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2704/143671 (78%)
Visitors : 49748717      Online Users : 87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0873


    Title: 臺北市國小學童人際關係、知覺關係霸凌與憂鬱行為表現之研究
    The study on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relational bullying and depressive behavior Of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In Taipei
    Authors: 藍弘偉
    Contributors: 王鍾和
    藍弘偉
    Keywords: 國小學童
    人際關係
    知覺受到關係霸凌
    憂鬱行為表現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Perceived relationship bullying
    Depressive behavior
    Date: 2017
    Issue Date: 2017-07-11 12:19:11 (UTC+8)
    Abstract: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市國小學童人際關係、知覺受到關係霸凌與憂鬱行為表現之關係,以臺北市公私立學校736位學童為研究對象。採用「校園生活問卷」、「國小學童同儕互動關係量表」及「兒童青少年憂鬱篩選量表」等研究工具,經由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及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1、臺北市國小學童知覺受到關係霸凌的程度屬中等偏低。
    2、臺北市四年級學童知覺受到關係霸凌的程度,高於六年級學童。
    3、臺北市家中排行獨生子女學童,知覺受到整體關係霸凌與關係操弄方面的關係霸凌,多於家中排行老么學童。
    4、臺北市家中排行獨生子女學童,知覺受到散播謠言方面的關係霸凌,多於家中排行老大學童。
    5、臺北市國小學童人際關係與知覺受到關係霸凌的關係,在性別、年級、家中排行與學校規模上皆有顯著相關;正向人際關係與知覺受到關係霸凌有顯著負相關;負向人際關係與知覺受到關係霸凌有顯著正相關。
    6、臺北市國小學童知覺受到關係霸凌與憂鬱行為表現的關係,在性別、年級、家中排行與學校規模上皆有顯著正相關。
    7、知覺受到關係操弄方面的關係霸凌與以競爭/忌妒方式與同儕互動的方式,最能有效預測臺北市國小學童的憂鬱行為表現。
    本研究依據上述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數點建議,以供相關實務工作者與後續研究者的參考。
    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教育部(2012)。校園霸凌防制準則。取自https://csrc.edu.tw/bully/rule_view.asp?Sno=1542
    王明傳、雷庚玲 (2007)。青少年前期的間接攻擊行為:同儕估計法的建構效度。中華心理學刊,49,205-224。
    王品蘋(2016)。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同儕關係與網路霸凌之相關研究─以大台南都會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諮商與輔導研究所,台南市。
    王淑苓(2011)。國小學童公平知覺、班級氣氛與校園霸凌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花蓮。
    王瑋婷(2012)。人格特質、親子關係、同儕關係與兒童憂鬱行為表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台北市。
    田如恆(2015)。國中導師對學生同儕衝突管理策略與班級關係霸凌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花蓮。
    朱麗璇(2016)。課後輔導班國小學童同儕互動、自我控制 與霸凌傾向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碩士學位學程,台北市。
    吳明隆(2007)。SPSS操作與應用-變異數分析實務。台北市:五南。
    吳佳蓉(2016)。國小高年級學童同儕互動經驗與校園霸凌現象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台南市。
    吳宛玫(2013)。國小教師工作壓力、制控信念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台中市。
    吳俊緯(2010)。國小高年級學童內外控傾向、社交能力與其關係攻擊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新北市。
    李季錦(2012)。認知行為取向團體輔導對提升國小五年級憂鬱傾向兒童挫折容忍力之效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教學碩士學位班,台北市。
    李雅君(2010)。嘉義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校園被霸凌現況與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嘉義。
    邢精霞(2012)。國校高年級關係霸凌行為與同儕互動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嘉義。
    兒福聯盟(2009)。台灣校園霸凌現象與危機因素之解析。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15(內政部兒童局出版)。
    兒福聯盟(2013)。2013年台灣校園關係霸凌調查報告。取自: http://www.children.org.tw/research/detail/69/584
    周桂如(2002),兒童與青少年憂鬱症,護理雜誌,49(3),16-23。
    林宜樺(2015)。園藝治療團體對遭遇關係霸凌青少年提升正向情緒之輔導效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台南市。
    林芳薇(2013)。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校園霸凌行為之相關性。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屏東。
    林姵君(2003)。增進班級人際關係活動方案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屏東。
    林偉婷(2012)。國小高年級資源班學生學校適應與霸凌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台中市。
    林國丞(2014)。家長憂鬱情形與兒童人際關係對子女心理健康之研究-以台北市國小學童樣本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防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研究所,台北市。
