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52/140887 (78%)
Visitors : 46348950      Online Users : 139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43860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3860


    Title: 理學興起過程中的人際關係網絡: 以二程、邵雍為中心
    The Interpersonal Network during the Rise of Neo-Confucianism:Based on the Cheng Brothers and Shao Yong
    Authors: 紀晏如
    Chi, Yen-Ju
    Contributors: 劉祥光
    吳展良

    Liu, Hsiang-Kwang
    Wu, Chan-liang

    紀晏如
    Chi, Yen-Ju
    Keywords: 程顥
    程頤
    邵雍
    關係網絡
    理學
    士人家族
    士人交游
    洛陽
    CHENG HAO
    CHENG YI
    SHAO YONG
    Interpersonal Network
    Neo-Confucianism
    Scholar Family
    Social Relationship
    LUOYANG
    Date: 2022
    Issue Date: 2023-03-09 18:42:58 (UTC+8)
    Abstract: 本論文以釐清北宋理學家的人際關係網絡,並説明這些網絡對於他們學術思想所起的重要作用為目標。過去有關宋代理學家的研究,多偏重於思想內容的探討。至於針對於理學家之間關係的研究,亦集中於《宋元學案》、《伊洛淵源錄》等正統書籍。是以對於理學家在正統學脈之外的人際關係及其「群體特質」,仍頗有認識不足之處。
    學術思想的興起,與時代所面對的問題有密切的關係。在宋初,儒家學者的首要挑戰,是在佛道大盛的情況下,重新建立儒家的主體性。當時最能深入面對此挑戰的理學之興起,並非個人在書齋中苦思冥想或公開講學的結果,而與其親戚、朋友及地域網絡有極密切的關係。觀察二程(程顥,1032-1085;程頤,1033-1107)和邵雍(1011-1077)一生與人的往來,首先會發現一個鮮明的現象:他們主要的學術思想交流模式,並非使用書信作一對一的交流,也不似明代講會的公開宣講;二程最初的學術思想交流,主要發生在同質性甚高的親屬網絡之中,邵雍的情況類似,也是在同質性甚高師友關係網絡中發生。要到他們在政治社會上樹立聲名之後,才出現了為求學而來的個別學子。
    二程高祖程羽(913-984)、族叔程琳(988-1056)皆為顯宦,又和呂夷簡(979-1044)、韓億(972-1044)等北宋大世家歷代互為婚姻。這樣的家世背景,使得二程從上代起就深入以韓、呂兩家為首的京師世家親友圈,彼此有密切的生活及學術交往。這些親友,也成為二程學術思想最早的一批接受與傳播者。程朱一脈的理學特質,像是安靜嚴肅、探求天人性命之學等特質,在二程開始立說之前,就早已在他們的家族與婚姻網絡中出現。至於二程著名的「學聖人」論述,也最早是在以親友為核心的學術圈中傳播。
    邵雍在洛陽的發展,則離不開古文運動圈的師友關係。其業師李之才(1001-1045)和其至交尹洙(1002-1047)兄弟同出於古文開山大家穆修(979-1032),此背景對於邵雍開始傳布其學思至為重要。皇祐年間,邵雍因古文運動的淵源來到此地,但當地士大夫仍多傾心釋老,他與當地友人的交往也更多體現在道家修煉養生方面。
    熙寧變法期間,舊黨士大夫紛紛退居洛陽。宋初儒學中重視天人關係的幾條學脈匯聚於此,二程、張載也相繼到來,與邵雍論學,被後世視為理學核心的天人性命之學,開始成為洛陽論學的中心。另外,在理學中,與佛老兩家抗衡的「內聖」之學也在此時發展出具體規模。作為「學聖人」階梯的《大學》,以及重視心性、可供發展修身論述的《孟子》,在熙寧年間的洛陽,成為二程親友學術圈中的重要典籍及論學依據。而後,二程以「倡明道學為己任」的宣言以及程頤受命為帝師的經歷,才使他們的學術思想開始向親友以外的學子傳播,即使在哲宗、徽宗朝歷經黨禁、學禁,也不絕如縷。相較之下,邵雍雖深受士大夫歡迎,也曾與二程、司馬光等論學,但他不輕易收徒,身故之後,能傳其《易》學、象數者寥寥無幾。
    綜上所述,理學家的出身與交游網絡與其學術思想其實難以分割,他們對於朋友的選擇,也直接與其學術及政治取向相關。在二程的關係網絡中,家族親友與學術網路往往有著高度的重疊性。所謂「理學群體」的出現,與它們脫不了關係。邵雍在洛交游成分較為複雜,包括了古文運動群體、熙寧年間舊黨士大夫及當地公卿士大夫。這些網絡,與他們所創發的思想,以及他們所企圖在群體中實踐的生活方式關係至為密切。後人所知的諸多理學特質的原型,都可以在其家族、朋友乃至學術關係網絡中發現,並非思想上的泛泛之談。深入考察二程、邵雍出身與交遊的關係網絡及其性質,將他們的思想與有關背景做結合,應是瞭解理學興起不可或缺的功課。
    This study sought to demonstrate that the relationship network from which Neo-Confucians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originated and with whom they interacted on a daily basi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ir thoughts. Prior research on Song Dynasty scholars placed greater emphasis on discussing their thoughts. Regar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o-Confucians, they also emphasized orthodox texts such as "Song-Yuan Xue An(宋元學案)" and "Yi Luo Yuan Yuan Lu(伊洛淵源錄).” Understanding "group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beyond the Neo-Confucian orthodoxy remains insufficient. Origins and social networks of Neo-Confucians were inseparable from their ideological and academic studies, and the real-world decisions they and their peers made had a greater impact on academic trends.
    The formation of academic thought is inextricably linked to the challenges of the era. In the early Song Dynasty, the greatest task for Confucian scholars was to reassert Confucian subjectivity among the flowering of Buddhism and Taoism. The development of Neo-Confucianism, which was best able to confront this problem, was not the consequence of private meditation or public lectures. If we look at the lives of the Cheng brothers and Shao Yong, the first thing we`ll notice is that the exchange of ideas was neither an individual exchange of letters nor a public discourse as in the Ming dynasty. The initial exchanges of ideas of the Cheng Brothers took place mainly in a very homogeneous kinship network, and the situation of Shao Yong is similar, also occurring in a very homogeneous peer mentor network. Cheng Brothers and Shao Yong first distinguished themselves within the network to which they belonged, and only after establishing their reputation did individual students seek further education from them.
