑餓書寫》,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孫國華:《文革後大陸文學的新主題——以莫言、李銳、王安憶的作品為例》,臺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張愛萍:《莫言小說語言研究》,安徽大學語言文字學碩士論文,2007年。
    梅文豪:《莫言長篇小說中之俗文學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黃素華《人獸嘉年華——莫言的動物書寫》,臺北: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林永正:《莫言小說中女性形象之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洪士惠,《群山與自己的歌者──論當代藏族作家阿來的漢語文學》,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
    劉海軍:《鄉土中國的續寫——論新時期鄉村敘事的新變》,武漢: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趙雲華:《政治文化視角下的新時期鄉土小說》,南京: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張翼鵬:《莫言小說的生殖書寫》,臺北: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蔡雅文:《莫言檀香刑研究》,宜蘭:佛光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黃淑祺:《1976-1985:大陸文革小說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博士論文,2012年。
    任容,《面對霸權:從重述神話論阿來《格薩爾王》》,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冒宗翰:《莫言小說敘事研究—以《紅高粱家族》為主軸探討》,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高藝:《論新時期鄉土小說的現代性焦慮》,蘭州:西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
    蘇怡如:《韓少功「後新時期」創作論》,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3年。
    李昉容,《阿來小說中的自然意象與文化認同──舉《塵埃落定》與《空山》為例》,花蓮: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
    六、 報導與紀錄片
    黃錦樹:〈崩潰的暗示?〉,《聯合報․讀書人版》,2003年5月18日。
    呂正惠:〈既奇異又平凡的書〉,《中國時報․開卷版》,2003年5月23日。
    光石富士朗導演、達賴喇嘛主演:《達賴喇嘛14世:西藏大哉問》(臺北:海鷗影業,2016年。)。
    七、 網路資源
    毛澤東:〈將革命進行到底〉,《中國馬克思主義文庫》。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maozedong/marxist.org-chinese-mao-19481230.htm 查詢日期:2016年7月2日。
    余杰:〈焦點評論:習近平的毛澤東身影〉,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60620/37276234/ 查詢日期:2016年7月5日。
    魯敏:〈鄧小平與黃山旅游業的發展〉,《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09年07月27日。http://dangshi.people.com.cn/BIG5/85039/9727270.html 查詢日期:2016/7/10。
    莫言:〈講故事的人〉,《諾貝爾文學獎得獎演講》,2012年12月7日。
    http://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literature/laureates/2012/yan-lecture_ki.pdf查詢日期:11月23日。
    〈瑞典學院新聞公報——莫言生平創作簡歷〉。http://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literature/laureates/2012/press_ch_trad.pdf 查詢日期:2016年11月23日。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115101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1151013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13101.pdf6843KbAdobe PDF2838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