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2115
|
Title: | 我國勞資爭議仲裁制度之探討 |
Authors: | 李俊星 LI, CHUN-HSIN |
Contributors: | 王惠玲 李俊星 LI, CHUN-HSIN |
Keywords: | 勞資關係 勞資關係 仲裁制度 國家角色 勞動基本權 |
Date: | 2002 |
Issue Date: | 2009-09-14 13:09:44 (UTC+8) |
Abstract: | 從戒嚴到解嚴後,我國政治朝向民主化,勞資當事人雙方間之爭議從民國八十五年有2,659件,至民國九十一年則為12,393件,參加爭議之人數更達到97,520人,顯而易見爭議次數並無減少、反而是呈現出增加之狀態。
從憲法之角度來觀察勞動三權之存在,推論出國家應該具體立法以保護勞動者之權利,而在現行制度下國家對於勞資關係間亦扮演著極重要之角色,基於「勞資自治」之精神,所以國家在立法時更應該提供勞資當事人雙方在爭議時有合適之解決機制,也就是仲裁制度之存在目的,促使勞資當事人雙方處於平等地位,以落實保護勞動者之權利,並且利用比較法之優點以觀察世界各國對於勞資爭議仲裁制度之規定,從中去發覺、分析我國現行制度之優劣,以提供未來修法之方向,最後希望能藉由本文為勞資當事人雙方有所貢獻。
我國勞資關係的未來如何呢?應從「勞資自治」的理念出發,由勞資當事人雙方共同協商勞動條件以簽訂團體協約,凡是有關勞資當事人雙方因團體協約所產生之爭議,均應透過「協約自治」之精神,再次促使勞資當事人雙方達到「和諧義務」為最高依歸。 |
Reference: | 壹、 中文部分 一、書籍 1、王澤鑑,民法學說與研究判例(第七冊),三民書局,85年10月出版 2、尹章華、黃達元合著,仲裁法概要,文笙,90年10月 3、李鴻禧譯,蘆部信喜著,憲法,月旦出版社,84年初版 4、李文良發言記錄,勞資爭議處理法中仲裁制度之理論與實務,中國比較法學會學報第14輯,82年11月6日 5、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三民書局,89年9月,增訂六版 6、法治斌、董保成著,中華民國憲法,國立空中大學印行,86年8月修訂再版 7、林紀東,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第一冊),三民書局,59年1月 8、林俊益,仲裁法之實用權益,永然文化出版,90年4月 9、林俊益發言記錄,勞資爭議處理法中仲裁制度之理論與實務,中國比較法學會學報第14輯,82年11月6日 12、峰村光郎,增補公労法的理論之實際,勁草書房,1977年8月25日 13、高野真澄,現代日本憲法問題,有信堂,1990年3月20日初版第二刷 14、清宮四郎,憲法Ⅰ,有斐閣,昭和61年 15、橋詰洋三,労働基本權の理念と法解釋學,三省堂,1992年 16、藤井俊夫,生存と人權,收錄於大須賀明等著,憲法講義2-基本の人權,有斐閣,昭和60年 (二)期刊 1、木下智史,労働者の人權と労働組合の組織強制,法學-503期,1996年11月,頁46 2、北川善英,労働基本權の「自由權的側面」の意味,法律時報68卷第12號,1996年11月,頁78 二、英文 (一)、書籍 10、城仲模,行政法之基礎理論,三民書局,80年 1、Abel k. Ubeku,Industrial Relation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The Case of Nigeria,London,1983. 2、Alvin L.Goldman,Labor Law &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1984. 3、Dennis R.Nolan,Labor and Employment Arbitration in a nutshell,(west grou,USA,1998.) 4、Dennis R.Nolan,Labor and Employment Arbitration,1998. 5、Fank Elkouri and Enda Asper Elkouri,How Arbitration Works,1985. 6、G. Palmer,British Industrial Relations,London:Allen and Unwin,1983. 7、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Freedom of association:Digest of decisions and principles of the Freedom of Association Committee of the Governing Body of the ILO,1996. 8、John A. Fossum.Labor Relations ,Development,Structure,Process,1985. 