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198/141123 (78%)
Visitors : 46856795      Online Users : 125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4767


    Title: 江澤民時期共軍「黨委制度」之研究
    The Study of P.R.C Miltary, "Party Committee System" during Chiang, Tsu-Min`s period
    Authors: 蔡瑞祥
    Contributors: 趙建民
    蔡瑞祥
    Keywords: 中共
    以黨領軍
    黨委制度
    Date: 2003
    Issue Date: 2009-09-19 15:23:34 (UTC+8)
    Abstract: 對於中共黨軍關係的研究,學者們從不同的途徑,提出豐富的研究成果;但這些觀點對中共「以黨領軍」原則在共軍內部的實際運作情形,並未形成完整的個案研究。基於上述個案研究的需要,以及個人對共軍發展的興趣,希望能透過本研究理解做為中共「以黨領軍」的根本制度─「黨委制度」在共軍中的運作與影響,期在以往學界少部份已研究之相關議題與成果基礎上,提供相關理論的驗證與補強。
    為便於形成研究重點,在時間選擇上,主要從江澤民一九八九年九月接掌中共政權迄二○○二年止,資料取材亦以此期間為主;而為避免論述的內容流於歷史陳述與報導,本文將採用「文件分析」的方法,試圖以各種現存的史料、官書、報紙、回憶錄等資料,來檢證對一件事物的看法或真相。
    本文將首先探究共軍「黨委制度」的淵源與發展過程,以及「黨委制度」的組織結構、運作方式和功能;其次,從探討影響江澤民時期共軍「黨委制度」的因素,論述江澤民對共軍「黨委制度」的繼承與發揚;最後,依據研究的成果,分析「黨委制度」所面臨的難題,並評估對共軍未來發展的影響。
    經過本文的研究發現,共軍的黨委領導制度,反映了共軍最本質的政治特徵,規定了共軍內部根本性的領導關係和黨在軍隊中的領導方式,在中共黨領導軍隊的一系列制度中起支配和決定作用。這種組織結構層面的領導體制,在中共建立政權前已基本完成制度化。建立政權後,不論是毛、鄧或江澤民當權,為了保證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他們一再要求共軍充分發揮黨委的核心領導作用,並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了這個制度。然而,隨著中共改革開放的深化與軍事現代化的推動,共軍未來的發展如果仍然堅持黨委的領導制度,將面臨嚴峻的考驗。
    Scholars have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with regard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military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However, a thorough case study on the practice of ‘the party leading the military’ in P.R.C. has not been brought up. Based on the need for case studies and my personal interes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R.C., We would like to display how the Party Committee System-the root of ‘the party leading the military’ works in P.R.C. and to verify and enhance the related theories on the basis of the related issues and researches by a minority of scholars.
    This report focuses on the period between September 1989, when Mr. Chiang Tsu-min began to lead P.R.C., and the end of 2002. Document Analysis is used to utilize existing historical records, official publications, newspapers, and memoirs for surveying the views or truth of a specific issue in order to avoid mere statement of the history.
    The report first begins with analyzing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arty Committee System, and the organization structure, operation, and functions of the system. Secondl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ystem during the period of Chiang will be discussed to expound Chiang’s succession to and enhancement of the system. In the end, difficulties confronted with the system and their effects on future development of P.R.C. military are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s of the study.
    The research concludes that the Party Committee System reflects the essentials of political characters of P.R.C. military. It formulates the basic leadership and the style of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in the military. In other words, this system dominates and decides the system of ‘the party leading the military’. The leading system with this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had basically been systemized before P.R.C. government that was established. After that, Mao, Dun, and Chiang, when in control, all required the Party Committee System fully function in leading the P.R.C. military in order to ensure the party’s absolute leadership over the military and to facilitate and perfect this system. Nevertheless, the P.R.C. military will need to be face stern challenge if it sticks to the leading system regardless of the deepening of reforms and military modernization in P.R.C.