    林淑華(2002)。國小學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
    林滄崧(2012)。校園霸凌與防治。載於楊士隆(主編),校園犯罪與安全維護(頁139-197)。台北市:五南。
    林聯章(2002)。人際關係之培養。「T&D飛訊」,1,1-13。
    邱靖惠、蕭慧琳(2009)。臺灣校園霸凌現象與危機因素之解析。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15。
    唐雅琳(2009)。大學生在關係攻擊中真實受害經驗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新竹。
    夏麗鳳(2011)。澎湖縣新移民子女與非新移民子女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台北市。
    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劉雅瑩(2002)。人際關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心理。
    徐秋芳(2012)。國小學童依附關係、衝動性格與遭受關係霸凌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新竹。
    張春興(主編)(2002)。張氏心理學辭典。新北市:東華。
    張高賓(2005).兒童及青少年憂鬱篩選量表編製及應用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高雄市。
    張晴琇(2012)。國小高年級學童被霸凌知覺、人際關係與安全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研究所,新竹。
    張碧伶(2012)。雲林縣國小低年級學童的同儕關係、班級氣氛與霸凌行為關係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系,嘉義。
    張曉婷(2012)。桃園縣公立國小高年級學童憂鬱傾向與同儕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台北市。
    張燕麗(2002)。母女在休閒態度、滿意度、憂鬱情緒之相關:以成人初期未婚女性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系,彰化。
    張麗華(2013)。國小學童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研究~以新北市某國小高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台北市。
    曹維序(2015)。大學生家庭系統分化、人際親密與憂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研究所,台北市。
    粘絢雯(2009)。導師班級經營、班級氣氛與班級關係攻擊、關係受害情況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台北市。
    許詩珮(2013)。大學生網路霸凌現況與受害之人格、因應與憂鬱相關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心理學研究所,桃園。
    郭秋美(2009)。國小高年級學童生命態度、人際關係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高雄市。
    郭啟瑞(2005)。國小學童依附關係與人際關係、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台南市。
    郭淑玲(2004)。台灣現行融合教育國中普通生與身心障礙生同儕關係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系碩士班,新北市。
    郭德盛 (2012)。人格特質對國小學童社群網站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之研究‒以臺中市龍井區六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公共政策研究碩士班,嘉義。
    陳怡均(2012)。國小教師上司、下屬及同儕主管部屬交換關係與職場霸凌對憂鬱指數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嶺東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臺中市。
    陳明珠(2011)。高中職學生霸凌經驗與人際依附風格、焦慮、憂鬱情緒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高雄市。
    彭怡萍(2011)。運用靜心活動團體方案協助國小憂鬱債向兒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教育碩士在職專班,花蓮。
    曾吉玉(2016)。國中生網路霸凌受害經驗與憂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健行科技大學,國際企業經營系碩士在職專班,桃園市。
    曾茗偉(2016)。苗栗縣國小學生個人屬性和霸凌的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運輸科技與物流管理學系,新竹。
    黃凱柔(2015)。新移民與非新移民子女校園霸凌被害經驗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嘉義。
    黃德祥(2001)。青少年的同儕關係與社會比較對人格發展的影響。瞿立鶴(主編),青少年人格的建構(188-233)。台北:人格建構工程學研究基金會。
    黃曉雯(2006)。國小學童自我概念、情緒能力、依附關係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研究所,台南市。
    葉佳蓁(2012)。國小六年級學童人格特質、同儕關係與霸凌角色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雲林。
    劉力豪(2013)。學生知覺班級氣氛與校園關係霸凌被害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嘉義。
    蔡志益 (2012)。青少年問題解決與憂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所),臺東。
    蔡育峰(2013)。國小校園霸凌受害學童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臺東。
    蔡佩君(2012)。網路霸凌受害經驗對大學生憂鬱傾向影響之研究-以恢復力為調節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台南市。
    盧昀瑜(2013)。雲林縣國中學生家庭結構、教師管教方式與霸凌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彰化。
    謝佑欣(2010)。參與課後照顧之國小學童憂鬱傾向及其相關影響因子流行病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防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研究所,台北市。
    謝翠祝(2007)。遭受人際傷害之國小學童其寬恕態度、生活適應與憂鬱傾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輔導教學碩士班,新竹。