9、John Kenneth Galbraith,American Capitalism:The Concept of Countervailing Power,Massachusetts:The Reberside Press,1956. 10、John T. Dunlop,Industrial Relations System,Henry Holt and Company New York,1958. 11、涂懷瑩,中華民國憲法與人權保障,自版,71年再版 11、Jerzy Jakubowsi. 〞Reflections on the philosophy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in Janc. Shultsz & Albert Jan Van Den Berg. ed.. The Art of Arbitration Liber Amicorum Pieter Sanders. Deventer / Netherlands:Kluwer Law and Taxanation Publishers.1982. 12、Kerry Schott,Policy , Power and Order,New Haven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4. 13、Laura J.Cooper & Dennis R.Nolan,Labor Arbitration:A Coursebook,1994. 14、O. Clarke,Industrial Relations in a Changing Economic Environment :The Postwar Experience of Advanced of Market Economies,in Roger I. Blanpain (ed)(1987.) 15、Patrick J. Cibon,James O.Castagnera,Labor and Employment Law,1993. 16、Rober A. Gorman,Basic Text on Labor Law-Unionration and Collective Bargaining,1989. 17、Randall Bartleet,Economic Foundations of Political Power,New York,The Free Press,1973. 18、Robert J.Gelhaus,James C.Oldham Labor Law, Law Distributors ,1986. 19、Rober Coulson, Labor Arbitration-What you need to know,1986. 20、Stephen Hill,Competition and Control at Work:The New Industrial Sociology,The MIT Press,1981. 12、黃程貫,勞動法,空大,89年2月 21、Stephen Deery,David Plowmen,Janet Walsh,Industrial relations-A Contemporary Analysis,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98. 22、Sterling H. Schoen,Raymond L.Hilgert,Cases in Collective Bargaining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Richard D.Irwin Inc.1989. 23、Timo Kauppinen,The Transformation of Labour Relations in Finland,Finnish Labour Relations Association Number 8. 24、Walter E. Obeerer.Kurt L.Hanslowe. Jimothy.Heinsz ,Labor Law-Collective Bargaining in A Free Society,1994. (二)、期刊 1、I. Gough,State expenditure in advanced capitalism,New Left Review,1975,p.92. 2、Noble,Postal Contract Includes a Raise and Concession,The New York Times,1984,12,25. (三)、案例 1、Laundry Worker Local 93 v. Mahoney(8th Cir.1974) 2、Textile Workers Union v. Lincoln Mills,355.U.S.448(1957) 13、黃越欽,勞動法新論,自版,89年 3、United Steelworkers of America v. America Manufacturing Co.,363 U.S.654. 