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1300/142217 (78%)
造訪人次 : 48184528      線上人數 : 98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政大機構典藏 > 商學院 > 企業管理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29950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29950


    題名: 國家創新體系下制度與組織互動之研究:以工業技術研究院為例
    作者: 張銘晃
    Chang, Ming-Huang
    貢獻者: 黃秉德
    Huang, Pin-Der
    張銘晃
    Chang, Ming-Huang
    關鍵詞: 國家創新系統
    制度經濟學
    工業技術研究院
    制度與組織之互動
    National system of Innovation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ITRI
    the interplay between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日期: 2004
    上傳時間: 2009-09-11 16:55:42 (UTC+8)
    摘要: 從熊彼得(1934)提出創新學說以來,創新理論業已有了相當大的進展。當代學者認為創新是藉由互動中所產生。創新不僅不再是閉門造車,組織與外在環境的關係也引起學者的興趣。國家創新系統取向即是此一當代創新學說的代表。然在審視國家創新系統取向的文獻後,可知雖然國家創新系統取向的研究將組織與組織間的互動及組織及制度間的互動視為研究的焦點,但眾家學者間對於何謂制度並無共識。制度有時是組織,有時是遊戲規則,有時兩者皆是。這也造成了學者間對話與研究上的困擾。事實上,制度與組織兩者在創新的過程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制度有時提供了組織在創新過程中的誘因,有時則阻滯了創新的發生。組織則扮演實際從事創新的執行者角色。在文獻上,這一方面的討論尚不多見,更僅止於推論之層次。因此,本研究乃意欲透過實際個案的觀察以形成更進一步的認識。本研究的目的為瞭解在創新的過程中,制度環境、組織、組織結構與文化間如何互動。本研究為一探索性的個案研究,並以工業技術研究院為本研究之個案組織。
    研究發現在制度環境上,政治系統的各項制度相較於其他類型的制度對公共研發機構的運作提供了更多利於創新的功能。包含了「將資源導向創新活動」、「提供正(負)面誘因」及「管理衝突與合作」等功能之提供,其中以「將資源導向創新活動」之功能最顯著。而在創新的阻礙上,政治系統主要是經由經費的刪減及各項管制制度,文化系統則是透過認知制度阻礙了創新的腳步。而公共研發機構對制度環境的回應上有兩種方式,一是直接與制度環境對話,主要為「管理衝突與合作」、積極爭取「創新的資源」及尋求化解各種「創新的阻礙」。而「管理衝突與合作」及積極爭取「創新的資源」所形成各項制度可視為降低或消除各種「創新的阻礙」的作為;一是經由組織結構的設計及組織文化的形塑以滿足制度環境的要求。在制度的設計上,經由認知制度、管制制度、制定制度及聯合制度提供「提供資訊與降低不確定性」、「管理衝突與合作」、「提供正(負)面誘因」及「將資源導向創新活動」等功能,以促成組織創新的產出。雖然組織試圖經由組織結構的設計及組織文化的形塑以促成創新的產出或增加創新的產出,但執行創新活動的關鍵仍在於「人」。在本研究中,根據分析,工研院的員工較缺乏互動,且對於各項制度的認知往往會有不同的解讀。因此本研究認為個人層次中的文化系統的認知及行為制度是決定組織所形成的各項制度能否發揮作用的關鍵。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書籍
    1. 工業技術研究院,工業技術研究院二十年紀要,新竹縣:工研院,民82。
    2. 工業技術研究院,工業技術研究院25週年紀念特刊,新竹縣:工研院,民87。
    3. 史欽泰主編,產業科技與工研院─看得見的腦,新竹縣竹東鎮:工業技術研究院,民92。
    4. 洪懿妍,創新引擎 工研院:台灣產業成功的推手,台北市: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2003。
    5. 經濟部技術處,2003產業技術白皮書,台北市:經濟部技術處。
    年度報表
    工研院77年度至92年度年度報表
    期刊/研討會/博碩士/專書論文
    1.方世杰,產研研發聯盟之廠商特質、技術移轉特性、互動機制與績效之研究,管理學報,16(4),民88.12:633-59。
    32.周兆良(1991),與AT&T相互授權 不輕言放棄 工研院決從爭取法源下手,經濟日報,5月14日,6版。
    33.於念鋆(1990),採用衍生公司大傷元氣 工研院移轉技術民間優先,經濟日報,4月3日,10版。
    34.於念鋆(1994),自籌經費 研發單位自力更生─政府科技經費取得不易 工研院資策會等只好各尋門路,經濟日報,5月12日,13版。
    35.於念鋆(1994),政府智財權 運用大突破─擬改為公用財產 解除只租不賣限制,經濟日報,5月16日,12版。
    36.於念鋆(1995),釋出國有智財權 觸礁 部分單位堅持不能任意移轉處分 相關辦法遭政院發回,經濟日報,7月20日,13版。
    37.林垂宙(1988),工研院不打迷糊仗,經濟日報,12月10日,14版。
    38.徐聖竹(1982) ,機工研究所輔導民間企業技術移轉 應直接到廠解決困難做好紮根工作,經濟日報,12月28日,4版。
    39.曹松清(2001),工研院驛湛咖啡館飄香,經濟日報,11月17日,27版。
    40.陳啟明(1986),瞻前顧後 把穩科技航向,經濟日報,12月26日,12版。
    10.何耀宗,知識產業中知識管理系統之研究─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資訊服務」知識管理系統先導專案之個案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89。
    91.簡尚文,創業育成中心服務網路及其績效之評估,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位出版碩士論文,民88。
    41.黃嘉裕、王純瑞(2000),年約80億元 工研院爭取科專預算改補助款 經部技術處表示樂觀其成 首要條件須提升創新與前瞻性研究比例,經濟日報,2月17日,29版。
    42.葉匡時(1994),企業廣角 電通所的藝術家,經濟日報,8月4日,26版。
    43.蕭詩豪、杜竹風(1982),從材料研所預算遭擱置顯示─科技研究應走出象牙塔 爭取支持擴大參與面,經濟日報,11月13日,2版。
    網頁資料
    工研院網頁http://www.itri.org.tw/中1999~2005相關網頁新聞報導
    西文部份
