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2721/143689 (78%)
Visitors : 49599085      Online Users : 47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99393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9393


    Title: 《聊齋誌異》子弟書研究
    An Analysis of Manchu Bannermen Tales Based on ";Strange Stories from a Chinese Studio"
    Authors: 梁昱
    Contributors: 高桂惠
    梁昱
    Keywords: 《聊齋誌異》
    子弟書
    說唱文學
    經典詮釋
    Date: 2016
    Issue Date: 2016-07-21 09:33:10 (UTC+8)
    Abstract: 本文題為《聊齋誌異》子弟書研究,計分五章。第一章緒論,第二章至第四章為本論,第五章是為結論。
    第一章從「研究動機與意義」、「前人研究成果述評」、「研究範圍與材料」、「研究目的與方法」等角度,概述本文的研究對象——「《聊齋誌異》子弟書」。作為俗文學的一種,子弟書頗具研究價值,然而其相關研究又尚未完全展開,本文即就其中的《聊齋誌異》子弟書進行分析。
    本論部分主要分兩個部分來進展。其一是從外部檢視子弟書「創作」——「表演」——「傳抄」——「販售」的過程,探究其作為文學成品在社會中的流轉,此為第二章的內容。其二是從內部檢視《聊齋》子弟書,是為本論文第三、第四章的論述重點。第三章通過分析《聊齋》子弟書,展示了子弟書的一般體制及《聊齋》子弟書的藝術風格;第四章則將《聊齋》子弟書放置到《聊齋》及《聊齋》衍生作品這一個大的系統中來,從選題出發,分析子弟書作者的寫作傾向,進而從「經典詮釋」的角度探詢文本之意義,並最終延續這一分析,簡述《聊齋》子弟書對於《聊齋》傳播和經典化的貢獻。
    第五章結論部分總結了本文對於《聊齋》子弟書在「資料蒐集與整理」、「社會史補正」及「文本分析」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並檢討了本篇論文因學力所限而存在的一些侷限之處。
    Reference: 一、古籍文獻
    〔清〕和邦額:《夜譚隨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清〕袁枚著,申孟、甘林點校:《子不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清〕蒲松齡著,任篤行輯校:《全校會注集評聊齋誌異》,濟南:齊魯書社,2000年。
    〔清〕蒲松齡著,張友鶴校註:《聊齋誌異會校會注會評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
    〔清〕震鈞:《天咫偶聞》,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5年。