    Cheng Yu(程羽), the senior ancestor of the Cheng brothers, and Cheng Lin(程琳), their uncle, were both high-ranking Northern Song Dynasty officials. At the time, they were married to prominent families such as Lu Yi Jian(呂夷簡) and Han Yi(韓億). Since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the Cheng brothers were acquainted with the children of prominent families led by the Han and Lu families and had close academic and daily interactions with them. The Neo-Confucianism traits of Cheng Zhu`s research such as quietness and seriousness, and the pursuit of the study of the life of heaven and man, were already present in their family and familial network before Cheng Brothers began to discuss it. Regarding the Cheng Brothers` renowned exposition of " learning to be a sage,"(學聖人) it was initially disseminated in academic circles dominated by family members and acquaintances.
    Shao Yong`s career in Luoyang(洛陽) was based on the origins of his mentors and close friends in the Classical Prose (Guwen) Movement(古文運動), specifically his mentors Li Zhicai(李之才) and Yin Zhu(尹洙), who were all taught by Mu Xiu(穆修) and were close frien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gional network, Luoyang was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s cultural center. During the reign of Huang-Yu(皇祐), Shao Yong traveled to Luoyang because of the Classical Prose(Guwen) Movement, but the local scholars and bureaucrats remained infatuated with Buddhism and Taoism, and his relationships with local friends were more centered on Taoist practice and health maintenance.
    Throughout the Xi Ning Reform Movement(熙寧變法), the old party scholars and bureaucrats gradually retreated to Luoyang. The Cheng Brothers and Zhang Zai(張載) arrived in succession to discuss learning with Shao Yong. Here, in the early Song Dynasty, numerous lines of Confucianism that valu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ven and man arose, and the study of heaven, man, and life, considered by succeeding generations to be the heart of Neo-Confucian study, became the hub of Luoyang scholarship. In addition, the theory of the "inner sage" in Neo-Confucianism, which clashed with Buddhism and Laos, evolved a distinctive scale at this time. "Great Learning,"(大學) which is the ladder of " learning to be a sage,"(學聖人) and "Mencius,"(孟子) which emphasizes the mind and can be us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elf-cultivation, have also become important classics in the academic circle of the Cheng Brothers` relatives and friends in Luoyang during the Xi Ning period and served as a crucial foundation for their theories. After that, the Cheng brothers’ declaration of "advocating Taoism as his own responsibility" and Cheng Yi`s experience of being appointed as the emperor`s teacher made their thoughts spread to students other than relatives and friends. In the era of Zhe Zong(哲宗) and Hui Zong(徽宗), although the Cheng Brothers’ school had its ups and downs, People were still coming to seek the Chengs’ teaching. In contrast, although Shao Yong was very popular among scholar-bureaucrats, he did not accept disciples easily. Consequently, after his death, there were very few people who can pass on his study of "Yi"(易學) and Xiangshu(象數學).
    In conclusion, the backgrounds and networks of Neo-Confucians would be inextricable from their academic beliefs, and their selection of friends would be intimately related to their academic and political orientation. In the relationship network of the Cheng Brothers, family and academic networks frequently overlap significantly. The formation of the so-called "Neo-Confucianism group" is also inextricable from their rise to prominence. Among Shao Yong`s companions in Luoyang were members of the Classical Prose Movement, as well as old party officials and local officials from the Xi Ning period, and their thoughts were reflected in their daily lives. These networks were strongly tied to the Neo-Confucians` evolved concepts and the particular ways of life they aim to implement in groups. Many Neo-Confucian characteristics acknowledged by following generations can be traced to their families and academic networks. Understand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o-Confucianism require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network and nature of the Cheng Brothers` and Shao Yong`s origins and friendship, as well as the combination of their ideological implications with important backgrounds. Through these studies, I believe we will be better able to comprehend the emergence of Neo-Confucianism and its fundamental nature.
    Reference: 一、史料
    丁傳靖,《宋人軼事匯編》,北京:中華書局,1981。
