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2721/143689 (78%)
Visitors : 49523138      Online Users : 60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臺灣史研究所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06870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6870


    Title: 花蓮新城地區軍事屬性發展歷程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military attribute in Xincheng of Hualien
    Authors: 曾雨潔
    Contributors: 戴寶村
    曾雨潔
    Keywords: 新城地區
    軍事
    佳山基地
    東臺灣
    Date: 2017
    Issue Date: 2017-03-01 17:11:45 (UTC+8)
    Abstract: 花蓮新城鄉地區是臺灣東部最佳的軍事地點。以軍事用地的隱蔽和防禦性質,其臺灣東部山脈的天險優勢,首重山脈次重平原的軍事條件下,花蓮新城鄉地區成為臺灣東部最佳的軍事地點。
    清領與日治時期的統治者為求護蕃保產、避免蕃漢爭端,並且嚴禁漢人入境侵墾而選擇花蓮新城鄉地區作為軍事用地。清領時期的消極治臺政策以及日治時期殖民地政策,花蓮新城鄉地區無法完全發揮軍事優勢。戰後的國民黨政府來臺,一心為求「反攻大陸」,花蓮新城鄉地區的天險優勢得到機會發揮,建造了臺灣東部最隱密、最堅固的佳山基地。
    1970年代國民黨政府遭逢各國斷交、被逼出聯合國。美國也由於越戰的泥淖以及冷戰的政治考量,開始主動親近中國。在冷戰之前,美國支持國民黨政權,佳山基地並非過客心態執政者的考量;在冷戰之後,美國支持中國政權,國民黨政府需自立自強,花蓮新城鄉地區的軍事價值至此受到最強烈的重視,促成佳山基地的完成。總體而言,冷戰的爆發進而促成佳山基地的完成,使得花蓮新城鄉地區的軍事價值在戰後時期最受到重視。
    綜觀臺灣東部花蓮新城地區在東臺灣發展歷史各時期間的軍事建設:清領以及日治時期,兩者軍事建構的共通性在於當時原住民潛在的威脅性,導致該時代的統治者必須引入駐軍駐守東臺灣。儘管在此二個時期的新城地區都未成為東臺灣軍事建設的最重鎮,然而由於原住民在新城地區活動頻繁,因此統治者總是視新城地區為駐軍的重點區域。而駐軍警戒範圍與原住民活動範圍的角力,讓花蓮新城地區始終處於東臺灣軍事常駐的要點。
    戰後的東臺灣花蓮新城地區,遭遇迥然不同情形:此時新城地區的軍事建構成因主要來自中國國民黨軍「反攻大陸」的國策。由於中國國民黨以「反攻大陸」做為首要國策,戰後避居臺灣的國民黨政權面對相對於臺灣西方的「中國大陸」,軍事建構的首要目的在於阻隔中國飛彈與砲擊的威脅性;因此,為求防範西側的中國飛彈以及砲擊攻勢,擁有臺灣各山脈屏障的東部地區的山巒內部,儼然是軍事建構的第一首選。總結而言,戰後的東臺灣花蓮新城地區的軍事建構成因主要來自中國國民黨軍「反攻大陸」的國策。
    花蓮新城地區歷經三朝演替,其戰略價值愈發清晰。自清領至戰後,原住民潛在的威脅性因素、政治「反攻大陸」國策因素、地理上的山脈地勢的阻隔因素三者交互作用,影響直至佳山基地的竣工,同時確立了花蓮新城地區在臺灣的軍事戰略價值。
    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史料與專書

