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44/141864 (78%)
Visitors : 47878683      Online Users : 101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8810


    Title: 政黨論述對台灣政治經濟的影響---以民進黨執政期間為例
    The Influence of Party Line on Taiwan`s Political Economy under DPP Administration
    Authors: 丁增義
    Contributors: 高安邦
    丁增義
    Keywords: 政黨論述和解
    政治經濟影響
    民進黨執政期間
    Date: 2008
    Issue Date: 2010-04-09 18:09:25 (UTC+8)
    Abstract: 「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等在彼此非個人能影響的歷史糾葛中,二者之間擁有國際上絕無僅有的複雜關係,除了引起兩岸的隔閡,也製造了台灣島內藍綠間似乎不能解決的結,糾纏不清,使島內充滿在眾多民主制度的缺點下,被台獨惡意撕裂的族群、經濟不景氣中弱勢的個人及家庭及其他人等的痛苦呼喊,迴盪在國家社會的深谷,久久不已。故不由自己置身於此統獨爭議漩渦的部分人士,當然對此統獨爭議及其衍生的ㄧ切問題的存在及解決,有ㄧ種屬於自己的責任感,故不由自己置身於此統獨爭議漩渦的部分人士,當然對此統獨爭議及其衍生的ㄧ切問題的存在及解決,有ㄧ種屬於自己的責任感,所以想藉著西有的學術性的論文研究方式,提出ㄧ些淺見,謹供參考。
    由以上論述的意義、形成、種類、特質、功能、效果及替代(排擠)效果、競逐循環系統、以簡單函數學式表列人性、主觀、意外事件、論述、政策及結果等等的關係,台獨論述形成的歷史背景、種類、干擾因素、民進黨的歷史背景:黨外時期、民進黨與台獨的密切關係中,本論文研究的方式乃是依照下列章節的內容依序探討
    一、民進黨使用台獨論述的黨綱的原因及反應。
    二、民進黨應用台獨論述,制定執政政策的方式。及民進黨的演化:注重較多政治議題,較有包容性的前民進黨時期、獨尊台獨論述,排除泛藍及中間選民的中民進黨時期、獨尊台獨路線失敗,風雨飄揚的後民進黨時期。
    中國對台灣獨立的態度
    一、中國反對台灣獨立的理由。
    二、中國反對台灣獨立的方式。
    三、中共極力反對台獨與民進黨極力支持台獨」的對抗下的雙向性封閉效果。民進黨的台獨論述對台灣政治經濟的「多層次連鎖反應及影響」的
    (一)、政治經濟總論。
    (二)、民進黨的台獨論述對台灣政治的「多層次連鎖反應及影響」等等豐富探討。
    (三)、民進黨的台獨論述對台灣經濟的「多層次連鎖反應及影響」等等豐富探討。


    「訪談內容」
    包括國民黨、民進黨資深立法委員丁守中、王幸男及曾為國民黨的海外黑名單份子,現為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的陳芳明等具藍綠平衡代表性的三位政壇專業人士所作深度稀有訪談內容。
    驗證階段是將「眾多文獻探討」及「訪談內容、資料」等二者的相互驗證,並可以獲得「政黨論述對台灣政治經濟的影響──以民進黨執政期間為例」的論文題目中,所要求得的結論,即由民進黨的台獨論述(政黨論述)對台灣政治經濟各有三重(層)影響:根本、中層(中間)、最後影響,即第一、二、三層影響,唯此處所提的「最後影響」乃是依循先前已實現的第一、二層影響的演化軌跡,為的是以「已實現的第一、二層影響」為基礎,模擬預言的方式,去推估尚未完全實現的「結果及影響」的「可能表現面貌」,為的是以此「模擬的最後影響」,提醒人民、政黨及政府等相關人士及單位,嚴肅的深刻思考,是否能一起虛心檢討各政黨相關論述的內容,部份是否需要予以修正,甚至放棄原有不適合的論述,訂定新的論述內容,以吸引更多人民及選民支持,進而執政,實現根據論述釐訂的各項政策,造福人民及國家,所以在結論之後,就接著推出下列第二節的諸多和本論文研究有關的建議,希望對國家社會有所貢獻。
    Reference: 壹、中文書籍部分
    聖 經 基督教經典
    王勵國(2006)。民進黨政府大陸政策之研究。台北市:銘傳大學國家發展與兩岸關係研究所。
    王國璋(1996)。介然政教論叢。台北市:山東。
    王高成等合著(2006)。2050中國第一?:權力轉移理論下的美中台關係之迷失。台北縣蘆洲市:博揚。
    王順合(2006)。論中共對台工作組織與對台談判隊伍。台南:供學。
