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1300/142216 (78%)
Visitors : 48316472      Online Users : 41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8960


    Title: 直轄市原住民自治區與區公所行政效能之比較研究- 以烏來區與坪林區為例
    The Comparison of Administrative Effectiveness Between Self-Governing District of Indigenous Peoples in Municipality and Regular District Offices-Using the District Offices of Wulai and Pinglin as Examples
    Authors: 高魁宏
    Gao, Kuei-Hung
    Contributors: 陳敦源
    高魁宏
    Gao, Kuei-Hung
    Keywords: 直轄市
    區公所
    原住民自治區
    行政效能
    Date: 2022
    Issue Date: 2022-02-10 13:11:57 (UTC+8)
    Abstract: 地方制度法於2009年4月修正,成為縣(市)改制為直轄市的法源依據。區公所升格後,許多權責回歸直轄市政府,主要的功能則為執行市府交辦事項,但是面臨日益龐大、複雜且多元的區政業務,許多問題逐漸浮現,甚至難以發揮區公所預期的效能。另一方面,原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包含台北縣烏來鄉、台中縣和平鄉、高雄縣茂林鄉、桃源鄉及那瑪夏鄉等地區,在改制升格為直轄市後,喪失地方自治團體法人的地位,而為尊重臺灣原住民族的權益,立法院又於2014修訂地方制度法及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相關條文,使直轄市原住民自治區,重新擁有地方自治的權限。
    因此本研究對於直轄市轄下原住民自治區及一般區公所在行政體制修正後,兩者體制不同的情況下同時涉及到區公所與市府各層級單位間之權責劃分與職務歸屬,以及區公所與市民間,要如何設置一種和諧且運作順暢的治理機制的相關課題進行研究,並以新北市政府轄下坪林區公所及烏來區公所兩者的行政效能作為本研究的比較案例,並分別從兩者的表現、行政效能及對於地方治理品質影響等面向進行分析。
    研究發現,由於不同制度的關係,導致兩者在各面向的表現均有所不同,因此本研究最後對於直轄市政府及區公所分別提出建議,包含了業務調整、資源重分配、業務考核精緻化、人員職等提升、設定區長任期、提升專業倫理素養等,希望相關的建議,能有效提升區公所的服務的品質,獲得更多民眾的認同。
    Reference: 壹、中文文獻
    王守玉(2012)。簡介紮根理論研究法。護理雜誌,59(1),91-95。
    王傳祥、許晉龍(2007)。以質性研究之紮根理論法探討餐盒產業消費者行為。行銷科學學報,3(1),39-61。
    王維偉(2011)。區政諮詢委員會腳色之研究---以新北市中和區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學位論文。
    王昱勝(2016)。區公所改制前後觀光治理之角色作用以台中市大甲區為例。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丘昌泰(2006)。公共管理-理論與實務手冊(初版) 。台北市:元照。
    史美強(2014)。從地方政府到地方治理:趨勢、特徵與理論發展。載於蘇彩足(編),地方治理之趨勢與挑戰:臺灣經驗( 27-58頁)。台北:財團法人臺灣民主基金會。
    左珩(2012)。調適法規 開創行政高效能。研考雙月刊,36(5),42-54。
    江明修(1997)。公共行政學:理論與社會實踐。台北市:五南。
    江大樹、張力亞(2009)。縣市長的領導力與地方治理:一個初探性實證研究。台灣民主季刊,8(2),61-125。
    朱景鵬(2006)。府際關係管理與行政效能強化之研析。研考雙月刊,30(6),64-76。
    李火用(2013)。新北市國小教務行政人員知識管理與行政效能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允傑(2011)。政策管理與執行力:跨域治理觀點,T&D飛訊,(111),1-16。
    李婕甄、林玉華(2014)。以半結構式訪談及紮根理論探討亞斯伯格症患童之特徵。臨床心理學刊,8(1),3-4。
    李長晏(2007)。全球化趨勢下地方治理的困境與發展。中國地方自治,60(9),4-24。
    李長晏(2013)。直轄市區自治:「一體適用」&「一市兩制」?。府際關係研究通訊,(14),12-15。
    李沛青(2006)。議題中心教學融入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程影響學生公民參與態度及公民參與行為之行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教學碩士論文。
    李宜貞(2015)。國民小學行政人員工作認同、社會支持與行政效能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教育碩士論文。
    呂育誠(2001)。直轄市區公所角色與地位調整芻議。中國地方自治,54(10), 3-10。
    呂育誠(2005)。地方治理意涵及其制度建立策略之研究-兼論我國縣市推動地方自治的問題與前景。公共行政學報,(14),1-38。
    呂育誠(2010)。從地方主義(localism)在台灣的詮釋與定位--我國鄉鎮市區公所人員的認知分析。政策與人力管理,1(1),23-53。
    邱心怡(2018)。桃園市公立國中兼任行政教師工作壓力、組織信任與行政效能關係之研究-以情緒勞務為中介變項。中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吳英明(1996)。公私部門協力關係之研究:兼論公私部門聯合開發與都市發展。高雄:復文。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季刊,3(2),122-136。
    林怡芬、葉奕昕(2020)。從文書流程管理缺失探討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精進做法。檔案半年刊,19(1),24-35。
    林水波、李長晏(2005)。跨域治理。台北:五南。
    林炯棋(2000)。台北市社區警政政策執行之研究--組織文化的觀點。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
    尚榮安譯( 2001)。個案研究法 Case study research:design and methods。台中市:弘智。
