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1300/142217 (78%)
造訪人次 : 48190786      線上人數 : 88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6843


    題名: 工作職務歷練與人事主管職涯發展:強化人事人員職務歷練制度的實施前後分析
    作者: 蔡承芳
    Tsai, Cheng-Fang
    貢獻者: 施能傑
    Shih, Jay N.
    蔡承芳
    Tsai, Cheng-Fang
    關鍵詞: 職務歷練
    工作輪調
    職涯發展
    生涯發展
    日期: 2023
    上傳時間: 2023-09-01 14:44:21 (UTC+8)
    摘要: 公務人員的素質與能力是政府機能運作的核心及推動政策的主體,直接影響政府效能有效發揮,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作為政府人力資源管理策略性幕僚的角色,以整體策略性人力資源的角度,致力於關鍵職務人才培育的規劃與實行,自2017年1月開始實施「強化人事人員職務歷練作業規定」,明定人事人員於陞任特定職務前,須具備跨(主管)機關、跨主管性質及相當服務年資之資格條件,始人事人員均能具備第一線實務的經驗。
    本研究目的欲瞭解人事人員職務歷練制度實施迄今,究竟對單列或跨列薦任第9職等主管和簡任第10職等至第11職等專門委員職務的人事人員職涯發展產生哪些影響、人事人員對職務歷練規定產生哪些評價,以及認為有哪些可再精進的地方。是以,本研究透過公務人力資料庫的數據統計和深度訪談分析,研究發現職務歷練制度實施前和實施後,初次單列及跨列薦任第9職等主管和簡任第10職等至第11職等專門委員職務人事人員的陞遷資格條件,均朝制度設定的目標產生改變,尤其是簡任第10職等至第11職等專門委員,渠等人員的初次陞任年齡和陞遷年資均有增加的情形;至於人事人員對職務歷練制度多給予正面回饋,惟在制度實務運作上,對機關和個人職涯亦產生相當的影響,仍需持續關注並建立更完善的配套措施,定期追蹤及辦理評估機制,持續滾動調整實務運作和相關作業規範,以達成職務歷練制度實施的目的、繼續擴大職務歷練的效益並將副作用影響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王惠貞(2018)。公務人員職期遷調制度之研究-以主計人員為例。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田宜加(2021)。人事人員職務歷練制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2022)。2022年人事業務統計提要,2023年3月23日,取自: https://www.dgpa.gov.tw/information?uid=618&pid=11310 。
    李月嬌(1995)我國公務人員中期生涯發展的困境與調適。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吳秉恩(1991)。組織行為學。臺北:華泰。
    吳瓊恩、張世杰、許世雨、董克用、蔡秀涓、蘇偉業(2006)。公共人力資源管理。臺北:智勝。
    吳正文(2007)。警勤區佐警工作壓力與工作滿足對職務輪調意向影響之研究-以高雄市政府警察局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吳復新、許道然、蔡秀涓(2011)。人力資源發展。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吳秋麗(2012)。臺中市戶政人員職務輪調對戶政業務之影響。國立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吳淑麗(2016)。高雄市公立中小學人事主管工作輪調認知與組織承諾之研究-以人格特質為調節變項。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人力與知識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周日耀(2008)員工對組織實施人才管理制度之認知與個人才能發展、離職傾向及生涯發展之關聯性探討-以個人成長需求為調節變項。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俺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季刊,3(2),122-136。
    林坤霖、楊東岳(2016)。公務人員組織文化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全球商業經營管理學報,8,125-136。
    林文政、沈紀宏(2016)。個人職涯目標取向與傳統與無疆界職涯成功的關聯性-以主管支持為調節變項。中原企管評論,14(1),55-84。
    莊佑康(1997)。我國企業工作輪調實施之調查研究 : 以製造業與服務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莊嘉致(2010)多多益善?教育、年資與企業規模對生涯流動的影響。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0(2),85-123。
    施能傑(2009)。公務人力年齡結構分析及對人力資源管理的意涵。文官制度季刊,1(3),1-24。
    施能傑(2022)。陞簡任官等訓練的績效評估:投資效益性和平等就業機會。東吳政治學報,39(3),1-39。
    銓敘部(2021)。2021年銓敘統計年報,2023年3月23日,取自: https://www.mocs.gov.tw/pages/law_list.aspx?Node=449&SecenNode=1836&Index=1。
    徐蔚芳(2011)。企業併購對員工生涯發展影響之研究-以生涯發展系統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馬瑞雲(2008)。公務人員職務輪調制度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陳金貴(1998)。建立公務人員職務輪調制度之研究。考試院研究發展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彙編,未出版。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彩怡(2002)。工作輪調對社會網路利益、生涯成功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以銀行從業人員為例。銘傳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信宇(2016)。職務輪調、工作滿意對家庭生活之影響-以嘉義縣專任人事人員為例。南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埨文,未出版,嘉義。
    陳奎佑(2020)。轉個角色能延長職涯?工作輪調與離職傾向之關係研究:以組織承諾為中介變項、知覺主管支持為調節變項。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潤書、劉向上(1979)。公務人員輪調制度之探討。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臺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黃朝盟(1999)。公務人員職務輪調制度之影響評估。行政暨政策學報,1,185-218。
    章淑珍(2016)。關務人員職務輪調對工作滿足感之研究-以財政部關務署臺中關為例。國立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主行(2000)。國際觀光旅館員工對工作輪調與生涯發展關係之認知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詹雅雯(2007)。探討工作輪調對於組織人力運用效益之影響-以E銀行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趙皇賓(2002)。工作輪調對員工生涯發展結果影響之探討-以台灣國產汽車前五大製造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
    潘月秋、黃培文、李金泉、張清律(2012)。工作輪調認知與意願、工作滿意與工作績效之關係-以台南地區護理人員為例。護理雜誌,59(2),51-59