    二、專書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俗文學叢刊編輯小組:《俗文學叢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1-2004年。
    中國曲藝志全國編輯委員會:《中國曲藝志·天津卷》,北京:中國ISBN出版,2009年。
    中國曲藝志全國編輯委員會:《中國曲藝志·北京卷》,北京:中國ISBN出版,1999年。
    中國曲藝志全國編輯委員會:《中國曲藝志·遼寧卷》,北京:中國ISBN出版,2000年。
    王宜昌:《北平廟會調查報告——側重其經濟方面》,北京:北平民国学院,1937年。
    王美雨:《車王府藏子弟書疊詞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3年。
    王海洋:《清代仿〈聊齋誌異〉之傳奇小說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
    王璦玲、胡曉真主編:《經典轉化與明清敘事文學》,台北:聯經,2009年。
    北京市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輯校:《清蒙古車王府藏子弟書》,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4 年。
    朱一玄:《聊齋誌異資料彙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2年。
    佟洵:《佛教與北京寺廟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7年。
    吳宗國主編:《中國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呂小蓬:《古代小說公案文化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
    李嘉瑞:《北平俗曲略》,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4年。
    汪玢玲:《鬼狐風情——〈聊齋誌異〉與民俗文化》,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沈惠如:《從原創到改編——戲曲編劇的多重對話》,台北:國家出版社,2006年。
    孟犁野:《中國公案小說藝術發展史》,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年。
    林均珈:《〈紅樓夢〉子弟書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12年。
    林驊、宋常立主編:《中國古代小說戲曲藝術心理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
    波多野太郎編:《子弟書集》,東京:不二出版,1994年。
    金受申著,李宏主編:《中國通》,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1999年。
    金啟孮:《談北京的滿族》,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第1版,頁149。
    姚穎:《清代中晚期北京說唱文學與伎藝研究——以子弟書、岔曲為中心》,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
    姜昆:《中國曲藝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段寶林編:《中國俗文學七十年——紀念北京大學〈歌謠〉週刊創刊七十週年暨俗文學學術研討會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胡絜青:《滿族人是講故事的能手》,中國民間文學研究會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分會合編:《滿族民間故事選·序》,遼寧:春風文藝出版社,1981年。
    胡萬川:《宋明話本:聽古人說書》,台北:時報出版社,2012年。
    范伯群主編:《中國近代俗文學大系》,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2年。
    首都圖書館編輯:《清車王府藏曲本》,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年。
    啟功:〈創造性的新詩子弟書〉,《百年啟功•文體兩種》,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
    婁子匡、朱介凡:《五十年來的中國俗文學》,臺北:正中書局1957年第四版。
    崔蘊華:《書齋與書坊之間——清代子弟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張秀民:《中國印刷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
    張佳生:《獨入佳境——滿族宗室文學》,瀋陽:遼海出版社,1997年。
    張壽崇主編,北京市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輯校:《子弟書珍本百種》,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
    張鐵偉:《老北京的廟會:隆福寺、護國寺、財神廟廟會》,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戚福康:《中國古代書坊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頁24。
    曹樹基著,葛劍雄主編:《中國移民史》第六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盛偉:《蒲松齡全集》,上海:上海學林出版社,1998年。
    郭曉婷:《子弟書與清代旗人社會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
    陳汝衡:《說書史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
    陳琪一:《中國公案故事》,西昌: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10年。
    傅惜華:《子弟書總目》,上海:上海文藝聯合出版社,1954年。
    黃仕忠、李芳、關瑾華:《子弟書全集》第十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
    黃仕忠:《新編子弟書總目》,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
    黃岩柏:《中國公案小說史》,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1年。
    楊忠:《明清驚天大案》,北京:金城出版社,2008年。
    楊昌年:《析說聊齋》,台北:致知學術出版社,2013年。
    葛劍雄:《古都與城市——地圖上的中國歷史》,香港:中華書局,2014。
    趙志忠:《北京的王府與文化》,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
    劉萬國:《中華成語辭海》,台北:建弘書局,1999年。
    潘德榮:《西方詮釋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蔣玉彬:《〈聊齋誌異〉的清代衍生作品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
    鄭振鐸:《中國俗文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第九版。
    戴安娜·克蘭著,趙國新譯:《文化生產:媒體與都市藝術》,南京:譯林出版社,2001年。
    薛洪勣:《傳奇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
    薛寶琨、鮑震培:《中國說唱藝術史論》,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1990年。
    韓書瑞著,朱徵春譯,王征、秦方校:《北京:寺廟與城市生活》,新北市:稻香出版社,2014年。
    關德棟、李萬鵬:《聊齋誌異說唱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關德棟、車錫倫:《聊齋誌異戲曲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關德棟、周中明:《子弟書叢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三、單篇期刊論文
    丁春華、李丹:〈車王府藏曲本文獻分析與研究前瞻〉,《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5年第1期,頁93-99。
    方家良:〈試論文藝的經濟功能〉,《學習與探索》,1996年第1期,頁106-110。
    王美雨:〈子弟書中清代流行小吃研究〉,《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第6期,頁5-7。
    佟悅:〈滿學研究與當代滿族的關係〉,《滿族研究》,2007年第1期,頁43-48。
    吳曉玲:〈綏中吳氏雙棔書屋所藏子弟書目錄〉,《文學遺產》,1982年第4期,頁150-156。
    李芳:〈民國年間天津的子弟書教育〉,《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15年第2期,頁108-113。
    李芳:〈觀看與書寫:清初、中葉旗人觀劇體驗與其俗曲創制〉,《中正大學學術年刊》第16期,2010年12月,頁221-250。
    李國平:〈於暢談風月之中,寓諧鐸譎諫之意——退中有進的民初小說理論〉,《殷都學刊》,2005年第3期,頁79-82。
    杜海燕:〈川劇高腔唱法與民族唱法比較〉,《作家》,2014年第2期,頁179-180。
    姚穎:〈「雙美共侍一夫」故事模式的背後——以《聊齋誌異》和子弟書「志目」為例〉,《蒲松齡研究》,2011年04期,頁43-52。
    姚穎:〈子弟書對《紅樓夢》人物性格的世俗化改編〉,《民族文學研究》,2006年第2期,頁84-89。
    姚穎:〈論《紅樓夢》子弟書對俗語的運用〉,《滿族研究》,2004年第2期,頁44-50。
    昝紅宇:〈清代時事類子弟書中的「子弟」形象考略〉,《山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頁64-66。
    孫大海:〈何守奇及其《聊齋誌異》評點——以北大藏本《批點聊齋誌異》為中心〉,《蒲松齡研究》2015年第4期,頁81-90。
    耿英:〈讀《子弟書全集》談其成果及補遺〉,《曲藝》,2014年第2期,頁22-26。
    高桂惠:〈豔與異的續衍辯證:清代文言小說「蒲派」與「紀派」的綺想世界──以《螢窗異草》為主的討論〉,《長庚人文社會學報》第1期,2008年4月,129-165。
    崔蘊華、田耕:〈子弟書與北京地域文化研究〉,《北京社會科學》,2008年第2期,頁90-95。
    崔蘊華:〈明清時期三大流域間的文化互動——彈詞、子弟書、木魚書淵源與相互關係研究〉,《蘇州大學學報》,2009年第9期,頁99-103。
    盛至梅:〈試論子弟書的敘事及體制及特點〉,《時代文學》,2011年第18期,頁180-181。
    郭曉婷:〈明清小說對說唱文學子弟書的結構影響〉,《民族文化研究》,2011年第6期,頁36-41。
    郭曉婷:〈從子弟書看清代旗人官吏的日常工作〉,《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頁107-112。
    陳錦釗:〈子弟書的整理與研究世紀回顧〉,《漢學研究通訊》,2003年第86期,頁18-27。
    曾麗蓉:〈同枝異花 各擅其妙——論蒲松齡《聊齋誌異》中的雙美情節〉,《蒲松齡研究》第2期,2013年2月,頁75-85。
    董國炎:〈市民文學與平民文學之爭〉,《吉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4期,頁54-59。
    賈靜波:〈《聊齋誌異》子弟書初探〉,《蒲松齡研究》,2008年第4期,頁85-96。
    賈靜波:〈《聊齋誌異》子弟書的「市民化特征分析」,《民間文化論壇》,2007年第3期,頁50-55。
    趙伯陶:〈讀全校會註集評《聊齋誌異》〉,《蒲松齡研究》2000年Z1期,頁17-23。
    趙志輝:〈《八角鼓》、《子弟書》考略〉,《社會科學輯刊》,1990年第1期,頁134-139。
    鄭秀琴:〈不關風化體,縱好也徒然——試論清代「聊齋戲」中的道德因素〉,《戲劇文學》,2009年第2期,頁92-95。
    鄭秀琴:〈清代《聊齋誌異》戲曲改編及其研究綜述〉,《蒲松齡研究》,2006年第4期,頁126-134。
    賴惠敏:〈從宗教場所到廟會中心─清代北京藏傳佛寺的演變及其與喀爾喀蒙古王公朝覲貿易的互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72期,2011年6月,頁1-54。
    錢翰:〈論兩種截然不同的互文性〉,《學術論壇》,2015年第2期,頁88-95。
    閻崇年:〈中國滿學研究評述1949-1991〉,《滿學研究》第1期,1992年7月,頁298-321。
    駱偉:〈試論《聊齋誌異》版本系統〉,《圖書與情報》,2008年第02期,頁124-129。
    顏崑陽:〈中國古典小說名著的文化原料性、不定式文本再製與多元價值兌現〉,《東華漢學》,2014年第19期,頁281-328。

