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52/140887 (78%)
Visitors : 46284461      Online Users : 98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臺灣史研究所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54452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4452


    Title: 臺灣傳統商業團體臺南三郊的轉變(1760-1940)
    The transformation of Taiwan traditional merchants association-Tainan-San-Jiao,1760-1940
    Authors: 黃懷賢
    Huang, Huai Hsien
    Contributors: 林玉茹
    黃懷賢
    Huang, Huai Hsien
    Keywords: 商業團體
    行郊
    臺南三郊
    三郊組合
    社團法人化
    Date: 2011
    Issue Date: 2012-10-30 11:06:40 (UTC+8)
    Abstract: 臺灣在郊出現以前縱使農商業經濟已經開展,卻並無商業團體存在。18世紀中葉以後,進入臺灣開墾貿易的商民倍增,如何協調生意上的糾紛、應付官府攤派的地方公務,成為商人亟需面對的課題,郊就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形成於臺灣。
    因此本文聚焦於臺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商業團體—臺南三郊,探討臺南三郊在各個時期與地方政府及地域社會之間的互動。嘉慶元年(1795),臺南三郊正式出現後,三郊並透過各種公共事務的參與,例如驅逐海盜、運榖平糴、調解華洋糾紛、修築軍工廠港道、辦理團練,換來清政府賞賜公戳記、匾額、花紅以及免納租息的土地業權。
    清代與日治政權交替之際,許多商人紛紛停業內渡清國,臺南三郊一時大為衰退,直到明治32年(1899)才重興。本文指出殖民政府對於臺南三郊重興,扮演了關鍵決策者的角色,並且在日後引導臺南三郊建立臺南商工會。日治初期臺南三郊重建以後,商人透過傳統的商業團體,進行現代性的投資,建立了臺南信用組合與維新製糖會社。
    大正時期以後,三郊的商業團體機能轉移到臺南商工會。轉型後的臺南三郊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卻也遇到了市區改正拆毀三郊街屋,而三郊被定位為祭祀公業無法領取賠償金的問題,因此規劃申請將組織社團法人化,然而社團法人化的議題,卻因為三郊內部的派系鬥爭遭到擱置。昭和13年(1938)舊派控告新派虧空郊產、收取回扣,經過纏訟後,雙方在昭和15年(1940)經州廳指示,將臺南三郊解散,而其產業納入臺南商工經濟會名下,戰後由臺南市商會接收。
    Even though the agricultural and business activities in Taiwan had developed at certain extent, however there was not any associations of merchants until Jiao(郊) appeared. After the middle of the 18th century,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Chinese merchants entering Taiwan for land development and trading, the mechanism of resolving the dispute in business, handling the public affairs assigned from the local government had become an urgency. In this context, Jiao came into being in Taiwan as a result.
    This article will be focusing on the biggest associations of merchants that ever appeared in Taiwan—Tainan-San-Jiao(臺南三郊), and investigating its interaction with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with the regional society in each period. After its formal appearance in Jia-Qing(嘉慶) 1st year (1795), through participating in various public affairs such as driving out the pirates, transporting and purchasing grains at fair price, dealing with disputes between local and foreign merchants, building canals that connected military factories to sea, organizing and training militia(Tuanlian團練), Tainan-San-Jiao obtained the official seal, plaques, reward and land property rights without paying land tax.
    Upon the change of regime from Qing Dynasty to Japanese government, many merchants chose to suspend their business and returned to mainland China, the function of Tainan-San-Jiao had declined for a period of time. It was not until Meiji(明治) 32nd year(1899) did it revive. This article will point out that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has played a key role in policy making which contributed to the revival of Tainan-San-Jiao, and later led Tainan-San-Jiao to establish the Shoukoukai(商工會). After the revival of Tainan-San-Jiao, the merchants made modern investments through this traditional merchant organization, and built up Tainan Credit Cooperative(Shinyoukumiai信用組合) and Ishin Sugar Company(Ishin seitoukaishixya維新製糖會社) .