    1. 小泉鐵著、黃稔惠譯,《蕃鄉風物記》,新北:原住民族委員會,2014。
    2. 小泉鐵著、黃廷嫥、何姵儀譯,《臺灣土俗誌》,新北:原住民族委員會,2014。
    3. 李南山,《花蓮地誌》,花蓮:花蓮師範專科學校,1966。
    4. 李瑞宗,《蘇花道今昔》,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2003。
    5. 沈葆楨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福建臺灣奏摺》,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6. 沈葆楨,〈臺灣後山請開舊禁摺〉收錄於《臺灣日記與稟啟、福建臺灣奏摺》合訂本,臺北:臺灣大通書局,1995。
    7. 花蓮港廳編,《花蓮港廳勢》,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
    8. 花蓮港廳編,《花蓮港廳要覽》,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
    9. 吳永華,《蘇花古道 宜蘭段調查研究報告》,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1994。
    10. 吳贊誠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吳光祿使閩奏稿選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11. 林玉茹,《殖民地的邊區:東臺灣的政治經濟發展》,臺北:遠流出版社,2007。
    12. 林玉茹,《國策會社與殖民地邊區的改造 臺灣拓殖株式會社在東臺灣的經營(1937-1945)》,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1。
    13. 金尚德,《百年立霧溪 太魯閣橫貫道路開拓史》,臺北:玉山社,2015。 
    14. 柯培元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噶瑪蘭志略》,南投:國史館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15. 施添福總編纂,《臺灣地名辭書,卷二,花蓮縣》,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5。
    16. 康培德,《殖民接觸與帝國邊陲 花蓮地區原住民十七至十九世紀的歷史變遷》,臺北:稻鄉出版社,2002。
    17. 康培德總編纂,《續修花蓮縣志(民國七十一年至民國九O年)族群篇》,花蓮:花蓮縣政府,2005。
    18. 康培德總編纂,《續修花蓮縣志 民國七一年至民國九O年 自然篇》,花蓮:花蓮縣政府,2005。
    19. 康培德總編纂,《續修花蓮縣志 民國七一年至民國九O年 經濟篇》,花蓮:花蓮縣政府,2005。
    20. 康培德總編纂,《續修花蓮縣志(民國七十一年至民國九十年)歷史篇》,花蓮:花蓮縣文化局,2006。
    21. 張家菁,《一個城市的誕生 花蓮市街的形成與發展》,花蓮:花蓮縣立文化中心,1996。
    22. 張淑雅,〈擴大衝突、操控美國、放棄反攻?從〈蔣介石日記〉看八二三砲戰〉,收錄於呂芳上主編,《蔣中正日記與民國史研究》,臺北:世界大同,2011。
    23.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東州采訪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24.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附錄第二太魯閣蕃害事件顛末〉收錄於《理蕃誌稿》第一卷,臺北:南天書局,1995年。
    25. 臺灣文獻館編輯組,《原住民重大歷史事件:七腳川事件寫真帖》,南投: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5。
    26.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噶瑪蘭廳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社,2006。
    27. 潘繼道,《清代臺灣後山平埔族移民之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2001。
    28. 潘繼道,《國家、區域與族群——臺灣後山奇萊地區原住民族群的歷史變遷(1874-1945)》,臺東:東臺灣研究會,2008。
    29. 潘朝成、施正鋒編,《加禮宛戰役》,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2010。
    30. 藤井志津枝,《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理蕃政策》,臺北:文英堂出版社,2010。
    31. 羅大春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海防並開山日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

    二、期刊論文

    1. 何鳳嬌,〈戰後臺拓的的接收〉,《臺灣學通訊》58,2011。
    2. 李宜憲,〈晚清後山開撫議論之流變〉,臺北:臺灣風物51:1,2001。
    3. 林一宏,〈戟戰奇萊—隘勇線與駐在所〉,《臺灣學通訊》82,2014。
    4. 林玉茹,〈臺拓在東臺灣的開發〉,《臺灣學通訊》58,2011。
    5. 洪致文,〈花蓮港飛行場的變遷〉,《臺灣學通訊》81,2014。
    6. 胡臺麗,〈芋仔與蕃薯—臺灣「榮民」的族群關係與認同〉,《中央研究員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1990。
    7. 陳家豪,〈蘇花公路的興建與東海自動車株式會社〉,《臺灣學通訊》40,2010。
    8. 陳偉智,〈田代安定與《臺東殖民地預察報文》-殖民主義、知識建構與東部臺灣的再現政治〉,《東臺灣研究》3,1998 。
    9. 曾令毅,〈空運在臺灣的發展〉,《臺灣學通訊》40,2010。
    10. 蔡龍保,〈花東線鐵路的興築與花蓮港廳的發展〉,《臺灣學通訊》40,2010。
    11. 潘繼道,〈日據時期臺灣太魯閣族群的反抗血淚〉《歷史月刊》164,2001。
    12. 潘繼道,〈淺談撒奇萊雅族與加禮宛事件〉,《臺灣學通訊》16,2009。
    13. 潘繼道,〈新城事件歷史現場變遷〉,《臺灣學通訊》82,2014。
    14. 鍾淑敏,〈臺灣拓殖株式會社的興衰與起落〉,《臺灣學通訊》58,2011。
    15. 鍾淑敏,〈臺灣拓殖株式會社的興衰與起落〉,《臺灣學通訊》58,2011。

    三、學位論文

    1. 李文良,《帝國的山林——日治時期臺灣山林政策史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
    2. 沈玉君,《族群、國家力量與花蓮富里地區的開發》,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0。
    3. 邢志文,《國防安全與觀光產業協調發展之研究-以花蓮軍民合用機場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4. 吳建昇,《日治以前臺灣後山經營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5. 吳明季,《失落的話語--花蓮外省老兵的流亡處境及其論述》,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6. 孟祥瀚,《臺灣東部之拓墾與發展1874-1945》,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7. 邵偉達,《國家政策與東臺灣聚落體系的演變(1875-1945)》,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8. 張永楨,《清代臺灣後山開發之研究》,臺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
    9. 陳南旭,《清代臺灣噶瑪蘭廳的成立與社會變遷(1786-1820)》,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10. 黃依惠,《國家政策與花蓮縣新城鄉的區域發展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碩士論文,2014。
    11. 黃美順,《日治時期吉安地區地域社會之形塑》,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碩士論文,2012。
    12. 詹素娟,《族群、歷史與地域——噶瑪蘭人的歷史變遷(從史前到1900年)》,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史研究所
    100158014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0158014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臺灣史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14101.pdf5358KbAdobe PDF2242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