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180/141115 (78%)
Visitors : 46595743      Online Users : 77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法學院 > 法律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67905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7905


    Title: 植物人尊嚴死之爭議-兼論我國《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之修法芻議
    The argument of death with dignity for 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the suggestion of amendments for Hospice Palliative Care Act
    Authors: 劉宜廉
    Liu, Yi Lien
    Contributors: 黃源盛
    陳子平

    劉宜廉
    Liu, Yi Lien
    Keywords: 安樂死
    尊嚴死
    植物人
    病人自主權
    病人最佳利益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
    Euthanasia
    Death with Dignity
    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
    Patients` Self-Determination
    the best interest
    Hospice Palliative Care Act
    Date: 2006
    Issue Date: 2014-07-29 16:12:12 (UTC+8)
    Abstract: 立法院於2000年5月23日三讀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該條例為醫師、病人及其親屬對於末期病人的臨終照顧提供了一套可依循的法則。在此法則下,醫師可以依據醫療專業來提供病人及其家屬最適當的醫療照顧。惟因醫療科技之發展日新月異,植物人之人性尊嚴與自主權的討論隨著尊嚴死運動的倡議而益受關注,故此一課題深具理論與實務上重要性,然而,我國《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對此問題則仍保持沈默。究竟植物人是否有選擇尊嚴死的權利?在意願不明下,誰可以決定或判斷植物人生命的終點?我國目前的法規範對植物人自主權的態度為何?成為本文嘗試釐清之問題,然此亦涉及植物人尊嚴死理論發展之爭議。

    由於植物人尊嚴死不只是關係到醫學、倫理規範,同時也牽涉到病人家屬的經濟與精神負擔、國家的社會福利政策、宗教道德與一般社會人士的心理感受,最後仍需獲得國家立法之支持,才能決定對植物人施予尊嚴死的合法性。故本文先就安樂死之理論發展作一回顧,針對安樂死與尊嚴死之定義與差異提出釐清,援引國外立法例及判決見解,透過國人目前對安寧緩和醫療之認識,以肯定病人自主權的立場出發,重新審視植物人自主權的問題。再以我國目前《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的立法檢視之,嘗試就現行法缺失及實務操作的困境提出修法建議,並結合生前預囑的觀念,作為日後討論與制定植物人尊嚴死立法的重要參考。
    The Legislative Yuan, on May 23, 2000, passed the third reading of the Hospice Palliative Care Act (HPCA), which provides regulations for the care of terminally ill patients for physicians,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y members. Under the HPCA, physicians are guided to provide the appropriate care to patients suffering terminal illness. With the advent of modern medical technology, ethical issues involving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ortance of death with dignity raise questions concerning self-esteem and self-determination for people in 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 (PVS). Nevertheless, the HPCA remains silent and unresolved in its treatment of many of these issues. For instance, do PVS patients have the right to choose to die with dignity? In the absence of clear intention, who has the ultimate right to decide or judge whether to end a PVS patient’s life? What is the State’s attitude regarding self-determination of PVS patients under the current law?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aforementioned questions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debate on dignified death for PVS patients. Death with dignity for PVS sufferers is a serious issue which not only relates to medical and ethical principles but also to the financial and spiritual burden of family’s members, the nation’s social welfare policies, religious beliefs,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general citizenry. Clarity is crucial because legislative due process is required before the execution of death with dignity for PVS patients. This paper opens with a review of the theory of euthanasia and clarifi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uthanasia and death with dignity. The paper then cites related legislation and judicial opinion from other countries, before re-evaluating the critical question of self-determination for PVS patients. Additionally, the paper turns to an examination of the current HPCA and proposes suggested amendments to the legal flaws which are currently encountered in practice. Through incorporation of the concept of living will, this paper concludes with suggestions pertinent to the drawing up of the Death with Dignity Act in the future.
