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59419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09960/140895 (78%)
造访人次 : 46380110      在线人数 : 93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臺灣史研究所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59419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419


    题名: 清代臺灣噶瑪蘭廳的成立與社會變遷(1786-1820)
    The Founding of Gemalan Subprefecture & Subsequent Social Changes (1786-1820)
    作者: 陳南旭
    Chen, Nan Hsu
    贡献者: 李文良
    Lee, Wen Liang
    陳南旭
    Chen, Nan Hsu
    关键词: 噶瑪蘭
    林爽文事件
    楊廷理
    吳沙
    結首制
    能動性
    Gemalan
    Lin, Shuang Wen incident
    Yang, Ting Li
    Wu, Sha
    Jie Shou System
    agency
    日期: 2012
    上传时间: 2013-09-02 16:39:32 (UTC+8)
    摘要: 本論文探討嘉慶年間噶瑪蘭廳成立的原因與過程,以及廳成立對地方社會的影響。有別於過去的研究,本論文凸顯地方社會和個別官員相對於朝廷的能動性,彰顯他們對歷史的影響。

    噶瑪蘭廳成立的遠因,可追溯至漢移民入蘭的淵源與過程。乾隆末年林爽文事件以來臺北地區族群關係緊張、漳人相對於泉人較為弱勢、漳人領袖吳沙控制入蘭要地三貂,以及臺灣官員姑息吳沙等界外勢力,又仰賴民間提供鄉勇等原因,共同促成嘉慶元年吳沙率眾入蘭。而噶瑪蘭廳成立的近因,是海盜蔡牽、朱濆相繼侵襲此地。部分百姓和楊廷理、謝金鑾等官員,利用此契機,呼籲朝廷將噶瑪蘭收入版圖。楊、謝等人以戰略、國防與治安價值立論,並越過持反對立場的省級官員,將建議傳達給嘉慶皇帝,才促成此事。

    嘉慶初年噶瑪蘭地方社會的重要特徵,是移民以結首制組成吳沙的佃戶。結首制的特性,如墾戶和佃戶疏離的傾向,影響了當地社會的運作,以及設廳後的官方政策。

    楊廷理籌備成立噶瑪蘭廳時的種種作為,體現國家介入地方社會的過程。例如楊廷理翦除流番領袖潘賢文,目的在宣示官府權威。楊廷理為了增加稅收而裁撤業戶,結首的配合是此政策成功的關鍵,顯示結首制的影響力;以及楊不能蠻橫貫徹自己或國家的意志,必然得與地方社會合作,這從土地政策來看亦是如此。楊廷理區隔各籍漢人的土地政策僅在東勢施行,在西勢則得遷就各籍的分布現況。相對地,楊廷理剝奪實力較弱的噶瑪蘭族為數可觀的土地,再略施小惠為其劃設保留地。爾後,土地政策因應地方社會的情境而更張;受政策影響的噶瑪蘭族,也利用相關制度來保障自己的權益。因此,朝廷、地方官員、民、番四者的互動,影響了國家進入地方社會的過程。

    噶瑪蘭廳的成立,一方面造成地方社會的變遷。如吳沙親屬經營的四圍,重要性逐漸為新闢的五圍超越,五圍與官方關係良好是重要原因。然而,地方社會也有延續的一面。如結首制用於水利事業,反觀官方則未直接介入其中。官方未全面干預地方社會,原因在於經費和技術的侷限。這導致官方難以遏止地方發生動亂,一如臺灣其他地區;同時也意味著,地方社會依然保有相當的能動性。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cause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Gemalan (噶瑪蘭) subprefecture, during Emperor Jia Qing’s reign, and the subsequent changes. Different from existing research, it underscores the agency of local community and individual officials, as compared to that of the Imperial Court, highlighting their impact in history.

    On the one hand, the founding of the Gemalan subprefecture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origin and course of Han people’s immigration into the area. Recurrent conflict between ethnic groups in Taipei area since the Lin, Shuang Wen Incident (林爽文事件) in the final years of Emperor Qian Long’s (乾隆) rule; the disadvantaged position of the people from Zhang Zhou (漳州), compared to that of those from Quan Zhou (泉州); the control over San Diao (三貂), the main artery to Gemalan, under Zhang Zhou leader Wu, Sha (吳沙); the connivance at the transgression of Wu and his likes of the officials in charge of Taiwan, and their reliance on local militia (鄉勇) -- all these factors combined led to Zhang Zhou people’s migration to Gemalan when Emperor Jia Qing came to the throne. On the other hand, the invasions of Cai, Qian (蔡牽) and Zhu, Fen (朱濆) into Gemalan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institution of the subprefecture. Some immigrant populations as well as officials such as Yang, Ting Li (楊廷理) and Xie, Jin Luan (謝金鑾) made the pirates’ raids their persuasion for Qing’s imperial expansion to Gemalan. Underlining strategic values and security concerns, Yang and Xie appealed to the Emperor, bypassing oppositional provincial authorities, and eventually brought about the establishment.

