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一、中文
于保雲,2008,《臺北市政府職權下放區公所之研究》,銘傳大學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與二岸關係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丘昌泰,2002,《公共政策基礎篇》,臺北市: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朱鎮明,2004,〈地方治理與地方政府現代化:21世紀英國地方層次的變革〉,《行政暨政策學報》,第38期,頁31-59。
江大樹、曾士瑋,2011,〈城市競爭力與都會創新治理〉,《研考雙月刊》,第35卷,第6期,頁27-43。
呂育誠,2001,〈直轄市區公所角色與地位調整芻議〉,《中國地方自治》,第54卷,第10期,頁3-10。
呂育誠,2005,〈地方治理意涵及其制度建立策略之研究-兼論我國縣市推動地方治理的問題與前景〉,《公共行政學報》,第14期,頁1-38。
呂育誠,2007,〈今日地方政府採行治理的問題與展望〉,《研習論壇月刊》,第74期,頁15-27。
呂育誠,2010,〈鄉鎮市公所人員第一線官僚(street-level bureaucracy)概念的認知〉,《府際關係研究通訊》,第11期,頁1-4。
呂添富,2007,《新公共服務理論之探討-公共性與倫理之途徑》,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碩士論文。
李志宏,2006,〈從組織治理談非政府組織的責信度〉,《非政府組織學刊》,創刊號,頁103-126。
李武育,陳薇如,2008,〈以跨域治理概念論計畫型補助政策執行力管理〉,《研考雙月刊》,第32卷,第2期,頁41-49。
林鍾沂,2001,《行政學》,臺北市:三民書局。
林玉華,2002,《政策網絡理論之研究》,臺北市: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林水波、李長晏,2005,《跨域治理》,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倖妃,2011,〈2011天下雜誌幸福城市大調查〉,《天下雜誌》,第480期,頁54-60。
林倖妃,2012,〈2012天下雜誌縣市長施政滿意度排行〉,《天下雜誌》,第505期,頁62-68。
吳 定,2006,《公共政策辭典》,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吳瓊恩,2007,《行政學》,臺北市:三民書局。
胡龍騰、黃瑋瑩、潘中道(合譯),2006,《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臺北市: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孫本初、陳衍宏,2003,〈「新公共服務」對政府再造的啟示:歷史發展系絡解析途徑〉,《人事月刊》,第36卷,第5期,頁9-23。
孫本初,2010,《新公共管理》,臺北市:一品文化出版社。
孫清泉,2005,《臺北市區公所組織功能之研究》,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席代麟、樊中原主持,2003,《臺北市政府基層組織功能之研究》,臺北市:臺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
徐秀華,2003,《臺灣鄉鎮市體制變革之研究》,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誓南,2011,〈城市創能與地方治理〉,《研考雙月刊》,第35卷,第6期,頁88-105。
陳陽德主持,1998,《鄉鎮(市)與區級體制之研析與重建-以臺中縣市為例》,臺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陳志瑋,2004,〈行政課責與地方治理能力的提昇〉,《政策研究學報》,第4期,頁23-44。
陳百山,2004,《高雄市區公所組織定位與業務功能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寶蓮,2004,《主計人員工作困境之研究:以臺北縣為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銘國,2010,《從地方治理到地區行銷-以北投溫泉產業為例》,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陳衍宏,2011,〈迎向「新公共服務(NPS)」的具體實踐〉,《研習論壇月刊》,第125期,頁25-36。
陳朝建,2011,〈改制直轄市後區公所功能業務調整及其治理能力提升策略〉,《研考雙月刊》,第35卷,第6期,頁71-87。
郭耀昌,2011,〈公共服務的問題意識〉,《研習論壇月刊》,第125期,頁19-24。
彭杏珠,2011,〈2011遠見縣市長大調查〉,《遠見雜誌》,第301期,頁118-142。
彭杏珠,2012,〈2012縣市長施政滿意度大調查〉,《遠見雜誌》,第312期,頁252-267、276-277。
董翔飛,1990,《地方政府與自治》,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詹文富,2007,《臺中市區公所組織定位與業務功能發展之研究》,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黃于修,2007,《鄉鎮市公所體制改造之研究》,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黃瑋菱,2009,《台北縣升格準直轄市之過程與影響評估:議程設定的研究途徑》,國立暨南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葉明勳、劉坤億,2012,〈「五都」新制下區公所法制定位與治理職能之研析〉,《文官制度季刊》,第4卷,第2期,頁93-127。
廖俊松,2009,〈全球化觀點下的政府治理〉,《T&D飛訊》,第79期,頁1-31。
趙永茂,2011,〈提升我國直轄市治理能力之策略:以當前六都治理困局因應為例〉,《研考雙月刊》,第35卷,第6期,頁9-18。
臺北縣政府,2010,《臺北縣改制實錄》,臺北縣:臺北縣政府。
蔡智雄,2005,《地方治理與社會資本:高雄市社區規劃經驗之網絡分析》,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淑滿,2006,《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鄭國泰,2011,〈新公共服務之公務行為芻議:公共價值的途徑〉,《研習論壇月刊》,第125期,頁37-49。
賴小萍,2011,《行政區劃調整之研究-以新北市行政區域重整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院行政管理碩士學程學位論文。
劉毓玲譯 David Osborne & Ted Gaebler原著,1993,《新政府運動》,臺北市,天下文化出版公司。
劉坤億,2003,〈地方治理與地方政府角色職能轉變〉,《空大行政學報》,第13期,頁236-267。
薄慶玖,1994,《地方政府與自治》,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薄慶玖,1997,《地方政府與自治》,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蕭全政,2011,〈全球化下的城市與區域發展〉,《研考雙月刊》,第35卷,第6期,頁19-26。
二、英文
Denhardt, Robert B. and Janet V. Denhardt,2000. The New Public Service: Serving Rather than Steer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0(6): pp.549-559.
Denhardt, Robert B. and Janet V. Denhardt ,2007. The New Public Service: Serving, not Steering.(expanded Ed.)New York: M. E. Sharpe.
Frank Marini,ed.,1971.Toward a 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The Minnowbrook Perspective.Chandler Publishing Compary,Inc.,New York.
Goss,S.,2001,Making Local Governance Work:Networks, Relationships and
the Management of Change. New York:Palgrave.
Rosenau James N. and Czempiel, Ernst-Otto,1992. Governance Without Government: Orde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hodes, R.A.W.,1997.Understanding Governance: Policy Networks, Governance, Reflexivity and Accountability.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Rhodes, R. A. W.,1996,The New Governance: Governing without Government, Political Studies,44:pp.652-6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