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34/141854 (78%)
Visitors : 47815730      Online Users : 85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1880


    Title: 經濟事務財團法人官派董事功能之研究:非營利組織觀點
    On the Function of Government Appointed Board Members of Economic Affairs Related GONGO: From a Perspective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uthors: 張嫦娥
    Jang, Chang-E
    Contributors: 江明修
    Chiang, Min-Hsiu
    張嫦娥
    Jang, Chang-E
    Keywords: 非營利組織
    經濟事務財團法人
    官派董事
    Date: 2003
    Issue Date: 2009-09-14 12:27:31 (UTC+8)
    Abstract: 面對二十一世紀科技競爭戰,各財團法人如何搶得先機並掌握致勝關鍵,組織的核心決策-董事會扮演著重要角色,而在致力於傳統產業轉型之趨使下所輔導成立之財團法人,其董事會中之官派董事當負有一定政策任務。爰為探究及健全經濟事務財團法人官派董事功能,本研究從文獻探討、深度訪談、參與觀察及個案分析等研究方法,自法制及管理面就財團法人捐助章程、董事會議紀錄及政府與法院主管法規等資料予以分析,實務面則將影響官派董事功能因素歸類為十二大項,以官派董事、非官派董事、主管機關、負責董事會業務同仁等四個面向的觀點作深度訪談,並輔以研究者在經濟事務財團法人長達十三年之業務監督經驗,最後提出檢證及分析組織內外在環境及董事會成員之SWOT。
    本研究個案研究結果,對官派董事職責如同一般董事,惟官派董事負有政策使命,其角色功能並不如一般民間法人單純,就訪談議題與官派董事在實際執行其職責有關資料分析,歸納官派董事對非營利組織應具有以下功能:
    一、政策制定與政策規劃之參與,並引導執行政策。
    二、透過專業服務可以彌補政府職能不足。
    三、監督並落實政府法令的執行。
    四、擔任政府與產業溝通、協調之橋樑。
    五、提供組織間互相學習與經驗分享。
    六、透過資源整合,建立服務平台,提升公共服務管道,使組織達成綜效
    目的。
    七、開拓前瞻性與創新性業務領域,服務邁向多元與多樣化。
    八、組織結構較少層級節制,可增進效率,提升競爭力。
    整體而言,本研究對財團法人官派董事功能持正面看法,惟制度下尚有若干缺失值得檢討改進者。茲將本研究所衍生有關之問題分為研究發現、建議及後續研究方向等三個部分,摘述如下:
    壹、研究發現
    一、從整體政策運作層面研析
    (一)法人組織定位與運作功能,因時勢變遷已與設立目的相悖。
    (二)業務舊瓶新裝,難脫組織文化包袱,政府淪為財團法人保護傘。
    (三)董事席次仍受捐助人掌控,與財團法人制度立法意旨不符。
    (四)官派董事對政策任務推動不遺餘力,但法人整體運作仍受捐助人相
    當程度掌控。
    (五)法人自律不足、影響自主性。
    二、從法制規範運作層面研析
    (一)未建立官派董事統一監管機制,造成法人會務負擔。
    (二)捐助章程淪為形式規範,未能發揮實質功效。
    (三)政府閉門造車,各部會各自為政,規範過多。
    三、從董事會實務運作層面研析
    (一)董事人數多寡與組織規模大小無關。
    (二)會議召開次數有限,董事功能難發揮。
    (三)董事年齡較長者,對法人實質運作助益較大。
    (四)官派董事淪為法人凝聚政治實力工具。
    (五)政策任務之達成首重使命感之培養。
    (六)公權力過度介入,阻礙法人自治與治理。
    (七)人治色彩影響官派董事功能。
    貳、研究建議
    一、體制面:
    (一)由政府統一制定財團法人專法。
    (二)由政府統一訂定接受政府委辦(或補助)經費之處理原則。
    二、執行面:
    (一)由法人制訂「董事會職責及服務指導作業手冊」。
    (二)建立法人會務運作實務指南。
    三、策略面:
    (一)與政府及企業間應為夥伴關係並應建構對話機制
    (二)政府應對官派董事建立「志工服務資源平台」
    參、後續研究方向
    一、政府賦予官派董事所背負之政策任務形成過程之研究。
    二、政府政策任務動力與延續性之探討。
    三、政府政策使命與社會需求期望差異之研究。
    四、階段性任務與永續經營策略之研究。
    五、主管機關與官派董事信任關係之研究。
    六、捐助人與財團法人關係影響會務運作之研究。
    七、董事間信任與合作關係之研究。
    八、官派董事與董事會權力分配型態關係之研究。
    綜上,為澈底探討官派董事產生弊端之源頭,以落實官派董事功能與修正並建立官派機制,除了制定統一規範避免各自為政外,政府機關應解開以往管理枷鎖,以正面、積極與彈性的服務與行動方式,健全法人發展,才能契合社會與人民之需。

    關鍵詞:非營利組織、經濟事務財團法人、官派董事
    Reference: 一、中文部分
