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Item 140.119/31790

政大機構典藏

Menu Search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1790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1790


    題名: 戰後台灣教科書制度問題之研究--以高中歷史教科書為例(1945-2005)
    作者: 駱毓貞
    貢獻者: 薛化元
    駱毓貞
    關鍵詞: 教科書制度統編制度
    文化霸權
    歷史教科書
    審定制度
    日期: 2007
    上傳時間: 2009-09-14 12:05:48 (UTC+8)
    摘要: 本文所要探討戰後台灣教科書制度所產生之問題,在高中教科書的編訂制度上,由於受到不同政權權力的影響,意識型態及文化霸權如何呈現在高中歷史教科書的課程標準(或課程綱要)中,是否會因不同政權的執政而產生不同的意識型態輸入;戰後台灣在解嚴前與解嚴後,教科書制度所產生的變化對於高中歷史教科書有何影響。並以艾波的文化再製與葛蘭西的文化霸權為本文論述之依據,試以爬梳戰後台灣教科書制度問題之所在。
    本文試以社會教育學鍾艾波的文化再製理論與葛蘭西文化霸權理論作為理論架構,檢視台灣戰後教科書制度在統編制與審定制的演變中,對於意識型態及文化的輸入至高中歷史課程,在課綱制定的過程中,國家政權如何控制高中課程的內容,以及各界社會、學者對於戰後台灣教科書制度爭議之焦點所在。並分析解嚴前、解嚴後教科書制度之演變,比較其在意識型態的輸入是否會因政權轉移而有所不同。
    戰後台灣教科書,不論是在解嚴前、解嚴後;國民黨執政或民進黨執政;採用統編制或審定制,皆可發現政治勢力對於高中歷史教科書有明顯的意識型態輸入情形,符合艾波文化再製及葛蘭西文化霸權之論述。 審定制較統編制所產生的教科書意識型態問題,從95暫綱及98課綱的制定過程中可明顯發現,意識形態介入高中歷史教科書的問題並不會因制度改變而情況會有所改善。台灣教科書制度因主管機關歸屬問題,若不能使其跳脫政權之掌控,則台灣歷史教科書將不會因為制度的遞嬗而使意識型態問題消失。


    關鍵字:教科書制度、文化霸權、歷史教科書、審定制度、統編制度
    參考文獻: 壹、中文資料
    一、檔案
    1. 《教育部檔案.台四十三參字第09177號令》,藏於教育部。
    2. 《教育部檔案.台四十四普字第07670號令》,藏於教育部。
    二、專書
    1. 方稚芳,《我國中小學教科用書審查制度之研究》,台北:國立編譯館,1992。
    2. 王仲孚,《台灣中學歷史教育的大變動》,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3。
    3. 王連生,《教育概論》,台北:五南,1985。
    4. 卡爾(E. H. Carr)(著)、王任光(譯),《歷史論集》,台北:幼獅,1970。
    5. 司琦,《小學教科書發展史—小學教科書紙上博物館(下)》,台北:華泰出版社,2005。
    6. 台灣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編),《台灣省教育概況》,台北:台灣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1946。
    13. 蔡蕙光,〈日據時期台灣公學校的歷史教育—歷史教科書之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14. 謝麗君,〈戰後台灣語言政策之政治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15. 蘇雅君,〈概念教學模式在歷史教學上的應用—以高中「中國歷史的起源」教學單元為例〉,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3。
    四、報紙
    韓國棟,〈九八課綱 延至九九學年實施〉,《聯合報》,2008.06.07,A12版。
    五、網站資料
    1. 〈第六次全國教育會議報告〉:http://192.192.169.234/edu-doc.jsp;擷取日期:2007.07.25。
    2. 2008年5月20日宣誓總統就職網站:http://zh.wikipedia.org/wiki/2008;擷取時間:2008.06.03。
    3. 中學法第一條,維基網站:http://zh.wikisource.org/wiki/%E4%B8%AD%E5%AD%B8%E6%B3%95;擷取時間:2006.02.24。
    4. 自由電子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dec/8/today-fo4.htm;擷取時間:2008.02.02。
    7. 台灣教授協會(編),《高中課程九五暫綱教科書評議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教授協會主辦,2008。
    5.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網站:http://www.nsc.gov.tw;擷取時間:2007.01.28。
    6.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擷取日期:2007.08.20。
    7. 李坤崇,〈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修訂理念〉網站:www2.cnsh.mlc.edu.tw/ann/files/2/8/A98.ppt;擷取日期:97.01.05。
    8. 馬英九就職演說: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7410000/newsid_7410000/7410099.stm;擷取時間:2008.06.29。
