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1321/142230 (78%)
造訪人次 : 48402464      線上人數 : 84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9948


    題名: 大武山脈黑金文化原民咖啡產業行銷策略探討
    An Exploration on The Marketing Strategies of ";Aboriginal";Coffee Industry-The Black Gold Culture In Dawu Mountain
    作者: 李秀芬
    Lee, Hsiu-Fen
    貢獻者: 蕭武桐
    李秀芬
    Lee, Hsiu-Fen
    關鍵詞: 行銷組合
    微型經濟
    主流價值
    行銷策略
    國際競爭市場
    Marketing mix
    Micro economy
    Mainstream value
    Marketing strategy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market
    日期: 2017
    上傳時間: 2018-09-03 15:58:44 (UTC+8)
    摘要: 摘 要
    社經地位薄弱的原住民,以「謙卑」、「分享」、「互助」、「悠閒」的寬宏態度面對大自然與生活,用樂觀豁達、逆來順受的心境接受主流價值「政策」規劃。然而許多政策早已失去正當性並未與時俱進修法且因資訊上下不對稱,造成原民農生活條件的困境一直無法有效改善,原鄉部落微型經濟一再的受到阻礙、傷害與發展。
    本研究主要是藉由實境深入訪談瞭解原民有機咖啡的行銷困難,什麼樣策略可以改變轉成契機,經研究調查過程中發現,自中央農委會農糧署至各縣市政府農業局,多對台灣本土咖啡產業日益攀升的龐大商機發展潛質並不重視。未見政府農政單位有專責機構全面輔導咖啡生產行銷,以致生產經營者並未獲得較好的經濟收益。本文以原民咖啡產業行銷個案為探討對象,所面臨的問題及因應策略,除了實地情境觀察、半結構式深入訪談並以文獻探討法釐出,建議其經營管理之最佳策略的推動。
    研究分析發現直接影響原民農經營生產問題:政策實施時間過長未適時的檢討,社會結構日益快速的變化而法令無法跟進修改,阻礙了偏遠山地弱勢原民產業發展。行政單位上下未建立訊息傳遞機制且資訊不對稱,致最基層公所因不知(動災)修法而無法銜接落實上級政策的變動,造成原民農成為最直接的受害者。立意甚佳的經濟發展政策計畫方案,因當時的時空背景因素停滯但也未因應時空環境的轉變繼續推動執行。這些都是阻礙原民微型經濟轉變契機的因素。
    如何使得原民有機咖啡進入台灣市場以行銷學上的6P探討咖啡產業:行銷面,整合小農個體戶合作結盟創造原民聯合品牌知名度;策略上,產品市場區隔差異化,產質穩定價格才會提升;銷售通路,應配合參與各大型活動增加曝光機會,積極建構網絡通路及網路運用;政策方面,政府應積極輔導成立專責機構,吸引更多原民青年投入生產增加產值更具競爭力,拓展台灣咖啡市場並開創進軍國際舞台。

    關鍵字:行銷組合、微型經濟、主流價值、行銷策略、國際競爭市場
    Abstract
    In facing the nature and life, the “Aboriginal” of weak social status are accepting
    the main stream value of ‘Policy’ in an attitude of ‘humility’, ‘sharing’, ‘mutual help’ and ‘leisurely’. However, many policies failed to keep up with times or information asymmetry up and down, resulting the micro-economy of Aboriginal Tribes has been repeatedly hampered and harmed.

    This research was mainly to study the marketing difficulties of “Aboriginal”
    coffee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in order to find out what kind of strategy can it be turned into an better opportunity.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Agricultural Resources Commission’ of Central Government from beginning did not attach too much importance to the potential development and growing business opportunities of the coffee industry. There are no government agricultural agencies have a dedicated unit to counsel and
    provide comprehensive assistances to the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of coffee in order better economic benefits for the producers.

