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829/141756 (78%)
Visitors : 47411323      Online Users : 66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9142


    Title: 社區參與學校教育與學校效能關係之探討
    Authors: 徐小玲
    Contributors: 林邦傑
    徐小玲
    Keywords: 社區參與
    社區參與學校教育
    學校效能
    Date: 2004
    Issue Date: 2010-04-25 15:29:02 (UTC+8)
    Abstract: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一)探討社區參與學校教育及學校效能現況。(二)探討不同背景之教師所知覺到社區實際參與學校教育以及學校效能之差異情形。(三)探討社區參與學校教育與學校效能之相關性。(四)探討社區參與學校教育對學校效能之預測力。(五)綜合研究結果,提出具體結論與建議,以供教育行政機關、桃園縣國民中學校長及教育人員作為改善行政領導、增進與社區互動、提高社區參與學校教育以提昇學校效能之參考。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為主,半結構式訪談為輔,以自編「桃園縣國民中學社區參與學校教育與學校效能調查問卷」為工具、桃園縣54所國民中學教師(含校長、主任、組長、導師和專任)750人為施測對象,回收正式問卷665份(回收率89﹪)、有效樣本601份(可用率80﹪)。所得資料以SPSS/PC10.0版統計套裝軟體進行描述性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加以分析與解釋,所獲得的主要結論如下:
    一、 社區參與學校教育整體言,現況為中等以下程度,尚不普遍。
    二、 社區參與學校教育以「教學活動」、「校務發展」層面較多,而以「人事遴聘」層面最少。
    三、 學校效能整體言,現況評價為很高程度,大致很好。
    四、 學校效能在「學校氣氛」、「教學品質」、「學校環境」、「學生表現」等各層面評價為很高,為中等以上程度,而「社區支持」仍排最末。
    五、 校長、鄉鎮地區學校教師,對社區參與學校教育整體的知覺上,有顯著較高的傾向。
    六、 男性、年長、校長、服務資深、大型規模學校以及鄉鎮地區的教師對學校效能整體的知覺上,有顯著較高的傾向。
    七、 正向的社區參與學校教育,可提升學校效能。
    八、 社區參與學校教育各層面對整體學校效能有預測力,其依序為「校務發展」、「校園建設」、「教學活動」、「活動與經費支持」及「人事遴聘」等五層面。
    九、 依據訪談結果,國中社區人士與校長(或教師)雙方的看法若有不同時學校的處理態度有四種:(一)家長向學校反映、抗議或訴諸媒體(二)尊重學校做法(三)共同討論與溝通(四)彼此不相推託,有同理心的心態。
    十、 學校可主動研擬適當的策略,以提昇社區參與學校教育。
    十一、 「社區參與學校教育與學校效能關係的探討」的研究結果,可作為學校經營的重要參考。
    依據研究結果,對教育行政機關的建議如下:
    一、 訂定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法,使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於法有據。
    二、 訂定全國家長日,以落實社區參與學校教育的意義。
    三、 訂定社區參與學校教育的獎勵與監督措施。
    四、 校務評鑑的「學校與社區關係」指標,增加其比重,加強學校重視與社區關係的互動與經營。
    五、 校長培訓課程中涉有「學校與社區關係」、「社區參與與學校效能」等主題,以提昇校長與社區互動的認知。

    依據研究結果,對桃園縣國民中學的建議如下:
    一、 學校多舉辦有關「學校與社區關係」、「親師合作方案」、「溝通技巧」等教師成長課程,以加強教師與社區互動的認知與技能。
    二、 學校多舉辦學生學習成果發表、藝文活動等,以提昇社區參與學校教育的意願。
    三、 學校多舉辦有關「學校行政」、「教改政策」、「教育原理」、「親職教育」、「人際互動」等成長課程,以培養家長對教育有正確的理念。
    四、 訂定家長契約,以明定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有關的各項權利與義務。
    五、 主動研擬社區參與學校教育的計劃,並設有專人,負責推動與執行。
    六、 學校應積極重視社區參與學校教育之「教學活動」、「校務發展」等層面,以提昇學校效能。
    七、 設計多元化溝通管道,以滿足不同社區家長的需求。
    八、 加強學校、家長與社區的互動關係,可提昇學校效能。
    九、 鼓勵導師與專任教師擔任行政工作,加強與社區的互動。

    依據研究結果,對社區人士的建議如下:
    一、 強化學校、鄉鎮市與全縣性各層級之家長會組織運作與功能的發揮。
    二、 配合各學校及社區之條件與特色,以漸進與多樣化方式參與學校教育。