    9. 國立編譯館網站:http://dic.nict.gov.tw;擷取時間:2007.03.02。
    10. 國立編譯館網站:http://www.nict.gov.tw/tc/allinfo.php;擷取時間:2007.08.31。
    11. 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網站:http://203.71.239.20;擷取日期:2008.03.17。
    12. 教育部部史網站:http://history.moe.gov.tw/;擷取時間:2005.12.11。
    13. 教育部網站:http://history.moe.gov.tw/minister_list;擷取時間:2006.01.16。
    14. 教育部網站:http://www.edu.tw/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092;擷取時間:2007.08.21。
    8. 立法院,《立法院第五屆第四會期高中歷史課程綱要草案專案報告》,2003.10.15。
    15. 教育部網站:http://www.edu.tw/index.aspx;擷取時間:2007.03.08。
    16. 博客來網路書店:http://www.books.com.tw;擷取時間:2007.09.06。
    17. 詹正信,〈台灣教科書選用制度之探究〉網站:http://www.trd.org.tw;擷取時間:2007.08.22。
    貳、外文資料
    專書
    1. Apple, Michael W. Teachers and Texts: A Political Economy of Class and Gender Relations in Education. New York: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6.
    2. Gramsci, Antonio. 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 of Antonio Gramsci. 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1972.
    3. Giroux, Henry A. Teachers as intellectuals : toward a critical pedagogy of learning. South Hadley Mass.: Bergin & Garvey, 1988.
    4. Marx, Karl. The portable Karl Marx/ selected, translated in part,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Eugene Kamenka. Middlesex England: Penguin Books, 1983.
    5. Marx, Karl. The German Ideology. Moscow: Progress Publishers,1972.
    9. 艾波(Michael W. Apple)(著)、王麗雲(譯),《意識型態與課程》,台北:桂冠,2002。
    6. Therborn, Goran. What does the ruling class do when it rules? : state apparatuses and state power under feudalism, capitalism and socialism.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1978.
    10.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1977。
    11. 吳家瑩,《中華民國教育政策發展史》,台北:五南,1990。
    12. 李筱峰,《台灣史100件大事(下)戰後篇》,台北:玉山社,1999。
    13. 杜正勝,《新史學之路》,台北:三民書局,2004。
    14. 周淑卿,《課程政策與教育革新》,台北:師大書苑,2002。
    15. 拉克勞(Laclau, Ernesto)(著)、陳墇津(譯),《文化霸權和社會主義的戰略》,台北:遠流出版社,1994。
    16. 林玉体,《台灣教育史》,台北:文景書局,2003。
    17. 金相成(編),《歷史教育學》,浙江:浙江出版社,1994。
    18. 施正鋒,《族群與民族主義》,台北:前衛出版社,1998。
    19. 徐南號,《台灣地區學校制度之起源與發展》,台北:華欣,1984。
    20. 徐南號,《現代化與技職教育演變》,台北:幼獅,1988。
    21. 國立編譯館中小學教科用書編輯研究小組,《中小學教科用書編輯制度研究》,台北:國立編譯館,1988。
    22. 張芳全,《歷任教育部長的政策》,台北:商鼎文化,2002。
    23. 張勝彥(等撰)、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台灣近代史:文化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24. 教育部(編),《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正中書局,1952。
    25. 教育部(編),《高級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正中書局,1971。
    26. 教育部(編),《高級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正中書局,1983。
    27. 教育部(編),《高級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1994。
    28. 教育部(編),《高級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1995。