    四、學位論文
    王美雨:《車王府藏子弟書方言詞語及滿語詞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2年。
    林均珈:《紅樓夢子弟書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
    姚穎:《論子弟書對小說〈紅樓夢〉的通俗化改編》,北京:北京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年。
    高岩:《〈聊齋誌異〉說唱研究》,長春:吉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崔蘊華,《子弟書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3年。
    張可:《清代審級制度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史博士論文,2011年。
    陳錦釗:《子弟書之題材來源及其綜合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博士學位論文,1977年。
    賈靜波:《聊齋誌異子弟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

    五、報紙
    朱家溍:〈老北京俗語正誤〉,《人民日報》海外版,第七版,文藝副刊,2000年11月9日。
    盛韵:〈歐立德談滿文與滿族認同〉,《東方早報》,第B02版。
    劉玉書:〈常談〉,《大公報》,1935年7月28日。

    六、網路資料
    wikiwand「北京衚衕列表」:(http://www.wikiwand.com/zh-hk/%E5%8C%97%E4%BA%AC%E8%83%A1%E5%90%8C%E5%88%97%E8%A1%A8)。
    中山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所網頁:
    (http://wxs.sysu.edu.cn/item1.html)。
    中國論文網:〈解析瀋陽滿族的形成〉:(http://www.lunwencloud.com/lunwen/lishilunwen/minzushizhi/20150619/367266.html)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2151030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151030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3001.pdf28885KbAdobe PDF21193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