4、United Steelworkers of America v. Warrior and Gulf Navigation Co.,363 U.S.574. 5、United Steelworkers of America v. Enterprise Wheel and Car Co.,363 U.S.593. 6、Winton.Salem Printing Pressmen No.318 v. Piedmont Pub.Co.(4th Cir.1968) 三、德文 1、Brox,in:Brox/Ruethers,Arbeitskampfrect,2.Aufl.1999. 2、K. Larenz,Einfuhrung zum BGB,Beck-Texte,24.Aufl. 3、Loewisch/Rumler,Schlichtungs-und Arbeitskampfrecht. 4、Soellner, Grundrisis des Arbeitsrechts,11.Aufl. 5、Schaub, Arbeitsrechts-Handbuch,8.Aufl.1996. 14、管歐,中華民國憲法論,三民書局,79年 6、Zoellner/Loritz,Arbeitsrecht, 5.Aufl.1998. 15、陳新民,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論(下),三民書局,79年1月 16、陳國鈞,我國勞工新課題,七友出版社,75年12月 17、陳繼盛,勞資關係,正中書局,70年9月二版 18、陳繼盛,勞工法論文集,陳林法學文教基金會,83年6月 19、許慶雄,憲法入門,月旦出版社,81年9月 20、許慶雄,社會權論,眾文圖書出版,80年 21、許宗力:「自力救濟之概念、類型及其適法性之探討」,明德基金會『自力救濟之研究』研究報告 22、許世楷編,世界各國憲法選集,前衛出版社,84年6月 23、焦興鎧,勞工法與勞工權利之保障-美國勞工法論文集(一),月旦出版社,84年 24、張茂桂等,民國七十年代台灣地區自力救濟事件之研究,行政院研考會委託研究,79年6月 25、彭犁,激變的台灣社會,聯經,79年 26、劉黃麗娟譯,歐洲勞動法與勞資關係,勞資關係協進會出版,88年 27、劉志鵬,從廢止『人團法』重新架構『工會法』,收錄於中國比較法學會「戡亂終止後法制重整與法治展望論文集」,83年4月 28、劉志鵬,勞動法理論與判決研究,元照,89年5月 29、衛民,勞資關係與爭議問題,國立空中大學,88年8月 30、鄧學良,勞資事務研究,五南,82年1月 31、鄧學良,我國勞資爭議仲裁委員與仲裁案例分析,82年12月,頁77 32、薛光濤、李華夏譯,Steven E. Rhoads著,經濟學家眼中的世界(The Economist’s View of the World:Government、Market、and Public Polic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聯經,80年8月 33、龐建國,台灣經驗的理論與實際,幼獅出版社,82年2月 二、期刊 1、王惠玲,憲法基本權及對第三者效力之理論,政大法學評論第三十一期,74年6月,頁110~111 2、李麗霞,論仲裁相對於司法判決之效力,勞工之友雜誌,第527期,頁8 3、吳庚,福斯朵夫的國家思想,台大法學論叢,第十三卷第二期,73年,頁54 4、林紀東,論生存權工作權與財產權之保障,中山學術文化集刊第3集,58年,頁1以下 5、林俊益,從勞務仲裁談勞資爭議仲裁,勞務仲裁第2期,83年7月,頁7 6、林重魁,現代法治國家基本人權論,中興法學第25期,頁43 7、周信利,美、日勞資爭議仲裁制度之研究,勞工研究季刊第96期,78年7月,頁74 8、施教裕,勞工行政第44期,頁42 9、姚立明,論勞工結社權,中山社會科學譯粹第三卷第三期,頁1 10、洪瑞清,勞資爭議仲裁之研究,勞工研究季刊第89期,76年10月14日,頁46 11、徐廣正,勞工保險與勞工生存權基本概念與關連性的探討,勞工研究第110期,82年1月,頁57~60 12、高崇耀,德國的工業民主制度,勞工行政第五十八期,頁13 13、陳正良,勞資關係的概論及其本質(上),勞工行政第127期,頁17 14、張憲政,勞資爭議仲裁制度中仲裁者的資格與條件,勞工行政第147期,89年7月,頁54 15、許玉秀,前行為保證人類型的生存權-與加重結果犯的比較,政大法學評論第50期,83年5月,頁125以下 16、許慶雄,社會權概念及其內容,律師通訊第151期,81年4月,頁55 17、黃越欽,憲法中工作權之意義暨與演進,法令月刊,第五十一卷第十期,頁34~55 18、黃程貫,論政治罷工,政大法學評論,第40期,78年12月,頁135 19、焦興鎧,論歐洲聯盟勞工及勞資關係法制之建議,政大法學評論,第65期,90,頁236 20、楊通軒,論德國勞資爭議仲裁制度,勞資關係月刊,第18卷第6期,頁346~347 21、楊通軒,勞資爭議仲裁制度之研究-兼論德國勞資爭議仲裁法制,華岡法粹,第27期,頁238~249 22、劉士豪,譯「勞資關係的權力結構」,勞工研究第110期,82年1月,頁41~45 23蔡茂寅,工作權保障與勞動基本權得關係及其特質,律師雜誌第219期,86年12月,頁25~29 