    29. 教育部(編),《高級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1996。
    30. 教育部(編),《高級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2006。
    31. 教育部(編),《高級中學課程標準總綱》,台北:正中書局,1996。
    32. 教育部(編),《教育法令》,台北:正中書局,1967。
    33. 教育部(編印),《高中教育》,台北:教育部中教司,1998。
    34. 教育部,《高中歷史課程綱要草案專案報告》(立法院第五屆第四會期),2003.10.15。
    35. 教育部,《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鑑》,台北:商務印書館,1948。
    36. 教育部,《第三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台北:正中書局,1957。
    37. 教育部,《第四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台北:正中書局,1974。
    38. 教育部,《第五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台北:正中書局,1984。
    39. 教育部,《第六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台北:正中書局,1996。
    40. 教育部,《第六次全國教育會議報告》,台北:教育部,1988。
    41. 教育部,《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報告》,台北:教育部,1994。
    42.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編),《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中等教育司,1962。
    43.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編),《高級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正中書局,1972。
    44.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編),《國民中學暫行課程標準》,台北:正中書局,1968。
    45. 教育部高級中學課程標準編輯審查小組(編),《高級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1996。
    46. 教育部國民中學課程標準編輯審查小組(編),《國民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1995。
    47. 教育部教育研究會(編),《教育行政與會議:歷屆全國教育會議史料編纂與硏究》,臺北: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1991。
    48. 陳伯璋,《意識型態與教育》,台北:師大書苑,1988。
    49. 曾建民,《1945.破曉時刻的台灣》,台北:聯經,2005。
    50. 黃昆輝,《教育行政學》,台北:東華書局,1988。
    51. 黃政傑,《多元社會課程取向》,台北:師大書苑,1995。
    52. 經典雜誌(編),《台灣教育四百年》,台北:經典雜誌出版,2006。
    53. 劉真,《七十年來我國教育的回顧與前瞻》,台北:幼獅,1980。
    54. 劉寧顏(總纂),《重修台灣省通志‧文教志‧教育行政篇》,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89。
    55. 藍順德,《從教科書開放談教科書的定位》,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3。
    56. 藍順德,《教科書政策與制度》,台北:五南,2005。
    三、論文
    (一)期刊及會議論文
    1. 王仲孚,〈欽差院士的尚方寶劍—談《高中歷史課程標準》的修訂與教科書的編輯〉,收入:王仲孚(編),《台灣中學歷史教育的大變動》(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3),101-104。
    2. 王健文,〈關於高一「中國史:隋唐以前部分的教學建議」〉,收入:歷史科教學中心中山女中(編),《普通高級中學課程暫行綱要—歷史科教師進階研習手冊》(台北:教育部,2006),101-109。
    3. 包啟昌,〈教科書是教學的依據又是教學的工具〉,收入:包啟昌,《面向21世紀歷史教材和歷史教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26-28。
    4. 卯靜儒,〈臺灣近十年來課程改革之政治社會學分析〉,《台灣社會教育學研究》,1.1(台北,2001.06): 79-101。
    5. 司琦,〈小學教科書審查的三個時期—從教科書審查的演進談開放後的審查問題〉,《台灣教育》,543(台北,1996.03): 19-26。
    6. 呂實強,〈四十年來我國的高中歷史教育〉,《教育資料集刊》,16(台北,1991.06): 156-158。
    7. 李明燕,〈高中課程標準探究〉,《選才: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通訊》,101(台北,2003.01): 5-9。
    8. 周佩儀,〈教科書研究的現況與趨勢展望〉,收入: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編),《教科書之選擇與評鑑》(高雄:復文圖書公司,2003),175-207。