    Reference: 壹:中文書目
    一、書刊(論文)
    丁樹範,民85,《中共軍事思想的發展(1978-1991)》,台北:唐山出版社。
    ───,2002,《胡錦濤時代的挑戰》,台北:新新聞出版社。
    ───,民92,〈一九九○年代以來的中國黨軍關係〉,《中國大陸研究》,第46卷,第2期。
    三軍大學編,民80,《軍制學》,台北:國防部。
    中共中央印,1995,《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條例》,北京。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1982,《中央革命根據地史料選編(中)》,北京: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1983,《鄧小平文選(1975-1982年)》,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1963a,《列寧全集(第十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3b,《列寧全集(第卅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3c,《列寧全集(第卅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研究雜誌社,1991,《1991中共年報》,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
    ───,1993,《1993中共年報》,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
    ───,1994,《1994中共年報》,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
    ───,1995,《1995中共年報》,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
    ───,1998,《1998中共年報》,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
    ───,1999,《中共黨政研究論文集》,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
    ───,2001,《2001中共年報》,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
    ───,2002,《2002中共年報》,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
    ───,2003,〈新氣象?新挑戰?-從胡錦濤思路談起〉,《中共研究》,第37卷,第2期。
    中國軍事科學院,1982,《軍語》(增修本)─「軍隊政治工作」條,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委員會,1997,《中國軍事百科全書: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 軍事後勤》,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中國國民黨大陸研究工作會,民87,《一九九七年中共軍事情勢的回顧》,大陸情勢雙週報。
    孔永松、邱杉慶、林天乙,1981,〈古田會議歷史背景的幾個問題〉,《廈門大學學報》,第3期。
    毛澤東,1949,《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香港:新民主。
    ───,1966a,《毛澤東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6b,《毛澤東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6c,《毛澤東選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6d,《毛澤東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6,〈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決議案─古田會議決議〉,《毛澤東選集》,第2卷,北京:一山圖書供應社。
    ───,1981,《毛澤東軍事文選(內部版)》,北京:戰士出版
    社。
    毛鑄倫紀錄,民71,〈中國大陸問題的研究方法座談會〉,《時報
    雜誌》,第135期。
    王宇樞譯,民59,《蘇聯五十年(1918-1968)建軍史》,台北:國防部編譯局出版。
    王國琳、葉倫鈺,民77,〈中共重建軍銜制的分析〉,《中國大陸研究》,第31卷,第5期。
    王成業等編,1990,《軍事哲學原理》,西安:軍事科學出版社。
    王玉民,1994,《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台北:洪葉文化事業。
    王貴秀,1995,《論民主和民主集中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王啟文,1996,〈堅持和建全民主集中制─加強黨的制度建設〉,《新時期黨的建設教程》,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王宗雲,1998,〈軍隊政治工作的組織領導體制〉,《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學》,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王官德,民87,〈江澤民對軍權的調整、控制與變數〉,《共黨問題研究》,第24卷,第4期,台北:共黨問題研究中心。
    于永波,1997,〈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中國軍事百科全書: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 軍事後勤》,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王景佳、聞宏海等編,1997,《國防大典》,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王書風,1998,〈軍隊政治工作的組織領導體制〉,《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學》,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2000,〈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鄧小平時期軍隊政治工作思想概論》,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王繼,2001,〈關於新時期貫徹依法治軍方針幾個問題的探討〉,《新形勢下軍隊政治工作特點規律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王國忠,2002,〈貫徹民主集中制要強化法規意識〉,《政工導刊》,西安:解放軍西安政治學院,第2期。
    以理,2003,〈二○○二年中共軍事〉,《中共研究》,第37卷,第2期。
    史達林,〈論列寧主義基礎〉,《共產黨原始資料選輯》,第3集,台北:國際關係研究所。
    司法行政部調查局編,民59,《共匪的武裝鬥爭》,台北:司法行政部調查局。
    吉屋奎二,民65,《蔣總統秘錄》,第五冊,台北:中央日報社。
    任慧文,1997,《鄧後權力交班內幕》,台北:書華出版公司。
    任鐵纓,2002,〈中國共產黨關於民主集中制概念內涵的發展〉,《中共黨史研究》,北京:中央黨史研究室,第6期。
    安自力,2002,〈基層黨員教育滯後問題的對策性思考〉,《政工導刊》,西安:解放軍西安政治學院,第2期。
    朱成甲編,1983,《中共黨史研究論文選(中)》,湖南:人民出版社。
    朱浤源主編,1999,《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
    江一山編,1965,《中共軍事文件彙編》,香港:友聯研究所。
