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0944/141864 (78%)
造訪人次 : 47950897      線上人數 : 95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7270


    題名: 台灣學生在俄語實踐中的語段問題─以停頓表達方式之研究
    作者: 許文華
    貢獻者: 張慶國
    許文華
    關鍵詞: 俄語
    停頓
    語音學
    語段
    語段切分
    口語實踐
    日期: 2007
    上傳時間: 2009-09-19 12:59:32 (UTC+8)
    摘要: 語音學科中關於語段課題的學習,能夠幫助我們在口語上清楚的表達語義,此課題在語音課程裡有時被用作為俄語學習者口語表現之練習。完整語句中的語段切分,以停頓為表現手法之一。關於語段停頓方面的現象,為學習俄語者較少注意的課題。學習俄語者未經過訓練,導致在口語實踐時,停頓位置的誤置。停頓誤置的原因有時是生理的需求,像是一口氣說完整個句子後再做換氣的動作;或是在口語實踐時,忽略整體語義的完整性以及當時的語境,造成不正確的停頓。基於此,本論文經由語音實驗的方式,期望能找出學生們在俄語口語實踐中的停頓習慣現象,以及分析出常見之停頓錯誤,最終的目的為透過數據的呈現,探討不正確停頓的原因,並且解析語段及語義關係,以期在口語實踐中正確地掌握停頓位置。
    參考文獻: 一、俄文部份
    書籍:
    1. Аванесов Р. И. «Фонетика современного русского
    литературного языка». М: ``МГУ ``, 1956 г.
    2. Адамец П. «Порядок слов в современном русском языке».
    Praha, 1971 г.
    3. Бондарко Л. В. «Фонетика современного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СПБ:``С. –Петербурск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1998 г .
    4. Бондарко Л. В., Вербицкая Л.А., Гордина М. В. «Основны
    общей фонетики». СПБ: ``Филологический факультет
    СПбГУ``, 2004 г .
    5. Брызгунова Е. А. «Звуки и интонация русской речи».
    Москва: ``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1983 г .
    6. Брызгунова Е. А. «Практическая фонетика и интонация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М: ``МГУ``, 1963 г .
    7. Буланин Л. Л. «Фонетика современного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Москва:``Высшая школа``, 1970 г .
    8. Гвоздев А. Н. «О фонологических средствах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М, -Л. 1949 г .
    9. Земская Е. А. «Русская разговорная речь. Фонетика.
    Морфология, Лексика» М: `` АН СССР ``, 1983 г .
    10. Зиндер Л. Р. «Общая фонетика». Москва: ``Высшая
    школа``, 1979 г .
    11. Зиндер Л. Р. «Общая фонетика и избранные статьи», СПБ:
    ``Филологический факультет СПбГУ ``, 2007 г .
    12. Касаткин Л. Л «Современный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Фонетика»,
    Москва: ``Академия``, 2006 г.
    13. Лаптева О. А. «Русский разговорный ситаксис».
    М: ``УРСС``, 2003 г .
    14. Матусевич М. И. «Современный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Фонетика».
    М:``Просвещение``,1976 г .
    15. Щерба Л. В. «Фонетика французского языка». Москва: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учебно-педагогическое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1937 г .
    16. «Русская грамматика», том Ⅰ. М: ``Наука``, 1980 г .
    17. 吳君 著,《現代俄語口語溶合結構》。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1年。
    18. 周組禮、陳潔 編著,« ГРАММАТИКА СОВРЕМЕННОГО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年。
    19. 陳君華 編著,《俄語語音學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年。
    二、中文部份
    (一)書籍:
    20. 王憲榮 編著,《現代俄語語音學》。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995年3月。
    21. 王建平 著,《語言交際中的藝術 ─ 語境的邏輯功能》。北京:中央
    黨校出版社,1992年七月。
    22. 李國辰 著,《俄語教學法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11
    月。
    23. 李國辰 著,《怎樣學習俄語》。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俄國語文學系,
    民國91年8月。
    24. 林焘、王理嘉 合著,《語音學教程》。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民國
    84年。
    25. 吳貽翼 著,《現代俄語句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26. 吳貽翼、寧琦 著,《現代俄語模型句法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1年7月。
    27. 吳宗濟、林茂燦 主編,《實驗語音學概要》。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年。
    28. 信德麟、張會森、華劭 編,《俄語語法 ─ 蘇聯科學院〈俄語語法〉
    簡編》。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0年。
    29. 保爾巴西 著 劉復 譯,《比較語音學概要》。台北:泰順書局,
    民國60年。
    30. 桂春梅 編著,《心理語言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5年
    4月。
    31. 陳君華 著,《俄語 節律 語調 ─ 俄語語音交學研究》。北京:北京
    大學,1993年。
    32. 張家驊、彭玉海、孫淑芳、李紅儒 著,《俄羅斯當代語義學》。北京:
    商務印書館,2003年。
    33. 張家驊 著,《語法‧語義‧語用──現代俄語研究》。哈爾濱:黑龍江
    人民出版社,2000年。
    34. 張會森 著,《最新俄語語法》。北京:商務出版社,2000年。
    35. 黃仲珊、張伶馨 編著,《書林簡明語言與修辭學詞典》台北:書林出
    版有限公司,1998年11月。
    36. 費爾狄南‧德‧索緒爾 著,《普通語言學教程》。台北:弘文館出版
    社。民國74年10月。
    37. 葉蜇聲、徐通锵 著,《語言學綱要》。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1993年3月。
    38. 劉曉波、吳貽翼、何端蓀 編著,《俄語語法─句法》。台北:中央圖書
    出版社,民85。
    39. 謝雲飛 著,《語音學大綱》。台北:台灣學生,民76年。
    40. 羅常培、王均 著,《普通語音學概要》。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年。
    (二)期刊
    41. 王永,〈中國俄語口語研究:回眸與思索〉。哈爾濱:《外語學刊》,第
    4期,2005年,頁43-47。
    42. 吳君,〈俄語口語中的溶合結構〉。哈爾濱:《外語學刊》,第1期,
    2001年,頁26-30。
    43. 陳兆麟、沈宜蓁,〈俄語名詞重音實驗〉。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俄國
    語文學報》, 第九期,2006年6月,頁327-333。
    44. 張慶國,〈語調與俄語教學〉。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俄國語文學報》,
    第九期,2006年6月,頁322-326。
    45. 廖開洪,〈試析英漢說明文段落劃分的相同性〉。廣東廣州:《外語教
    學》,第二期,2004年4月,頁26-31。
    46. 寮菲、馮曉媛,〈英語課堂話語的認知語境與交際效果分析〉。陜西西
    安:《外語教學》,第1期,2005年1月,頁1-6。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俄國語文研究所
    94554006
    9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554006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斯拉夫語文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400601.pdf47KbAdobe PDF2991檢視/開啟
    400602.pdf15KbAdobe PDF21017檢視/開啟
    400603.pdf113KbAdobe PDF21031檢視/開啟
    400604.pdf170KbAdobe PDF21206檢視/開啟
    400605.pdf360KbAdobe PDF22386檢視/開啟
    400606.pdf223KbAdobe PDF21215檢視/開啟
    400607.pdf287KbAdobe PDF21268檢視/開啟
    400608.pdf171KbAdobe PDF21093檢視/開啟
    400609.pdf177KbAdobe PDF21350檢視/開啟
    400610.pdf363KbAdobe PDF21330檢視/開啟
    400611.pdf106KbAdobe PDF2997檢視/開啟
    400612.pdf165KbAdobe PDF2944檢視/開啟
    400613.pdf148KbAdobe PDF2930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