    As a marked feature of the Gemalan local community at the start of Jia Qing’s sovereignty, immigrants became Wu, Sha’s tenants through Jie Shou System (結首制). Such characteristics of Jie Shou System as detachment between tenants and landlords profoundly affected the operation of local community as well as the official policies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subprefercture.

    Yang, Ting Li’s example reflects the process of a nation’s involvement in local community. For instance, Yang executed Pan, Xian Wen (潘賢文), leader of the aborigines to assert government authority and denied the landlords of their ownership to increase revenues. Young’s success in revenue growth, thanks to the support of Jie Shoues, reveals the power of the System. It also proves that Yang could not impose his or the nation’s will and that he must cooperate with the local community. This also applies to Yang’s land policy. Yang enforced his ethnic-group-based policy only in the areas south of Lan Yang River while in those north of the river the immigrants’ ownership was recognized. By contrast, he deprived the weaker aborigines much of their land ownership, setting aside as compensation small pieces of reservations. Later on the land policy was modified in response to social circumstances, and those aborigines affected by the rules also took advantage of the reservation policy to protect their own rights. Thus, the interactions among the Court, officials, immigrants and aborigines influenced the course of the nation’s involvement in local community.

    The founding of the Gemalan subprefecture on the one hand entailed changes in the local community. To illustrate, due to the positive relation with the authorities, the newly-cultivated Wu Wei (五圍) gradually dominated over Si Wei (四圍), where Wu, Sha’s family ruled. On the other hand, continuation was also witnessed in the local community. For example, the limitation in budget and technology resulted in the coupling of irrigation with Jie Shou System instead of direct official intervention into the local community. Consequently, the officials were ineffective in preventing local unrest, like in the other areas in Taiwan; at the same time, the local community managed to keep its agency.
    參考文獻: Shepherd, John Robert.
    1995 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 Taipei: SMC Pub.

    丁紹儀
    1984 《東瀛識略》(同治12年刊本),《中國方志叢書》53。臺北:成文。

    不著撰人
    1958 《吳氏家譜》。臺北:國家圖書館藏,編號m00512686-6。

    不著撰人
    2004 《臺灣道任內剿辦洋匪蔡牽賽將軍奏稿(一)》,《臺灣文獻匯刊》第6輯第1冊。北京:九州。

    不著撰人
    2004 《臺灣道任內剿辦逆匪蔡牽督撫奏稿(一)》,《臺灣文獻匯刊》第6輯第2冊。北京:九州。

    不著撰人
    2004 《臺灣道任內剿辦逆匪蔡牽督撫奏稿(一)》,《臺灣文獻匯刊》第6輯第2冊。北京:九州。

    中央研究院
       臺灣歷史文化地圖系統。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人名權威明清人物傳記資料」資料庫,網址:http://archive.ihp.sinica.edu.tw/ttsweb/html_name/。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
    1953 《明清史料》戊編第2本。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宮中硃批奏摺財政類地租房租項》1。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硃批奏摺所藏微捲影印。
    2000 《嘉慶道光兩朝上諭檔》。桂林:廣西師大。
    2002 《雍正朝內閣六科史書‧吏科》22。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4 《欽定戶部則例(乾隆朝)》,《清代各部院則例》。香港:蝠池書院。
    2006 《嘉慶帝起居注》11。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元廷植
    2009 〈明中期福建的新縣設置及宗族發展〉,《中國社會歷史評論》2009年第10卷:1-30。

    尹章義
    1989 〈臺北平原拓墾史研究(1697-1772)〉,收於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硏究》,頁29-172。臺北:聯經。

    王世慶
    1999 〈結首制與噶瑪蘭的開發〉,收於湯熙勇(主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7,頁469-501。臺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王國璠
    1984 《板橋林本源家傳》。臺北:林本源祭祀公業。

    王慧芬
    2000 〈清代臺灣的番界政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古鴻廷
    2005 《清代官制研究》。臺北:五南,二版。

    何培夫
    1982 〈楊廷理臺灣治績考〉,《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報》9:285-373。
    1983 〈楊廷理知府治臺風範〉,《高雄文獻》13:63-97。
    1983 〈楊廷理開蘭治績及其風範〉,《臺灣文獻》34:3:93-114。