    In Taishou(大正) period, the function of merchant organization of Tainan-San-Jiao has been transferred to the Chamber of Commerce. After transformation, Tainan-San-Jiao which was no longer merchant organization,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social activities, in the meanwhile the house property belonged to Tainan-San-Jiao was tore down due to the Urban Renewal in progress. However, Tainan-San-Jiao failed to receive compensation since Tainan-San-Jiao was then seen as a property-owning ancestral worship association(祭祀公業). Tainan-San-Jiao therefore planed to apply for transforming to Corporation Aggregate, yet the issue was postponed owing to the conflicts among factions within the organization. In Shouwa(昭和) period, the old faction accused the new faction of the embezzling property and receiving sales commission. After a period of litigation, the two factions eventually decided to dismiss Tainan-San-Jiao under the order of the government, and its property was shifted to the Chamber of Commerce, later was taken over by the Chamber of Commerce of Tainan City aftermath of World War 2.
    Reference: 一、 史料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南部臺灣碑文集成》,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1961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私法人事篇》,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私法商事篇》,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私法物權篇》,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臺灣私法債權篇》,臺北市:大通,1995年。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臺灣總督府檔案抄錄契約文書》,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5。
    六十七、范咸纂輯,《重修臺灣府志》,臺北市:成文,1983年。
    劉良璧纂輯,《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北市:成文,1983年。
    王禮主修;陳文達等編纂,《臺灣縣志》,臺北市:成文,1983年。
    謝金鑾,鄭兼才總纂,《續修臺灣縣志》,臺北市 : 成文,1983年。
    王必昌總輯,《重修臺灣縣志》,臺北市:成文,1983年。
    周凱著;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輯,《廈門志》,南投市中興新村:臺灣省文獻會,1993年。
    陳國瑛等採輯,《臺灣采訪册》,臺北市:成文,1983年。
    盧德嘉纂輯,《鳳山縣采訪册》,臺北市:成文,1983年。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輯,《嘉義管內采訪册‧安平縣雜記》,南投市中興新村:臺灣省文獻會,1993年。
    Hosea Ballou Morse,《The Gild of China:With an Account of the Gild Merchant or Co-Hong of Canton》,Taiwan:Chen-Wen Pub.,1966年。
    黃富三、林滿紅、翁佳音合編,《清末臺灣海關歷年資料(一)、(二)》,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7年。
    《臺灣日日新報》。
    《臺灣時報》,臺北:東洋協會臺灣支部,1908—1945年。
    《臺灣臨時舊慣調查會第二部調查經濟資料報告》,東京:臺灣臨時舊慣調查會,1905年。
    《臺灣私法》,東京: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09—1911年。
    《臺灣私法附錄參考書》,東京: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10—1911年。
    《臺灣商工月報》,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15—1919年。