    1.Balzat, Markus and Horst Hanusch (2004), “Recent trends in the research on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14, 197-210.
    2.Carlsson, Bo and Richard, Stankiewicz (1995), On the nature, function and composition of technological systems”, in Bo Carlsson (ed.) Technological Systems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The Case of Factory Automation, Dordrecht: Kluwer.
    3.Carlsson, Bo, Staffan, Jacobsson, Magnus Holmen, and Annika Richne (2002), “Innovation systems: analy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Research Policy, 31, 233-45.
    4.Chang, Pao-Long and Shih, Hsin-Yu (2004), “The innovation systems of Taiwan and China: a comparative analysis”, Technovation, 24, 529-39.
    92.簡俊才,互動機制,吸收能力與訓練對技術移轉績效之影響─以工研院主導之共同研發聯盟為例,國立暨南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86。
    11.吳東洋,國家創新系統下研發成果規範之研究─以智慧財產權歸屬及行政介入權為探討核心,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91。
    5.Chang, Pao-Long and Shih, Hsin-Yu (2005), “Comparing patterns of intersectoral innovation diffusion in Taiwan and China: A network analysis”, Technovation, 25, 155-69.
    6.Coriat, Benjamin and Giovanni Dosi (1998), “The institutional embeddedness of economic change: an appraisal of the “evolutionary” and “regulationist” research programmes”, in K. Nielsen and B. Johnson (ed.), 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Change: New Perspectives on Markets, Firms, and Technology, Cheltenham U.K.: Edward Elgar, 3-32.
    7.Coriat, Benjamin and Oliver Weinstein (2002), “Organizations, firms and institutions in the generation of innovation”, Research Policy, 31,273-90.
    8.Edquist, Charles & Maureen D McKelvey (eds.)(2000), Systems of Innovation: Growth, Competitiveness, and Employment,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9.Edquist, Charles (1997), “Systems of innovation Approaches ─ Their Emerg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in Charles Edquist (ed.), Systems of Innovation: Technologies,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London: Pinter, 1-35. (The book is out of print, but this chapter has been republished in Edquist and McKelvey 2000)
    10.Edquist, Charles (2005), “Systems of Innovation: Perspectives and Challenges.”, in David C. Mowery, & Richard R. Nelson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nov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1.Edquist, Charles (ed.)(1997), Systems of Innovation: Technologies,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London: Pinter.
    12.Edquist, Charles and Bjorn Johnson (1997),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in Systems of Innovation”, in Charles Edquist (ed.), Systems of Innovation: Technologies,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London: Pinter, 41-63. (The book is out of print, but this chapter has been republished in Edquist and McKelvey 2000)
    13.Eggertsson, T. (1990), Economic Behavior and Institu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
    93.羅於陵、柏安東、李杏芬,國家創新體系:向知識經濟轉化,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技術資料中心,民90。
    14.Freeman, Christopher (1987), Technology Polic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Lessons from Japan, London: Pinter.
