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44/141864 (78%)
Visitors : 48045945      Online Users : 69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6841


    Title: 國際機場之危機管理機制暨跨域治理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Crisis Management and Cross-Boundary Governance of International Airport
    Authors: 許創傑
    Hsu, Chuang-Chieh
    Contributors: 蕭武桐
    許創傑
    Hsu, Chuang-Chieh
    Keywords: 危機管理
    跨域治理
    公私協力
    風險管理
    Date: 2023
    Issue Date: 2023-09-01 14:44:06 (UTC+8)
    Abstract: 有鑑於全球之經濟,政治,文化與觀光等交流日趨緊密熱絡,國際化之趨勢已銳不可擋,台灣位於全球經濟成長快速之亞太地區空運港埠交通樞紐,復以海島型之地理環境,國際機場亦肩負起貨運吞吐及帶動周邊經濟效益之重任,如航空城、自由貿易空港區及保稅工廠等聚落。此外,於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嚴峻期間,我國海空港埠之防疫政策採「邊境風險嚴管」,而台灣為善盡國際間之人道援助角色,相關藥物等防疫物資藉由國際機場迅速地馳援國際友邦,而台灣所急需之疫苗,亦經由各國際友邦之渠道絡繹不絕地運抵國際機場,國際機場儼然為善循環之交匯點。此外,國際機場等港埠亦列為我國之「國家關鍵基礎設施」,任何天災人禍等,均足以影響我國政經體系之正常運作,故其危機管理機制之良莠與否,不僅牽絆著國內之社會脈動,更足以影響分秒必爭之國際產業供應鏈。另由於國際機場其軟硬體設施龐雜且精密,其運維之範圍涵蓋空側與陸側,該體系運作之順遂與否,所涉及之專業技術層面,乃至公私部門之協力運作機制甚廣,有賴打破既有組織之藩籬,以系統性之整體思維,宏觀之角度將治理權移轉與融合至組織外之公部門、非政府組織及私部門等,引進民間豐沛之專業技術、資金及人力,方能在政府面臨財政拮据,又朝向發展為福利國家之過程中,建構跨域治理之量能,降低國際機場運維之風險。然而,協力並非萬靈丹,尚需考量其所設定目標之差異性、與協力夥伴之整體產出效益、協力之互動形式及相關資源之整合程度等因素,方能增加其成功之機率。本研究藉由分析美國、日本及紐澳等之危機管理機制與我國之差異性,檢視組織於危機爆發前之預防、危機爆發之回應及危機解決後之回復各階段一系列反饋與學習力,促進組織之「危機管理」暨「跨域治理」之運作機制無縫接軌,以達全災害管理(All-hazard approach)之境界;另面對全球化且多元之危機類型,隨時充實組織知識庫之量能,迅速調整其體質暨運作架構,朝知識型組織(Knowledge-based organization)邁進,提昇組織之競爭力。此外,為縮短危機之回復期,組織是否能重整危機管理計畫,修正相關不合宜法規,進行組織再造,並建立多元之跨域治理整合平台,將原本組織無法獨力完成之任務,於有限時間之壓迫下,化危機為轉機,提振組織士氣。
    Reference: 一、中文部份
    王俊元、詹中原(2010)。全球危機管理中減災合作的挑戰與契機:印度洋海嘯預警系統經驗之分析。遠景基金會季刊,11(3),1-58。
    王華駿(2009)。「機場設計暨運作規範」航務管理班第11期教材。交通部民用航空局。
    王曉中(1997)。美日及我國災害防救體系現況。科學發展月刊,25(8),576-583。
    內政部警政署(2015)。民航機場管制區進出管制作業規定。
    內政部(2021)。民防法。
    丘昌泰(2010)。《公共管理》(再版)。台北:智勝文化。
    白宜君等(2020)。一場跨部會總動員、一群熱血工程師鍵盤助攻。今周刊,(1212),38-40。
    交通部(2014)。大眾捷運法。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2008)。民用機場設計暨運作規範。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2010)。機場施工安全規定。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飛航管制組(2009)。飛航服務安全管理系統手冊。
    行政院國土安全政策會報(2018)。國家關鍵基礎設施安全防護指導綱要。
    江明修等(2010年6月)。跨部門治理之研究趨勢與應用-以臺灣災難管理機制與經驗分析為例。2010年國際都市圈發展論壇,上海。
    朱愛群(2002)。《危機管理-解讀災難謎咒》(初版)。臺北:五南。
    李泳龍等(1999)。高雄市都市危機管理行動作業規範之研究。高雄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研究計畫。
    李羏(2006)。台灣數位無線電視共同傳輸公司的建構內涵與發展類型:一個新制度論觀點的探究。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論文。
    李威儀(1995)。日本防災政策的檢討與改善-從阪神大地震災中學習。建築師,21(3),111-114。
    李鴻源、馬士元(2014)。先天不良 高雄氣爆暴露防災之失。營建知訊,(381),48-56。
    何日生(2016)。公益社會企業與當代佛教的社會實踐。弘誓,(139),13-20。
    何日生(2010)。世紀災難與重建典範。人醫心傳-慈濟醫療人文月刊,(78),11-13。
    何日生(2008)。協力。人醫心傳-慈濟醫療人文月刊,(55),8-9。