    Drucker, Peter F.著,周文祥、慕心編譯(1998)。巨變時代的管理。台北:中天。
    Drucker, Peter F.著,余佩珊譯(1994)。非營利機構的經營之道。台北:遠流。
    Gelatt, James P.著,張譽騰等譯(2001)。世紀曙光-非營利事業管理。台北:五觀藝術管理。
    Peter C. Brinckerhoff著,江明修審定(2004)。非營利標竿管理。台北:智勝。
    Philip Kotler and Alan R Andreasen著,張在山譯(1991)。非營利事業的策略性行銷。台北:授學。
    江明修(1996)。「非營利組織領導行為之研究(上)」,人事管理月刊,第三十三卷,第十期。頁12。
    江明修(1997)。公共行政學-理論與社會實踐。台北:五南。
    江明修(1998)。非營利組織公共服務功能之研究。行政院國科會研究計劃報告,計劃編號:NSC87-2418-H-004-004-E21。
    江明修主編(2000)。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台北:智勝。
    江明修、曾冠球(2002)。「非營利管理之理論基礎」,收錄於非營利管理,江明修主編。台北:智勝。
    江亮演(2001)。社會福利與行政。台北:空大。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1989)。我國社會福利定義與範圍之研究。台北:行政院。
    呂朝賢(2001)。「非營利組織與政府的關係:以九二一賑災為例」,台灣社會福利學刊。電子期刊第二期。頁30-77。
    汪承運(2003)。「非營利機構董事會(上)」,正風通訊月刊,第一六一期。頁8。
    李賢中(2001)。「墨子兼愛思想的理論與實踐」,社區發展季刊,第九十三期。頁28-33。
    李增祿(1998)。社會工作概論。台北:巨流。
    吳 定(1998)。公共政策辭典。台北:五南。
    官有垣(1997)。台灣地區非營利社會福利機構的董事會研究:董事會角色功能之實證分析。行政院國科會研究計劃報告,計畫編號:NSC 86-2414-H-194-007。
    官有垣(2000)。非營利組織與社會福利。台北:亞太。
    官有垣(2000)。「非營利組織在台灣的發展:兼論政府對財團法人基金會的法令規範」,中國行政評論,第十卷第一期。頁75-110。
    胡幼慧、姚美華(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陳金貴(1994)。美國非營利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台北:瑞興圖書。
    陳美伶(1992)。統一財團法人主管機關可行性之研究。法務部。
    陳惠馨(1995)。財團法人監督問題之探討。行政院研考會編印。
    張潤書(2001)。行政學。台北:三民書局。
    許慶復(1990)。「合產概念的分析-一個都市行政新模式的評估」,政治科學論叢,第一期。頁125-134。
    黃世鑫、宋秀玲(1989)。我國非營利組織功能之界定與課稅問題之研究。台北:賦稅改革委員會。
    黃秉德(1998)。「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理念-台灣經驗分析」,收錄於非營利組織之經營管理與社會角色論文集。高雄:中山大學。
    黃雲生(2001)。社會福利民營化趨勢中非營利組織之資源依賴與組織自主性-以台中市對老人居家服務之委託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 燕(2001)。「導論:非營利組織之定義、功能與發展」,蕭新煌主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台北:巨流。
    楊崇森(1981)。財團法人制度之探討。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詹火生(2001)。財團法人監督機制的社會討論。台北:財團法人國 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專論。
    經濟部(2003)。「政府補助科研採購監督管理辦法對法人或團體之影響與因應建議」,技術尖兵,第一○八期。台北:經濟部。
    劉淑瓊(1997)。「依賴與對抗-論福利服務契約委託下政府與民間受託單位間的關係」,社區發展季刊,第八十期。頁113-129。
    劉淑瓊(2001)。「社會服務「民營化」再探:迷思與現實」,新世紀、新人類、新希望-展望廿一世紀社會福利策劃與管理研討會。台北:中國文化大學。
    鄭讚源(1997)。「既競爭又合作、既依賴又自主:社會福利民營化過程中政府與民間非營利組織之角色與定位」,社區發展季刊,第八十期。頁79-87。
    蕭新煌(2001)。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台北:巨流。
    二、英文部分
    Coston, Jennifer M.(1998),“A Model and Typology of Government-NGO Relationships,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27(3):358-382.