    Reference: 一、中文部分
    (一)專書
    1、甘添貴,《刑法之重要理念》,台北: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6月。
    2、李瑞全,《儒家生命倫理學》,台北:鵝湖出版社,2001年1初版。
    3、邱仁宗,《生死之間—道德難題與生命倫理》,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88年,初版。
    4、林山田,《刑法通論》,台北:台大圖書,2005年9月,九版。
    5、林山田,《刑法各論》,台北:台大圖書,2005年9月,五版。
    6、陳子平,《刑法總論(上)(下)》,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5月,一版。
    7、黃丁全,《醫療、法律與生命倫理》,台北:宏文館圖書出版,1998年9月,初版一刷。
    8、傅偉勳,《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台北:正中書局,1991年。
    9、嚴久元,《當代醫事倫理學》,台北:橘井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初版。
    10、黃仲夫,《刑法精義》,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9月修訂新版。
    11、林東茂,《刑法綜覽》,台北:一品文化出版社,2006年2月修訂四版。
    12、黃源盛,《刑法各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出版,2006年8月第二版。
    (二)學位論文
    1、王皇玉,<醫療行為於刑法上之評價-以患者之自我決定權為中心>,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2、 李莞芬,<安樂死之研究>,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6月。
    3、許豐楷,<從人性尊嚴具體化論安樂死的立法規範>,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山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6月。
    4、張志全,<安樂死社會態度及政策意涵之實徵研究>,台北: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5、龔漢芸,<從法學與倫理學觀點探討緩和醫療問題>,台北:東吳大學法律
    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6月。
    6、陳朝政,<我國安樂死政策合法化議題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6月。
    7、謝文祥,<以安寧緩和療護觀點分析現代醫療的人文訴求>,台北:台北醫學院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8、潘一瑋,<論緩和醫療正當性及其相關問題>,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9、林伶貞,<安樂死之適法性及其刑事責任界線>,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10、洪素寬,<生命神聖-從史懷哲「敬畏生命」探討植物人安樂死的議題>,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
    11、謝文祥,<由安寧照顧,安樂死與自然死探討臨終病人的醫療困境>,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6月。
    12、葉文正,<醫師不作為醫療的刑法問題>,成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13、奚淑芳,<重症患者拒絕維生醫療之法律研究>,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14、蔣蕙芬,<日本病患自我決定權之研究-以拒絕延命治療與安寧療護為中心>,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在職專班,2004年6月。
    15、王志嘉,<死亡協助與刑事責任>,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6月。
    16、許峻彬,<論刑法加工自殺罪之正當性-以安樂死合法化的爭議為中心>,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6月。
    (三)期刊及專書論文
    1、亞圖、考夫曼教授(von Prof. Dr. Dr.hc Arthur Kaufmann),劉幸義譯<安樂死 — 自殺— 受囑託殺人>,中興法學第20期,1984年3月,頁69-87。
    2、劉幸義,<「安樂死」刑事政策的擬定與論證>,《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一)》,法務部犯罪研究中心,1998年5月,頁105-113。
    3、劉幸義,<由法學方法論角度思考安樂死之難題>,月旦法學雜誌第17期,1996年10 月,頁87-93。