    巫宗翰、游凱迪等(2022)。2020年7月–2022年6月臺灣COVID-19邊境檢疫策略與發展。疫情報導,38(19),265-277。
    吳秀光(2007)。政府危機管理決策機制。T&D飛訊,(63),1-29。
    吳明上(2012)。日本內閣的危機管理:「阪神‧淡路大地震」VS.「東日 本大地震」。危機管理學刊,9(1), 39-45。
    吳英明(1996)。《公私部門協力關係之研究:公私部門聯合開發與都市發展》。高雄:麗文。
    吳德美(2009)。英國民間融資方案(PFI)的政治經濟分析。問題與研究,48(1),33-69。
    吳濟華(1994)。推動民間參與都市發展:公私部門協力策略之探討。台灣經濟月刊,(208),1-15。
    林水波、李長晏(2005)。《跨域治理》。臺北:五南。
    林淑馨(2012)。《公共管理》(初版)。高雄: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林惠玲、陳正倉(2002)。《應用統計學》(第五版)。臺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柯中甯(2008)。政府危機管理模式之研究:以92年臺北市政府因應SARS危機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范植谷等(2014)。考察日本交通運輸危安事件應變處理(公務出國報告)。交通部。
    桃園市政府(2012)。災害防救演習暨萬安35號演習任務分工暨參演能量。
    桃園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2010)。桃園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相關作業規定。
    桃園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2015)。旅客自動電車輸送系統操作維護契約。
    桃園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2015)。桃園國際機場內部控制制度風險評估。
    桃園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艾思博系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6)。Skytrain捷運系統事故演練計畫書。
    桃園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新潟交通系統株式会社(2018)。電車12年大修吊裝運送計畫書。
    桃園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2022)。11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之營運作為專案報告。
    桃園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2023)。111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之營運作為專案報告。
    高文祥(2007)。捷運系統危機管理之研究─以台北捷運公司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孫本初、郭昇勳(2000)。公私部門合夥理論與成功要件之探討。考銓季刊,(22),95-108。
    孫本初、鍾京佑(2005)。治理理論之初探:政府、市場與社會治理架構。公共行政學報,(16),107-135。
    孫本初、鍾京佑(2005)。從地方政府到地方治理:網絡治理之分析。中國地方自治,59(4),33-54。
    孫本初(2010)。《公共管理》(第五版)。台北:智勝。
    徐子文(2007)。企業安全暨風險管理策略之研究—台北101大樓個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國家發展委員會(2020)。行政院及所屬各機關風險管理及危機處理作業手冊。
    莊文忠(2003)。制度的研究:「新制度論」觀點的比較與「後現代制度論」的發展。理論與政策,16(4),15-44。
    許哲銘(2011)。台灣高鐵在地震脫軌時緊急應變措施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
    陳敦源(1998)。跨域管理:部際與府際關係。載於黃榮謢(編),《公共管理》(226-269)。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陳炳宏(2007)。臺北縣新莊市中港大排水岸城鄉個案分析:公民參與觀點。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陳建名(2020)。我國邊境非洲豬瘟防範作為-搜救優選規劃系統之運用。國立政治大學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正忠、蔡明儒、蔡雨杰、紀宛君、陳一昌、許書耕、邱雅莉(2020)。鐵路災害應變與整合性資訊平台建置。交通部運輸研究所研究計畫(MOTC-IOT-100-EDB001)。
    張念華(2010)。我國政府三大緊急應變體系功能整合之研究-跨域治理理論之應用。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勒比格爾(2001).《危機管理》(初版),于鳳娟(譯),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譯自The crisis manager : facing risk and responsibility(1st ed.). 1997.