    12.李宏仁、劉仲庸,主要國家應用研究機構角色轉變趨向之比較,1999年中華民國科技管理論文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民88。
    15.Hodgson, Geofferey M. (1998), “The Approach of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XXXVI(March 1998), 166-92.
    16.Hodgson, Geoffrey M. (1988), Economics and Institutions: A Manifesto for a Modern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7.Hodgson, Geoffrey M.(1993), “Introduction”, in Geofferey M. Hodgson(ed.),The Economics of Institutions. Aldershot: Edward Elgar.
    18.Hodgson, Geoffrey M.(1994), The return of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In Smelser, N. ,Swedberg, R. (eds.), The Handbook of Economic Sociolog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NJ, 58-76.
    19.Hou, Chi-Ming and San Gee (1993), “National Systems Supporting Technical Advance in Industry: The Case of Taiwan” in Richard Nelson (ed.), 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84-413.
    20.Hung, Shih-Chang (2002), “The co-evolution of technologies and institutions: a comparison of Taiwanese hard disk driv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dustries”, R&D Management, 32(3), 179-90.
    21.Hung, Shih-Chang (2003), “The Taiwanese system of innovation in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Int. J. Technology Management, 26(7), 788-800.
    22.Johnson, A. and Jacobsson, S. (2003), “The emergence of a growth industry: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German, Dutch and Swedish wind turbine industries”, in S. Metcalfe and U. Canner (eds.),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Sumpeterian Perspectives, Heidelberg: Physica/Springer.
    94.羅達賢,工業技術研究院技術創新管理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民92。
    23.Langlois, R. (1986), “Introduction”. In Langlois, R. (ed.), Economic as a Process: Essays in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
    24.Langlois, R. (1989), “What was wrong with the old institutional economics(and what is still wrong with the new?)?”, Review of Political Economy, 1, 270-98.
    13.李怡靜,台灣監視器產業技術創新的過程─以國家創新系統為理論架構,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民87。
    25.Langlois, R. (1997), Rule Following, Expertise, and Rationality: A New Behavioral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unpublished manuscript.
    26.Liu, Xielin and Steven White (2001), “Comparing Innovation Systems: A Framework and Application to China’s Transnational Context”, Research Policy, 30, 1091-114.
    27.Lundvall, Bengt – Ake (1992), “Introduction”, in Bengt – Ake Lundvall (ed.), 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Towards a Theory of Innovation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 London: Pinter, 1-19.
    28.Lundvall, Bengt - Ake (ed.)(1992), 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 Towards a Theory of Innovation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 London: Pinter.
    29.Neale, Walter C. (1987), “Institutions”, 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 21(3), 1177-206.
    30.Neale, Walter C. (1994), “Institutions”, in The Elgar Companion to Institutional and Evolutionary Economics, edited by Geoffrey M. Hodgson, Warren J. Samuels, and Marc R.Tool, 402-6. Aldershot, U.K.: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31.Nelson, Richard R. (1993), “A Retrospective”, in Richard Nelson (ed.), 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05-23.
    95.羅懷英,技術知識特性、組織知識平台與情境對組織知識流通之影響─以工研院電通所為例,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89。
    32.Nelson, Richard R. (2002), “Bringing institutions into evolutionary growth theory”,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12, 17-28.
    33.Nelson, Richard R. (ed.)(1993), 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4.Nelson, Richard R. and Bhaven N. Sampat (2001), “Making sense of institutions as a factor shaping economic performance”,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s, 44, 31-54.
    14.李家毅,創業育成中心之育成績效評估─以工業技術研究院創業育成中心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91。
    35.Nelson, Richard R. and Katherine Nelson (2002), “Technology, institutions, and innovation systems”, Research Policy, 31, 265-72.
    36.Nelson, Richard R. and Nathan Rosenberg (1993), “Technical Innovation and National Systems”, in Richard Nelson (ed.), 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21.
    37.Niosi, Jorge, Paolo, Saviotti, Bertrand Bellon, and Michael Crow (1993), “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In Search of a Workable Concept”,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 207-27.
    38.North, Douglas C. (1990),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9.North, Douglas C. (1991), “Institution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5(1), Winter 1991, 97-112.
    40.Parto Saeed (2005), “Economic Activity and Institutions: Taking Stock”, 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 XXXIX(1), March, 21-52.