    Fletcher,K.B.(1992),“Effective Boards: How Executive Directors Define and Develop Them,”Nonprofit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 2:283-293.
    Fishman, James & Stephen Schwarz(1995),Nonprofit Organization: Cases and Materials, NY: Foundation Press.pp29.
    Gidron, Benjamin, Ralph M. Kramer,and Lester M. Salamon(1992) ,“Government and the Third Sector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Allies or Adversaries?” in Benjamin Gidron, Ralph M. Kramer, and Lester M. Salamon(eds.), Government and the Third Sector,SF:Jossey-Bass.pp1-30。
    Hall, Peter D.(1987), “A Historical Overview of the Private Nonprofit Sector, ” in W.W.Powell(ed.), The Nonprofit Sector: A Research Handbook,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p.1-26。
    Handy,F. (1995), “Reputation as Collateral:An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Trustees of Nonprofits,” Nonprofit and Voluntar Sector Quarterly 24(4):293-305。
    Herman, R. D.,and D.,and J.V.Til(1989), Nonprofit Boards of Directors:Analyses and Applications.New Brunswick : Transactiob Publishers.
    Hodgkinson, V. A., Lyman, R.W., & Associates(1989),“The Future of the Nonprofit Sector:Challenges” , Changes and Policy Considerations. San Francisco,California:Jossey-Bass .pp5.
    Houle, C. O.(1989),Governing Boards. San Francisco,C A.:Jossey-Bass Publishers.pp6-89.
    Kramer,Ralph.M.(1981),Voluntary Agencies in the Welfare State. Berk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pp173-245.
    Kramer,Ralph.M.(1987), “Voluntary Agencies and the Personal Social Services, ”in W. W. Powell(ed.), The Nonprofit Sector:A Research Handbook.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p.240-257.
    Middleton,M. (1987), “Nonprofit Boards of Directors: Beyond the Governance Function,”in W.W.Powell(ed.), The Nonprofit Sector:A Research Handbook.New Haven,Conn.:Yale University press.
    Murray, V., Bradshaw, P.,& Wolpin, J.(1992),“Power in and Around Nonprofit Boards:A Neglected Dimension of Governance”. Nonprofit Management & Leadership,3(2):165-182.
    Nason, J. W.(1989),Foundation trusteeship:Servi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New York: The Foundation Center.
    Olenick, A.J.& Olenick, P. R.(1991),A nonprofit orgnization operating manual:Planning for survival and growth, New York: The Foundation Center.
    Pfeffer, J.,& Salancik, G.(1978),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 New York:Harper & Row.
    Saidel, J. R.,(1989),“Dimension of Iterdependence:The State and Voluntry-Sector Relationship,”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18(4):335-347.
    Salamon, M. L .(1992),America’s Nonprofit Sector:A Primer, New York:The Foundation Center.
    Setter berg,F.& Schulman, K.(1985),Beyond profit:The complete guide to managing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New York:Harper & Row.
    Tutty, Leslie M., Michael Rothery, & Richard M. Grinnell, Jr.(1996),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Social Workers, Boston:Allyn and Bacon.pp92-115.
    Weisbord, B.(1975),“Toward a Theory of the Voluntary Non- Profit Sector in a Three Sector Economy.” In E. S. Phelps(ed.), Morality and Economic Theory. 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
    Weisbord, B.(1977),The Voluntary Nonprofit Sector:An Economic Analysis. San Francisco: New Lexington Press.
    Wolf, T.(1990),Managing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Englewood Clitts, New Jersey:Prentice Hall.pp6.
    Zander,A.(1993),Making Boards Effective : The Dynamics of Nonprofit Governing Board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三、參考網站
    http://www.cepd.gov.tw/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http://mojlaw.moj.gov.tw/法務部
    http://www.moea.gov.tw/經濟部
    http://www.shoenet.org.tw財團法人鞋類暨運動休閒科技研發中心
    http:www.org.tw/財團法人自行車暨健康科技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http://www.st-pioneer.org.tw/財團法人製藥工業技術發展中心
    http://www.sidc.org.tw/財團法人石材工業發展中心
    http://www.ptri.org.tw/財團法人印刷工業技術發展中心
    http://www.pmc.org.tw財團法人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
    http://www.pidc.org.tw/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
    http://asia-learning.com/lucia/陸宛蘋資訊網(2001.08.11)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91921069
    9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1921069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行政管理碩士學程(MEPA)]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264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