    The study through case by case discussing with individual coffee producer, to explore the best practices of the management, to understand the problems of their facing and as well as the coping strategies. By tak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exploration, field
    observation and semi structure in-depth interviews to promote the best policy of “Aboriginal” coffee industry.

    It has been discovered that, ‘Policy’ after implement for a long time must be
    ‘Review and Adjust’ with ‘Time and Law’, otherwise will hinder the weak industry, creating direct impact to th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of coffee farmers’ development. Problems such as ‘Information Asymmetry’, ‘Top to Bottom Administrative Inconsistencies’, causing the basic public sectors failed to implement the policies effectively, in result of indigenous people to become direct victims. Some good policies due to spatial factors being in stagnation, unable to continue in accordance with time and space changes. All these factors were found attributed to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miniature economic in Aboriginal areas.

    This study explored how the Aboriginal coffee be introduced into Taiwan
    market and how the coffee industry should act towards the ‘6 P’.
    In Strategy: to integrate individual farmer to create independent brand awareness;
    In Marketing: to positioning the product brand, and to stabilize production in
    order prices to increase;
    In Sales Channels: to participate all kinds of sales promotional activities for
    better exposition, to introduce online selling and home delivery sales; In Policy: Government to set up dedicated agencies to enlarge Taiwan coffee market, to attract more farmers to put into production, to increase the output value to become more competitive in the expansion of International Market.



    Keywords: marketing mix, micro economy, mainstream value, marketing strategy,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market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文誠(2015)。從國家公園到地質公園:一個社區參與的保育制度(一)。
    地景保育通訊(41),2-7。
    王明元、柯來成(2006年05月)。原住民部落產業發展結合觀光的可行性探討:
       以重振【德文咖啡】產業為例。2006年海峽兩岸休閒產業發展學術研討會,
    台中。
    王嵩山(2010)。博物館蒐藏的文化與科學。台北:國立台灣博物館。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2002)。台灣原住民族語教學發展之趨勢。原住民
    教育季刊(25),56-71。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2004)。山與海形塑的民族性格。歷史月刊(58),
    175-212。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2005)。歷史月刊(201),18-30。
    古坑鄉農會(2016)咖啡節,2016年12月08日。取自:網址www.gkcafe.org.tw/。上網瀏覽:2016年12月25日。
    台東太麻里地區農會(2016)農業商城。取自:網址tmlfa.ttmall.com.tw/。
       上網瀏覽:2016年12月25日。
    台東金峰鄉公所(2016)部落風情,體驗部落特色與熱情。
       取自:網址www.ttjfng.gov.tw/。上網瀏覽:2016年12月25日。
    台東網路農場(2016)農情資訊,純淨台東。精緻農產,農產商城。
       取自:網址efarmer.taitung.gov.tw。上網瀏覽:2016年12月25日。
    台東縣政府(2017)。台東縣政府106年度施政計畫。台東縣政府國際發展及計畫處編印,23~29。取自:網址www.taitung.gov.tw/。上網瀏覽:2017年01月25日。
    台東縣政府(102年到106年)。年度施政計畫書。2013年到2017年。
       取自:網址www.taitung.gov.tw/。上網瀏覽:2017年01月25日。