    96.蘇耿賢,國家創新系統之動態分析與應用,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學系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91。
    41.Patel, Parimal and Keith Pavitt (1994),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why they are important, and how they might be measured and compared”,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 3, 77-95.
    42.Pelikan, Pavel (2003), “Bringing institutions into evolutionary economics: another view with links to changes in physical and social technologies”,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13, 237-58.
    43.Rutherford, Malcolm (1994), “Institutions in Econom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4.Rutherford, Malcolm (2001),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Then and Now”,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5(3), Summer 2001, 173-94.
    15.李健瑞,以資料包絡分析法比較二十個國家科技競爭效率之評估,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92。
    45.Schumpeter, Joseph (1934),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Cambridge: Harvard.
    46.Scott, W. Richard (2001),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nd ed.
    47.Veblen, T. (1919), The Place of Science in Modern Civilization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Huebsch.
    48.Yeh, Ching-Chiang and Chang, Pao-Long (2003), “The Taiwan system of innovation in the tool machine industry: a case study”, Journal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 367-80.
    49.Yin, Robert K. (2003),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3rd ed.
    97.蘇裕淇,工研院技術移轉績效之探討─以大億科技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91。
    50.Young, Oran R. (1994),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in a Stateless Society.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51.Young, Oran R. (2002), The Institutional Dimensions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Fit, Interplay, and Scale.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16.杜阿仙,服務品質、服務價值、顧客滿意度、行為意向關係之實證研究─以工業技術研究院育成中心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民92。
    17.汪金城、黃秉德,研發機構知識分享機制之研究─以工研院光電所研發團隊為例,2001年中華民國科技管理論文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民90。
    18.林世懿,研發人員生涯導向與事業成功之關連性研究:以工研院及科學園區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89。
    19.林永森,研發機構員工生涯發展階段與生涯導向對前程發展制度效應之影響─以工業技術研究院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88。
    20.林志誠,台灣窗型冷氣機產業技術移轉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經濟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79。
    21.林良陽,衡量研發機構智慧資本之研究─以工研院光電所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民91。
    22.林慧蘭,我國海外科技人才返國工作動機與適應之研究─以工研院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91。
    23.邱志芳,組織之社會資本與技術移轉績效之研究─以參與工研院研發聯盟廠商為例,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91。
    98.蘇麗秋,運用國家與社會資源發掘技術機會─以台灣PDP廠商為例,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92。
