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41/141868 (78%)
Visitors : 47524894      Online Users : 88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2235


    Title: 鄉鎮市區公所政風主管人員角色認知與學習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Role Cognition and Learning of Government Employee Ethics Executives of Townships, Cities and Districts Offices
    Authors: 戴雅芹
    Tai, Ya Chin
    Contributors: 蕭武桐
    Xiao, Wu Tong
    戴雅芹
    Tai, Ya Chin
    Keywords: 公所
    政風主管人員
    角色
    Date: 2017
    Issue Date: 2017-08-28 11:54:29 (UTC+8)
    Abstract: 鄉鎮市區公所為地方治理之行政機關,政風人員肩負機關政風工作之責,現況公所政風人員角色為何及如何精進政風工作,實有深入研究之必要。本論文以研究者任職之臺中市區公所政風主管人員(政風室主任)為研究對象,運用文獻分析、參與觀察及深度訪談研究方法,探討政風主管人員角色認知與學習,並依研究發現,就實務層面提出政策建議,提供政風人員工作職涯及廉政人力規劃、業務及績效制度檢討之參考。
    本研究發現有:(一)公所政風工作之重點為預防,查處角色弱化,公所政風人員的角色被定位為協助者之預防角色,但實務上仍有被認為有過度干預之嫌。(二)政風人員操守攸關機關同仁及地方里長對政風的信任度。(三)機關首長的支持與否影響公所政風工作的推動。(四)法律及採購被認為是公所政風人員應具備的專業;能力部份多數則認以溝通及觀察能力為重。(五)現行公所政風人力編制應依機關特性、業務量及人力數檢討。(六)初任公所政風主管因前工作職務欠缺輪動致歷練不足。(七)立委對於政風機構人員設置管理條例第9條之修正提案,尚無急迫修法必要。(八)政風工作業務繁雜,部分業務如機關安全維護(含檢查)及資訊安全稽核,與機關既有秘書及資訊單位(或人員)工作重疊及政風人員未具專業,致分散工作能量。(九)公所政風經營重點在人,強化經營外部關係(走出辦公室)及內外部宣導作為。(十)政風績效制度綑綁政風人員工作自主性及侷限政風工作廣度。
    本研究建議爰依研究發現提出政策建議之近程、中長程方案,其中近程方案有:(一)提升公所政風人員查處能力及揭弊決心勇氣,平衡過度傾斜重預防之查處角色弱化問題。(二)加強政風人員操守考核,適時汰劣留良,維持政風的品操。(三)展現政風專業,贏得首長信任支持。(四)精進政風工作專業及能力。(五)落實職務輪動、機關輪調,推行科員先行代理,增加政風人員的工作歷練。(六)公所政風經營以人為本,應強化內外部宣導,並拓展外部關係。而中長程方案有:(一)廉政署應通盤檢討政風人力編制,以符實務現況需求。(二)如欲通過政風機構人員設置管理條例第9條之修正提案,應研擬增加相關配套措施。(三)檢討現有業務工作存廢必要,適時去業務化回歸專業權責單位。(四)檢討政風績效制度,引領政風人員做有益而非做有績效的工作面向。
    Reference: 一、中文部分
    (一)專書
    朱敬先 (1988)。《學習心理學》。臺北市:千華出版公司。
    江紹倫 (2009)。《認知心理與通識教育:二十一世紀透視與實踐》。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余致力 (主編)(2011)。《廉政與治理》。臺北市:智勝文化。
    周新富 (2006)。《家庭教育學:社會學取向》。臺北市:五南書局。
    周新富 (2013)。《教育社會學》。臺北市:五南書局。
    林婷煜 (2000)。《學習》。臺北市:商周出版。
    周春塘 (2007)。撰寫論文的第一本書。臺北:書泉出版社。
    吳秉恩 (1993)。《組織行為學》,二版。臺北:華泰。
    吳瓊恩 (2011)。《行政學》,增訂四版,臺北:三民。
    法務部政風司 (編)(2008)。《法務部政風白皮書》。臺北:法務部。
    法務部廉政署 (編)(2016)。《法務部廉政署104年度工作報告》。臺北:法務部廉政署。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的分析與寫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 (二版,133-144)。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姚美華、胡幼慧(2008)。〈一些質性法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蒐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二版,117-132)。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施良方 (1996)。《學習理論》。高雄:麗文文化。
    高宣揚 (1996)。《當代社會理論(上)》。臺北市:五南。
    高 強(2009)。《論文研究與寫作》。臺中︰滄海書局。
    陳向明 (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圖書。
    陳向明 (2007)。《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圖書。
    陳李綢 (1999)。《認知發展與輔導》。臺北,心理。
    張芳全 (2011)。《論文就是要這樣寫》,第二版。臺北:心理出版社。
    張春興 (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彭懷恩 (2004)。《當代社會學概論》。臺北:風雲論壇。
    彭懷真 (2007)。《二十一世紀社會學》。臺北:風雲論壇。
    黃富順、陳如山、黃慈 (編著)(1996)。《成人發展與適應》,初版。臺北縣蘆洲:空大。
    傅岳邦 (2006)。《組織行為》。臺北:新文京。
    葛修文 (編著)(2007)。《關於社會學的100個故事》。臺北:宇河文化。
    潘淑滿 (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潘淑滿 (2006)。《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出版社。
    蔡今中 (2008)。《社會科學研究與論文寫作:成功發表秘笈》。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蔡文輝 (2010)。《社會學》。臺北:三民書局。
    蔡文輝 (2006)。《社會學理論》,第三版。臺北:三民書局。
    蔡文輝 (2001)。《社會學》。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謝金青 (2011)。《社會科學研究法-論文寫作之理論與實務》。臺北:威士曼文化。
    鄭麗玉 (2006)。《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二版。臺北:五南。
    饒見維 (1994)。《知識場論:認知、思考與教育統合理論》。臺北,五南。
    (二)期刊論文
    法務通訊雜誌社刊訊 (2015)。〈羅部長勉勵廉政班學員莫忘初衷信念〉。《法務通訊》,第2763期,第2版。