    田哲榮、司徒懿(2010)。《解析質性研究法與資料》。台北:韋伯文化。
    台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2016)族群介紹–認識原住民族。取自:網址www.tipp.org.tw/aborigines.asp。上網瀏覽:2017年02月10日。
    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年報,(1996-2011)。取自:網址
       www.moi.gov.tw/stat/index.aspx。上網瀏覽:2016年12月12日。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青年農民創業論壇(2015)。取自:網址ifarmer.coa.gov.tw/。
       上網瀏覽:2016年12月12日。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2016)。取自:網址www.tres.gov.tw/。
       上網瀏覽:2016年12月12日。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野生動物保育法第24條修正案(2013)。
       取自:網址www.coa.gov.tw/上網瀏覽:2017年06月02日。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局(2004)。取自:網址www.baphiq.gov.tw/。
       上網瀏覽:2016年12月25日。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農糧統計(2016)。取自:網址www.coa.gov.tw/。
       上網瀏覽:2016年12月12日。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人口結構,(1990-2015)。
       取自:網址agrstat.coa.gov.tw/sdweb/public/indicator/Indicator.aspx。
       上網瀏覽:2016年12月25日。
    江思婷(2016年10月08日)。單品咖啡的世界。東方報網站,
       取自:網址eastnews.tw。上網瀏覽:2017年02月12日。
    交通部觀光局(2016)。交通部觀光局補助旅行業推廣台東縣旅遊實施要點。
       取自:網址taiwan.net.tw/。上網瀏覽:2016年12月12日。
    交通部觀光局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2017)。取自:網址
       https://www.maolin-nsa.gov.tw/gov/。上網瀏覽:2017年03月12日。
    李中一(2004)。測量工量的效度與信度。台灣公共衛生雜誌,23(4),272-280。
    李公哲(編)(1998)。永續發展導論。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及中華民國環境工程
       學會編印。台北:教育部。
    李政賢、廖志恒、林靜如(2007)。質性研究導論。台北:五南。
    李熙(2015年08月07日)。適量飲用咖啡有助遠離阿茲海默症。大紀元,
    取自:網址www.epochtimes.com 。上網瀏覽:2017年01月15日。
    李錫東(2009)。文化策劃實務。台北: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吳芝儀、李奉儒,(2008)。《質性研究與 評鑑》。嘉義市:濤石文化。
    吳定(1998)。公共組織行銷的策略性規劃。公訓報導,(80),14-22。
    吳定(2003)。《公共政策》。台北:空大。
    吳定(2008)。《公共政策》。台北:五南。
    吳定(2013)。《公共政策辭典》。台北:五南。
    吳明哲、陳烈夫(2008)。基因轉殖作物田間試驗管理及生物安全評估之建立。
    植物總苗生技,(13),20-27。取自:網址agbio.coa.gov.tw/image.../03。
       上網瀏覽:2016年12月25日。
    吳秀鳳、廖添成(2012年6月21日)。台東太麻里金土咖曙光咖啡介紹。
    公共電視,有話好說,取自:網址http://talk.news.pts.org.tw。
       上網瀏覽:2016年12月25日。
    吳思華(2004)。文化創意的產業化思維(上)。《典藏今藝術》,第136期,114-117。
    吳思華(2004)。文化創意的產業化思維(下〉。《典藏今藝術》,第137期,134-137。
    吳統雄(2017)。研究方法計量分析(2017,更新版)。民意學術專刊(第一版原刊〉,民74,29-53。
    吳瓊恩(2011)。行政學(增訂四版〉。台北:三民。
    余致力、毛壽龍、陳敦源、郭昱瑩(2007)。《公共政策》。台北市:智勝文化。
    呂葆光(2007)。農業轉型結合社會企業與公平貿易之商業行為。政治大學碩士
       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何梅慈(2013年05月31日)。種子盆栽家有小森林。蘋果日報,取自:網址
    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上網瀏覽:2017年03月31日。
    周文賢(1996)。《競爭分析與競爭智慧-技術系統與個案研究》。台北:雙葉書廊。
    周鶴樹(2010)。台灣農村地區的永續發展前景與評估。環境與藝術學刊,(8),11~32。
    林巧璉(2010年04月12日)。泰武觀星咖啡走過八八更加堅強。行政院國家科學委
    員會,取自:網址gasing2010.blogspot.com。上網瀏覽:2016年12月25日。
    林奕杰(2010)。地方文化產業治理機制評估研究:以貓空茶文化產業為例。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建煌(2011)。行銷管理。台北:華泰文化。
    林慧淳(2012年11月01日)。咖啡你喝對了沒。康健雜誌。取自:網址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magazine/magazine.action?nid=4332。
       上網瀏覽:2016年12月27日。
    林慧淳(2015年09月02日)。挑掉不漂亮的豆子再磨豆,減少毒素入侵!