    4、陳子平,<尊嚴死(安樂死)初探>,憲政時代第 24 卷第1期,1997年11月,頁54-64。
    5、陳子平,<論安樂死與刑事責任>,《現代刑事法與刑事責任—蔡墩銘教授祝壽論文集》,刑事雜誌國際刑法學會,1997年1月,頁455-478。
    6、陳子平,<安樂死>,月旦法學教室第10期,2003年8月,頁44-47。
    7、陳子平,<醫療上「充分說明與同意」(Informed Consent)之法理>,東吳大學法律學報第12卷第1期,2000年2月,頁47-83。
    8、蔡宗珍,<「安樂死」合法化的憲法思考基礎 — 兼論憲法上生命權的體系架構>,憲政時代第 24 卷第 1 期,1997年11月,頁29-53。
    9、蔡宗珍,<安樂死合法化的議--幾點憲法層面的思考>,當代第126期,1998年2月。
    10、顏厥安,<安樂死的法理學反思>,憲政時代第24卷第1期,1997年11月,頁64-84。
    11、顏厥安,<生命的意義不必然在繼續活下去--由彼得辛格[Peter Singer]的觀點談安樂死問題>,當代第126期,1998年2月。
    12、阿部吉川,陳櫻琴譯,<日本刑法中之安樂死>,刑事法雜誌第42卷第3期,1998年6月,頁93-102。
    13、林鈺雄,<從行為觀點談安樂死之基礎類型>,刑事法雜誌第42卷第 3期,1998年7月,頁47-73。
    14、章瑞卿,<從日、美、歐判例探討安樂死法案未來趨勢>,軍法專刊第44 卷第 4 期,1987年,頁8-21。
    15、章瑞卿,<從醫師業務探討安樂死的刑事責任>,刑事法雜誌第38卷2期,1994年4月。
    16、章瑞卿,<從世界先進國家安樂死判例探討安樂死法案未來趨勢>,全國律師,2004年8月,頁47-62。
    17、內田文昭著,廖正豪譯,<安樂死-阻卻違法事由之安樂死之成立要件>,刑事法雜誌,第20卷第3期, 1976年,頁83。
    18、植松正著,蘇朝榮譯,<安樂死問題之新情勢>,刑事法雜誌,第22卷第5期。
    19、邱泰源,<日本緩和醫療新進展:日本緩和醫療學會第三屆年會參加心得>,中華民國安寧照顧基金會會訊第28期,1998年3月,頁10-15。
    20、林玫卿,<從法律觀點談「安樂死」>,中華民國安寧照顧基金會會訊第26期,1997年9 月,頁11-12。
    21、陳榮基,<衛生署推動安寧療護核可DNR措施>,安寧療護第3期,1997年2月,頁50-51 。
    22、楊富強,<安樂死之法律論爭與立法芻議>,刑事法雜誌第34卷第2期,1990年4月,頁 45-81。
    23、劉桂光,<從儒家生命倫理學的觀點討論自願安樂死>,應用倫理研究通訊
    ,2000年1月,頁41-45。
    24、蔡維音,<從法學觀點對安樂死的一點反省---以所謂加工自殺為例>,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12期,1999年,頁6-10。
    25、吳建昌,<安樂死法理學基礎之探討>,醫事法學,1999年6月,頁7-26。
    26、李震山,<從生命權與自決權之關係論生前預囑與安寧照護之法律問題>,中正大學法學集刊,1999年7月,頁325-350。
    27、鄺承華,<澳大利亞安樂死法律之探討-病患「權利」之行使?醫療行為之規範?>,台大法學論叢第27卷第4期,1998年7月,頁293-332。
    28、 趙可式,<臨終病人照護的倫理與法律問題>,護理雜誌第43卷第1期,1996年,頁24-28。
    29、胡文郁、邱泰源、呂碧鴻、陳慶餘等,<醫護人員對「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之教育需求>,醫學教育第5卷1期,2001年3月,頁21-32。
    30、劉清波,<安樂死立法化芻言>,政大法學評論第41期,1990年6月,頁1-16。
    31、陳英淙,<論長期昏迷且意願未明者之死亡協助--兼釋疑「死亡協助」一詞>,月旦法學雜誌第121期,2005年6月,頁167-182。
    32、呂岳憲,<談「尊嚴死」及其立法問題>,立法院院聞第25卷第6期,1997年6月,頁97-111。
    33、楊秀儀,<救到死為止?從國際間安樂死爭議之發展評析台灣「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台大法學論叢第33卷第2期,2004年6月,頁1-43。
    34、曹昌琪,<被害人同意的刑法評價-以死亡幫助為中心>,警專學報第3卷第5期,2004 年12 月,頁69-80。
    35、鄭慧文,<安樂死(尊嚴死)的可行性探討:立法例歷史沿革與醫界討戰之觀點>,國家政策季刊第1卷第2期,2002年12月,頁159-178。
    36、李瑞全,<「安樂死」之語意分析>,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4期,1997年10月),頁1- 6。
    二、翻譯書籍
    1、山崎章郎著,林真美譯,《人生的最後一堂課-一起面對生死》,台北:圓神,2002年。
    2、沃克、拉爾夫(Walker、Ralph)著,賀瑞麟譯,《康德》,台北:麥田,1999 年。
    3、阿爾芬思.德根著,《死亡準備教育》,阿爾芬思.德根、早川一光、寺本松野、季羽倭子著,林雪婷譯,《生命的終結-死亡之準備與希望》,台北:東大,1997年。
    4、恩格爾哈特(Engelhardt, Jr. H. Tristram)著,范瑞平中譯,《生命倫理學》,台北:東大,1996年。
    5、朗諾.德沃金(Ronald Dworkin)著,郭真伶、陳雅汝譯,《生命的自主權》,台北:商周出版社,1992年。
    6、許爾文.努蘭著,楊慕華譯,《死亡的臉》,台北:時報,1999年10月,二刷。