    江澤民,2001a,《論黨的建設》,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1b,〈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黨如何做到「三個代表」〉,《論「三個代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江澤民,2002,《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專題摘要)》,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李廣生,1990,〈談談黨委首長如何加強對司令部工作的領導問題〉,《軍事學術》,北京:軍事學術月刊,第3期。
    李慎明,1997,〈黨的絕對領導是新時期我軍質量建設的根本保證〉,《解放軍報》,7/24:6。
    李常俊主編,1999,《軍隊「三講」教育必讀》,北京:長征出版社。
    李建昌,2000,〈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鄧小平時期軍隊政治工作思想概論》,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李寶柱,2000,〈加強軍隊各級黨委領導班子建設〉,《鄧小平時期軍隊政治工作思想概論》,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李英明,民90,《中國大陸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李敏、王儉華,2002,〈「三個代表」與軍隊黨員的政治意識〉,《南京政治學院學報》,南京: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第3期,第18卷。
    吳杰明,2000,〈新形勢下治軍的首要任務與軍隊思想政治建設〉,《新形勢下治軍問題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金達凱,民70,〈匪軍政工制度之研究〉,《共黨問題專題研究(五)》,台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
    ───,民70,〈共軍政工制度研析〉,《東亞季刊》,第十二卷,第三期。
    周恩來,1980a,〈關於湘鄂西蘇區發展的幾個開頭〉,《周恩來選集(上)》,1980,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0b,〈中共中央給紅軍第四軍前委的指示信─一九二九年九月廿八日〉,《周恩來選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
    周建慈、王德江,2001,〈對落實首長分工負責制度提高黨委工作效率的幾點思考〉,《新形勢下軍隊政治工作特點規律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岳忠強,1992,《組織工作學》,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1998,〈軍隊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則〉,《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學》,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易君博,1993,《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
    林彪,民61,〈人民戰爭勝利萬歲〉,《共匪軍事訓練參考叢書─戰略戰術之部》,台北:國防部特情室編。
    空軍政治部辦公室,1991,《政治工作重要文件彙編》,北京:空軍政治部辦公室。
    宗和,2002,〈中共中央軍委的新方陣〉,《鏡報月刊》,香港:鏡報月刊雜誌社。
    杭琍,2002,〈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制憲歷程和經驗〉,《中共黨史研究雙月刊》,北京。
    俞雨霖,民75,〈中共軍人的政治角色之研究:比較觀點(下)〉,《中國大陸研究》,第29卷,第四期。
    ───,民77,〈中共恢復軍銜制的分析〉,《中國大陸研究》,第31卷,第2期。
    ───,1993,〈中共軍人的政治角色之研究〉,《解放軍的現狀與未來》,台北:桂冠。
    重易,1993,〈當前解放軍政治工作問題之探討〉,《解放軍的現狀與未來》,台北:桂冠。
    姜占魁,民81,《組織行為與行政管理》,台北:三民書局。
    姜思毅,1984,《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史》,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1997,《軍隊政治工作學》,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洪陸訓,民81,《蘇聯紅軍政工制度之探討》,共黨問題研究,第18卷,第6期。
    ───,民82,〈國軍政戰制度與中共軍隊政工制度之比較〉,《復興崗論文集》(第十五期),台北:政治作戰學校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民83,〈文武關係之研究理論、研究途徑和類型學〉,《東亞季刊》,第26卷,第1期。
    ───,民85,〈從文武關係理論看政戰制度〉,《軍事社會科學論文集》(第一輯),台北:政治作戰學校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李台京,民84,《國軍政戰制度與各國政戰工程簡介》,台北: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民91,〈共黨國家的文武關係〉,《復興崗學報》(第七十五期),台北:政治作戰學校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軍事科學院軍隊政治工作研究所,1987,《新時期軍隊政治工作研究》,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侯敬智、侯朝鼎,1991,〈軍隊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則〉,《軍隊政治工作學教程》,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侯敬智,1991,〈黨委員會、政治委員對政治工作的領導〉,《軍隊政治工作學教程》,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胡正清,1991,〈政治機關對政治工作的領導〉,《軍隊政治工作學教程》,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徐德奎,2003,〈軍隊政治工作的組織制度〉,《軍隊政治工作理論基礎》,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郝夢筆、殷浩然,1984,《中國共產黨六十年》,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高新,1997,《江澤民的權力之路》,香港:明鏡出版社。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82,〈江澤民積極鞏固軍權〉,《中國大陸研究》,第36卷,第7期。
    ───,民83,〈江澤民晉升十九員上將〉,《中國大陸研究》,第37卷,第7期。
    ───,民84,〈江澤民重申「從嚴治軍」加強軍隊控制〉,《中國大陸研究》,第38卷,第7期。
    國軍政工史稿編審委員會,民49,《國軍政工史稿(上)》,台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
    國防部軍事情報局,1990,《匪情年報》,台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
    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民52,《現階段匪軍政工》,台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印。
    ───,民77,〈匪編「中國人士解放軍政治工程教程」研析專輯〉,《共黨問題專題研究(三八)》,台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印。