    康健雜誌。取自:網址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70602。
       上網瀏覽:2016年12月27日。
    阿莉曼格格(2008年03月22日)。原住民新聞雜誌咖啡生存題,494集。
    原住民族電視台。取自:網址
       web.pts.org.tw/titv/mealc/main.php?Channel=titv&XMAENO=1252...2888。
       上網瀏覽:2016年12月10日。
    咖啡百科(2016)。取自:網址https://caffes.me/。上網瀏覽:2017年02月12日。
    咖啡博物館(2016)。取自:網址s045488.pixnet.net/。上網瀏覽:2017年02月12日。
    邱志聖(2012)。《行銷研究:實務與理論應用》。台北市:智勝文化。
    花園國小原住民資料室(2009)。矮靈祭(2009年11月07日)。
       取自:網址b.chu.edu.tw/~yshou/work_page/festival_dwarf.htm。
       上網瀏覽:2017年04月10日。
    金峰鄉公所(2016)。取自:網址www.ttjfng.gov.tw/。上網瀏覽:2016年12月25日。
    科技產業資訊室(2012)。行銷策略與行銷組合(2012年10月13日)。
       取自:網址http://cdnet.stpi.org.tw/techroom/analysis/pat_A080.htm。
       上網瀏覽:2016年12月25日。
    南投大埔里生活網(2013年07月18日)。日月潭小米酒博物館。
       取自:網址www.pulife.tw/index.php/travel/delicious/2818-smwine.html。
       上網瀏覽:2016年12月15日。
    洪泉湖(2005)。《台灣的多元文化》。台北:五南。
    洪進雄(2007)。在國土規劃政策下之原住民產業發展現況及發展策略一。
    農業世界,287(8),77-79。
    洪德欽(2015)。歐盟食品安全制度對台灣食安改革的啟示。台大法學論叢,44
       (S),1163-1236。
    范文菁(2012)。原民風味館文化產業行銷策略之研究。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
       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范麗娟(1994)。深度訪談簡介。戶外遊憩研究,7(2),25-35。
    美國行銷協會(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1987)。行銷研究的基本概念。
       取自:網址www2.nkfust.edu.tw/~hiting/mr/unit1.htm。
       上網瀏覽:2016年12月25日。
    胡昭青(2016)。染上秋末的抹紅一胡昭青,行政院農委會農業知識入口網。
       取自:網址kmweb.coa.gov.tw/。上網瀏覽:2017年03月12日。
    徐世榮,(2015)。【財經專欄:農業診斷】農地保護。民報。
    徐啟賢、林榮泰(2011)。文化產品設計程序。設計學報, 16(4),1-18。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設計學院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台北。
    翁興利(2004)。政策規劃與行銷。華泰文化事業限公司。
    原住民文獻(2015)。取自:網址ihc.apc.gov.tw/newsList01.php。
       上網瀏覽:2017年03月12日。
    原住民族委員會全球資訊網(2017)。103-105年度原住民族經濟產業發展計畫。
       取自:網址http://ctm-indigenous.vm.nthu.edu.tw。上網瀏覽:2017年02月25 日。
    原民數位博物館(2017)。各族傳統文化物質文化居住建築類型-雅美(達悟)族。
       取自:網址www.dmtip.gov.tw。上網瀏覽:2016年12月25日。
    島秀/文傑格達德班(2017年01月24日)。公司行號申請拼板舟結構專利,
    蘭嶼民怒。原住民族電視台【台東-新北市】。
       取自:網址titv.ipcf.org.tw/news-27108。上網瀏覽:2017年02月12日。
    島秀/文傑格達德班(2017年01月21日)。傳掮客買部落土地,金崙舉辦
       說明。原住民族電視台【台東太麻里】。取自:網址titv.ipcf.org.tw/。
       上網瀏覽:2017年02月12日。
    宮崎哲也(2007)。菲利普.科特勒行銷學圖解。台北:晨星出版社發行。
    張世賢(2009)。《公共政策分析》。台北:五南。