    紀俊臣(2014)。臺灣原住民族自治區的制度設計: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的制度評析。中國地方自治,67(5),27-44。
    施正鋒(2010)。由族群研究到原住民族研究。台灣原住民族研究,4(1),1-55。
    施正鋒(2014)。台灣原住民族自治的路徑。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4(4),189-206。
    孫同文(2003)。從威權政府到民主治理-台灣公共行政理論與實務之變遷。台北市:元照。
    洪伍(2008)。轉換型領導與行政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台中縣鄉鎮市公所為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論文。
    胡政清(2018)。花蓮縣國民小學行政人員知識分享與行政效能相關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高德義(2015)。民族治理的重構-以排灣族自治的建構為例的探討。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18),39-78。
    翁興利(2004)。政策規劃與行銷。台北:華泰文化。
    徐丹桂、趙修華、林宜玄(2015) 。地方機關員工協助方案實施成效之研究-以新北市區公所為例。中國行政評論,21(3),77-96。
    徐小玲(2011)。主計人員內部控制與行政效能關係之研究-行政裁量權運用之觀點。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論文。
    馬賴古麥(2005)。原住民族自治的展望。國政研究報告。
    陳小美(2019)。潮州鎮地方治理與行銷策略之研究。國立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世儀(2011)。縣市改制直轄市後區級組織定位之研究以新北市淡水區為例。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陳金龍(2018)。我國普通型高中校長關係領導、組織變革、行政效能與競爭優勢關係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陳漢鍾(2017)。公務機關主管應用資訊科技態度提升行政效能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理學院資訊科學系碩士論文。
    陳敦源、黃東益、蕭乃沂、郭思禹(2006)。官僚回應性與內部顧客關係管理:台北市政府市長信箱個案研究。行政暨政策學報,(42),143-182。
    陳敦源、張世杰(2010)。公私協力夥伴關係的弔詭。文官制度季刊,2(3),17-71。
    陳文進、陳銘國、 蘇聖珠、李世元(2015) 。從區公所的角色觀點論北投溫泉產業治理之研究。中華科技大學學報,(61),213-231。
    陳宏銘(2012) 。台灣原住民族自治制度的立法議程與規劃之研究。中華行政學報,(11),73-83。
    陳朝建(2011)。改制直轄市後區公所功能業務調整及其治理能力提升策略〉。研考雙月刊,35(6),頁71-87。
    陳夢琨(2015)。新北市政府推動區政創新作為之研究。中國行政評論,21(3),1-19。
    陳雨彤(2007)。地方行銷與地方治理之研究─以台北縣淡水鎮發展個案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俊達(2018)。澎湖縣國小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幸福感與行政效能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黃錦堂(2012)。原住民族保障與原住民族自治區法草案之研究。法令月刊,63(11),68-98。
    黃之棟(2012)。從六都兩週年反思原住民族自治與地方自治的交錯。城市學學刊,3(2),73-105。
    黃中中(2019)。機關整併與行政效能之分析— 以高雄市戶政事務所整併研究為例。國立高雄大學政治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宏傑(2009)。臺北縣國民小學創新經營與學校行政效能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程永宏(2006)。雁行模式與學校行政效能關係之研究—以高雄縣國民小學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建元、郭力嘉(2007)。原住民族自治區之設置對現行地方制度的影響。中華人文社會學報,(6),44-64。
    曾建元、郭力嘉(2007)。原住民族自治區之設置對現行地方制度的影響,中華人文社會學報,(6),44-64。
    雅柏甦詠‧博伊哲努(2007)。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與台灣原住民族權利保障,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2),141-168。
    葉明勳、劉坤億(2012)。五都新制下鄉公所法制定位與治理職能之研析。文官制度季刊,4(2),114-115
    楊勢年(2016)。新北市國民小學處室主任角色知覺與學校行政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廖朝明(2010)。從社會學理論探究原住民族自治。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7),83-114。
    廖朝明(2012)。城市空間與山中歲月—論六都後的原住民族集體權。城市學學刊,3(1),125-157。
    廖洲棚(2019)。官僚回應性的邏輯:臺灣經驗的觀察與省思。台北:翰蘆。
    廖洲棚、陳敦源、廖興中 (2013)。揭開地方文官回應民意的「秘箱」:台灣六都1999熱線的質化分析,文官制度季刊,5(1),49-84。
    蔡志偉(2016)。原住民族自治。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6(1),137-145。
    蔡淑玲、張本文(2008)。組織學習與行政效能關係之研究。學校行政,(56),54-79。
    蔡昌達(2013)。高雄縣市合併與行政效能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高階公共政策碩士論文。
    蔡金柱(2014)。國民小學校長權力運作、學校組織變革、行政效能與競爭優勢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劉坤億(2003)。地方治理與地方政府角色職能的轉變。空大行政學報,(13),246-250。