    24.邱忻怡,研究機構技術移轉訂價模式之研究─以工研院衍生公司為例,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6。
    25.邱奕邦,研究機構發展衍生公司關鍵成功因素研究與對產業創新之影響─以聯電、台積電、世界先進三家半導體衍生公司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87。
    26.邱奕嘉,國家創新系統對台灣高科技產業發展影響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民92。
    27.邱銘傳,以創新系統之觀點探討台灣硬碟機產業之產品與製程創新,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民88。
    28.金承慧,研發機構組織成員知識分享行為意圖研究,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民92。
    29.洪世章,結構衝突與產業劣勢:台灣硬碟機工業之發展,管理學報,19(2),民91.4:273-302。
    30.洪志洋、羅達賢,科技管理人才能力養成之研究:以工研院離職員工為例,科技管理學刊,4(1),民88.6:99-111。
    31.洪昆裕、楊君琦,所有權機制在公設研發機構內部機制設計之應用─交易成本觀點,1999年中華民國科技管理論文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民88。
    32.徐作聖、羅達賢、游朝成,育成中心與國家創新系統─以工業技術研究院創業育成中心為個案研究,1999年中華民國科技管理論文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民88。
    33.徐基生、李宗耀、史欽泰、洪志洋、曾國雄,工業技術研究院各研發組織屬性及研發績效之研究,科技管理學刊,8(1),民92.3:33-60。
    99.龔鴻裕,影響中小企業以創業育成中心進行新產品開發行為之相關因素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民89。
    34.徐基生、李宗耀、史欽泰、洪志洋、虞孝成、曾國雄,運用資料包絡分析法評估工業技術研究院各研發組織之經營績效,管理評論,22(2),民92.4:25-53。
    35.徐增明,產研合作創新知識創造、流通與加值之研究,產業論壇,4(1),民91.07:284-301。
    36.翁良杰,開發中國家新興產業的發展歷程─台灣資訊半導體產業分析(自1960至1990),國立政治大學經濟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86。
    37.涂嘉玲,工研院技術移轉之績效評估─以電子資訊領域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90。
    38.涂錫煜,環保產業技術移轉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經濟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79。
    39.張欣瑋,工研院在我國半導體產業發展過程中扮演之角色,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87。
    40.張振慶,研究機構建構一個整合性及安全的知識管理系統之應用研究,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管理學程碩士班未出版碩士論文,民91。
    41.許友耕,工業技術研究院組織變革管理的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未出版博士論文,民93。
    42.許友耕、郭承裕、劉世南,個案研究─工業技術研究院實施分享服務的探討,2002年中華民國科技管理論文研討會論文集,高雄,義守大學,民91。
    43.許友耕、劉世南,研發機構組織變革實施的課題探討─以工業技術研究院為例,工業技術研究院第二屆科技管理研討會論文集,民90。
    雜誌報導
    44.許友耕、劉世南,科技研發組織發展之目標與策略的形成─以工研院組織活力的推動為例,工業技術研究院第二屆科技管理研討會論文集,民90。
    45.許萬龍,非營利研究機構技術移轉訂價之研究─以工研院資訊電子科技專案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84。
    46.許興豪,技術知識特質、組織平台情境與組織動態能耐之研究─以工研院光電所為例,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89。
    47.許瓊文,研究機構形成產業創新機制,收錄於產業科技與工研院─看得見的腦,史欽泰主編,67-104,新竹縣竹東鎮:工業技術研究院,2003。
    48.陳立昕,智價經濟時代的智慧財產權管理─科技業產學研合作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88。
    49.陳幸雄,知識型服務業推動知識管理實務研究─以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資訊服務中心為例,國立臺灣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90。
    50.陳怡夫,產業技術創新與國家創新體系─以監視器產業為例,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民88。
    51.陳美雀,兩岸國家創新系統之探索性比較研究─以半導體產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90。
    52.陳家聲、蘇建勳、戴芸、羅達賢,國防役人力對我國科技產業發展之影響─以工研院為例,產業論壇,4(2),民92.01:1-22。
    53.陳峻志,育成中心的知識獲得、加值、擴散及累積,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89。