    傅敏雄、洪育銘(2014)。赴日本東京考察交通運輸危安事件應變處理(公務出國報告)。臺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
    曾冠球(2011)。協力治理觀點下公共管理者的挑戰與能力建立。文官制度刊,3(1), 27-52。
    曾冠球(2017)。良善協力治理下的公共服務民間夥伴關係。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5(1),67-79。
    黑玉璽(2021)。建構韌性機場之防災整備工作探討以-桃園國際機場特種防護團為例。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碩士論文。
    詹中原(1993)。英美國際危機管理體系—決策組織與過程。載於裘兆琳(編),《美國外交與危機處理》(1-27)。臺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詹中原(2004)。《危機管理-理論與架構》(初版)。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詹中原(2004)。《危機36-矩陣式管理策略分析》(初版)。臺北: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臺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2010)。多重災害演練的發展與執行。軌道經營與管理,(8),38-51。
    廖洲棚、吳秀光(2007)。政府危機管理之協調行動模式:概念與模式建立。行政暨政策學報,(45),35-72。
    劉坤億(2009)。政府課責性與公共治理之探討。研考雙月刊,33(5),59-72。
    劉學仁(2002)。我國核能電廠緊急應變機制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劉豐禎(2016)。現行災害防救體制組織協力之研究:以臺北市0204基隆河空難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劉秀仁(2021)。機場航廈緊急避難之研究-以臺北國際航空站第一航廈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
    劉俞青(2020)。獨步全球!網購口罩系統72小時上線幕後。今周刊,(1212),34-37。
    鄭錫楷(1999)。新結盟主義(Neo-Coalitionism)之BOT模式本質。載於詹中原(編),《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的理論與實務》(335-378)。台北:五南。
    謝楊永(2017)。公部門危機之跨域治理:德翔臺北貨櫃輪擱淺事件個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戴念同(2013)。「機場設計暨運作規範」航務管理班教材。交通部民用航空局。
    簡鈺珒、呂季蓉(2019)。長照2.0服務遞送的設計:從交易成本與代理成本觀點評析。中國行政評論,25(3), 97-122。

    二、英文部份
    Akerlof, G. A. (1970). The market for “lemons”: 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84(3), 488-500.
    Amorim da Cunha, D., Macario, R., & Reis, V. (2017). Keeping cargo security costs down: a risk-based approach to air cargo airport security in small and medium airports. Journal of Air Transport Management, 61, 115-122.
    Bongiovanni, I., & Newton, C. (2019). Toward an epidemiology of safety and security risks: an organizational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in international airports. Risk Analysis, 39(6), 1281-1297.
    Chang, Y. H., Shao, P. C., & Chen, H. J. (2015).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irport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 in Taiwan. Safety Science, 75, 72-86.
    Gardner, L., & Sarkar, S. (2013). A global airport-based risk model for the spread of dengue infection via the air transport network. PLOS ONE, Vol.8(8), e72129. Retrieved from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072129
    Gonzalez Ⅲ, J. L., & Bhatta, G.(1998). Governance innovation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Hants: Ashgate Publishing Ltd.
    Hood, C., & Jones, D. (1996). Accident and design: contemporary debates on risk management(1st ed.). London: UCL Press.
    Kettle, D. F. (2006). Managing boundaries in American administration: the collaboration imperativ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6(s1), 10-19.
    Lerbinger, O. (1997). The crisis manager: facing risk and responsibility(1st ed.).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Mayne, J., Wileman, T. , & Leeuw, F. (2003). Networks and partnering arrangements: new challenges for evaluation and auditing. In Gray A., B. Jenkins, F. Leeuw , & J. Mayne (Eds.), Collaboration in Public Services: The Challenge for Evaluation(29-51). N.J.: Transaction Publishers.
    Nakamura, H., & Managi, S. (2020). Airport risk of importation and exportation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Transport Policy, 96, 40-47.
    Nunamaker, J. F., Weber, E. S., & Chen, M. (1989). Organizational crisis management systems: planning for intelligent action.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5(4), 7-32.
    Pauchant, T. C., & Mitroff, I. I.(1992). Transforming the crisis-prone organization: preventing individual, organiz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tragedies(1st ed.). San Francisco : Jossey-Bass.
    Pierre, J., & Peters, B. G. (2000). Governance, politics and the state.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Romig, T. (2020). A collaborative approach to business continuity and organisational resilience when dealing with a major crisis, such as COVID-19. Journal of Air Transport Management, 15(3), 226–234.
    Schultz, M., Evler, J., Asadi, E., Preis, H., Fricke, H., & Wu, C. L. (2020). Future aircraft turnaround operations considering post-pandemic requirements. Journal of Air Transport Management, Vol.89, 101886. Retrieved from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proxyone.lib.nccu.edu.tw:8443/science/article/pii/S0969699720304701
    Shafieezadeh, A., Cha, E. J., & Ellingwood, B. R. (2015). A decision framework for managing risk to airports from terrorist attack. Risk Analysis, 35(2), 292-305.