    簡珮珊(2016)。桃園市國小中年級學童網路素養、人際關係與網路霸凌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健行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班,桃園市。
    簡嘉怡(2014)探討國中生人格特質與人際關係對憂鬱之影響-以人際關係為中介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雲林。
    藍珮君(2006)。國中女生關係攻擊行為及意圖歸因、友誼品質、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台北市。
    魏頡(2014)。國中生學習態度、心理健康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以台東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台北市。
    羅品欣(2004)。國小學童的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情緒智力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台北市。


    英文部分
    Björkqvist, K., Lagerspetz, K. M. J., & Kauhiainen, A. (1992). Do girls manipulate and boys fight? Developmental trends regarding direct and indirect aggression. Aggression Behaviour, 18, 117–27.
    Brammer, L. M.(1993). The Helpering Relationship : Process and Skill. New York : Petrocelli Books
    Cairns, R. B., Cairns, B. D., Neckerman, H. J., Ferguson, L. L., & Gariepy, J. L.(1989). Growth and aggression: Childhood to early adolescenc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5, 320-330.
    Coyne, S. M., Archer, J., Eslea, M., & Liechty, T.(2008). Adolescent perceptions of indirect forms of relational aggression: Sex of perpetrator effects. Aggressive behavior, 34(6), 577-583.
    Crick, N. R., & Grotpeter, J. K. (1995).Relational aggression, gender, and social-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Child Development, 66, 710-722. doi: 10.1111/1467-8624.ep9506152720
    French, D. C., Jansen, E. A., & Pidada, S. (2002). UnitedStates and Indonesian children’s and adolescents’reports of relational aggression by disliked peers.Child Development, 4, 1143-1150.
    Galen, B. R., &; Underwood, M. K. (1997). A developmental investigation of social aggression among childre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3 (4), 589-600.
    Heider, F. (1958).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New York: WileyHerman-Stahl, M. A., Stemmler, M., & Petersen, A. C.(1995). Approach and avoidant coping : Implications for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8(3), 649-665.
    Heiman, T .(2000). Friendship quality among children in three educational settings.Journal of Intellectual & Development al Disability, 25(1), 1-12.
    Newman, M., Holden, G., & Delville, Y. (2005).Isolation and the stress of being bullied. Journal of Adolescence,28, 343–357.
    Olweus, D. (1991).Bully/victim problems among school children: Basic facts and effects of a school based intervention program. In I. Rubin & D. Pepler (Eds.),The development and treatment of childhood aggression (pp.411-447). Hillsdale, NJ: Erlbaum.
    Olweus, D. (1993). Bullying at school: 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can do. Cambridge, MA: Blackwell. Publishers.
    Powell,D.H.(1983).Understanding human adjustment:Normal adaptation in the life cycles.Boston:Little-Brown.
    Rigby, K. (2008). Children and bullying: How parents and educators can reduce bullying at school. Oxford: Blackwell.
    Schutz, W. C. (1960). A three-dimensional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behavior. New York: Holt.
    Underwood (2003)。Social Aggression Among Girls。New York: Guilford.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103911016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911016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1601.pdf1567KbAdobe PDF2396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