    尹洙,《河南先生文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4。
    尹愔,《老子說五廚經註》,收入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
    王夫之,《宋論》,北京:中華書局,2013。
    王君玉,《國老談苑》,收入朱易安主編,《全宋筆記》,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
    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6。
    王昶,《金石萃編》,北京:中國書店,1985。
    王梓材、馮雲濠編撰,《宋元學案補遺》,北京:中華書局,2012。
    王象之,《輿地紀勝》,北京:中華書局,1992。
    王稱,《東都事略》,濟南:齊魯書社,2000。
    王銍,《默記》,收入朱易安主編,《全宋筆記》,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
    王鞏,《甲申雜記》,收入朱易安主編,《全宋筆記》,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
    王鞏,《聞見近錄》,收入朱易安主編,《全宋筆記》,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
    王闢之,《澠水燕談錄》,收入朱易安主編,《全宋筆記》,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
    王瓚、蔡芳編,胡珠生校注,《弘治溫州府志》,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
    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司馬光,《涑水記聞》,收入朱易安主編,《全宋筆記》,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
    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
    白居易,《白居易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
    石介,《徂徠集》,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任照一,《黃帝陰符經注解》,收入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
    朱弁,《曲洧舊聞》,收入朱易安主編,《全宋筆記》,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
    朱彧,《萍州可談》,收入朱易安主編,《全宋筆記》,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
    朱熹著,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朱彝尊,《經義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何新所編,《新出宋代墓誌碑刻輯錄,北宋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18。
    吳洪澤、尹波主編,《宋人年譜叢刊》,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3。
    呂大臨,《大學解》,收入《藍田呂氏集》,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15。
    呂本中,《東萊呂紫微詩話》,收入《百川學海》,臺北:正中書局,1971。
    呂本中.《東萊呂紫微師友雜誌》,收入朱易安主編,《全宋筆記》,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
    呂希哲,《呂氏雜記》,收入朱易安主編,《全宋筆記》,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
    呂祖謙,《呂祖謙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
    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北京:中華書局,1988。
    李心傳,《道命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李攸,《宋朝事實》,收入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9。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
    阮藩濟等修、宋立梧等纂,《孟縣志》,臺北:成文出版公司,1986。
    邵伯溫,《易學辨惑》,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86。
    邵伯溫,《邵氏聞見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
    邵博,《邵氏聞見後錄》,收入朱易安主編,《全宋筆記》,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
    邵雍,《邵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邵雍,《邵雍集》,北京:中華書局,2010。
    姚名達,《程伊川年譜》,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
    姚春鵬譯註,《黃帝內經》,北京:中華書局,2010。
    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胡寅,《斐然集》,北京:中華書局,1993。
    范仲淹,《范文正公全集》,成都:四川大學,2002。
    范純仁,《范忠宣公文集》,成都:四川大學,2004。
    孫衣言撰,張如元校箋,《甌海軼聞—溫州文獻叢書》,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5。
    孫鏘鳴,《浮沚先生年譜》,收入《上海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上海:上海圖書館,2015。
    徐文靖,《管城碩記》,北京:中華書局,1998
    晁說之,《晁氏客語》,收入朱易安主編,《全宋筆記》,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
    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
    祖無擇,《龍學文集》,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祝穆,《方輿勝覽》,北京:中華書局,2003。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編,《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新入藏墓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
    國家圖書館善本金石組,《宋代石刻文獻全編》,北京:北京圖書出版社,2003。
    張耒,《明道雜誌》,收入朱易安主編,《全宋筆記》,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
    張行成,《易通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據文淵閣藏抄本影印。
    張君房,《雲笈七箋》,收入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
    張昭、賈緯等,《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00。
    張載,《張子全書》,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15。
    梅堯臣,《梅堯臣集編年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畢沅,《新校續資治通鑑》臺北:世界書局,2012。
    脫脫,《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
    郭慶藩,《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
    陳朴,《陳先生內丹訣》,收入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
    陳長方,《步里客談》,收入朱易安主編,《全宋筆記》,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
    陶弘景,《真誥》,收入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
    黄庭堅,《黃庭堅全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
    傅增湘原輯、吳洪澤補輯,《宋代蜀文輯存校補》,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4。
    傅璇琮,龔延明、祖慧,《宋登科記考》,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曾敏行《獨醒雜志》,收入朱易安主編,《全宋筆記》,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
    曾棗莊、劉琳等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游智開,《游定夫先生年譜》,收入《宋人年譜叢刊》,5冊,頁3387