    ───,民81a,《國軍政戰制度比較研究》,台北:國防部總政治
    作戰部編印。
    ───,民81b,《認識共軍政工》,台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印頒。
    ───,民88,《國軍政治作戰參謀組織與作業(草案)》,台北:
    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編印。
    國防大學出版社,1993,《鄧小平思想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編印。
    常永富,1998,〈軍隊政治工作的創立和發展〉,《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學》,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曹效生,2001,《軍隊黨的建設實踐》,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張金鑑,民76,《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七冊行政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張念鎮,民77,〈中共軍隊政治工作之評估〉,《復興崗學報》,第四十期。
    張棨銓,民79,《現代組織原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張文台主編,1997,《軍隊高級幹部理論學習讀本》,1997年版,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1999,《軍隊高級幹部理論學習讀本》,1999年版,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張伊寧、鄧鋒主編,1999,《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張月斌等主編,2000,《新編黨支部工作教程》,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張蔚萍主編,2001,《中國共產黨黨務工作全書》,北京:研究出版社。
    張成富,2002,〈現代高技術局部戰爭的一個重大課題〉,《現代高技術戰爭政治工作》,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陸軍總司令部政治作戰部,民53,《匪軍政工研究》,台北:陸軍總司令部政治作戰部印發。
    郭華倫,民67,《中共史論(第一冊)》,台北:國際關係研究中 心。
    ───,民72,〈論中共所設的國家軍委〉,《時報雜誌》,第164期。
    郭占波,1983,〈軍隊中黨領導體制的演變〉,《近代史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郭壽航,1989,《鄧小平國防現代化思想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陳雨蒼,1974,《毛澤東思想剖析(上卷)》,台北:中共研究出版社。
    陳秉璋、陳信木,民77,《邁向現代化》,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陳克敏,1998,〈軍隊政治工作的理論基礎〉,《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學》,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曾永賢,1984,〈中國的黨軍關係和一元化領導問題〉,《第三屆中美「中國大陸研討會論文」》,台北:國際關係研究所。
    彭真,1992,《論新中國的政法工作》,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程秀龍主編,1994,《江主席「五句話」要點詳解》,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賀俊達,2001,《軍隊政治工作學》,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黃丘隆主編,民78,《社會主義詞典》,台北:學問出版社。
    黃在漁、李玊忱,1989,〈制約軍政主官團結的三個要素〉,《政工導刊》,西安:解放軍西安政治學院,第7期。
    黃榮嶽,2003,〈共軍訂頒「軍事法規軍事規章條例」-「依法治軍」與「軍事立法」的辯証關係〉,《中共研究》,第37卷,第5期。
    楊紹棟、羅雨林,1984,〈中國共產黨在創建黃埔軍校中的作用〉,《近代史研究》,第五期。
    楊亞平、祁永信主編,1989,《軍事社會學概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楊開煌、王誠,民88,《中國大陸研究概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楊偉業,2001,《中國共產黨與跨世紀人民軍隊建設》,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葉劍英,民51,〈中國人民解放永遠是黨和人民的馴服工具〉,《對毛匪澤東軍事思想之研究》,台北:情報學校匪俄軍事研究處編 印。
    葉伯棠,民78,〈江澤民接任中共中央軍委主席後的難題〉,《中國大陸研究》,第32卷,第6期。
    裘克人、劉振忠主編,2002,《新世紀軍隊政治工作的創新與發展》,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解放軍報出版社,1984,《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北京:解放軍報出版社。
    趙建民,民76,〈西方中共研究之偏態〉,《中國大陸研究》,第29卷,第8期。
    ───,民86,《當代中共政治分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民89,〈中共「黨的領導」原則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運作〉,《中國大陸研究》,第43卷,第8期。
    趙叢主編,1998,《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學》,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趙成儀,民91,〈中共十六大會議情形及對兩岸關係之影響〉,《共黨問題研究》,第28卷,第12期。
    劉國光,1995,《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上海:人民出版社。
    劉應開,2001,〈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指導新時期軍隊思想政治建設的科學依據》,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劉選林,2002,〈現代高技術局部戰爭黨委對作戰的領導〉,《現代高技術戰爭政治工作》,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蔡孝乾,民67,《毛澤東軍事思想和「人民戰爭」之研究》,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
    鄭學稼,民71,〈論中共政權的第四部「憲法」〉,《共黨問題專題研究(十)》,台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
    鄭竹園,民81,《大陸政經巨變與中國前途》,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鄧小平,1993,《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a,《鄧小平文選》,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b,《鄧小平文選》,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蕭 克,1979,〈偉大的建軍綱領〉,《紅旗》,第8期,北京:紅旗出版社。