    2.王達銘,國內技術移轉的障礙及其促進因素之研究,東吳大學管理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81。
    54.陳朝福,組織轉型研究─新科學典範的創造性演化觀點,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92。
    55.陳碧章,跨組織合作研發實證研究─以科專計劃汽車共用引擎開發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91。
    56.陳鐵元、葉惠娟,科技政策與研究機構,收錄於產業科技與工研院─看得見的腦,史欽泰主編,1-32,新竹縣竹東鎮:工業技術研究院,2003。
    57.章文駿,社會資本觀點之組織蓄積與應用的研究,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91。
    58.曾昆銘,以創新系統架構探討台灣影像掃瞄器產業之創新與發展,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民89。
    59.曾獻惠,廠商參加科技專案的動機互動機制與績效之研究─以資訊電子業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87。
    60.黃仁宏、林佳燕、黃俊閎,國家創新體系對我國生技產業發展之影響,經濟情勢暨評論,7(1),民90.6:62-89。
    61.黃宗能,研究機構與大學智慧財產運作之探討,產業論壇,4(1),民91.07:225-253。
    62.黃怡華,資源、技術與產業:工研院模式之研究,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92。
    63.黃易成,研發機構中研發人員擴散現象之研究─以工業技術研究院光電工業研究所為例,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85。
    1.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李鍾熙:創新來自本土認同和文化特色,遠見雜誌,212期,211-13頁,民93。
    64.黃國綱,專利、技術價值與R&D生產函數─以工研院為例,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90。
    65.黃敏如,台灣研發體系之探討─產學研合作知識擴散現況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88。
    66.楊水利,產研合作聯盟之研發績效評估─以工業技術研究院開放實驗室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92。
    67.楊君琦,技術移轉互動模式失靈及重塑之研究─以研究機構與中小企業技術合作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89。
    68.董青純,探討台灣生物技術政策:以國家創新系統觀點看生物技術政策,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92。
    69.廖祐宗,技術知識特質與組織動態能耐之研究─以化工所為例,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88。
    70.趙志弘,研發單位之研發效率評估與探討─以工業技術研究院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86。
    71.劉士豪,知識擴散與產業之創新及發展:以台灣掃描器產業為例,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民89。
    72.劉世南、羅達賢,促進創新前瞻研究的組織再造:以工研院之組織創新為分析,2003年中華民國科技管理論文研討會論文集,新竹,國立交通大學,民92。
    73.劉世南、羅達賢,國家級研究機構之組織策略與設計:以工研院三十年組織發展為分析,科技管理期刊,9(1),民93.3:163-194。
    2.方宗廉(2003),台灣科技發展的縮影 李鍾熙領導工研院轉型之路,卓越雜誌,2003年10月,36-7頁。
    74.劉信良,國家創新體系運作之觀察─以育成中心政策為實證研究,東海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93。
    75.劉財源,產研合作研發過程中運作模式與影響因素之探討,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87。
    76.劉常勇,研究機構發展衍生公司對產業創新之影響─以台灣半導體產業為研究對象,第七屆產業管理研討會,台北,政治大學,民87。
    77.劉棋華,產業創新政策對台灣石化產業競爭力之探討,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86。
    78.劉源祥,科技研發工作者的事業前程型態,工作特質認之及其他工作攸關因素之研究─以工研院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民86。
    79.劉瑞華,工研院對臺灣的貢獻,收錄於產業科技與工研院─看得見的腦,史欽泰主編,199-230,新竹縣竹東鎮:工業技術研究院,2003。
    80.劉靜美,衡量研發機構的智慧資本之研究─以工研院生醫工程中心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90。
    81.蔡志豪,組織之社會資本與組織學習績效之研究─以參與工研院研發聯盟之廠商為例,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91。
    82.蔡承勳,新竹科學工業園區高科技廠商之演化,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92。
    83.蔡渭水、毛禮忠,研究機構技術分殖現象之研究─以工研院與中科院為例,管理評論,18(1),民88.1:1-21。
    3.吳明思(2002),受創科技人重回「少林寺」 工研院是人才供應庫,也是避風港,財訊,2002年8月,378-81頁。