    劉坤億 (2007)。〈從訓練到學習:政府部門人力資源發展的趨勢〉。《人事月刊》,第44卷,第3期。
    (三)研究計畫
    蕭武桐 (2010)。〈法務部98年「政風機構組織設計及職權行使法制化之研究」報 告書〉。臺北市:《行政院研究考核發展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四)學位論文
    丁國耀 (2013)。〈我國政風人員角色之研究─以臺北市政府為例〉。私立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王瑞琦 (2006)。〈政風人員工作績效壓力之研究〉。私立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石新添 (2006)。〈高階政風人員核心能力之研究-以北台灣地區簡任政風人員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余世銘 (2007)。〈政風人員工作生活品質與組織承諾之研究-以司法院及所屬政風機構為例〉。國立臺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宋昭德 (2002)。〈二元權威組織獨立性之研究-我國政風機構的分析〉。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宋秀英 (2012)。〈基層行政人員角色與衝突-以臺北市交通事件裁決所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李鐵橋 (2002)。〈國稅政風單位角色之研究與執行成效分析-以南區國稅局為例〉。私立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旺政 (2002)。〈政風人員角色衝突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李青田 (2011)。〈監理機關員工對政風人員角色評價之研究-以臺中區監理所為例〉。私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李培銘 (2015)。〈從預警制度談政風人員核心價值〉。私立環球科技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佑宗 (2009)。〈地方政府政風人員組織效能感之研究〉。私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姚天健 (2005)。〈嘉義地方法院員工對政風人員角色與功能認知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武博 (2004)。〈我國司法機關政風機構政風人員角色扮演與肅貪執行成效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志昌 (2009)。〈地方政府政風人員角色衝突之研究-以臺東縣為例〉。國立臺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光志 (2001)。〈彰化縣政風體系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張語軒 (2016)。〈政風機構的角色─規訓與懲罰的觀點〉。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陳書樂 (2002)。〈我國政風組織功能與人員角色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陳治良 (2006)。〈地方政府政風機構防腐角色與功能之研究-以南投縣政府為例〉。國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陳螢松 (2004)。〈政風機構人員工作承諾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 所碩士論文。
    梁坤輝 (2004)。〈政風人員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壓力反應關係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碩士論文。
    康明旺 (2004)。〈政風人員核心能力與培訓制度之研究〉。私立世新大學行政管 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聖賢 (2013)。〈政風人員角色衝突之研究-以鄉(鎮、市)公所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石金 (2004)。〈公務員對政風機構功能評價之研究-以財政部所屬關稅及國稅機關為例〉。私立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賈鵬鴻 (2004)。〈財政部政風人員核心能力之研究〉。國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郭欣瑀 (2013)。〈政風人員角色衝突對工作滿意度與工作投入之影響-以臺北市政府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歐陽淑玲 (2015)。〈公部門政風人員核心職能之研究─以A單位為例〉。私立元智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蕭 鈺 (2003)。〈「公共性」概念意涵之探索性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所博士論文。
    羅仕郎 (2000)。〈我國政風人員工作滿足感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蘇 靖 (2011)。〈政風人員工作壓力之研究─以臺北市政府為例〉。私立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鑑傳慶 (2005)。〈民主化過程中官僚體系轉變的探討:以我國政風機構為例〉。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五)譯著
    王文科 (主譯)(1989)。《學習心理學》(B. R. Hergenhahnm原著)。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危芷芬、田意民、何明洲、高之梅等 (編譯)(2010)。《心理學導論》 (Susan Nolen-Hoeksema等著)。臺北:新加坡商聖智學習。
    李美華等 (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上下冊(Earl Babbie原著)。臺北:時英出版社。
    李美華等 (譯)(2004)。《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上下冊(Earl Babbie原著)。 臺北:時英出版社。
    李青芬、李雅婷、趙慕芬 (譯)(2002)。《組織行為學》,第九版(Stephen P. Robbins 原著)。臺北:華泰文化事業。
    李茂興 (譯)(2001)。《組織行為》,第六版(Stephen P. Robbins原著)。臺北市:揚智文化。
    吳芝儀、李奉儒 (譯)(2008)。《質的評鑑與研究》(Michael Quinn Patton原著)。嘉義市:濤石文化。
    林財丁、林瑞發 (編譯)(2008)。《組織行為》,第九版(Stephen P. Robbins & Timothy A. Judge)。臺北:台灣培生教育。