    閻世奎,1993,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理論與實踐》,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鮑明倫,1997,「鄧後時代中國軍方繼續支持改革路線」,《明報》,4/28:4。
    總政治部,1993,《軍隊基層建設綱》,北京:總政治部。
    鍾期光,民61,〈學習毛澤東人民戰爭的思想〉,《共匪軍事訓練參考叢書─戰略戰術之部》,台北:國防部特情室編。
    韓季池,2002,〈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強化黨執政地位的柱石〉,《共產黨執政規律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聶榮臻,1984,《聶榮臻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魏鏞,民82,《社會科學的性質及發展趨勢》,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蘇希勝,1993,《毛澤東軍隊政治建設思想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羅榮桓,1980,〈秋收起義與我軍初創時期〉,《星火燎原(選編之二)》,北京:戰士出版社。
    龔楚,1955,《我與紅軍》,香港:南風出版社。
    二、網路資料
    http://client.can.com.tw/mnd/ccp/org164.php。
    http://client.can.com.tw/mnd/army/stra16.php。
    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026/2244872.html。
    http://www.alliance.org.hk/info/news/9703/d9703.htm。
    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252/8956/9416/20021108/891665.html。
    http//www.pladaily.com.cn/gb/pladaily/2002/11/19/20021119001023_TodayNews.html
    http://military.fhk.edu.tw/military/reserch/manage/taiwan/hightech/conclusion.html。
    貳:英文書目
    一、Books
    Gill, Bates and Taeho Kim. China’s Arms Acquisitions from Abroad: A Quest for “Superb and Secret Weapon.”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Jencks, Harlan W.“Party Authority and Military Power: Communist China’s Continuing Crisis ,”in Bih-jaw Lin(ed),The Aftermath of the 1989 Tiananmen Crisis in Mainland China. Boulder, CO: Westview, 1992.
    Lilley, James R. and David Shambaugh(eds.). China’s Military Faces the Future. Washington DC: AEI and M. E. Sharpe, 1999.
    Mulvenon, James C. and Andrew N. D. Yang(eds.).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A Retrospective on Chinese Military Studies in the Post-Mao Era. Santa Monica, CA: Rand, 2001.
    You, Ji.“Changing Leadership Consensus: The Domestic Context of War Games,”in Zhao Suisheng(ed),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Mainland China, Taiwan, and the 1995-1996 Crisis. London: Routledge, 1999.
    二、Periodical
    Huang, Jing.“The Party, the State, and the Military: Chinese Civil-Military Relations in Transition,”Paper presented at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Hong Kong May 11, 1998.
    Joffe Ellis,“Concluding Comment: The Political angle-New Phenomena in Party-Army Relation,”The Chinese Armed Forces in the 21th Century, Larry M. Wortzel, ed.,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Carlisle, PA.:US Army War College,1997).
    Shambaugh, David.“China’s Military in Transition, ”The China Quarterly, Vol. 146, No. 3, 1996.
    Shambaugh, David.“Elite Transition and Civil-Military Relations in the PRC: Some Consideration,”presented at the CAPS/Rand sponsore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Whither the PLA after the 16th Party Congress,”November 7-8, 2002, Taipei, Taiwan.
    Zhen, Shiping. Party-Military Relations in China. EAI Brief No.1007, November 29, 2001.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89921003
    9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992100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行政管理碩士學程(MEPA)]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92100301.pdf44KbAdobe PDF2798View/Open
    92100302.pdf81KbAdobe PDF2675View/Open
    92100303.pdf82KbAdobe PDF21528View/Open
    92100304.pdf83KbAdobe PDF2802View/Open
    92100305.pdf309KbAdobe PDF21862View/Open
    92100306.pdf417KbAdobe PDF21722View/Open
    92100307.pdf332KbAdobe PDF23060View/Open
    92100308.pdf369KbAdobe PDF21093View/Open
    92100309.pdf309KbAdobe PDF21995View/Open
    92100310.pdf304KbAdobe PDF21475View/Open
    92100311.pdf238KbAdobe PDF21181View/Open
    92100312.pdf163KbAdobe PDF21216View/Open
    92100313.pdf182KbAdobe PDF2993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