    程水龍,《近思錄集校集注集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程俱,《麟台故事》,收入朱易安主編,《全宋筆記》,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
    程敏政,《新安文獻志》,合肥:黃山書社,2004。
    程頤,《二程集》,臺北:里仁書局,1982。
    程顥、程頤,《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
    黃以周等輯注,《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北京:中華書局,2004,
    黃去疾,《龜山先生文靖楊公年譜》,收入《宋人年譜叢刊》,成都:四川大學,2003。
    黃仲昭,《八閩通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黃休復,《茅亭客話》,收入朱易安主編,《全宋筆記》,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
    黃宗羲,《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黃宗羲、全祖望,《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2。
    楊仲良,《皇宋通鑑長編紀事本末》,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6。
    楊時,《楊時集》,北京:中華書局,2018。
    詹大和、蔡上翔等,《王安石年譜三種》,北京:中華書局,2006。
    歴代碑誌叢書編纂委員會,《歴代碑誌叢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
    趙道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鑑》,收入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
    趙鼎,《家訓筆錄》,收入朱易安主編,《全宋筆記》,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
    趙翼,《廿二史劄記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4。
    鳳凰出版社編,《中國地方志集成》,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
    齊運通,《洛陽新獲七朝墓誌》,北京:中華書局,2012。
    劉向,《列仙傳》,收入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
    厲鶚,《宋詩紀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歐陽修,《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歐陽修,《歐陽修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
    諸星杓,《明道先生年譜》,收入周和平等輯,《北圖年譜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
    薛應旂,《光緒浙江通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明嘉靖四十年刊本。
    韓淲,《澗泉日記》,收入朱易安主編,《全宋筆記》,鄭州:大象出版社,2013。
    韓愈、李翱,《論語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文淵閣四庫全書。
    顏之推,《顏氏家訓》,北京:中華書局,1993。
    龐元英,《文昌雜錄》,收入朱易安主編,《全宋筆記》,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
    蘇軾,《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
    蘇軾,《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
    蘇轍,《龍川別志》,收入朱易安主編,《全宋筆記》,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
    釋智圓,《閑居編》,收入《卍新纂續藏經》,東京:國書刊行會,1905~1912。
    龔明之,《中吳記聞》,收入朱易安主編,《全宋筆記》,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
    徐象梅《兩浙名賢錄》,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


    二、近人論著
    (一)專書
    (日)三浦國雄,《三浦國雄道教論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
    (日)土田健次郎,朱剛譯,《道學之形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日)小島毅,《中國思想與宗教的奔流:宋朝》,臺北:臺灣商務,2017。
    (日)中尾健一郎,《古都洛陽と唐宋文人》,東京:汲古書院,2012。
    (日)日野開三郎,《唐末五代初自衛義軍考》,福岡:著者自刊,1984。
    (日)平田茂樹,《宋代政治結構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日)吾妻重二著,吳震編,吳震、郭海良等譯,《朱熹家禮實證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
    (日)副島一郎著,王宜瑗譯,《氣與士風:唐宋古文的進程與背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孔令宏,《宋代理學與道家、道教》,北京:中華書局,2006。
    方健,《北宋士人交遊錄》,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3。
    方誠峰,《北宋晚期的政治體制與政治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王水照,《王水照自選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王宇,《永嘉學派與溫州區域文化崛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王宇,《永嘉學派與溫州區域文化崛起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王昌偉,《中國歷史上的關中士人,907-1911》,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7。
    王書林,《北宋西京城市考古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20。
    王善軍,《宋代宗族和宗族制度研究》,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王曾瑜,《錙銖編》,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6。
    朱漢民、肖永明,《宋代《四書》學與理學》,北京:中華書局,2009。
    牟宗三,《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何冠環,《北宋武將研究》,香港:中華書局,2003。
    何澤恆,《歐陽修之經史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0。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北京:三聯書店,2011。
    余蔚主編,《史料與場域:遼宋金元史的文獻拓展與空間體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
    李之亮,《北宋京師及東西路大郡郡守臣考》,成都:巴蜀書社,2001。
    李弘祺,《學以為己:傳統中國的教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12。
    李承貴,《儒士視域中的佛教-宋代儒士佛教觀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
    李長遠,《北宋理學「性與天道」思想的淵源初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2。
    李敬峰,《二程門人》,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20。
    周夢江,《葉適與永嘉學派》,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
    邸利平,《道由中出——呂大臨的道學闡釋》,北京:中華書局,2020。
    姚紅,《宋代東萊呂氏家族及其文獻考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2010。
    姚瀛挺,《宋代文化史》,臺北:雲龍出版社,2002。
    洛陽第二文物工作隊,《富弼家族墓地》,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
    苗書梅,《宋代官員選任和考課制度》,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1996。
    唐明邦,《邵雍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