    9. 周樑楷,〈我可以長大了:高中生選修「歷史專題」的意義〉,收入:歷史學科中心(編),《普通高級中學歷史學科中心97年度教師進階研習95課綱歷史專題(上冊)》(台北:歷史學科中心,2008),13-16。
    10. 金仕起,〈華夏世界的形成〉,收入:歷史科教學中心中山女中(編),《普通高級中學課程暫行綱要—歷史科教師進階研習手冊》(台北:教育部,2006),82-100。
    11. 國立編譯館中小學教科書組,〈國民中學新課程各科教科用書編審計畫簡介〉,《國立編譯館通訊》,9.1(台北,1996.01): 3-10。
    12. 國立編譯館中小學教科書組,〈新課程各科教科用書編審計畫簡介〉,《國立編譯館通訊》,7.3(台北,1994.06): 2-12。
    13. 張鈿富,〈教育政策的制定與執行〉,收入:台灣研究基金會(編),《台灣的教育改革》(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176-182。
    14. 莊德仁,〈回應與挑戰:談高中歷史科95暫行綱要〉,收入:龍騰文化(編),《社會新天地》(台北:龍騰文化,2005),3-12。
    15. 陳玉娟,〈消費者時代來臨:從消費者評鑑取向談國民中學教科書選用〉,《中等教育》,57.1(台北,2006.02): 64-76。
    16. 彭明輝,〈台灣的歷史教育與歷史敎科書(1945-2000)〉,收入:彭明輝,《台灣史學的中國纏結》(台北:麥田出版,2001),207-260。
    17. 黃政傑、張嘉育,〈教科書政策分析:焦點、爭議與方向〉,收入: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編),《教科書制度與影響》(台北:五南,2007),1-26。
    18. 葉小兵,〈對歷史教科書作用的反思〉,《中學歷史教學參考》,5(陝西,1996.05): 14-17。
    19. 齊光裕,〈威權體制的轉型與解嚴〉,《近代中國》,117(台北,1997.02): 32-34。
    20. 戴寶村,〈台灣歷史與歷史教育〉,收入:歷史科教學中心中山女中(編),《普通高級中學課程暫行綱要—歷史科教師進階研習手冊》(台北:教育部,2006),65-69。
    21. 薛化元,〈戰後台灣教育制度中國家權力問題的歷史探討〉,收入: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編),《回顧老台灣 展望新故鄉—台灣社會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2000),393-408。
    22. 藍順德,〈教科書開放政策的演變與未來發展趨勢〉,《國立編譯館館刊》,31(台北,2003.12): 3-11。
    23. 譚光鼎,〈國家霸權與政治社會化之探討—以「認識台灣」課程為例〉,《教育研究集刊》,45(台北,2000.07): 113-137。
    24. 譚光鼎、康瀚文,〈論九五高中課綱改革—意識型態與課程的辯證關係〉,《課程與教學季刊》,9.1(台北,2006.01): 19-22。
    (二)學位論文
    1. 王麗雲,〈艾波教育思想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2. 伏志凌,〈教科書內容多元化與意識型態關係的探討—以審定本高中歷史教科書第二冊為例〉,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3. 何春枝,〈我國高級中等教育政策演變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4. 林青萸,〈課程與權力運作探究:以高中歷史科課程綱要修訂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碩士論文,2005。
    5. 張小雯,〈日本教科書制度問題之研究〉,台北:私立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6. 張芬芬,〈師範生教育實習中潛在課程之人種誌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
    7. 張期玲,〈國家認同的塑造:以國中的歷史教科書為焦點(1950-2000)〉,台北:私立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論文,2003。
    8. 許家華,〈台灣教育的工具理性—從韋伯的理性化概念出發〉,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9. 陳玉玟,〈教科書市場的多元假象-以我國國中國文教科書為例〉,嘉義:私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所碩士論文,2003。
    10. 陳盈穎,〈台灣地區五十年來高中中國史歷史課程的演變與中國史教科書的編輯〉,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11. 楊聰榮,〈文化建構與國家認同:戰後台灣的中國化〉,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12. 蔡佩如,〈中華民國中學歷史教科書的後殖民分析—以台灣論述為核心〉,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研究所
    91153018
    9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11530181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2650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P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