    劉祥得、翁興利、陳彩虹(2009)。組織變革影響公務員服務導向及變革接受態度之因果模式分析-以台北市區公所為例。中國行政評論,17(1),125-164。
    鮑忠銑(2014)。地方人事機構關懷倫理之運作:以新北市區公所為例。中國地方自治,67(2),36-55。
    鮑忠銑(2014)。中國管理哲學與地方治理的契合:論區公所人力資源之運用。中國地方自治,67(7),23-36。
    謝百傑(2014) 。臺中縣、市合併升格後區公所業務運作與挑戰之研究。政策與人力管理,5(2),83-114。
    謝百傑(2017)。小城市之發展策略與區域治理:以南投市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博士論文。
    賽明成、陳建維(2010)。紮根理論與質性研究:調和觀點。問題與研究,49(1),1-28。
    蕭乃沂、陳敦源、黃東益(2003)。網路民主政府-台北市「市長信箱」的評估與前瞻。研考雙月刊,27(1),100-110。
    龔節玉(2012)。高雄市區公所員工工作投入、組織變革與行政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組織發展與領導碩士論文。

    貳、英文文獻
    Bovaird, T. and Loffler, E.(2002). Moving From Excellence Models Of Local Service Delivery To Benchmarking Good Local Governanc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 68(1), 9-24.
    Bloomfield,P.(2006). The Challenging business of long-term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Reflections on local experienc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6(3), 400-411.
    Catubig, M. C. L., Villano, R. A., and Dollery, B. (2017). The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of conditional cash transfer programmes: evidence from the Pantawid Pamilyang Pilipino Program. Asia-Pacific Development Journal, 23(1), 133-158.
    Daft, R. (2004). Organization Theory and Design (8rd Ed.) Mason, Ohio : Thomson / South-Western.
    Gerth,H.H. and C.W.Mills (1991). From Max Weber: Essays in Sociology. London: Roitlefge Press.
    Lizińska, W., Marks-Bielska, R., Babuchowska, K., and Wojarska, M. (2017).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institutional efficiency of local governments in the administrative area.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Economic Policy, 12(2), 339-353.
    Nwinyokpugi, P. N., and Bestman, N. (2020). The E-Governance Application; Improving the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of Public Sector in Rivers State, Nigeria. GP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3 (02), 06-18.
    Sullivan, H. and Skelcher, C. (2002). Working Across Boundaries: Collaboration in Public Service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Published.
    Schein, E. H. (1985),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Max O. Stephenson, Jr. (1991). Whither the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A Critical Overview. Urban Affairs Quarterly, 27(1), 109-127.
    Twizeyimana, J. D., & Andersson, A. (2019). The public value of E-Government–A literature review.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 36(2), 167-178.
    Xie, X., Lu, S., Huang, C. C., Wang, Y., & Pei, F. (2016).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and Donation of Foundations in China. Human Service Organizations: Management, Leadership & Governance, 40(4), 410-420.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107921025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921025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200070
    Appears in Collections:[行政管理碩士學程(MEPA)]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02501.pdf4096KbAdobe PDF2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