    何培夫(主編)
    1999 《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宜蘭縣‧基隆市篇》。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1999 《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臺北市‧桃園縣篇》。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何懿玲
    1980 〈日據前漢人在蘭陽地區的開發〉。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文儀(主修)
    1984 《續修臺灣府志》(乾隆39年序刊本)。臺北:成文。

    宋錦秀
    1996 〈嘉慶以前三貂鹽寮地域史的建構〉,《臺灣史研究》3(1):97-142。

    李壬癸
    1996 《宜蘭縣南島民族與語言》。宜蘭:宜蘭縣政府。

    李文良
    1999 《中心與周緣:臺北盆地東南緣淺山地區的社會經濟變遷》。臺北:北縣文化。
    2005 〈清代臺灣岸裡社熟番的地權主張--以大甲溪南墾地為例〉,《歷史人類學學刊》3(1):1-29。
    2012 〈立大清旗,奉萬歲牌:朱一貴事件時的「皇上萬歲聖旨牌」與地方社會〉,《臺灣史研究》19(2):1-29。

    李丕煜(主修)
    2005 《鳳山縣志》(合校本,原刊於康熙59年以後)。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

    李宗信
    2011 〈大嵙崁溪中游漳州籍民優勢區域的形成〉,《臺灣文獻》62(2):1-30。

    李信成
    2004 〈清治下噶瑪蘭族「番社」的組織與運作〉,《宜蘭文獻雜誌》67/68:82-138。
    2008 〈清代噶瑪蘭土地所有形態及其權利轉移〉,《馬偕學報》5/6:65-84。
    2009 〈清代宜蘭的「保甲」與「清莊聯甲」之研究〉,《興大人文學報》43:219-255。

    李春華
    1880 〈李百歲公派下家譜〉。宜蘭:宜蘭縣史館譜系室藏。

    李若文
    2011 《海賊王蔡牽的世界》。新北:稻香。

    李鵬年(等)
    1990 《淸代六部成語詞典》。天津:天津人民、新華。

    村上直次郎(原譯)、郭輝(中譯)
    1970 《巴達維亞城日記》2。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周翔鶴
    2000 〈水利企業者結首和佃戶-清代宜蘭水利文書研究〉,收於《「宜蘭研究」第三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29-260。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周璽(總纂)
    2006 《彰化縣志》(合校本,道光16年定稿)。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

    林文龍
    1978 〈淡蘭資料雜錄〉,《臺灣風物》,28(4):23-38。

    林玉茹、畏冬
    2012 〈林爽文事件前的臺灣邊區圖像:以乾隆49年臺灣番界紫線圖為中心〉,《臺灣史研究》19(3):47-94。

    林性派
    1976 《林氏大族譜》。臺北:國家圖書館藏,編號m00512607-4。

    林金水(編)
       《和邑林氏族譜》。宜蘭:宜蘭縣史館藏。

    林拱辰
    2011 《林拱辰先生詩文集》,《臺灣先賢詩文集彙刊》第8輯11冊。新北:龍文。

    林偉盛
    1991 〈清代臺灣分類械鬪的研究介紹〉,《臺北文獻》98:221-235。

    林開世
    2003 〈風景的形成和文明的建立-十九世紀宜蘭的個案〉,《臺灣人類學刊》1(2):1-38。
    2007 〈方志的呈現與再現-以《噶瑪蘭廳志》為例〉,《新史學》18(2):1-60。
    2007 〈風水作為一種空間的實踐:一個人類學的反思〉,《臺灣人類學刊》5(2):63-122。

    林聖欽(等)
    2006 《臺灣地名辭書卷十三苗栗縣》。南投:臺灣文獻館。

    邱水金、廖正雄(主編)
    1994-2012 《宜蘭古文書》1-9。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宜蘭縣史館。

    邱柏翔
    2012 〈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4-1825)〉。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維藩(彙集)、邱炳華(抄錄)
       《六堆忠義文獻》(手抄影本)。

    姚瑩
    1960 《中復堂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86 《東槎紀略》(臺灣分館藏道光12年刊本),《中國方志叢書》52。臺北:成文。

    施添福
    1989 〈清代台灣市街的分化與成長:行政、軍事和規模的相關分析上〉,《臺灣風物》39(2):1-41。
    1990 〈清代台灣市街的分化與成長:行政、軍事和規模的相關分析中〉,《臺灣風物》40(1):71-99。
    1996 《蘭陽平原的傳統聚落-理論架構與基本資料》,《宜蘭文獻叢刊》12。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2001 〈清代竹塹地區的「墾區莊」萃豐莊的設立和演變〉,收於施添福,《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 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頁37-64。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2007 〈國家、里保與地域社會:以清代臺灣北部的官治與鄉治為中心〉,收於《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頁1-63。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未出版。