    張正衡、石易平(2011)百年的苦與甜台灣的咖啡身世。《人籟論辨月刊》,(83)。
    張淑青(2007)。澎湖淡季觀光策略性行銷之研究--SWOT分析及TOWS矩陣之
       應用。澎湖科技大學觀光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澎湖。
    張鴻仁、張明郎(2006)。植物品種權相關法規及種苗業管理之介紹。植物種苗,
       8(4),63-78。
    郭菁菁(2015)。論植物品種之智慧財產權保護及其對農產業之影響。台灣大學
    農藝學研究所論文,未出版,台北。
    郭華仁(2004)。專利與植物育種家權的接軌及其問題。植物種苗,6(3),1-10。
       國立台灣大學農藝學系。
    郭靜慧(2009年06月17日)。排灣兄妹種咖啡人生飄香。自由時報電子報,
       取自:網址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311967。
       上網瀏覽:2016年12月25日。
    崔榮夏、黃薇之(2016)。大師級手沖咖啡學。台北:采實文化。
    梁漱溟(1987)。中國文化要義。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
    莎瓏.伊斯哈罕布德、馬躍.比吼(2015年11月21日)。讓原住民役男貢獻自
       己部落。蘋果日報。取自:網址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上網瀏覽:2016年12月10日。
    陳川正(2004年05月)。個案研究和管理學本土化的理論建構的新方法與參與
       觀察法和紮根理論法所初步建構的非營利組織的認同管理理論為例。科際整合管理國際研討會,台中。
    陳芬苓(2008)。原住民經濟困境與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可能以桃竹苗地區爲例。
       國家與社會(4),1-41。
    陳冠位、張曜麟(2007年06月15 日)。地方文化產業永續發展策略之探討。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嘉義。
    陳建元、王葳、胡士文、林韋婷(2010)。糧價穩定、糧食安全與制度設計。
    農業經濟叢刊,15(2),59-97。
    陳昭郎、李謀監、段兆麟(1999)。台灣休閒農業行銷策略之研究。
    休閒農業農業推廣文彚,44,253-260。
    陳惠欣、孫珮瑛、周怡伶、徐宏元(2014)。我國農地運用與變遷之研究。
    中國統計學報,52(3),397-420。
    陳雅文(1995)。個案研究法Case Study。國家教育研究院,圖書館學與與資訊
       科學大辭典,台北。
    黃文星、蔡碩倉(2009)。運用文化元素及事件行銷擴大產品差異性,以做好兩
       岸農產品市場區隔。中州農會半年期刊(6)。
    黃俊英(2012)。行銷學原理。台北:華泰文化。
    黃煌雄、黃勤鎮(2004)。原住民地方文化產業總體檢(第60冊)。台北:遠流。
    黃營杉、汪志堅(編譯)(2002)研究方法。台北:華泰文化。
    黃應貴(2004)。《物與物質文化》。台北:中研院研究所。
    郭志榮(2005年10月24日)。台灣咖啡的前世今生-黃賴芳萍。公視新聞。
       取自:網址ourisland.pts.org.tw/content/。上網瀏覽:2016年03月27日。
    曾光榮、黃金印(譯)(1994)。《管理學》(Harold Koontz & Heinz Weihrich原著)。
    台北:麥格羅希爾。
    菲利普•科特勒(1967)。營銷管理:分析、規劃與控制。
       取自:網址https://read01.com/RmaxJ.html。上網瀏覽:2016年12月25日。
    程明(2008)。《公共政策》。台北:保成文化。
    葉至誠、葉立誠(2011)。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3版),台北:商鼎出版社。
    葉瑩、鄒慧娟、李坤龍(2004年8月)。我國基因改造產品管理現況。基因改造
       議題:從紛爭到展望。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基改講座,台北。
    楊志誠(2010)。全球化的文化圖像:文化共生與創意產業。文化越界,1(4),
       19-35。
    楊沛騏(2015年11月02日)。台東金峰尋訪百步之鄉樂賞洛神花。蘋果日報,
       取自:網址
       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supplement/20151102/36875808/
       上網瀏覽日:2017年01月23日。