    《臺灣外國貿易年表:大正3—昭和14年》,臺北:臺灣總督府,1915—1940年。
    《臺灣貿易月表》,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財務局稅務課,1917年。
    《臺灣產業組合一覽表》,臺北:臺灣銀行調查課,1919—1922年。
    《臺灣商工統計》,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商工課,1922—1934年。
    《臺灣貿易概覽:大正12—昭和8年》,臺北:臺灣總督府稅關,1927—1936年。
    《商工資料》,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30年。
    《臺灣商工業總覽》,臺北:臺灣刊行會,1931年。
    《臺灣對中華民國、香港及南洋貿易一覽》,臺北:臺灣總督府稅關,1931—1934年。
    《臺灣商工業案內總覽》,臺中,東明印刷會社,1934年。
    《臺灣貿易四十年表:明治29—昭和10年》,臺北:臺灣總督府財務局,1936年。
    《臺灣對南支、南洋貿易表:昭和10年分—昭和14年分》,臺北:臺灣總督府財務局稅務課,1936—1939年。
    《臺灣貿易年表》,臺北:臺灣總督府財務局,1937年。
    《南部臺灣紳士錄》,臺南:臺灣新報社,1907年。
    杉浦和作,《臺灣商工人名錄》,臺北:臺灣商工人名錄發行所,1912年。
    《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總督府,1916年。
    齊藤四郎,《安平港調查記》,1917—1918年。
    橋本白水,《評論臺灣之官民》,東京:臺灣案內社,1919年。
    上村健堂,《臺灣事業界と中心人物》,臺北:臺灣案內社,1919年。
    福田廣次,《臺灣專賣事業之人物》,臺北:臺灣實業興信社,1937年。
    《臺南市商工人名錄》,臺南:臺南市役所,1938—1940年。
    林進發,《臺灣人物評》,臺北:赤陽社,1929年。
    吉田靜堂,《臺灣古今財界人の橫顏》,臺北:經濟春秋社,1932年。
    《臺灣實業名鑑》,臺中:臺灣新聞社,1934年。
    橋本白水,《臺灣の事業界と人物》,臺北:南國出版協會,1928年。
    奧村金太郎、蔡國琳(編),《臺南縣誌(一)、(二)、(三)》,臺北市:成文,1985年。
    村上玉吉(編),《南部臺灣誌》,臺北市:成文,1985年。
    谷川涉,《臺灣商工發達史》,臺北:谷川涉,1916年。
    杉野嘉助,《臺灣商工十年史》,臺南:杉野嘉助,1919年。
    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東京:刀江書院,1928年。
    林東辰,《臺灣貿易史》,臺北市:日本開國社臺灣支局,1932年。

    二、 專著、論文
    方豪,《方豪六十至六十四自選待定稿》,臺北市:方豪發行:臺灣學生總經銷,1974年。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臺灣商業傳統論文集》,臺北市:中研院臺史所,1999年。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臺北:海峽學術,2002年。
    全漢昇,《中國行會制度史》,臺北市:食貨,1986年。
    全漢昇,《中國近代經濟史論叢》,臺北縣:稻鄉,1996年。
    何炳棣,《中國會館史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6年。
    卓克華,《清代臺灣行郊研究》,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林玉茹,《清代臺灣港口的空間結構》,臺北:知書房,1996年。
    ──,《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臺北:聯經,2000年。
    林玉茹、劉序楓,《鹿港郊商許志湖家與大陸的貿易文書(1895-1897)》,臺北:中央研究院臺史所,2006年。
    林玉茹,《麻豆港街的歷史、族群與家族》,臺南:臺南縣政府,2009年9月。
    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聯經,2004年。
    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臺北:五南,2008年。
    涂照彥,《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臺北:人間,2003年。
    陳秋坤,《臺灣古書契(1717~1906)》,臺北,立虹出版社,1997。
    陳支平,《民間文書與明清東南族商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梁嘉彬,《廣東十三行考》,臺北:國立編譯館,1960年。
    黃寬重,《南宋地方武力—地方軍與民間自衛武力的探討》,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年。
    趙佑志,《日據時期臺灣商工會的發展》,臺北:稻鄉,1998年。
    潘剛兒、黃啟臣、陳國棟(編),《廣州十三行之一:潘同文(孚)行》,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年。
    戴寶村,《陳中和家族史:從糖業貿易到政經世界》,臺北:玉山社,2008年。
    方豪,〈臺灣行郊研究導言與臺北之「郊」〉,《東方雜誌》,5卷第12期,1972年,頁258-272。
    石萬壽,〈臺南府城的行郊特產點心─私修臺南市志稿經濟篇〉,《臺灣文獻》31卷第4期,1980年12月。
    ──,〈記丙戌年三郊鹿耳門寄普〉,《臺南市刊》第20期,2006年9月。