    日虹(2004)。台灣前途探索。台中。
    史帝文‧藍思博,魯樂中譯(1995)。生命中的經濟遊戲:反常理思考24問。台北市:時報文化。
    史蒂芬‧坦仕(Stephen D.Tansey)(2004)。淺說政治。台北縣:韋伯文化。
    巴伯(2006)。彭斌譯。強勢民主。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石田浩(2007)。台灣民主化與中台經濟關係──政治內向化與經濟外向化。台北縣板橋市:稻鄉。
    石之瑜(2005)。「台灣之命運-鎖在帝國主義,停在民主邊緣」。台北市:海峽。
    石之瑜(2006)。假-當代台灣的政治精神。台北市:海峽。
    石之瑜(2007)。台灣不治--棄出絕地待重生。台北市:海峽。
    艾頓著;董恆秀譯(2004)。打破神話:台灣人的認同與國民黨殖民遺害。台北市:玉山社。
    安得烈‧海伍(1998),林文斌、劉兆隆譯。政治學。台北市:韋伯。
    李敏勇(2006)。台灣進行曲。台北市:前衛。
    李登輝等(2005)。民主台灣VS中華帝國-面對反分裂法及中國熱危機。台北市:財團法人群策會。
    李允傑(2007)。台灣政局與兩岸關係。台北市:海峽。
    李華球(2007)。把脈台海-由兩岸關係與國際形勢診斷台北與北京之間的隱患。台北縣:博揚。
    李普塞著(1991),張明貴譯。政治人。台北市:桂冠。
    李鴻章編著(2006)。政治學。台北市:高點。
    台灣智庫編(2002)。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台北市:財團法人台灣智庫。
    吳宗錦(2007)。台灣關鍵時刻-在獨立與統合的分岔路口。台北市:水瓶座。
    沈君山(2003)。浮生後記:一而不統。台北市:天下遠見。
    杜念中、楊君實(1989)。儒家倫理與經濟發展。台北市:允晨。
    伯格,曾維宗譯(1978)。飄泊的心靈-現代化過程中的意識變遷。台北市:巨流。
    沙百里(2005),鄭德弟譯。中國基督徒史。台北市:光啟。
    吳俊德(2004)。民進黨統獨論述之分析。台北市: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宋學文(2004)。維持現狀對台灣前途之意涵-動態平衡的模擬過渡途徑,<台灣民主季刊>。第1卷第2期,頁177。
    周玉蔻(2007)。總統內戰-李登輝為何被陳水扁擊敗?。台北縣:印刻。
    林水泉口述(2004)。1960年代的獨立運動-全國青年團結促進會事件訪談錄,台北縣:國史館。
    林義鈞(2005)。台灣國家能力與國家認同之關係(1990-2000)。台北市:秀威資訊科技。
    林佳龍(2007)民主進步黨簡介:勇敢承擔向前走 初版 台北市:民主進步黨。
    林耀淞(2004)。李登輝與國民黨分裂。台北市:海峽。
    林德宇(2006)。執政時期民進黨「台灣主權論」之分析。台北市:國 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科學研究所。
    林佳龍(2007)。民主進步黨簡介:勇敢承擔向前走。台北市: 民主進步黨。
    林佳龍、鄭永年主編(2005)。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台北市:新自然主義出版社。
    阿爾貝.雅卡爾(2003)黃旭穎譯。我控訴霸道的經濟。台北市:
    阿弗里德‧馬歇爾著,廉運杰譯(2005)。經濟學原理。北京市:華夏。
    紀玉山等(2000)。網絡經濟。長春:長春出版社。
    施工忠昊(2004)。無國度。台北市:施工忠昊工作室。
    施明德(2006)。囚室之春。台北市:寶瓶。
    彼得‧皮夫(Peter Pugh)(1995)。凱因斯。台北縣:立續文化。
    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 ),趙永芬譯(1998)。適當的自私:人與組織的希望與追尋。台北市:天下遠見。
    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 ),趙永芬譯(1998)。凱因斯。台北縣:立續文化。
    高銘聰(1999)。民主進步黨政黨轉型之分析(1986-1999.6)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碩士論文。
    高安邦主編(2005)。2005年台灣政經情勢報告。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台灣研究中心。