    楊嘉凌、李益榮、鄭佳綺、許志聖(2014)。糧食安全與稻米科技。農業生技產業季刊,(39),38-45。
    溫珮妤(2011年08月01日)。行銷台灣。Cheers雜誌12期。
       取自:網址http://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5709&from。
          上網瀏覽日:2016年12月05日。
    華偉傑(2013年3-4月)。咖啡.古謠.吾拉魯滋。取自:網址http://www.taiwucoffee.com.tw/。上網瀏覽:2016年03月27日。
    經濟部商業司(2014)。商業登記公示資料查詢。取自:網址gcis.nat.gov.tw/。
       上網瀏覽日:2015年12月21日。
    廖家鼎、江仟琦、闕麗卿、施養志(2007)。市售咖啡中赭麴毒素A含量調查。
       藥物食品檢驗局調查研究年報,318-322。
    蔡佳泓(2015)。問卷設計之信效度檢測。2015 年 02 月 12 日,國立政治大學
       選舉研究中心。取自:http://www3.nccu.edu.tw/~tsaich/Lecture/reliability.pdf。
    劉姍玟(2015)。食安事件造成消費者負面情緒與轉換意圖之關係。
    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研究所碩士,未出版,高雄。
    劉繼(2013年10月)。台灣原住民族發展「活動型文創產業」的可行性。2013
    全國原住民研究論文發表會,台北。
    劉晉姍(2016年12月27日)。是毒還是藥?咖啡不僅少糖能護心,秘密成分  
       還能護肝。三立財經台,取自:網址
    http://www.setn.com/NewsLive.aspx?SLVID=59。上網瀏覽:2017年01月15日。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賴培元(2012)。「你喝咖啡,我種樹!」。2012年05月17日,
       取自:網址niHeKaFeiWoZhongShuTaiWanShuWangLaiBeiYuan/。
       上網瀏覽日:2015年12月21日。
    賴建忠(2013)。特色台灣咖啡獲利回歸大自然。2013年11月10日,
       取自:網址https://vita.tw。上網瀏覽日:2015年12月21日。
    鄭自隆、洪雅慧、許安琪(2005)。《文化行銷》。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鄭洪(2005)。《台灣原住民文化應用於產品設計之研究》。長庚大學工業設計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鄭漢文、王桂清、廖聖福、施拿保(2002)。蘭嶼雅美拼板舟之結構用材。
       東台灣研究(7),03-44。
    蕭乃沂(2016)。《數位政府與資訊治理》。台北: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蕭武桐(2001)。倫理與行政決策之分析。公務人員月刊(59),6-11。
    蕭武桐、陳衍宏(2008年09月)。從新制度論的觀點探討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
    以新竹玻璃產業為例。全球化下的文化傳承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
    謝寶媛(1998)。行銷圖書館與資訊服務。圖書與資訊學刊,(27),40-54。
    韓良露(2008年05月21日)。〈夢幻紅苧麻生出的泰雅織布〉。聯合報,E3副刊版。取自:網址https://udn.com/news/index。上網瀏覽日:2015年12月21日。
    顏愛靜(2013)。環境變遷與原住民族部落發展—從民族科學角度出發之土地資
       源與災害管理-原住民保留地、永續農業、土地使用管制與部落發展之困境與契機-以新竹縣尖石鄉泰雅族為例(I∼III)。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102-2420-H-004-002-)。台北市:行政院國科會。
    覺妙地明(2014)。交通帶來人潮擠壓原民文化。禪天下(113),9-11。



    二、外文部分
    Anaya, S. (2009).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and indigenous peoples (pp.1-2). New York, NY: Aspen Publishers.
    Burton, D. (2009). Cross-cultural marketing: theory, practice and relevance. New York,
    NY : Routledge Publishers.