    夏長樸,《李覯與王安石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
    徐洪興,《思想的轉型─理學發生過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張邦煒,《宋代婚姻家族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張金蘭,《張載與二程的學術交往》,北京:中華書局,2022。
    張家駒,《宋代社會中心南遷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張祥雲,《北宋西京河南府研究》,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2。
    張廣保,《唐宋內丹道教》,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張興武,《宋代士人的家學、婚姻與詩文創作》,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1。
    梁建國,《朝堂之外:北宋東京士人交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
    梁紹輝,《周敦頤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
    陳利華,《羅從彥故里行實錄》,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2015。
    陳俊民,《張載哲學思想與關學學派》,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陳弱水,《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
    陳寅恪,《元白詩箋注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陳開勇,《宋代開封-金華呂氏文化世家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陸敏珍,《宋代永嘉學派的建構》,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
    馮曉庭,《宋初經學發展述論》,台北:萬卷樓,2001。
    黃寬重,《宋代的家族與社會》,臺北:東大圖書,2006。
    楊儒賓、馬淵昌也、艾皓德主編,《東亞的靜坐傳統》,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
    楊儒賓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
    賈志揚,《宋代科舉》,臺北:東大出版社,1995。
    裴普賢,《歐陽修詩本義研究》,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1。
    劉方,《宋代兩京都市文化與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
    劉保貞,《易圖明辨導讀》,濟南:齊魯書社,2004。
    劉德清,《歐陽修紀年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劉樸兵,《唐宋飲食文化比較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劉豐,《北宋禮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
    蔡根祥,《《浮生六記》後二記:〈中山記歷〉、〈養生記逍〉考異》,臺北:萬卷樓,2007。
    蔣義斌,《宋代儒釋調和論及排佛論之演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
    鄧小南,《宋代文官選任諸層面》,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
    鄧小南,《朗潤學史叢稿》,北京:中華書局,2010。
    鄧小南,《祖宗之法》,北京:三聯書店,2006。
    鄭定國,《邵雍及其詩學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五)》,臺北:東大出版社,1983。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臺北:蘭臺出版社,2005。
    羅瑩,《宋代東萊呂氏家族與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顧宏義,《宋代《四書》文獻論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二)期刊論文
    (日)山田俊,〈「安樂法」小考〉,《道教研究學報:宗教、歷史與社會》,7(香港,2015,1),頁337–361。
    (日)副島一郎,〈范仲淹的學問及其振興文教主張中的道教因素〉,《國學學刊》,2011:2(北京,2011),頁119-132。
    (日)森博行,〈司馬光・邵雍交游録,前,中,下の上,下の下〉,《大谷女子大国文》,大阪,2003-2006,33-36號,2003-2006,頁34-52、1-21、1-22、26-44。
    (日)森博行,〈邵雍の詩にあらわれた養生術-「二十五日、韻に依り左藏呉傳正寺丞に贈らるるに和す」詩を中心に〉,《中國文學報》,71(京都,2006),頁25-49。
    (美)William Theodore deBary,"Neo-Confucian Cultivation and the Seventeenth-Century `Enlightment`,"in William Theodore deBary(ed.), and The conference o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ese though, The Unfolding of Neo-Confucianism (New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5),pp.141-216.
    方介,〈皇甫湜的聖人觀〉,《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2(臺北,2003,3),頁157-176。
    木田知生,〈北宋時代の洛陽と士人達─開封との対立のなかで〉,《東洋史研究》,38:1(京都,1979),頁51-85。
    王水照,〈北宋洛陽文人集團與地域環境的關係〉,《文學遺產》,1994:3(北京,1994),頁74-83。
    王永顏,〈宋代中央官學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學行考核活動〉,《江蘇師範大學學報》,2017:3(徐州,2017),頁102-108。
    王相臣、朱法寶,〈宋高昌庸墓誌考〉,《海岱考古》,2018:1(濟南,2018),頁537-544
    王章偉,〈宋代士族婚姻研究—以河南吕氏家族为例〉,《新史學》,4:3 (臺北,1993,9),頁19-58。
    王善軍,〈共財與家法—宋代饒陽李氏家族探析〉,《中國社會歷史評論》,2008:9(北京,2008),頁89-102。
    王善軍,〈宋代真定韓氏家族研究〉,《新史學》,8:4(臺北,1997,12),頁113-142。
    王曾惠、賀培才,〈程顥、程頤洛陽史跡調查記〉,《中州學刊》,1982:1(鄭州,1982),頁44-50。
    王楊梅,〈守成之難:洛陽富弼家族興衰試論〉,《洛陽師範學院學報》,2014:4(洛陽,2014),頁66-70。
    王祺偉、周曉薇,〈關學領袖張載家族人物新史料—《宋故清河縣君張氏夫人墓誌》研讀〉,《碑林集刊》,14(西安,2008),頁70-83。
    王鳳賢,〈北宋—浙東學術的「草昧時期」〉,《浙江學刊》,1990:5(杭州,1995),頁52-62。
    包偉民、尹成波,〈宋代「別籍異財法」的演變及其原因闡析〉,《浙江大學學報(人社版)》,2009:3(杭州,2009),頁95-100。
    田志光,〈宋初武將政治地位再認識—崇文抑武之另一面〉,《河北大學學報》,2021:5(石家莊,2021),頁62-74。
    申利,〈文彥博家世續考〉,《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3:5(吉林,2013),頁49-53。
    朱海濱,〈宋代溫州科舉的興盛及其背景〉,《杭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5(杭州,2015),頁50-57;
    朱銘堅,〈黨爭漩渦中的太學─以北宋哲宗朝太學的人事變動為中心作考察〉,《新史學》,29(臺北,2018,6),頁63-118。
    何炎泉,〈從故宮宋代花箋特展談砑花箋紙之工藝與書寫〉,《典藏‧古美術》,304(臺北,2018,1),頁82-93。
    何炳棣,〈儒家宗法模式的宇宙本體論─從張載的《西銘》談起〉,《哲學研究》,1998:12(北京,1998),頁64-69。
    何新所,〈北宋理學家朱光庭祖父朱文郁墓誌考釋〉,《語文知識》,2013:4(鄭州,2013),頁8-11。
    何新所,〈試論西京洛陽的交游方式與交游空間—以邵雍為中心〉,《河南社會科學》,2011:4(鄭州,2011),頁64-67。
    吳忠偉,〈孤山智圓的儒釋整合與宋初天臺佛教思想形態的整體化〉,《正觀雜誌》,52(南投,2010,3),頁189-207。
    吳修安,〈唐宋之際建州浦城的家族與社會〉,《新史學》,29:4(臺北,2018,12),頁1-70。
    吳國武,〈《五臣解孟子》與宋代孟子學〉,《國學學刊》,2014:3(北京,2014),頁83-94。
    吳震,〈張載道學論綱〉,《哲學研究》,2020:12(北京,2020),頁37-45+124。
    呂鳳棠,〈宋代民間的佛教信仰活動〉,《浙江學刊》,2002:4(杭州,2002),頁145-152。
    李合群,〈再論北宋定都開封—兼與宋長安和洛陽之比較〉,《河南大學學報》,2010:3(鄭州,2010),頁125-128。
