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0658/141571 (78%)
造訪人次 : 47222628      線上人數 : 56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政大機構典藏 > 法學院 > 法律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56534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6534


    題名: 股東代表訴訟-以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法第10條之1為中心
    Derivative Suit- Focusing on the Article 10-1 of The Securities Investor and Futures Trader Protection Act
    作者: 鄧雅仁
    貢獻者: 劉連煜
    鄧雅仁
    關鍵詞: 股東代表訴訟
    代位訴訟
    少數股東權
    董事
    特別訴訟委員會
    正當原告原則
    日期: 2012
    上傳時間: 2013-01-02 13:26:42 (UTC+8)
    摘要: 在法人格獨立之原則下,公司對董事、監察人是否提起訴訟,原則上應由公司之意思機關決定,並由公司之代表人代表公司進行。然而,當公司內部機關失靈,代表人怠於為公司行使權利時,我國公司法在第214條以下訂立少數股東例外情形下可代位公司對不法之董事提起訴訟之代表訴訟制度。但我國現行公司法下之股東代表訴訟制度,存有起訴之門檻過高、起訴股東負擔之訴訟風險與成本過大之重大缺失,導致實務上甚少股東代表訴訟之實際案例。因此,立法者於民國98年增訂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法(下稱投保法)第10條之1,使財團法人證券及期貨交易人保護中心(下稱投保中心)可以自己名義為公司提起代表訴訟,不受公司法起訴門檻之限制。探究增定投保法第10條之1之背景可能係考量目前環境仍不適合全面免除少數股東提起代表訴訟之起訴門檻,以避免股東濫行起訴而影響公司正常經營。故立法者藉由具有公益性質之投保中心,在主管機關之監理下,於投資人保護法限制之範圍內對公司之不法董事或監察人提起代表訴訟,以追求小股東權益之維護與公司經營利益與董事、監察人負擔責任三者間最大平衡。
    然而,立法者於公司法之外,另於投保法制訂股東代表訴訟之制度,將產生投保中心提起之股東代表訴訟在雙軌制度下是否回歸適用公司法規定之爭議。又股東代表訴訟制度於投保法修法後仍存有許多爭議,投保法第10條之1之規定僅解決起訴誘因不足之問題。縱透過投保中心依投保法規定代位公司起訴,投保中心提起之代表訴訟亦存有維護公司利益與維護公益之內涵是否一致之爭議。又投保中心提起之股東代表訴訟常遇到證據偏在造成舉證困難之問題,縱以刑事附帶民事程序方式提起訴訟,仍存有訴訟程序進度緩慢,且刑事判決認定之結果難以解決民事求償程序中具體判斷公司之損害現今是否仍然存在、損害範圍為何及有無重大性之問題。是本文除在第五章介紹投保法現行規範及實務運作之狀況外,另於第六章透過英美法制之比較,針對股東代表訴訟中當事人之範圍、其他股東之程序保障、內部救濟程序先行之效力三大爭議進行我國現行股東代表訴訟制度之檢討,冀希能作為未來股東代表訴訟修法方向之參考。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按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一、書籍部分
    1、王文宇,公司法論,2006年8月。
    2、李小寧,公司法視角下的股東代表訴訟--對英國、美國、德國和中國的比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3月。
    3、柯芳枝,公司法論(下),2011年2月修訂8版。
    4、曾宛如,公司經營者與股東-以英國新公司法與股東代為訴訟為例,公司之經營者、股東與債權人, 2008年12月。
    5、楊建華,問題研析:民事訴訟法(三),1989年。
    6、劉連煜,現代公司法,2011年9月增訂7版。

    二、期刊部分
    1、王惠光,公司法中代表訴訟制度的缺失與改進之道,商法專論-賴英照教授五十歲生日祝賀論文集,1995年7月。
    2、王文宇、張冀明,非營利組織主導的證券團體訴訟-論投資人保護中心,月旦民商法雜誌,第15期,2007年3月。
    3、洪秀芬,公司對董事責任追究之探討-以股份有限公司之民事賠償責任為研究對象,輔仁法學,第36期,2008年12月。
    4、周振鋒,論股東代表訴訟的變革方向—以美國法為研析基礎,政大法學評論,2010年6月。
    5、周振峰,論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法第十之一條-以股東代表訴訟為中心,法學新論,2010年12月。
    6、曾宛如,我國代位訴訟之實際功能與未來發展-思考上的盲點,台灣法學雜誌,2010年9月。
    7、劉連煜,投保中心對董監事提起解任之訴的性質,法令月刊,2012年4月。
    8、劉連煜,投保中心提起解任董監事及代表訴訟之新規範,月旦法學教室,2009年10月。
    9、廖大穎,企業經營與董事責任之追究─檢討我國公司法上股東代表訴訟制度,經社法制論叢,2006年1月。
    10、廖大穎,論證券投資人保護機構之股東代表訴訟新制,月旦民商法雜誌,2011年6月。
    11、股東代表訴訟程序上股東的地位-民事訴訟法研究會第109次研討記錄,法學叢刊, 2011年4月。