    84.蔡渭水、郭洮村,工研院研發人員離職創業相關因素,第七屆產業管理研討會,台北,政治大學,民87。
    85.蔡慶昇,我國國家創新體系對奈米科技產業發展影響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學程碩士班未出版碩士論文,民93。
    86.蔡繼宏,產業及創新政策對中華民國汽車產業發展影響力之分析,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86。
    87.盧秀卿,研發聯盟類型、知識流通機制與聯盟績效關係之研究─以工研院主導之研發聯盟為例,實踐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91。
    88.蕭志同、林裕凌、楊光嵐、連珮昀,研究機構專利績效評估模式之建立與分析─以工研院為例,產業論壇,3(2),民91.01:192-214。
    89.鍾帛煻,高科技產業主管管理能力來源管道之研究─以工業技術研究院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88。
    90.簡兆良,專利資產評估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92。
    4.李雅萍(民90),經濟部推動研究機構開發產業技術辦法簡介,技術尖兵民國九十年五月號,14-6頁。
    5.李雅萍(民91),財團法人法(草案)對經濟事務財團法人之影響與因應建議(下),技術尖兵,民國九十一年十二月號,14-5頁。
    6.李雅萍(民91),財團法人法(草案)對經濟事務財團法人之影響與因應建議(上),技術尖兵,民國九十一年十一月號,14-5頁。
    7.李雅萍(民92),政府補助科研採購監督管理辦法對法人或團體之影響與因應建議,技術尖兵,民國九十二年十二月號,18-21頁。
    8.李雅萍(民92),科技研發適用政府採購法之改革(下),技術尖兵,民國九十二年七月號,26-7頁。
    9.李雅萍(民92),科技研發適用政府採購法之改革(上),技術尖兵,民國九十二年六月號,27頁。
    10.金麗萍(2001),專訪史欽泰 解析知識經濟─穩定度太高 反而有危險,數位週刊,2001年10月13日,70-3頁,民90。
    3.史欽泰,工業技術研究院研究發展體系,研考雙月刊,22(6),1998:52-61。
    11.施君蘭(2005),工研院創意中心 把科技飆回「人」味,天下雜誌,2005年1月1日,45-6頁。
    12.孫文秀採訪整理(民88),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黃重球 科專成果與智財權歸屬研究機構之思考原則,技術尖兵,民國八十八年八月號,1-3頁。
    13.孫文秀採訪整理(民93),互補互利的研發創新機制─專訪技術處處長 黃重球,技術尖兵,民國九十三年三月號,2-5頁。
    14.孫文秀採訪整理(民93),創新驅動經濟發展─專訪技術處處長 黃重球,技術尖兵,民國九十三年十二月號,2-3頁。
    15.孫文秀•郭慧姿整理(民88),追求創新迎接跨世紀挑戰─工研院的創新前瞻策略,技術尖兵,民國八十八年七月號,4-5頁。
    16.孫文秀•曾建榮採訪整理(民94),省思研發單位的價值與影響力─專訪技術處處長黃重球,技術尖兵,民國九十四年四月號,2-4頁。
    17.孫文秀整理(民85),工研院院長史欽泰:確定了全面性的管理架構,技術尖兵,民國八十五年二月號,7-8頁。
    18.孫文秀整理(民85),經濟部技術處副處長黃重球 業界合作是執行科技專案重要的工具,技術尖兵,民國八十五年六月號,2頁。
    19.孫文秀整理(民85),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陳昭義 科專管理辦法現階段運作的最適制度,技術尖兵,民國八十五年二月號,6-7頁。
    20.孫文秀整理,工研院院長史欽泰:提高業界參與意願才是真目的,技術尖兵,民國八十五年六月號,4頁。
    4.史欽泰,研究機構的轉型與挑戰,中山管理評論,7(2),1999年夏季號:255-266。
    21.高子羽(2004),工研院創意推手─創新中心主任薛文珍 帶領工研院紅粉兵團前進創意灘頭堡,數位時代雙週刊,2004年4月1日,126-8頁。
    22.張峰源採訪整理(民92),由「快速追隨」轉型至「突破創新」 論我國產學研創新體系之調整─論我國產學研創新體系之調整,技術尖兵,民國九十二年五月號,2-3,33頁。
    23.郭慧姿採訪整理(民88),黃重球 掌握瞬息萬變新契機 帶領科技專案更創新,技術尖兵,民國八十九年元月號,2-3頁。
    24.陳昭義(民86),科技專案的經營與困境,技術尖兵,八十六年七月號,1-4頁。
    25.陳禎惠(2005),工研院創意中心 思考無疆界的創意大實驗場,能力雜誌,2005年2月,24-9頁。
    26.曾佩如(民85),經濟部科技研究發展專案計劃管理辦法敲板定案,技術尖兵,民國八十五年二月號,1-6頁。
    27.曾建榮(民94),大處著眼 小處著手 科技專案為什麼要制度變革?─專訪經濟部技術處黃重球處長,技術尖兵,民國九十四年六月號,2-3頁。
    28.曾建榮整理,歷史的軌跡─科技專案的轉型與蛻變 技術處處長黃重球,技術尖兵,民國九十年八月號,3-4。
    29.黃重球(民88),創新科技智價,前瞻產業未來,技術尖兵,民國八十八年七月號,1-3頁。
    30.黃淮琪採訪整理(民91),經營管理策略隨政策創新規劃 工研院企劃處處長蘇宗燦,技術尖兵,民國九十一年十月號,2-3頁。
    5.史欽泰、袁建中、羅達賢,國家級研發機構評估模式之探討,2002年中華民國科技管理論文研討會論文集,高雄,義守大學,民91。
    31.黃靖萱(2005),工研院為台灣開創專利新地圖,天下雜誌,2005年2月15日,156-9頁。
    32.編輯部,技術處處長黃重球 建立起整體宏觀的管理機制,技術尖兵,民國八十六年十月號,1-2頁。
    33.編輯部,科技專案之政策與挑戰 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黃重球,技術尖兵,民國八十七年六月號,2-4頁。
    34.編輯部整理(民89),融合知識與科技的新世界交響曲 經濟部技術處黃重球處長,技術尖兵,民國八十九年八月號,2-4頁。
    35.盧智芳(1998),史欽泰(工研院院長) 從守到走向開拓,天下雜誌,1998年5月1日,90-4,97-8頁。