    7、波伊曼編著,江麗美譯《生與死-現代道德困境的挑戰》,台北:桂冠,1997年。
    8、植木哲著,冷羅生、陶芸、江濤譯,《醫療法律學》,北京:中國法律出版社,2006年8月。
    9、Ezekiel J. Emanuel,柳麗珍譯,《臨終之醫療倫理》(The End of Human Life-Medical Ethics in A Liberal Policy),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1999年1月初版。
    三、外文部分
    1、Rasmussen, P. A., Hendin, H., Rosenfeld, B., Breitbart, W., Reichel, D. W., Manning, M. T., Ganzini, L., Lee, M. A., Schmidt, T. A., Groenewoud, J. H., van der Heide, A., Nuland, S. B. Physician-Assisted Suicide and Euthanasia. N Engl J Med 2000;343: 150-153
    2、Nuland, S. B. Physician-Assisted Suicide and Euthanasia in Practice. N Engl J Med 2000;342: 583-584.
    3、Steinbrook, R. Physician-Assisted Suicide in Oregon -- An Uncertain Future. N Engl J Med 2002;346: 460-464.
    4、Kohlwes, R. J., Koepsell, T. D., Rhodes, L. A., Pearlman, R. A. Physicians` Responses to Patients` Requests for Physician-Assisted Suicide. Arch Intern Med 2001;161: 657-663.
    5、Emanuel, E. J. Euthanasia and Physician-Assisted Suicide: 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Data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rch Intern Med 2002;162: 142-152.
    6、Lorenz, K., Lynn, J. Moral and Practical Challenges of Physician-Assisted Suicide. JAMA 2003;289: 2282-2282。
    7、Meier, D. E., Emmons, C.-A., Litke, A., Wallenstein, S., Morrison, R. S.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Requesting and Receiving Physician-Assisted Death. Arch Intern Med 12003;63: 1537-1542。
    8、Lubitz J., Prihda R . Use and costs of Medicare services in the last two years of life. Health Care Financing Review 1984;5:117-131。
    9、Emanuel EJ.Cost saving at the end of life-What do the date show? 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1996;275(24):1907-1914.
    10、Smokowski PR. Wodarski JS. Euthanasia and physician assisted suicide; a social work update. Social Work in Health Care. 1996;23(1):53-65.
    11、Quill, Timothy E.; Dresser, Rebecca; Brock, Dan W . The Rule of Double Effect— A Critique of Its Role in End-Of-Life Decision Making N Engl J Med 1997;337(24), 11:1768-71
    12、Chau,Chantal Co-Shi,Physicians` Attitudes Toward DNR of Terminally Ill Cancer Patients in Taiwan,The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 2002;10(3):161-167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研究所
    91651049
    95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1651049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法律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49101.pdf1736KbAdobe PDF25594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