    呂作燮,〈明清時期的會館並非工商業行會〉,《中國史研究》,1982年第2期。
    ──,〈論明清時期會館的性質和作用〉,南京大學明清史研究室編,《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問題論文集》,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3年,頁172-211。
    林玉茹,〈清代臺灣港口的發展與等級劃分〉,《臺灣文獻》,第44卷第4期,頁97-134,1993年。
    ──,〈清代臺灣港口的數量與分佈〉,《史原》第19期,頁213-261,1993。──,〈清初與中葉臺灣港口系統的演變:擴張期與穩定期(1683-1860)〉,《臺灣文獻》,第45卷第3期,頁31-79,1994年。
    ──,〈清代臺灣港口的互動與系統的形成〉,《臺灣風物》第44卷第1期,頁85-121,1994年。
    ──,〈清末新竹縣文口的經營:一個港口管理活動中人際脈絡的探討〉,《臺灣風物》,第45卷第1期,頁113-148,1995年。
    ──,〈清末臺灣港口系統的演變:巔峰期的轉型(1861-1895)〉,《臺灣文獻》第46卷第1期,頁95-127,1995年。
    ──,〈清代竹塹地區的商人與商業活動〉,《臺灣文獻》第49卷第4期,頁299-336,1998年。
    ──, 〈一個傳統地區性市場圈的形成:以竹塹地區為例〉,《臺灣文獻》第49卷第1期,頁145-202,1998年。
    ──,〈清代竹塹地區的商人團體:類型、成員及功能的討論〉,《臺灣史研究》第5卷第1期,頁47-90,1999年。
    ──,〈清代竹塹地區在地商人的活動與網絡〉(上)(中)(下),《臺灣風物》第49卷第2期、第49卷第3期、第49卷第4期,頁15-64、61-93、61-89,1999年。
    ──,〈番漢勢力交替下港口市街的變遷:以麻豆港為例(1624-1895)〉,《漢學研究》23卷1期,頁1-34,2005年。
    ──,〈商業網絡與委託貿易制度的形成:十九世紀末鹿港泉郊商人與中國內地的帆船貿易〉,《新史學》18卷2期,頁61-103,2007年。
    林滿紅,〈清末臺灣與我國大陸之貿易形態比較,1860-1894〉,《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6期,頁209-244,1978年。
    ──,〈貿易與清末臺灣的經濟社會變遷,1860-1895〉,《食貨月刊》復刊卷9第4期,頁136-160,1979年。
    ──,〈清末大陸來臺郊商的興衰─臺灣史、中國史、世界史之一結合思考〉,《國科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卷4第2期,頁173-193,1994年。
    ──,〈「大中華經濟圈」概念之一省思─日治時期臺商之島外經貿經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9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頁51-101,1997年。
    ──,〈附屬與自主之間:日本殖民時代臺商的臺日經貿活動〉,荷蘭大學亞洲研究國際研究所與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合辦「二十世紀華人的跨國企業」國際會議,香港大學,1999年。
    ──,〈日本殖民時期臺灣與香港經濟關係的變化:亞洲與世界關係調動中之一發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6期,頁47-115,2001年。
    黃富三,〈清代臺灣外商之研究─美利士洋行〉(上),《臺灣風物》32卷4期,頁104-136,1982年。
    ──,〈清代臺灣外商之研究─美利士洋行〉(下),《臺灣風物》33卷1期,頁92-136,1983年。
    ──,〈清代臺灣外商之研究─美利士洋行〉(續補),《臺灣風物》34卷1期,頁123-140,1984年。
    ──,〈清季臺灣外商的經營問題──以美利士洋行為例〉,收於《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1輯,頁249-270,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84年。
    ──,〈臺灣的商業傳統─自荷治時代至清代〉,收於謝雲生、吳美惠編,《吳大猷院長榮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27-339,臺北:中央研究院,1994年。
    溫振華,〈清代臺灣漢人的企業精神〉,《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9期,頁111-139,1981年。
    蔡淵洯,〈清代臺灣行郊的發展與地方權力結構之變遷〉,《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14期,頁141-160,1986。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主辦之「臺灣開發史研討會」所宣讀之論文,1985年。
    ──,〈清代臺灣移墾社會的商業〉,《史聯雜誌》第7期,頁55-65,1985。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習中心與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合辦之「臺灣史研究及史料發掘研討會」所宣讀之論文,1985年。
    蔡昇璋,〈日治初期港口「郊商」與「特別輸出入港」之設置〉,《臺灣文獻》57:4,頁175-210,2006年12月。
    ──,〈臺灣對外貿易發展研究—以臺灣總督府府報為中心之探討〉,《史匯》第八期,頁129-173,2004年9月。