24、蔡昭明,擁有生存權之虞該不該也有死亡權-理性探析對安樂死應有的迎拒,社會建設第95期,85年7月,頁118~122 25、蔡炯燉,試論我國勞資爭議仲裁制度,月旦法學雜誌第14期,85年7月,頁20 26、賴錦豐,美國仲裁協會之技巧及程序,勞工之友,第502期,頁19 27、藍瀛芳,訴訟外解決爭議的方法(ADR)之現代功能與展望,全國律師雜誌3月號,頁36 28、衛民,談美國仲裁制度與美國仲裁協會,勞資關係月刊第11卷第9期,82年1月,頁35 三、碩士論文 1、王金豐,勞資爭議處理制度中國家角色之研究-中德法制之比較,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84年7月 2、余德軒,公務員勞動基本權之研究,中興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87年7月 3、林炫秋,論罷工權之行使與限制-中德法治之比較研究,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79年6月 4、陳志銘,大陸地區勞動訴訟法制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90年 5、陳增芝,日本勞動基本權之形成與構造-兼論權利之比較衡量,淡江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79年 6、黃正方,論國民小學教師權益之保障,中興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86年7月 7、蔡炯墩,勞動集體爭議權之研究-中美日三國法制之比較,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博士論文,81年6月 8、劉金蛙,勞動者團結權之研究,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78年6月 9、藍達生,勞資爭議處理中仲裁制度之研究-中、美比較,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89年 10、衛民,勞資關係中政府角色功能之研究,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78年6月 四、研討會資料 1、詹火生,扭曲的勞資關係與發燒的勞資關係,中美技術研究會主辦,當前台灣社會研討,78年8月 五、官方資料 1、內政部編印,國際勞工公約,76年6月 2、台閩地區勞資爭議協商調處績效概況,http://dbs1.cla.gov.tw/acdept/month/tab0305.xls,92年4月。 3、仲裁法規彙編,法務部,88年3月 4、陳正良、劉黃麗娟、楊通軒,歐洲聯盟勞動情勢之研究,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八十八年委託計畫 5、陳繼盛,各國勞資爭議處理制度之研究,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委託,80年6月 6、勞工委員會勞資爭議類別統計,http://dbs1.cla.gov.tw/acdept/index/tab0305.xls,92年4月。 7、勞動三法修正草案九十一年院版,有關勞資爭議處理法修正草案總說明,91.5.3 8、總統府公報第六○○二號,頁1以下 貳、 外文部分 一、日文 (一)書籍 1、小西國友、渡邊章、中島士元也合著,労働関係法,1992 2、山內敏弘「労働基本權」,收錄於池田政章、阿部照哉編,新版憲法(3)基本的人權Ⅱ,有斐閣,1989年 3、木下正義、小川賢一,労働法,弘文堂,平成3年6月20日,初版六刷 4、中川剛,基本的人權の考え方,有斐閣,平成三年 5、中村睦男,労働基本權,收錄於蘆部信喜編,憲法Ⅲ人權(2),有斐閣,昭和60年 6、中村睦男,社會權法理の形成,有斐閣,昭和48年 7、片岡昇,労働法(1),有斐閣,昭和56年3月30日,初版十二刷 8、外尾健一,労働爭議,平成4年 9、西谷敏,政治のト,現代労働法講座5,東京總和労働研究所,1980 10、浦部法穗,憲法學教室Ⅰ,日本評論社,1990年 11、菅野和夫,労働法,弘文堂,平成5年,三版一刷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勞工研究所 88262022 91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8262022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勞工研究所]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index.html | 0Kb | HTML2 | 369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