    盧永祥、陳柏琪、林姵羽(2016)。主管人格特質及工作輪調對農會推廣部門經營效率影響之探討。應用經濟論叢,99,177-222。
    簡藝林(2012)。組織實施個人發展計畫與職務輪調對員工之工作滿意度關連性探討-以主管支持度與個人成長需求為干擾變數。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羅貞玲(2016)。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人力流動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蔡秀涓(1998)。我國政府部門陞遷現象之研究:從組織政治觀點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蔡怡婷(2012)。公部門基層人事主管工作輪調認知與工作績效之研究-以自我效能為干擾變項,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人力與知識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薛偉鴻(2000)事業目標、生涯導向、組織文化與工作特性關係之探討---以資訊從業人員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魏美容(1989)。政府機關及公民營機構實施生涯發展系統之現況調查與個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謝忠武(1997)。公務人員生涯發展工作滿意與學習需求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Bennett, S. (2003). Training Strategies for Tomorrow. Bradford, 17(4), 7-24.
    Bird, A. (1994). Career as Repositories of Knowledge: A New Perspective on Boundaryless Careers.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5(4), 325-345.
    Bolman, L. and Deal, T. (1991). Reframing Organizations: Artistry, Choice, and Leadership.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Bohlander, G. and Snell, S. (2004). Managing Human Resources (13th ed.). SouthWestern, Mason, Ohio.
    Byars, L. L. and Rue, L. W. (1994).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New York: McGraw Hill.
    Champion, M. A., Cheraskin, L., and Stevens, M. J. (1994). Career-Related Antecedentsand Outcomes of Job Rot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7(6), 1518-1542.
    Headry, C. and Pettigrew, A. (1990).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 Agenda for the 1990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1(1), 17-44.
    Drucker, P. F. (1974). Management: Tasks, Responsibilities, Practices, London: Heinemann, 3-4.
    De Cenzo, D. A. and Robbins, S. P. (1996).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John Wiley and Sons, New York.
    Hall, D. T. (1996). Proteam Career of the 21th Century. Academy of Management, 8-16.
    Fisher, Schoenfel and Shaw, D. T. (1993).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McGraw-Hill, Inc, USA.
    French, W. L. (1994).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3rded.) Princeton, NJ: Houghton Mifflin.
    Hackman, J. R. and Oldham, G. R. (1980). Work Redesign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Karaevli, A. and Hall, D. T. (2008). The Use of Strategic Career Development in Promoting Organization Effectiveness: A Multilevel View. In T. G. Cummings (Ed.),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367-384. Thousand Oaks, CA: Sage.
    Ott, J. S. (1996). Classic Readings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nded.), NY: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Ortega, J. (2001). Job Rotation as a Learning Machine. Management Science, 47(10), 1361-1370.
    Perrow, C. (1973). The Short and Glorious History of Organization Theory,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1(1), 3-14.
    Sung, S. Y. and Choi, J. N. (2014). Multiple Dimensions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35(6), 851-870.
    Stewart, G. L. and Brown, K. G. (2009).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Linking Strategy to Practice. Hoboken: John Wiley & Sons, Inc.
    Stewart, T. A. (1997). Intellectual Capital: The New Wealth of Organizations. New York, NY: Doubleday.
    Triggs, D. D. and King, P. M. (2000). Job Rotation. Professional Safety, 45(2), 32-34.
    Gutteridge, T. G. and Hutcheson, P. G. (1984). Career Development. The Handbook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 6.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10992100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9921006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行政管理碩士學程(MEPA)]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100601.pdf2245KbAdobe PDF20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