    36.盧智芳(2000),史欽泰(工研院院長) 讓工研院飛起來,天下雜誌,2000年9月1日,196-97頁。
    37.謝宛蓉(2004),李鍾熙(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 創新,啟動「綠色奇蹟」,e天下,2004年7月號,66-73頁。
    38.羅詩城(2003),李鍾熙操刀 工研院變臉,天下雜誌,2003年9月15日,96-8頁。
    39.羅達賢(民87),管理得精簡,管得深入,技術尖兵,民國八十七年一月號,8頁。
    新聞報導
    6.朱怡靜,探討產研合作組織績效與統理機制─以台灣半導體產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經濟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91。
    1.王啟清(1993),工研院走過二十年 面臨停看聽─培養了不少人才 研發了許多技術 與業界要求脫節 成了被攻擊箭靶,經濟日報,7月5日,12版。
    2.王啟清(1993),研發可採寄養制─廠商願意出人力 盼工研院出設備,經濟日報,8月3日,12版。
    3.台北訊(1988),工研院頒發年度貢獻獎 12項技術研究脫穎而出,經濟日報,8月13日,21版。
    4.台北訊(1988),工研院與民間技術合作 較前年度增加一倍─張忠謀重申扶助工業界決心,經濟日報,6月6日,21版。
    5.台北訊(1988),科技研究單位怪事不少─年度計劃到期•設備尚未買進 採購程序繁瑣•作法令人扼腕,經濟日報,8月3日,21版。
    6.台北訊(1988),對內提升研究層次對外擴大技術移轉 工研院慶生 提五點自勉,經濟日報,7月12日,21版。
    7.本報訊(1982),材料所定七月成立─將積極與業者配合 以求理論實際連貫,經濟日報,3月12日,2版。
    8.本報訊(1982),國建會科技組建議 解除圖利他人觀念─讓工研院放手協助民企,經濟日報,7月23日,2版。
    9.本報訊(1984),去年紮根•今年開花結果 發展電子電腦工業─工研院將可大豐收,經濟日報,1月15日,5版。
    10.本報訊(1985) ,投資超大型積體電話 工研院長說應慎重,經濟日報,9月13日,3版。
    7.朱玫黛,動態模式下的知識管理策略意涵─以工研院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學程碩士班未出版碩士論文,民91。
    11.本報訊(1985) ,張忠謀為工研院興革 擬設跨領域研究中心,經濟日報,8月30日,2版。
    12.本報訊(1985),工研院開發新產品 將以市場為導向 並強調機電合一,經濟日報,12月18日,2版。
    13.本報訊(1985),推展工研院研究 方賢齊提廿要點,經濟日報,8月27日,2版。
    14.本報綜合報導(1993),刪減科技預算 掀起另一種省思 業者促工研院重新定位─增進運作效率 各所朝利潤中心行進 並和業界密切分工,經濟日報,5月24日,12版。
    15.吳文淵(1990),科技成果移轉獎勵措施 經部期盼敗部復活,經濟日報,2月22日,2版。
    16.宋宗信(1993),工研院與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簽約 二百多項專利權將互換,經濟日報,2月10日,6版。
    17.李青霖(2002),識集 製造知識的外遇 工研院進行圖書館革命 教人耳目一新,經濟日報,1月3日,27版。
    18.李珣瑛(2000),工研院重賞內部發明人 技轉業界 每年最高穫獎400萬元,經濟日報,2月17日,29版。
    19.李珣瑛(2005),工研院繳出亮眼成績單 去年獲1,146件專利、智權技術加值14億元 促成193億元投資案等,經濟日報,2月2日,C4版。
    20.李順德(1998),張忠謀批工研院走偏方向─主張發揮主導及前瞻性功能,不應一切依產業需求做研究,經濟日報,8月22日,4版。
    8.朱博湧,工研院效益評估模式與實證,收錄於產業科技與工研院─看得見的腦,史欽泰主編,231-264,新竹縣竹東鎮:工業技術研究院,2003。
    21.李順德(1999),工研院應建立像樣團隊─張忠謀建議集中資源朝前瞻與創新努力,經濟日報,9月8日,2版。
    22.李煜梓(1990),執行中長程研究、宜彈性運用預算 工研院爭取種子經費免審查,經濟日報,12月3日,7版。
    23.李煜梓(1994),史欽泰描繪工研院願景 董事會將發揮訂定經營策略功能,經濟日報,4月29日,12版。
    24.李煜梓(1998),史欽泰:運用資源槓桿 提升經濟績效─工研院成立25年 院長談未來計劃,經濟日報,6月3日,26版。
    25.杜竹風(1982),工研院的任務是什麼?,經濟日報,9月2日,5版。
    26.杜竹風(1982),自動化工業生根茁壯的構想,經濟日報,3月17日,3版。
    27.杜竹風(1982),國建會談片 工研院所要做的就是要還利於民─李國鼎說關於圖利他人字眼不必怕怕,經濟日報,7月24日,2版。
    28.杜竹風(1988),在兩難中尋求定點─林垂宙新年有三院,經濟日報,1月3日,15版。
    29.杜竹風(1988),科技民主化市場化當前趨勢 工研院角色宜再釐清,經濟日報,7月13日,21版。
    30.周兆良(1991),工研院與AT&T交換授權案 經濟部礙難同意,經濟日報,5月10日,6版。
    9.江招治,台灣生技產業發展策略之研究─層級決策分析,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未出版碩士論文,民92。
    31.周兆良(1991),降低離職率•誘之以「利」 工研院新退休辦法頗迷人,經濟日報, 3月9日,6版。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企業管理研究所
    91355030
    9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13550301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企業管理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2250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