    高安邦(2002)。政治經濟學。台北,五南。
    馬克斯‧韋伯(2005)。經濟、社會、宗教。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家出版社。
    梁小民(2005)。寓言中的經濟學。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徐宗懋(2004)。關於李登輝同志的若干歷史問題。台北市:時英。
    陳榮傳主編(2004)。瞄準未來:青年國策論壇論文集。台北市: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
    陳自創、紀碩鳴(2007)。走出崎嶇路:馬英久、台灣及兩岸。台北市:風雲時代。
    陳文茜(2004)。只怕陳文茜。台北縣:印刻。
    陳敏鳳、高凌雲、郭承啟(2007)。傾倒的政權。台北市:愛鄉。
    陳一新等作(2006)。胡溫主政下對台政策與兩岸關係──兼論中共「反分裂國家法」。台北市:遠景基金會。
    陳傳興(2006)。道德不能罷免。台北市:大雁。
    許忠聖(1992)。戰後台獨意識內涵之解析。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慶雄(2004)。中華民國如何成為國家。台北市:台灣共和國申請加入聯合國運動聯盟。
    許介鱗(2004)。評比兩岸最高領導。台北市:文英堂。
    寇爾森(1992),陳詠編譯。當代基督教與政治。台北市:校園書房。
    逢尺 明(2004),丁小艾譯。小豬勝大豬。台北縣:中國生產力中心。
    連戰(2004)。改變,才有希望。台北市:天下遠見。
    彭懷恩(2000)。政治學-比較的觀點。台北市:風雲論壇。
    黃光國(2004)。民粹亡台記。台北市:商周。
    黃光國(2005)。一中兩憲──兩岸和平的起點。台北市: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黃智賢(2006)。像我這樣的台灣人。台北市:日豐。
    黃智賢(2004)。戰慄的未來—解構台灣新獨裁。台北市:民主行動聯盟。
    湯小應(2002)。馬克斯主義政治經濟學。台北市:啟思。
    喬‧山多利(1998),閻克文譯。民主新論。吉林市:東方。
    亞瑟‧歐肯(Arthur M.Okun)(2006)。不公平的市場。台北市:經濟新潮社。
    郭弘斌(2006)。奴隸。台中市: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曾炳煌(2005)。囚犯VS李登輝。台北縣:晨暘。
    曾品滄(2005)。全國青年團結促進會事件訪談錄。台北市
    楊三餘(2004)。李登輝之鬥爭術&謀殺中國。台北縣:台灣大茶壺。
    塞繆爾‧杭廷頓(Samuel P.Huntington),張岱云譯(1994)。變動社會的政治秩序。台北市:時報文化。
    葉明德(2006)。政治學。台北市:五南。
    葉光毅編(1995)。空間政治經濟學。台北市:人間。
    葛若格‧索倫(Georg Sorensen)(2003),李酉潭、陳志瑋譯。最新民主與民主化。台北縣:韋伯。
    蔡佳真(2005)。二二八事件後之海外台獨運動1947—1970年。台中市: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蔡瑋(2007)。微言、危言:兼論兩岸關係及台灣內政。台北市:海峽。
    劉性仁(2004) 。兩岸關係:主權爭議何去何從?。台北市:時英。
    潘邦順譯(1992)。政治學。台北市:風雲論壇。
    蕭家興編著(2003)。<經濟倫理與公義信仰>。台北市:財團法人禧年經濟倫理文教基金會。
    焚而不毀(2005)。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徒訓練手冊。台北市: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薩孟武(2006)。政治學。台北市:三民書局。
    蕭行易(2004)。海峽兩岸情勢分析。台中縣:弘光科大通識教育中心。
    羅月英(2005)。政黨聯盟的經驗-兼論國民黨與親民黨之政黨整合。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
    羅伯‧達爾(2006),周軍華譯。多元主義民主的困境。長春:吉林。
    羅伯‧達爾(2006),李培原元譯。民主及其批判。台北縣:韋伯。