    柯志明
    2001 《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研院社研所。

    柯培元(纂輯)
    2006 《噶瑪蘭志略》(合校本,道光15年以後抄本,未刊行)。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

    凌昌武
    1986 《蘭陽史蹟文物圖鑑》。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唐羽
    2004 〈清乾嘉間吳沙在三貂之墾務〉,《宜蘭文獻雜誌》67/68:3-54。

    夏獻綸(審定)
    1983 《臺灣省臺灣輿圖並說》,《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59。臺北:成文。

    徐雪霞
    1984 〈清代宜蘭的發展(一八一〇至至一八九五)〉,《臺北文獻》45/46:131-170。

    徐福全
    1998 《福全台諺語典》。臺北:徐福全。

    高拱乾(纂輯)
    1983 《臺灣府志》(康熙35年序刊補刻本)。臺北:成文。

    高賢治(編著)
    2000 《大臺北古契字集》。臺北:臺北市文獻會。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全文影像資料庫》。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1982 《宮中檔乾隆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1993-1995 《宮中檔嘉慶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11 《古城‧新都‧神仙府:臺南府歷史特展》。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張本政(主編)
    1993 《清實錄臺灣史資料專輯》。福州:福建人民。

    張秋寶
    1975 〈蘭陽平原的開發與與中地土地之發展過程〉,《臺灣銀行季刊》26(4):226-257。

    張勝彥
    1993 《清代臺灣廳縣制度之研究》。臺北:華世。

    張隆志
    2008 〈從封禁到殖民:十九世紀臺灣「番地」問題與晚清領土政策論爭〉,《臺灣史研究》15(4):1-30。

    清高宗(敕撰)
    1961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莊英章(等)
    1984 〈清代頭城的拓墾與發展〉,《臺灣文獻》,36(3/4):213-227。

    許雪姬
    2000 《板橋林家-林平侯父子傳》,《臺灣歷史名人傳》2。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許雪姬(總策劃)
    2004 《臺灣歷史辭典》。臺北:文建會。

    許毓良
    2003 〈清代臺灣的軍事與社會─以武力控制為核心的討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許達然
    1996 〈械鬥和清朝臺灣社會〉,《臺灣社會研究》23:1-81。

    連橫
    1962 《臺灣通史》。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陳支平
    2004 《民間文書與明清賦役史研究》。合肥:黃山書社。

    陳志豪
    2012 〈清帝國的邊疆治理及其土地制度:以新竹頭前溪中上游地區為例(1790-1895)〉。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長城
    1977 〈吳沙與楊士芳〉,《臺灣文獻》28(3):127-132。

    陳國章(等)
    1996 〈宜蘭地區閩南語使用情況調查報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26:117-138。

    陳國棟
    1995 〈「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1683-1875〉,《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7(1):123-158。

    陳培桂(纂輯)
    2006 《淡水廳志》(合校本,原刊於同治10年)。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

    陳淑均(總纂)
    1983 《噶瑪蘭廳志》,《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23。臺北:成文。
    2006 《噶瑪蘭廳志》(合校本,原刊於咸豐2年),《清代臺灣方志彙刊》24。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

    陳淑均(纂輯)
    1983 《噶瑪蘭廳志續補》(道光18年抄本)。臺北:成文。

    陳朝龍(纂輯)
    2011 《新竹縣采訪冊》(合校本,光緒21年定稿,未刊行)。臺南:臺灣歷史博物館。

    陳進傳
    1990 〈清代噶瑪蘭的拓墾社會──從血緣、地緣、本土化觀點探討之〉,《臺北文獻》92:1-50。

    陳雲林(總主編)
    2009 《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北京:九州。

    陳壽祺
    2010 《絳跗草堂詩集》,《清代詩文集彙編》499。上海:上海古籍。

    陳壽祺(總纂)
    1968 《福建通志》(同治10年重刊本)。臺北:華文。

    陳鋒
    2010 《清代財政史論稿》。北京:商務印書館。

    黃于玲
    1998 〈清代噶瑪蘭土地租佃制度的形成與演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8 〈國家、族群與土地租佃制度--以清代噶瑪蘭廳對噶瑪蘭人的理番政策為例〉,《宜蘭文獻雜誌》33:3-42。
    2004 〈從清代邊域統治理論看噶瑪蘭廳之設治〉,《宜蘭文獻雜誌》67/68:55-81。

