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44/141864 (78%)
Visitors : 48024276      Online Users : 115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9947


    Title: 政治認同的衝突與再社會化 ---以大陸籍配偶為例
    Authors: 林彥佑
    Lin, Yen yu
    Contributors: 游清鑫
    林彥佑
    Lin, Yen yu
    Keywords: 大陸籍配偶
    政治社會化
    認同
    再社會化
    Date: 2018
    Issue Date: 2018-09-03 15:58:29 (UTC+8)
    Abstract: 中文摘要
    本論文的研究,試圖透過來台灣生活十年以上,都已經超過能取得身分證的規範時間的大陸籍配偶,來了解政治社會化的影響要件,和心態轉換過程的衝擊。
    研究內容透過深度的訪談,首先對於大陸籍配偶,來台前和家人以及朋友,對台灣的政治社會生活各方面印象,分析其政治化和社會化的程度,還有影響因素,接著大陸籍配偶婚嫁到台灣之後,大陸籍配偶感受到那些適應衝擊,例如家人、同儕、媒體等,哪個部份影響最深?去對比出,影響大陸籍配偶政治社會化更深或變淺的關鍵。另外在台灣長久居住,政府制度的完備性和友善程度,還有哪些是可以被提升的,或是大陸籍配偶在意的身分證取得時間,不如外籍配偶,這個部分的影響,是否仍是大陸籍配偶感受到歧視的最重要原因。還有大陸籍配偶對於台灣和大陸間關係的看法,來台待得越久,大陸籍配偶是否更認同自己是台灣人,抑或是還是覺得自己仍是中國人,也或許兩者都是,以及大陸籍配偶來台時間越久,對於台灣越發有落地生根的想法。
    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a)論文與書籍
    王偉男、張賢樺(2017)。〈落葉歸根,抑或落地生根?--在台陸配群體對未來歸宿的可能選擇〉,上海交通大學,《閩台關係研究》,4: 8-10。
    伊慶春、章英華(2006)。〈對娶外籍與大陸媳婦的態度:社會接觸的重要性〉,《台灣社會學》,12 : 191-232。
    林怡君(2009)。〈婚姻中兩性政治傾向轉變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林麗雯(2004)。〈都市區域中流轉移者的移民地認同意識-以台北縣大陸女性配偶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傳播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張瀞方(2011)。〈大陸配偶與外籍配偶集體認同之分析〉,國立暨南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陳小紅(1994)。〈大陸地區人民來臺定居及居留之問題探討〉,專案研究報告,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委託研究。
    陳義彥,1979年,《台灣地區大學生政治社會化之硏究》,台北:德成書店。
    陳義彥、陳陸輝(2004)。〈台灣大學生政治定向的持續與變遷〉,《東吳政治學報》,18: 6
    劉千嘉(2003)。〈大陸新娘的台灣經驗:一個社會學的觀點〉,國立中山大學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楊色玉(2005)。〈高雄市女性外籍與大陸籍配偶投票行為之6研究-以2004年立法委員選舉為例〉,國立中山大學社高階公共政策碩士學程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婉瑩、李品蓉(2009)。〈大陸配偶的公民權困境-國族與父權共謀〉,《臺灣民主季刊》,6(3) : 47-86。
    潘淑滿(2004)。〈從婚姻移民現象剖析公民權的實踐與限制〉,《社區發展季刊》,105:30-43。
    湖湘老民(2016)。《100個大陸新娘的台灣夢:台灣走透透尋訪大陸女姓配偶錄》,新北市:喜樂亞出版社。
    (b) 網路部分
    大陸配偶在台生活資訊手冊
    http://ws.mac.gov.tw/001/Upload/OldFile/public/MMO/RPIR/book516.pdf,擷取日期2018年5月15日
    台商大陆投资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ta/440421.htm,擷取日期2018年5月15日
    許陳品(2018)。〈陸配參選縣議員 嶄露溫柔力量〉,5月3日,聯合新聞網。
    https://udn.com/news/story/6844/3121611,擷取日期2018年5月8日。
    潘杏惠(2010)。〈陸配挺小英 台灣就是家〉,7月21日,自由時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jul/21/today-p1.htm,擷取日期2018年3月6日。
    蘇芳禾(2017)。〈曾是共產黨 中國配偶任新住民委員〉,2月23日,自由時報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1080564,擷取日期2018年3月6日。
    (二) 英文部份
    Dennis, Jack ed. (1973). Socialization to Politics: A Reader. N. Y.: John Wiley & Son, Inc.
    Easton, D. and J. Dennis (1969).Children in the Political System: Origins of political Legitiamcy. NY: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 (1969). “The Child’s Image of Government.”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of Politcal and Social Science, 361:40-57.
    Easton, David and Robbert D. Hess (1961). “Youth and the Political System.” In Seymour M. Lipset and Leo Lowenthal, eds., Culture and Social Character. N. Y.: The Free Press.
    Hyman, Herbert (1959).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New York: Free Press.
    Langton, K. P. (1969). Politcal Socializ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ark, Robert Ezra (1950). Race and Culture. Glencoe, Ill.: Free Press.
    Pye, Lucian W. (1962). Politics, Personality, and Nation Building: Burma`s Search for Identity. New Haven, Mass.: Yale University Press.
    Pye, Lucian W. and Sidney Verba eds. (1965). Political Culture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ye, Lucian W. (1985). Asian Power and Politics: Th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Authority. Cambridge, Mass.: Belknap Press.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100921109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921109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THE.NCCU.MEPA.050.2018.F09
    Appears in Collections:[行政管理碩士學程(MEPA)]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10901.pdf901KbAdobe PDF2136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