    李如冰,〈宋代藍田四呂著述考〉,《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0年:5(吉林,2010),頁93-100。
    李似珍,〈邵雍先天之學對時代的契應〉,《周易研究》,2008:1(濟南,2008),頁43-50。
    李亞輝,〈北宋藍田呂氏家族仕宦、婚姻與興衰研究〉,《西安航空學院學報》,2019:4(西安,2019),頁17-23+35。
    李長遠,〈皮日休、陸龜蒙與道家晚唐儒家復興的一個側面〉,《臺大文史哲學報》,89(臺北,2018,5),頁77-116。
    李華瑞,〈南宋時期新學與理學的消長〉,《史林》,2003:3(上海,2003),頁28-34。
    李雲根,〈以蘇氏兄弟為中心的姻親集團與黨爭〉,《蘭台世界》,2016:7(瀋陽,2017),頁107-110。
    李裕民,〈兩個同財共居大家族的演變歷程—宋代司馬光家族與姚氏家族研究〉,《宋學研究集刊》,2(杭州,2010),頁298-307。
    李寶宗、李晶晶,〈一則有關程顥、程頤、富弼、司馬光的北宋墓誌〉,《中原文物》,4(鄭州,2004,9),頁98-100。
    李懿,〈游酢昆弟關係考補〉,《蘭台世界》,2012:5(瀋陽,2012),頁48-49。
    束景南、王曉華,〈四書升格運動與宋代四書學的興起─漢學向宋學轉型的經典詮釋歷程〉,《歷史研究》,2007:5(北京,2007),頁76-94;
    汪高鑫,〈宋代社會與史學思想〉,《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3(鄭州,2013),頁132-133。
    沈雅文,〈金谷園在宋代園林詩歌中的文化意蘊〉,《有鳳初鳴年刊》,8(臺北,2012,7),頁147-167。
    肖永明,〈從四書學看北宋理學、王安石新學、蘇氏蜀學的異同〉,《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5(長沙,2004),頁30-34;
    肖紅兵,〈呂公著居洛考〉,《新鄉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6(新鄉,2010),頁80-82。
    周夢江,〈試論永嘉「元豐」九先生〉,《杭州師範學院學報》,1991:5(杭州,1991),頁20-27;
    周寶珠,〈北宋時期的西京洛陽〉,《史學月刊》,2001:4(鄭州,2001),頁109-116。
    林素芬,〈從「觀物」到「安樂」─論邵雍生命哲學的實踐開展〉,《師大學報:語言與文學類》,57:2(臺北,2012),頁1-28。
    林曉娜,〈論宋初隱逸詩人的隱逸象徵〉,《語文學刊》,2014:22(呼和浩特,2014),頁68-69、79。
    邵明華,〈話題與傳播_邵雍交游圈的深度考察〉,《西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蘭州,2012),頁100-107。
    金中樞,〈宋代的經學當代化初探再續,上〉,《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歷史學報》,11(台南,1984,12),頁1-18。
    金中樞,〈宋代的經學當代化初探再續,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歷史學報》,11(台南,1984,12),頁19-37。
    金中樞,〈宋代的經學當代化初探-聶崇義的三禮圖學〉,《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報》,10(台南,1983,9),頁77-104。
    金中樞,〈宋代學術發展之轉關─胡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報》,13(台南,1987,3),頁1-81。
    金生楊,〈邵雍學術淵源略論〉,《中華文化論壇》,2007:1(成都,2007),頁119-124。
    侯小寶,〈文彦博年谱稿〉,《晉中學院學報》,2007:1(晉中,2007),頁68-74。
    姜宇、王善軍,〈從「尚閥閱」到「貴人物」—唐宋官宦世家婚姻價值取向的比較〉,《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2(陝西,2022),頁119-126。
    姜鵬,〈司馬光施政理念在歷史編纂中的表達—從《資治通鑒補》對原作的改動說起〉,《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2(上海,2015,3),頁22-35。
    柳立言,〈宋代同居制度下的所謂「共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5:2(臺北,1994,06),頁253-305。
    柳立言,〈宋代明州士人家族的形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1:2(臺北,2010,06),頁289-364。
    柳立言,〈紅塵浪裡難修行—宋僧犯罪原因初探〉,《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9:3(臺北,2008.12),頁575-635
    柳立言,〈從趙鼎家訓筆錄看南宋浙東的一個士大夫家族〉,《宋史研究集》,24(臺北,1995),頁357-436。
    洛陽文物工作隊,〈北宋王拱辰墓及墓誌〉,《中原文物》1985:4(鄭州,1985),頁16-23+15。
    紀晏如,〈二程治道論的內涵及其思想史背景〉,《中正歷史學刊》,19(嘉義,2016,12),頁53–89。
    紀晏如,〈邵雍遷居洛陽前期關係網絡初探:以尹洙為線索〉,《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53(臺北,2020,5),頁1-53。
    胡正之,〈儒家聖人觀念在戰國之發展〉,《輔仁國文學報》,22(臺北,2006,7),頁1-28。
    胡坤,〈保任的尷尬:宋代薦舉的連帶責任〉,《求是學刊》,2014:1(哈爾濱,2014),頁167-172。
    胡傳淮、陳名揚,〈宋代蜀中著名理學家傅耆考述〉,《蜀學》,2016:0(成都,2016),頁100-101。
    胡譯文,〈尊古復禮:藍田呂氏家族墓的墓園佈局與喪葬實踐〉,《故宮博物院院刊》,2022:3(北京,2022),頁38-50、152。
    范學輝,〈宋代山東道教的發展及其文化意義〉,《東嶽論叢》,2005:2(濟南,2005),頁118-123。
    郁沖聰,〈論北宋《春秋》博士的廢立與熙寧變法—以「不與民爭利」思想為視角〉,《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4:5(濟南,2014),頁135-140。
    夏長樸.〈論《中庸》興起與宋代儒學發展的關係〉,《中國經學》2007:2(北京,2007).頁131-187。
    夏星南,〈常州書院教育的興衰〉,《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8:1(南京,2008),頁102。
    馬銀華,〈「東州逸黨」詩人群創作考論〉,《河北學刊》,2009:4(石家莊,2009),頁137-140。
    崔海正,〈北宋「東州逸黨」考論〉,《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4(武漢,2003),頁471-479。
    張克賓,〈論邵雍先天易學之天根月窟說及其影響〉,《哲學研究》,2018:5(北京,2018),頁76-77。
    張其成,〈邵雍:從物理之學到性命之學〉,《孔子研究》,2001:3(濟南,2001),頁55-63。
    張波,〈張載、張戩佚文二則及其文獻價值〉,《宋史研究論叢》,15(保定,2014),頁514-522。
    張培高,〈《中庸》地位提升的主因:宋初儒士推崇〉,《四川大學學報》,2022:3(成都,2022),頁75–83。
    張祥雲,〈北宋西京國子監考探〉,《周口師範學院學報》,2012:11(周口,2012),頁74-77。
    張莞苓,〈二程對《四書》的繼承與轉化以「敬」為中心的考察〉,《文與哲》,26(高雄,2015,6),頁227-276。
    張惠芬,〈論宋代的精舍與書院〉,《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87:1(上海,1987),頁31-44。
    張鉦,〈陳師道姻親初考〉,《長江叢刊》,2019:3(武漢,2019),頁29-30。
    張應超,〈張載聖人觀探析〉,《河南大學學報》,2014:1(鄭州,2014),頁38-42。
    張應橋,〈北宋劉幾墓誌考釋〉,《四川文物》,2011:3(成都,2011),頁67-73。
    扈曉霞、鄭衛、趙振華,〈北宋官員文士祖無擇生平仕履疏證(上)—以《祖無擇墓誌》和妻《黃氏墓誌》為中心〉,《洛陽考古》,4(洛陽,2016.04),頁86-87。
    曹樹明,〈呂大臨的《大學》詮釋—兼論其與張載、二程思想的關聯〉,《哲學動態》,2018:7(北京,2018),頁55-61。
    梁天錫,〈韓絳宰輔兼宣撫使考〉,《宋史研究集》,25(臺北,1985),頁185-226。
    梁建國,〈北宋東京的士人拜謁—兼論門生關系的生成〉,《中國史研究》,2008:3(北京,2008),頁67-90。
    梁建國,〈朝堂內外:北宋東京的士人交遊—以嘉祐四友為中心的考察〉,《文史哲》,2009:5(濟南,2009),頁113-120。
    梁濤,〈以《大學》理解儒學的意義及局限—兼論統合孟荀〉,《深圳社會科學》,2019:6(深圳,2019),頁59-70+155。
    章偉文,〈司馬光的易學歷史觀探析〉,《史學史研究》,2011:2(北京,2011),頁31-40;
    章偉文,〈先天圖、先天學與道教丹道之關係考察〉,《周易研究》,2014:2(濟南,2014),頁48-55。
    郭玲妦,〈科舉、婚姻、人際網絡—北宋士人家族之起家與婚姻取向〉,《興大人文學報》,52(台中,2014,03),頁253-289。
    郭曉東,〈論司馬光對《中庸》「性」與「誠」的詮釋:從經學史與道學史的雙重脈絡考察〉,《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5(上海,2010),頁69-77。
    郭鵬,〈邵雍遷洛之前求學與漫遊的再研究〉,《中國文化研究》,2009:冬(北京,2009),頁61-68。