    黃叔璥
    1983 《臺海使槎錄》(乾隆元年序刊本)。臺北:成文。

    黃淑清
    1990 〈清代臺灣文科考試述略—歲、科考篇〉,《臺北文獻》92:79-154。

    黃清章
       《黃氏族譜》。臺北:國家圖書館藏,編號m00512672-6。

    黃富三
    1989 〈林文明「正法」案真相試-兼論清代臺灣的司法運作〉,《臺灣風物》39(4):1-31。
    1992 《霧峯林家的中挫(一八六一-一八八五)》。臺北:自立晚報。

    黃智偉
    2008 〈從「淡蘭便道」到「北宜公路」—一個交通史與古道學的考察〉,收於《「宜蘭研究」第七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7-73。宜蘭:宜蘭縣史館。

    黃雯娟
    2000 《臺灣地名辭書卷一宜蘭縣》。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黃瓊慧
    2010 〈清代臺灣南路客家文獻紀略──六堆之《臺南東粵義民誌》與《六堆忠義文獻》〉,《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7:41-47。

    楊廷理
    1993 《東瀛紀事》,《中國野史集成》40,頁351-363。成都:巴蜀書社。
    2010 《知還書屋詩鈔》,《清代詩文集彙編》418。上海:上海古籍。

    楊樹藩
    1978 《清代中央政治制度》。臺北:臺灣商務。

    溫春來
    2008 《從「異域」到「舊疆」:宋至清貴州西北部地區的制度、開發與認同》。北京:三聯。

    溫振華
    2005 〈清代臺灣淡北地區的拓墾〉,《臺灣風物》55(3):15-41。

    詹素娟
    1998 〈族群、歷史與地域──噶瑪蘭人的歷史變遷(從史前到1900年)〉。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1 〈有加有留(ū ke ū lâu)——清代噶瑪蘭的族群土地政策〉,收於詹素娟、潘英海(編),《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頁113-138。臺北:中研院臺史所。
    2006 〈「熟番」身世--臺灣歷史上的原住民〉,《臺北文獻》158:1-32。

    廖風德
    1990 《清代之噶瑪蘭》。臺北:正中。
    1996 〈清代臺灣社會的暴力衝突-以噶瑪蘭地區為例〉,收於廖風德,《臺灣史探索》,頁1-35。臺北:臺灣學生。

    臺北州警務部(編輯)
    1924 《臺北州理蕃誌》。出版地不詳:臺北州警務部出版,臺灣圖書館日治時期圖書全文影像系統下載。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
    2004 《明清臺灣檔案彙編》。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

    臺灣省立臺中圖書館/國立臺中圖書館
       《臺灣總督府檔案抄錄契約文書‧15年保存公文類纂》。國家文化資料庫,網址:http://nrch.cca.gov.tw/ccahome/index.jsp)。
    1983 〈臺灣中部地方文獻資料(三)〉,《臺灣文獻》34(3):167-192。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2 《臺案彙錄甲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3 《臺灣府輿圖纂要》。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3 《臺灣私法物權編》,《臺灣文獻叢刊》150。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6 《臺案彙錄壬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8 《清史列傳選》。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

    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
    1928 《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臺北:臺灣時報出版、國立臺灣圖書館數位典藏。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1905 《宜蘭廳管內埤圳調查書》上、下。臺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出版、國立臺灣圖書館、國立臺灣大學法律暨社會科學院圖書分館藏。
    1996 《臺灣堡圖》。臺北:遠流。

    劉漢忠
    2003 《楊廷理年譜》,《柳州文獻叢書》。昆明:雲南民族。

    劉澤民(編)
    2004 《臺灣總督府檔案平埔族關係文獻選輯續編》。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錚雲(主編)
    2012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內閣大庫檔案臺灣史料彙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鄭用錫(纂輯)
    2006 《淡水廳志稿》(合校本,道光14年定稿,未刊行)。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

    鄭兼才
    1962 《六亭文選》。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鄭喜夫
    1982 《清鄭六亭先生兼才年譜》,《新編中國名人年譜集成》3。臺北:臺灣商務。

    戴維‧賈里(等著)、周業謙(等譯)
    1999 《社會學辭典》。臺北:貓頭鷹。

    謝金鑾
    2004 《二勿齋文集》,《臺灣文獻匯刊》第4輯第13冊。北京:九州。
    2007 《蛤仔難紀略》,《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19。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鍾旻融
    2009 〈清代宜蘭三結街的內在轉化與噶瑪蘭廳的成立〉,《臺灣古文書學會會刊》5:21-40。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史研究所
    98158012
    1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81580121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臺灣史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012101.pdf3983KbAdobe PDF22449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