    三、論文部分
    1、枋啟民,少數股東民事訴訟救濟制度之檢討,台灣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1月。
    2、陳梅欽,從比較法觀點看我國「股東代表訴訟」制度,銘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論文,2009年6月。
    3、黃書苑,股份有限公司之股東代表訴訟-著重於程序法上問題之比較,中興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6月。
    4、劉彥廷,論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法之團體訴訟,台北大學法律系碩士班論文,2003年8月。
    5、孫藝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對公司之民事賠償責任之研究,東海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7月。
    四、研討會文章
    1、蔡英欣,股東代表訴訟制度之重塑-從實體法與程序法之面向,2012年6月3日公益信託台灣財政金融法學研究基金舉辦之第二屆兩岸商法論壇研討會未發表文章。

    外文文獻
    一、專書
    1、Geoffrey Morse, et al., Palmer’s Company: Annotated Guide to the Companies Act 2006,London, Sweet & Maxwell,(2009).
    2、Harry G.Henn &John R. Alexander, Law of Corporations.(4th ed. West Publishing Co.,1983).
    3、James D. Cox & Thomas Lee. Hazen & F. Hodge ’Neal,Corporations.(vol.II,15,1995).
    4、L.S Sealy,Cases and Materials in Company Law,Lodon,Butterworths(1996).
    5、Victor Joffe QC, David Drake, Giles Richardson, Daniel Lightman, Minority shareholders, Law, Practice, and Procedure, Oxford press,(third edition,2008).
    6、Steven L. Emanuel, Corporation(4th ed., Aspen Law & Busuness,2002).

    二、期刊文獻
    1、John C. Coffee, Jr., Litigation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An Essay on Steering Between Scylla and Charybdis, 52 GEO. WASH. L. REV. 789, 805-06 (1984).
    2、Kenneth B. Davis, Jr., The Forgotten Derivative Suit, 61 Vand. L. Rev. 387 (2008).
    3、The Law Commission, Shareholder Remedies, Law Commission Report No.142, Cm. 3769,1996.
    4、Robert B. Thompson & Randall S. Thomas, The New Look of Shareholder Litigation:Acquisition-Oriented Class Actions, 57 VAND. L. REV. 133, 168-69, 169 tbl.2 (2004).
    5、Robert B. Thompson & Hillary A. Sale, Securities Fraud as Corporate Governance: Reflections upon Federalism, 56 VAND. L. REV. 859, 897-99, 904-05 (2003).

    三、法院判決
    1、Brambles USA, Inc. v. Blocker 731 F.Supp. 643, 648 [D.Del.,1990].
    2、Petitioner,v.BRIDGESTONEFIRESTONE ,[1991] WL11177818(U.S.)
    3、Dodge v. Woolsey 18 How. (59 U.S.)331,341-344[1855].
    4、Foss v. Harbottle, [1843] 2 Hare 461; 67 ER 189.
    5、Franbar Holdings Ltd v Patel [2008]B.C.C.885.
    6、Finance Ltd v Ryder, [2010] EWHC 3387(Ch).
    7、Hawes v. Oakland, 104 U.S. 450, 26 L. Ed. 827 [1882].
    8、Home Fire Insurance Co. v. Barber,67 Neb.644,93 N.W.,1024[1903].
    9、Iesini v Westrip Holdings Ltd, [2009] EWHC 2526 (Ch), [2010] B.C.C. 420.
    10、Kleanthous v Paphitis, [2011] EWHC 2287 (Ch).
    11、Lavine v. Gulf Coast Leaseholds Inc, 35 Del Ch. 539, 122 A.2d 50 [Ch. 1956].
    12、Mission Capital plc v Sinclair[2008]B.C.C.886.
    13、Pavlides v. Jensen,[1956] Ch. 565.
    14、Prudential Assurance Co. Ltd. v. Newman Industries Ltd, [1882] Ch 204.
    15、Stainer v Lee, [2010] EWHC 1539 (Ch); [2011] B.C.C. 134.
    16、Regal(Hastings) v. Gulliver,[1942] 1 All E. R. 378,382F and 389D-E.
    17、Wallersteiner v Moir (No.2) ,[1975] Q.B. 373 .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研究所
    95651022
    1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56510222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法律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022201.pdf1192KbAdobe PDF21011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