    陳石軍,〈程頤《易傳》成書流傳新論〉,《周易研究》,2021:4(濟南,2021),頁60-61。
    陳安金,〈論北宋中後期制度轉型與溫州士子的機遇〉,《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6(溫州,2007),頁32-37。
    陳利華,〈羅從彥受學楊時考〉,《武夷學院學報》,2021:1(南平,2021),頁1-6。
    陳峰,〈試論宋初武將精神面貌的轉變〉,《文史哲》,2021:1(濟南,2021),頁14-19。
    陳弱水,〈「復性書」思想淵源再探-漢唐心性觀念史之一章〉,《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9:3(臺北,1998,9),頁438-440。
    陳弱水,〈中晚唐五代福建士人階層興起的幾點觀察〉,《中國社會歷史評論》,2001:3(天津,2001),頁2-21。
    陳弱水,〈柳宗元與中唐儒家復興〉,《新史學》5:1(臺北,1994.3),頁1-49。
    陳朝雲、許世娣,〈范仲淹撰賈昌齡墓誌研究——兼及出土文本與傳世文本的比較〉,《中州學刊》,2013:1(鄭州,2013),頁120-125。
    陳進國,〈道家與道教的「理身理國」思想─先秦至唐的歷史考察〉,《宗教學研究》,2000:2(成都,2000),頁42-50。
    陸敏珍,〈「違志開道」:洛學與永嘉元豐九先生〉,《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6(廣州,2009),頁108-114。
    程民生,〈宋代洛陽的特點與魅力〉,《河南大學學報》,1994:5(鄭州,1994),頁10-17。
    程民生,〈宋代洛陽的特點與魅力〉,《河南大學學報》,1994:5(鄭州,1994),頁10-17。
    程剛,〈「以易釋史」─邵雍詠史詩的一大特徵〉,《周易研究》,2007:1(濟南,2007),頁64-68+81。
    黃純艷,〈北宋財政能力與國家治理〉,《史學集刊》,2021:5(長春,2021),頁14-19。
    黃啟江,〈宋代的譯經潤文官與佛教〉,《故宮學術季刊》,7:4(臺北,1990夏),頁13~31。
    楊少涵,〈佛道迴流,還是經學勢然—《中庸》升經再論〉,《文史哲》,2019:3(濟南,2019),頁62-73。
    楊世利,〈唐宋時期洛陽政治地位的變遷〉,《中州學刊》,2017:11(鄭州,2017),頁126-127。
    楊建宏,〈論宋代家訓家范與民間社會控制〉,《船山學刊》,2005:1(長沙,2005),頁60-62。
    楊萬里,〈溫州「太學九先生」的學術及其文學創作〉,《文學遺產》,2010:6(北京,2010),頁75-83。
    鄒重華,〈士人學術交流圈:一個學術史研究的另類視角,以宋代四川為例〉,《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新9(臺北,2000),頁98-139。
    廖咸惠,〈閒談、紀實與對話:宋人筆記與術數知識的傳遞〉,《清華學報》,新48:2(新竹,2018,6),頁387-418。
    蓋建民、何振中,〈道教內丹學視野下的「奇經八脈」初探〉,《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3(廈門,2009),頁91-98。
    趙均強,〈試論張載的為聖之學〉,《唐都學刊》,2022:5(西安,2022),頁78-83。
    趙國權,〈洛學的發源地—伊川書院考略〉,《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10:4(南昌,2010),頁107-110。
    劉依平,〈大學經典地位的確立與宋代理學的關系〉,《現代哲學》,2012:6(廣州,2012),頁122-126。
    劉連香,〈北宋邵雍書篆祖士衡墓誌考〉,《四川文物》,2008:1(成都,2008),頁71-77。
    劉麗麗,〈司馬光與二程交游考述〉,《平原大學學報》,2007:2(新鄉,2007),頁74-77。
    張新國,〈《二程遺書》「昨日之會」節考釋〉,《安徽師範大學學報(合刊)》,2015:4(蕪湖,2015),頁487-491
    劉馨珺,〈北宋洛陽耆英會:從碑銘談士大夫的交往活動〉,《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30(臺北,2008.11),頁1-41。
    潘晟,〈宋代的常州—城市形態與科舉的地理闡釋〉,《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5:4(西安,2015),頁71-83。
    蔡東洲,〈《陳省華神道碑》與《陳堯佐自制墓銘》研究〉,《西華師範大學學報》,2005:3(南充,2005),頁70-73。
    錢建狀,〈宋代薦舉制與士人之執贄干謁〉,《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4(北京,2017),頁147-157。
    霍無忌,〈趙挺之與宋徽宗朝前期的政局演變〉,《宋史研究論叢》,28(保定,2021),頁73-92。
    魏濤,〈司馬光佚書《〈大學〉〈中庸〉廣義》輯考〉,《宋史研究論叢》,14(保定,2013),頁547-560。
    蘇潔,〈宋代家法族規與基層社會治理〉,《現代法學》,2013:3(重慶,2013),頁56-64。
    蘭軍,〈學緣與血緣—北宋永嘉學術傳衍路徑探究〉,《宋史研究論叢》,26(保定,2020),頁408-419。
    黃寬重,〈家族興衰與社會網絡─以宋代的四明高氏家族為例〉,《東吳歷史學報》11期(臺北,2004),頁215-242。
    錢超峰、杜德斌,〈北宋官僚家族網路的空間結構及其演化:基於CBDB和CHGIS的考察〉,《歷史地理研究》2019:2(上海,2019),頁83-94。
    漆俠,〈唐宋之際社會經濟關系的變革及其對文化思想領域所產生的影響〉,《中國經濟史研究》2000:1(北京,2000),頁95-108。
    陳開勇,〈呂夷簡與婺州呂氏的家族佛學傳統〉,《浙江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4(杭州,2007),頁8-11。
    汪俊,〈宋代呂氏家族學術特點述略〉,《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1:1(揚州,2001),頁45-50
    包弼德,〈群體、地理與中國歷史:基於CBDB 和CHGIS〉,《量化歷史研究(第三四合輯)》2017:Z(杭州,2017),頁213-246。
    平田茂樹,〈「從劉摯《忠肅集》墓誌銘看元祐黨人之關係」〉,《東吳歷史學報》11期(台北,2004,6),頁103-134。
    沈松勤,〈論王安石與新黨作家群〉,《杭州大學學報》1998:1(杭州,19988),頁71-77。
    耿紀平,〈王安石先友世交考述〉,《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5(鄭州,2005),頁43-46。
    陸敏珍,〈北宋時期的洛陽與洛學〉,《浙江學刊》,2011:2(杭州,2012),頁117-124;
    李敬峰,〈二程門人總體性特徵概述〉,《社科縱橫》,2012:10(蘭州,2012),頁104-105。
    李敬峰,〈二程洛學的羽翼、突破與轉向—以楊時為中心而展開〉,《學術交流》,2018:3(哈爾濱,2018),頁29-34。
    蔡方鹿、姜雪,〈尹焞的理學思想及其對程頤思想的傳播〉,《中原文化研究》,2021:1(鄭州,2021),頁54-60。
    李敬峰、劉俊,〈被遺忘的心學肇始者王蘋及其思想〉,《中國哲學史》,2014:3(北京,2014),頁48-53。
    連凡,〈論謝良佐的學術地位及其哲學思想—以《宋元學案》為中心的考察〉,《武陵學刊》,2018:4(長沙,2018),頁10-18。
    朱雪芳,〈道南一脈—從楊時到李侗〉,《船山學刊》,2007:2(長沙,2007),頁116-118。
    陸敏珍,〈王開祖及其觀念:濂洛未起前的道學思想〉,《中國哲學史》,2009:3(北京,2009),頁19-26。
    陸敏珍,〈洛學傳人與洛學學派的建構〉,《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4(廣州,2011),頁138-144。
    陳弱水,〈中晚唐文人與經學〉,《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6:3(臺北,2015),頁553-606。
    祈琛雲,〈宋人的同年關係及其對同年關係的認同〉,《西南大學學報》,2012:1(重慶,2012),頁95-105。
    沈松勤,〈從南北對峙到南北融合:宋初百年文壇演變歷程〉,《文學評論》,2008:4(北京,2008),頁65-66
    張顯運,〈北宋時期河洛地區移民簡論〉,《洛陽師範學院學報》,2011:3(洛陽,2011),頁21-26。
    馮志弘,〈范仲淹文學觀與「太學體」主導思想的形成〉,《清華學報》,38:1(新竹,2008.3),頁85-116。
    郭鵬,〈從關陜到汴洛:宋代古文運動發端的另一向度—以「關西夫子」种放為中心〉,《中國文化研究》,2013:3(北京,2013),頁132-143。
    劉復生,〈北宋中期儒學復興運動的興起及其特點〉,《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3(成都,1991),頁81-89。
    楊天保,〈從「能吏」到「進士」─臨川王氏一段家族史隱匿之因的社會學解讀及其意義〉,《江西社會科學》,2006:3(南昌,2006),頁98-104。
    柳立言,〈蘇軾乳母任采蓮墓誌銘所反映的歷史變化〉,《中國史研究),2007:1(北京,2007),頁105-118。
    耿紀平,〈論王安石與曾謝二氏的世家之交〉,《周口師範學院學報》,2005:6(周口,2005),頁16-17。
    喻世華,〈「豈以閭里,忠義則然」—論蘇軾與范鎮家族的四代交誼〉,《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南京,2012),頁44-50。
    喻世華,〈三蘇與蘇頌交往史鉤沉〉,《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019:1(樂山,2019),頁1-6。