    林翠湄、王雪貞、連廷嘉、黃俊豪 (譯),蘇建文 (總校閱)(2005)。《發展心理學》上、下冊(David R .Shaffer原著)。臺北市:學富文化。
    馬康莊、陳信木 (譯) (1992)。《社會學理論》 (下冊) (George Ritzer原著)。臺北:巨流。
    張可婷 (譯)(2009)。《做出有效的研究論文與計劃》(Keith F. Punch原著)。臺北縣:韋伯文化國際。
    游恆山等 (編譯)(1991)。《發展心理學》(Robert M.Liebert & Rita Wicks-Nelson & Robert V.Kail原著)。臺北市:五南圖書。
    陳育含 (譯)(2010)。《訪談研究法》(Steinar Kvale原著)。臺北縣:韋伯文化國際。
    黃家齊 (編譯)(2011)。《組織行為學》,十三版(Robbins Judge 原著)。臺北市:華泰。
    黃惠雯等 (譯)(2003)。《最新質性方法與研究》(Benjamin F.Carbtree & William L.Miller原著)。臺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郭靜晃、吳幸玲 (譯)(1994)。《發展心理學-心理社會理論與實務》(Philip and Barbara Newman原著)。臺北市:揚智文化。
    潘中道、胡龍騰 (譯)(2010)。《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Ranjit Kumar原著)。臺北市: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謝昇佑、魏龍達 (譯)(2010)。《常民風格的社會學》(David M. Newman原著)。臺北:學富文化。
    (六)網路資料
    行政院全球資訊網http://www.ey.gov.tw/
    法務部廉政署http://www.aac.moj.gov.tw/
    臺北市政府政風處網站http://doge.gov.taipei/
    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
    自由時報http://www.ltn.com.tw/ 自由評論網http://talk.ltn.com.tw/
    蘋果日報http://www.appledaily.com.tw/
    大紀元時報http://www.epochtimes.com/
    臺灣時報http://www.twtimes.com.tw/
    大成報http://www.greatnews.com.tw/
    中央社http://www.cna.com.tw/
    聯合新聞網https://udn.com/
    台灣好新聞http://www.taiwanhot.net/
    台灣法律網http://www.lawtw.com/
    ETtoday東森新聞雲http://www.ettoday.net/
    二、外文部分
    Arlin, P.K. (1975).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adulthood: A fifth stag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 11,602-606.
    Bandura, A. (1962).The influence of rewarding and punishing models on the acquisition and performance of imitative responses, Unpublished manuscript ,Stanford University.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Bandura, A. (1992). Perceived self-efficacy in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functioning.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8,117-148.
    Biddle, Bruce J. & Thomas, Edwin J.(1966).Role theory:concepts and research. New York:Wiley.
    Domjan, M. (1993). Principles of learning and behavior(3rd ed.).Pacific Grove, CA:Brooks/Cole.
    Fischer, K.W. (1980).A theory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the control and construction of hierarchies of skills. Psychological Review, 87,477-531.
    Griffin, R. W. (2011). Management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10th ed. ). Asia: Cengage Learning South-Western.
    Hanson E. Mark (2002).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ew York: Addison-Wesley.
    Kimble, G. A. (1961). Hilgard and marquis conditioning and learning. New York: Appleton.
    Kimble, G. A. (1967). Foundations of conditioning and learning. New York: Appleton.
    Maslow, A. H. (1970).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2nd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Miller, G. A. (1962). Psychology: the science of mental life. New York: Harper & Row Co. p.212.
    Newman, B. M. & Newman, P. R. (1991). Development through life. Pacific Grove, California:Books/Cole.
    Nisbet, R. A. (1966). The sociological tradition. Taipei: Rainbow-bridge Book Co.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9992109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92109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行政管理碩士學程(MEPA)]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9101.pdf9774KbAdobe PDF2138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