    貳、報紙部分
    中國時報西元 2008.2.15第「時報廣場」版
    中國時報西元 2008.4. 5第A13版
    中國時報西元 2008.4.5第A5版
    中國時報西元 2008.4.10第A15版
    中國時報西元 2008.4.12第A5版
    中國時報西元 2008.4.14第A1版
    中國時報西元 2008.4.15第A15版
    中國時報西元 2008.4.21第A15版
    中國時報西元 2008.4.21第A15版
    中國時報西元 2008.4.22第A15版
    中國時報西元 2008.4.24 第A15版
    中國時報西元 2008.5.22「時報廣場」版
    中國時報西元 2008.11.12第A12版
    中國時報西元 2008.11.12第「時報廣場」版
    中國時報西元 2008.11.15第 A15版
    中國時報西元 2008.11.15第「時報廣場」版
    中國時報西元 2008.11.21頭版
    聯合報西元 2008.1.22A2社論版
    聯合報西元 2008.2.29民意論壇版
    聯合報西元 2008.3.4第A15版
    聯合報西元 2008.3.5第A2版
    聯合報西元 2008.3.10第A15版
    聯合報西元 2008.3.10第民意論壇版
    聯合報西元 2008.3.24第A23版
    聯合報西元 2008.3.27民意論壇版
    聯合報西元 2008.3.27第A2版
    聯合報西元 2008.3.31第民意論壇版
    聯合報西元 2008.3.31社論版
    聯合報西元 2008.3.31第民意論壇版
    聯合報西元 2008.4.9第A15版
    聯合報西元 2008.4.17第民意論壇版
    聯合報西元 2008.4.17第A2版
    聯合報西元 2008.4.18第A14版
    聯合報西元 2008.5.6頭版
    聯合報西元 2008.5.6第A15版
    聯合報西元 2008.5.12第A15版
    聯合報西元 2008.5.21第A15版
    聯合報西元 2008.5.23第A23版
    聯合報西元 2008.7.2第 A15版
    聯合報西元 2008.9.5第民意論壇版
    聯合報西元 2008.11.7第A15版
    聯合晚報西元 2008.5.21頭版
    聯合晚報西元 2008.3.18第民意論壇版
    叁、電視新聞節目
    TVBS2100開講西元 2008.8.15
    西元 2008.9.2
    三立新聞西元 2008.8.17
    三立新聞西元 2008.8.18
    中天新聞西元 2008.8.18文茜小妹大政治評論節目,楊憲宏轉述
    東森新聞西元 2008.10.18 從空中看地球節目
    今日新聞西元 2008.12.25 記者王宗銘
    肆、網路部分:
    YAHOO,胡卜凱(2002)《發刊詞 – 我的論述架構》
    維基網西元 2008.9.15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96921025
    97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921025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行政管理碩士學程(MEPA)]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02501.pdf116KbAdobe PDF2699View/Open
    102502.pdf181KbAdobe PDF21020View/Open
    102503.pdf162KbAdobe PDF2747View/Open
    102504.pdf149KbAdobe PDF2798View/Open
    102505.pdf346KbAdobe PDF2967View/Open
    102506.pdf539KbAdobe PDF21095View/Open
    102507.pdf560KbAdobe PDF26859View/Open
    102508.pdf473KbAdobe PDF22512View/Open
    102509.pdf599KbAdobe PDF24643View/Open
    102510.pdf203KbAdobe PDF21364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