    潘殊閑,〈歐陽修舉薦蘇洵的歷史背景及其影響〉,《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4(福州,2018),頁86-91。
    劉靜貞,〈文物˙文本˙語境─五代至北宋時期墓誌的資料性質與研究思考〉,《大阪市立大學東洋史論叢》別冊特集号「文献資料學の新たな可能性」(2006.5),頁79-94。
    郭畑,〈道統與政統—王安石與宋代孔廟配享的位向問題〉,《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鄭州,2016),頁108-113。
    劉海峰,〈科舉學與科舉文學的關聯互動〉,《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6(廈門,2012),頁25-32。
    肖永明,〈論蘇氏蜀學的學派特徵,《學術論壇》,1999:1(南寧,1999),頁56-60。
    鄧廣銘,〈王安石在北宋儒家學派中的地位〉,《北京大學學報》,1991:2(北京,1991),頁23-28。
    牟凱旋 韓秀峰,〈北宋任布家族世系與婚姻初探〉,《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21:2(佳木斯,2021),頁152-155。
    裴登峰,〈傅堯俞生平與著述考〉,《文藝研究》,2020:7(北京,2020),頁50-60。
    徐洪興,〈唐宋間的孟子升格運動〉,《中國社會科學》,1993:5(北京,1993),頁101-116;
    周淑萍,〈宋代孟子升格運動與宋代儒學轉型〉,《史學月刊》,2007:8(鄭州,2007),頁89-95。

    (三)專書論文
    (日)吾妻重二,〈静坐考―道学の自己修養めぐって〉,收入《村山吉廣教授古稀紀念―中國古典學論集》(東京:汲古書院,2000),頁753-778。
    (日)吾妻重二,〈居敬前史〉,《日本中國學會創立五十週年論文集》(東京:汲古書院,1998),頁39-52。
    (日)副島一郎,〈宋初的易學者與古文家─從陳摶到馮元〉,收入副島一郎著,王宜瑗譯,《氣與士風:唐宋古文的進程與背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頁178-223。
    張永儁,〈試論宋代幾個重要的理學世家〉,收入氏著,《二程學管見》(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頁265-303;
    王曾瑜,〈洛蜀朔黨爭辯〉,收入氏著,《絲毫編》,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9,頁114-134。
    李弘祺,〈宋代的科舉與教育的關係─論宋代士人對科場及學術傳承的態度〉,收於柳立言,主編,《近世中國之變與不變》,中央研究院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2013,頁183-219。
    林煌達,〈唐宋州縣衙吏員之探討〉,收於黃寬重主編,《基調與變奏:七至二十世紀的中國(政治外交軍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2008,頁125-148。
    倪劍青,〈身體:在心性與政治之間—從《大學》的「修身」觀念談起〉,收入祝平次、楊儒賓,《天體、身體與國體:迴向世界的漢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2005,頁185-217
    夏長樸,〈尊孟與非孟—試論宋代孟子學之發展及其意義〉、〈司馬光疑孟及其相關問題〉,收入氏著,《北宋儒學與思想》,臺北:大安出版社,2015,頁139-211、213-257。
    郝若貝,〈750-1550年中國的人口政治與社會轉型〉,收入《當代西方漢學研究集萃:中古史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頁175-246。
    張灝,〈宋明以來儒家經世思想試釋〉,收入《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1984),頁3-19。
    張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超越意識與幽暗意識〉,收入氏著,《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頁40-42、44-46。
    楊儒賓,〈一陽來復—《易經‧復卦》與理學家對先天氣的追求〉,收入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頁103-160。
    葛兆光,〈理學誕生前夜的中國〉、〈洛陽與汴梁:文化重心與政治重心的分離〉,收入氏著,《中國思想史,二》,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頁258-315;
    漆俠,〈宋元時期浦陽鄭氏家族之研究〉,收入氏著,《漆俠全集(八)》,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9,頁198-211。
    蔣義斌,〈由墓誌銘看宋代家庭的困境:分家及其相關問題〉,《宋代墓誌史料的文本分析與實證運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東吳大學歷史系,2003,頁1-16。
    鄧小南,〈北宋蘇州的士人家族交遊圈:以朱長文之交遊為核心的考察〉、〈龔明之與宋代蘇州的龔氏家族—兼談南宋前期昆山士人家族的交遊與沉浮〉,收入鄧小南,《朗潤學史叢稿》,北京:中華書局,2010,頁372-413 、414-447。
    鄧廣銘,〈關於周敦頤的師承和傳授〉,收入氏著,《鄧廣銘治史叢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頁193-213。
    王曾瑜,〈洛蜀朔黨爭辯〉,收入氏著,《絲毫編》(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9),頁114-134。

    (四)學位論文
    方亞蘭,《呂公著研究》,上海:上海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碩士論文,2011。
    朱鞱,《「坐忘」思想史論》,西安:西北大學博士論文,2021。
    何莉君,《文彥博贈答詩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8。
    吳曉榮,《兩宋經筵與學術》,南京:南京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3。
    李如冰,《宋代藍田四呂及其著述研究》,蘭州:西北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論文,2010。
    李長遠,《融道入儒:唐宋思想轉型期間的士人與道家傳統》,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2015。
    李湛棟,《北宋饒陽王氏家族研究》,石家莊:河北大學歷史學碩士論文,2020。
    肖紅兵,《居洛士宦與北宋神哲朝政》,上海:上海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1。
    周君芸,《邵雍弟子考》,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林郁翔,《漢代的聖人意象》,臺北:臺北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3。
    林素芬,《北宋儒學道論研究:以范仲淹、歐陽修、卲雍、王安石為探討對象》,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5。
    邵明華,《邵雍交游研究—關於北宋士人交游的個案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博士論文,2009。
    邵梅,《韓絳韓維事跡著作編年》,杭州:杭州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11。
    洪淑苓,《論儒佛交涉與宋代儒學復興─以智圓、契嵩、宗杲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
    楊立華,《兩宋內丹道教及其淵源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1998。
    楊治平,《呂大臨天人思想研究》,臺北:臺大中文系碩士論文,2008。
    楊貞莉,《北宋士大夫的城居與生活》,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7。
    趙璐,《宋代東萊呂氏家族教育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
    樓培,《宋初南北兩大文學群體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古代文學與文化研究所博士論文,2013。
    鄧澤莉,《范鎮文學活動及文學思想研究》,成都:四川師範大學文藝學碩士學位論文,2019。
    鄭棟玲,《王巖叟研究》,鄭州:河南大學歷史學碩士論文,2018。
    賴霈澄,《李翱聖人之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4。
    鍾彩鈞,《二程聖人之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10415350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15350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350301.pdf10906KbAdobe PDF2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