    Costa, J., & G. J. Bamossy (1995). Marketing in a multicultural world:ethnicity,
    nationalism, and cultural identity( p.30).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New
    York.
    Drucker, P. (1986). Management: tasks, responsibilities, practices (p.49). New York, NY:
    E. P. Dutton.
    Drucker, P. (1996). The Leader of the Future, New Visions, Strategies and Practices for the Next Era(pp.143-144). The Drucker Foundation Future Serie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Eisenhardt, K. M. (1989). Building theories from case study research.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4(4),532-550.
    Hafner-Burton, E. M. (2009). The power politics of regime complexity:
       Human rights trade conditionality in Europe. Perspectives on Politics, 7(1), 33-37.
    Hunt, S. (2002). Foundations of marketing theory: 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marketing(p.272). Armonk, New York, NY: M. E.Sharpe.
    Karimi, M., D. Inzé, & A. Depicker (2002). GATEWAY™ vectorsfor
       in Plant Science, 7(5), 193-195.Irwin.
    Kotler, P. (1967).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Planning, and
    Control. Published.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Kinnear, T. C., & J. R. Taylor (1973). The effect of ecological concern on brand Perception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0(2),191-197.
    Kotler, P. S., H. Ang, S. M. Leong, & C. T. Tan, (1996). An Asian Perspective. Marketing Management: Singapore: Prentice Hall, Inc.
    Koontz, H., & H. Weihrich (1990). Essentials of Management ( 5thEd.).
       cGraw-Hill series in management, New York, NY: McGraw-Hill
    Kotler, P., & G. Armstrong (2010). Principles of Marketin: pearson education. Singapore: NJ: Prentice -Hall, Inc.
    Kotler, P., & k. Keller (2012). Marketing management(14th Ed.). Singapore: NJ: Prentice-Hall, Inc.
    Lee, N., & P. Kotler (2011). Social marketing : influencing behaviors for good(4th Ed.).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Leong, S. M., & S. H. Ang, & C.T. Tan, (1996). Marketing insights for the Asia
    Pacific:Butterworth-Heinemann. Singapore: Prentice Hall, Inc.
    Murdoch, J., & M. Miele (1999). ’Back to nature’: changing ‘worlds of
    production’in The food sector. Sociologia ruralis, 39(4),465-483.
    Maguire, J. D.(1962). Speed of germination-aid in selection and evaluation for Seedling emergence and vigor. Crop science, 2(2), 176-177.
    Maser,C.,& C.Kirk, (1996). Local community development. Resolving environmental conflict: Towards sustainable community development, 167-200.
    Morrison, D. R., & C. Vafa (1996). Compactifications of F-theory on Calabi-Yau threefolds (II) .Nuclear Physics B,476(3),437-469.
    Pitts, R.A.,& D. Lei (1996). Strategic management: building and sustain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pp.7-8). St. Paul:West Publishing.   
    Rigg, J. (2006). Land, farming, livelihoods, and poverty: rethinking the links in the rural
    South. World development, 34(1), 180-202.
    Schein, E. H.(1992). How can organizations learn faster?: the problem of entering the green room. Alfred P.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engey, T., K. A. W. Kena, C. Kwoseh, & R. Akromah (2013). Evidence for the Produc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Phytoalexins in the Cotyledons of Selected Legumes Following Treatments with Biotic Elicito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4(1),9-22.
    Taylor, R., K. & Miller, V. L. & Furlong, D. B. & Mekalanos, J. J. (1987). Use of phoA gene fusions to identify a pilus colonization factor coordinately regulated with cholera toxi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84(9), 2833-2837.
    Watt, D.(1998). Event management in leisure and tourism(p.60). New York: Addison Wesley Longman.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10492101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921015
    資料類型: thesis
    DOI: 10.6814/THE.NCCU.MEPA.048.2018.F09
    顯示於類別:[行政管理碩士學程(MEPA)]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101501.pdf4827KbAdobe PDF2592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