    戴寶村,〈臺灣與大陸間的戎克交通與貿易〉,《臺灣史研究暨史料發掘研討會論文集》,頁363-420,1986年。
    ──,〈日本領臺與臺灣港口市鎮的發展〉,《亞洲文化》第13期,頁149-159,1989年。
    ──,〈陳中和與新興製糖株式會社之發展〉,《高雄歷史與文化論集》第三輯,高雄:陳中和基金會,1996年。
    薛化元,〈開港貿易與清末臺灣經濟社會變遷的探討(1860-1895)〉,《臺灣風物》第33卷第4期,頁1-24,1983年12月。
    顏興,〈臺灣商業的由來與三郊〉,《臺南文化》3:4,頁9~15,1954年3月。
    蔡淵洯,〈清代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卓克華,〈清代臺灣行郊之研究〉,臺北: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年。
    戴寶村,〈近代臺灣港口市鎮之發展—清代至日據時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8年。
    林玉茹,〈清代臺灣港口的空間結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2年。
    林玉茹,〈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年。
    邱澎生,〈商人團體與社會變遷:清代蘇州的會館公所與商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年。
    趙佑志,〈日據時期臺灣商工會的發展(1895—1937)〉,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沈昱廷,〈北港吳資生家族研究(1808—1931)〉,臺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蔡昇璋,〈日治時期臺灣「特別輸出入港」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李佩蓁,〈安平口岸的華洋商人及其合作關係—以買辦制度為中心(1865~1900)〉,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Jan Lucassen , Tine De Moor, and Jan Luiten van Zanden ed.”The Return of the Guilds” ,Cambridge/ Press Syndicate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2008.
    Eric Lionel Jones ,”The European Miracle: Environments, Economies, and Geopolitics in the History of Europe and Asia” ,Great Britai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Kenneth Pomeranz ,”The Great Divergence: Europe, China,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0.
    William T. Rowe,”HANKOW,Conflict and Community in a Chinese City,1796—1895”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Kenneth Pomeranz(著),史建雲(譯),《大分流:歐洲、中國及現代世界經濟的發展》(The Great Divergence: Europe, China,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年。
    Linda Grove, “A Chinese Revolution: Rural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Lanham, Md. : Rowman & Littlefield, 2006.
    東嘉生,《臺灣經濟史概說》,臺北:南天,1995。
    ヘルムート・ファウスト(著);小沢脩訳(譯),《協同組合運動の先駆者たち》,東京:家の光協会,1961年。
    高村直助,《企業勃興:日本資本主義の形成》,京都:ミネルヴァ書房,1992年。
    高村直助,《会社の誕生》,東京:吉川弘文館,1996年。
    藤田貞一郎、宮本又郎、長谷川彰,《日本商業史》,東京:有斐閣,2002年。

    三、 網路資料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數位化檔案
    臺灣日日新報電子檢索系統(漢珍數位圖書公司)
    臺灣文獻叢刊資料庫(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
    日治時期期刊全文影像系統
    日治時期圖書全文影像系統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史研究所
    98158013
    100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15801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臺灣史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801301.pdf2327KbAdobe PDF24694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