    Taleb, N. N. (2007). The black swan: the impact of the highly improbable (1st ed.). New York: Random House.

    三、網路部份
    內政部(2021)。民防法,2023年4月8日,取自: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80118
    日本內閣府(2017)。日本內閣府之防災組織架構,2023年1月26日,取自:
    https://www.bousai.go.jp/taisaku/soshiki2/soshiki2.html
    行政院(2023)。行政院院本部組織架構圖,2023年1月31日,取自:
    https://www.ey.gov.tw/Page/5B2AEEC44E87F370
    行政院主計總處(2023)。國情統計通報,2023年2月20日,取自:
    https://ws.dgbas.gov.tw/Download.ashx?u=LzAwMS9VcGxvYWQvNDYzL3JlbGZpbGUvMTEwMjAvMjMwNjQ4L24xMTIwMTA3LnBkZg%3d%3d&n=bjExMjAxMDcucGRm&icon=.pdf
    災害防救辦公室(2022)。中央災害防救體系組織架構,2023年1月31日,取自:
    https://cdprc.ey.gov.tw/Page/A80816CB7B6965EB
    美國國土安全部(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2019)。美國國土安全部之組織架構,2023年1月26日,取自:
    https://www.dhs.gov/sites/default/files/publications/19_0628_dhs-organizational-chart.pdf
    高士閔(2021)。「熬過疫情衝擊,難逃下個「黑天鵝」!面對意料外的危機,3招降低傷害」,2023年4月23日,取自:
    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63387
    國土安全辦公室(2023)。國土安全政策會報組織架構圖,2023年1月31日,取自:
    https://ohs.ey.gov.tw/Page/4318973A814C72B
    臺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2022)。「臺北捷運是臺北驕傲、臺灣之光!營運績效有目共睹 國際亮眼成績歸功於全體市民」,2023年5月20日,取自:
    https://www.metro.taipei/News_Content.aspx?n=30CCEFD2A45592BF&sms=72544237BBE4C5F6&s=0CAE3A9F596C9062
    維基百科(2022)。丹尼爾·貝爾(Daniel Bell),2023年5月30日,取自:
    https://zh.wikipedia.org/zh- tw/%E4%B8%B9%E5%B0%BC%E5%B0%94%C2%B7%E8%B4%9D%E5%B0%94
    維基百科(2022)。檸檬市場,2023年4月23日,取自: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9F%A0%E6%AA%AC%E5%B8%82%E5%9C%BA
    維基百科(2023)。資訊不對稱,2023年4月23日,取自:
    https://zh.wikipedia.org/zh- tw/%E8%B3%87%E8%A8%8A%E4%B8%8D%E5%B0%8D%E7%AD%89
    維基百科(2023)。道德危機,2023年4月23日,取自: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9%81%93%E5%BE%B7%E9%A3%8E%E9%99%A9
    維基百科(2023)。後工業社會,2023年5月30日,取自: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BE%8C%E5%B7%A5%E6%A5%AD%E7%A4%BE%E6%9C%83
    維基百科(2023)。萊斯特·M·薩拉門(Lester M. Salamon),2023年6月29日,取自: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90%8A%E6%96%AF%E7%89%B9%C2%B7M%C2%B7%E8%96%A9%E6%8B%89%E9%96%80
    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總署(FEMA) (2022)。FEMA所劃分之全國10個分署之責任區域,2023年1月26日,取自:
    https://www.fema.gov/about/organization/regions
    Airports Council International(2022). The top 10 busiest airports in the world revealed.
    Retrieved May 26, 2023, from
    https://aci.aero/2022/04/11/the-top-10-busiest-airports-in-the-world-revealed/
    Airports Council International(2023). Top 10 busiest airports in the world revealed.
    Retrieved May 26, 2023, from
    https://aci.aero/2023/04/05/international-travel-returns-top-10-busiest-airports-in-the-world-revealed/
    Wucker, M. (2013). Introducing a framework for dealing with seemingly obvious but nevertheless neglected and very poorly handled gray rhino events. Retrieved April 23, 2023, from
    https://www.wucker.com/writing/the-gray-rhino/
    Peter`s engineering(2016). Keep away from jet engine. Retrieved May 28, 2023, from
    http://petersengineering.blogspot.com/2016/07/keep-away-from-jet-engine.html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10792100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92100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行政管理碩士學程(MEPA)]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77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