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34/141854 (78%)
Visitors : 47775472      Online Users : 58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1210


    Title: 非政府組織國際醫療援助之社會資本研究-以羅慧夫顱顏基金會之柬埔寨方案為例
    The Study on Social Capital in International Medical Aid of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A Case Study on Cambodia program of Noordhoff Craniofacial Foundation
    Authors: 黃啟豪
    Huang, Chi-Hao
    Contributors: 江明修
    Chiang, Min-Hsiu
    黃啟豪
    Huang, Chi-Hao
    Keywords: 非政府組織
    國際援助
    社會資本
    Date: 2014
    Issue Date: 2020-08-03 18:17:43 (UTC+8)
    Abstract: 本研究以「社會資本理論」(social capital theory)觀點切入,探討「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如何運用社會資本,從事國際醫療援助,以基金會之柬埔寨方案為個案研究對象。自1998年起至2014年6月為止,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總計已完成62次國際義診,為1,509名患者提供免費手術。其中,柬埔寨義診有20次,受惠病患人數593名,均遠超過其他各國,可見基金會的柬埔寨國際醫療援助方案成果頗豐。不僅如此,基金會贊助來台受訓的柬埔寨醫療種子人員,結訓回國後,更發揮種子作用,將其所習得的技術,分享給其他醫護人員。因此,本研究採取「文獻分析法」與「深度訪談法」,從結構(structural)、認知(cognitive)、關係(relational)三構面,分析哪些社會資本促成國際醫療援助能順利運作?國際醫療援助方案如何增進社會資本的形成?本研究結果發現,社會資本在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的柬埔寨國際醫療援助方案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同時,援助方案的執行過程,又會產生若干社會資本,來確保並增進援助方案執行成效。
    Reference: 一、中文部分

    王中天(2003)。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概念、源起、及現況。問題與研究,42(5),139-163。

    王金英(2006)。非政府組織醫療國際援助實務模式之研究~以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南投。

    王振寰(2003)。知識經濟時代的社會資本。科學發展月刊,362,52-56。

    王振軒(2006)。非政府組織的議題、發展與能力建構。臺北市:鼎茂圖書。

    江明修、陳欽春(2004)。充實社會資本之研究(編號:(93)064.123)。臺北市: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江明修、鄭勝分(2003)。全球治理與非營利組織。中國行政,73,73-75。

    李英明(2005)。新制度主義與社會資本。臺北市:揚智文化。

    林奇秀、陳一帆(2011)。淺析網路社群知識分享實證研究如何構思社會資本概念。圖書資訊學刊,9(2),55-89。

    吳雅慧(2002)。顱顏畸型之基因和分子生物學。載於陳昱瑞(編),顱顏畸型學(41-49頁)。臺北市:合記。

    財團法人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編)(2008)。NGO國際參與成果彙編:深耕台灣 邁向國際。臺北市:外交部非政府組織國際事務委員會。

    洪智杰、彭小芬(2006)。台灣NGO與國際人道援助。載於財團法人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編),迎向世界的臺灣NGO:微笑、關懷、行動(67頁)。臺北市:外交部非政府組織國際事務委員會。

    張美惠(譯)(2000)。跨越斷層:人性與社會秩序重建(Francis Fukuyama原著)。臺北市:時報文化。

    張凱迪(2003)。社會資本、創業導向、組織資源與創業績效之關係─以台灣新創企業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南。

    張燕娣(2001)。國際醫療合作總結報告。載於吳英明、林德昌(編),非政府組織(245-246頁)。臺北市:商鼎文化。

    陳國鼎(2002a)。長庚顱顏外科史。載於陳昱瑞(編),顱顏畸型學(257-261頁)。臺北市:合記。

    陳國鼎(2002b)。唇顎裂之外科治療。載於陳昱瑞(編),顱顏畸型學(51-82頁)。臺北市:合記。

    陳欽春(2005年1月)。公共行政與社會資本。公共行政與社會資本圓桌論壇,台北。

    梁玉芳(2000)。愛,補人間殘缺-羅慧夫台灣行醫四十年。臺北市:天下。

    黃克先、黃惠茹(譯)(2008)。社會資本(David Halpern原著)。臺北市:巨流。

    游宗憲(2005)。組織信任與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社會資本觀點之初探,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樊語婕(2013)。站上NGO國際舞台 為臺灣亮麗發聲–專訪外交部NGO委員會執行長吳榮泉。English Career 期刊,45。

    蔡金玲(2001)。懸壺濟世的外籍宣教士:羅慧夫為臺灣醫療界打拼四十年。卓越雜誌,197,174-177。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2006)。生命換日線紀錄片。臺北市:羅慧夫顱顏基金會。

    嚴祥鸞(1996)。參與觀察法。載於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95-221頁)。臺北市:巨流。

    二、英文部分

    Adler, P. S., & Kwon, S.-W. (2002). Social Capital: Prospects for a New Concept.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7, 17-40.

    Bourdieu, P. and Wacquant, L. J. D. (1992).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oleman, J. 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 Supplement: S98.

    Coleman, J. S. (1990).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Fukuyama, F. (1995). Trust: Social Virtue and the Creation of Prosperity. London: Hamish Hamilton.

    Lin N. (2001). Social Capital: 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ahapiet, J., and S. Ghoshal. (1998). Social Capital,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3(2), 242-266.

    Putnam, Robert D., Robert Leonardi and Raffaella Y. Nanetti. (1993). 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Uzzi, B. (1996). The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of embeddedness for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organizations: the network effec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1, 674–698.

    三、網路資源

    World Bank:http://web.worldbank.org/WBSITE/EXTERNAL/TOPICS/EXTSOCIALDE
    VELOPMENT/EXTTSOCIALCAPITAL/0,,contentMDK:20185164~menuPK:418217~pagePK:148956~piPK:216618~theSitePK:401015,00.html。瀏覽日期:2014年3月19日。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http://databank.worldbank.org/data/。瀏覽日期:2014年 3月17日。

    台灣全球化教育推廣協會:http://www.geat.org.tw/。瀏覽日期:2014年5月26日。

    台灣海外援助發展聯盟:http://www.taiwanaid.org/。瀏覽日期:2014年5月26日。

    國家圖書館期刊文獻資訊網:http://readopac.ncl.edu.tw/nclJournal/index.htm。瀏覽日 期:2014年6月10日。

    國際非政府組織研究學會:http://www.aingos.org/about.html。瀏覽日期:2013年12月18日。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http://www.icdf.org.tw/。瀏覽日期:2014年6月18日。

    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http://www.nncf.org/。瀏覽日期:2014年5月30日。

    趙忠傑(2007)。台灣非營利組織的發展、規範及其經營管理,2013年12月17日,取自:http://blog.xuite.net/ajackperson/twblog/128793187-台灣非營利組織的發展、規範及其經營管理。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97921059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921059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000713
    Appears in Collections:[行政管理碩士學程(MEPA)]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05901.pdf2924KbAdobe PDF28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