    依據研究結果,對未來研究的建議如下:
    一、 在研究對象方面-擴大施測範圍至北區或全國。
    二、 在研究方法方面-採個案研究法。
    三、 在研究工具編製方面-編製更為完善的「社區參與學校教育與學校效能量表」。
    四、 在研究內容方面-探討社區參與學校教育的困難。
    Reference: 壹、中文部份:
    方德隆(1986)。國民中學組織結構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威傑(1997)。國小校長家長會組織及其運作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揚智 (2004)。國小校長轉型領導、互易領導與社區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中華民國社區教育會主編(民84)。學校社區化。臺北:師大書苑。
    任秀媚(1985)。家長參與幼兒學校學習活動對幼兒社會行為的影響。新竹師專學報,12,125-180。
    任晟蓀(2000)。學校行政實務-法規篇。台北:五南。
    江志正(2000)。國民小學團體動力、組織學習、學校發展策略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何瑞珠(2001)。家庭學校社區合作未來路向。載於香港教育工作者聯彙編,青少年成長與家庭、社會和學校教育,p47-54,香港:三聯。
    吳迅榮(2001)。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角色。載於香港教育工作者聯彙編,青少年成長與家庭、社會和學校教育,p91-102,香港:三聯。
    吳宗立(1998)。國民中學組織衝突、外在壓力、行政決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培源(1994)。台灣省高級中學領導型態學校氣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俊靚(2003)。學校建築與社區資源共享之研究-以竹山鎮國民中小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清山(1989)。國民小學管理模式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清山(1992)。學校效能研究。台北:五南。
    吳清山(1996)。共創學校與家長會雙贏局面。北縣教育,13,14-19。
    吳清山(1998)。學校效能研究。台北:五南。
    吳清山(2003)。學效效能研究:理念與應用。台灣教育,13,p2-12。
    吳清基(1989)。教育與行政。臺北市:師大書院。
    吳璧如(1990)。國民小學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吳璧如(1997)。校長及教師對家長參與的態度與教育歷程中家長參與的類型及效能關係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未出版。
    吳璧如(1998)。教育歷程中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國教學報,10,P1-36。
    吳璧如(1999)。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原理探究。中學教育學報,6,P69-105。
    呂祝義(1994)。國民中學學校環境、社區環境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李佳霓(1999)。國民中學組織學習教師參與學習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李浩光(1995)。國民小學學校效能評量指標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李建興(1993a)。社會變遷與教育發展。台北:幼獅文化。
    李建興(1993b)。學校應成為社區文化堡壘。社教雙月刊,64期,P11-13
    李淑芬 (2002)。臺北巿國民小學學生家長參與學校行政決定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周文章 (2002)。高雄巿國民中學家長會組織運作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周愫嫻(1996)。家長會與學校的對話關係。北縣教育,13,20-24。
    林月盛(1995)。國民小學公共關係、教師參與程度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生傳(1988)。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林明地(1998)。國民中學校長對家長參與之態度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學報,9(1),93-136。
    林明地(1999a)。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研究與實際:對教育改革的啟示。教育研究資訊,7(2),61-79。
    林明地(1999b)。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研究與實際:對教育改革的啟示。教育研究資訊7(2),155-187。
    林明地(1999c)。學校與社區的關係。載於蔡秀美主編:學校推展社區教育工作手冊,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推廣教育中心編印。
    林明地(2002)。學校與社區關係。台北:五南。
    林泊佑(1994)。國民小學公共關係與組織效能的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林俊瑩(1991)。國小學生家長的子女教育期望、民主參與態度與參與學校教育行為關聯性之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林金福(1992)。國中校長領導型式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美惠(2002)。高雄巿國民小學家長參與校務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林振春(1993)。社會工作。台北:師大書苑。
    林振春(1993)。學校與社區結合以建立社區文化。社教雙月刊,64期P20-24
    林振春(1996)。終身學習與社區教育。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終生學習與教育改革(頁181-239)。台北:師大書苑。
    林振春(1999)。台灣社區教育發展之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林清江(1990)。文化發展與教育革新。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清江(1991)。教育社會學新論-我國社會與教育關係之研究。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林清江(1994)。教育社會學新論。臺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林淑娥(2003)。台中縣國民小學學生家長教育期望與參與學校教育關係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林雅敏(2002)。彰化縣國民中小學家長背景因素與家長參與之關係。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林義男(1988)。國小學生家庭社經背景、父母參與及其學業成就的關係。輔導學報,11,95-141。
    林義男(1993)。國中學生家庭社經背景、父母參與及其學業成就的關係。輔導學報,16,157-212。
    卓秀冬(1995)。台灣省高級中等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效能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沈翠蓮(1994)。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教學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阮惠華 (2002)。國民小學親師溝通之行動研究--以一個班級為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邱天助(1994)。推展社區學校教育落實終生教育理念。社教雙月刊,64期,P14-19
    邱婉麗(2003)。學校與社區資源互享互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侯世昌(2002)。國民小學家長教育期望、參與學校教育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柯智焰(2001)。家長及社區參與學校教育問題之探討。http://www.knsh.com.tw/edupaper/paper31.asp
    洪福財(1996)。如何強化學校家長會的功能。教育資料文摘,216,148-174。
    洪麗玲(1999)。台北市國小學生家長參與學校事務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秦秀蘭(1997)。美國有效能學校經營的新鐘擺-社區參與。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秦秀蘭(1999)。社區參與與學校經營之趨勢。北縣教育,第二十七期,p22-27。
    秦秀蘭(2001)。有效能學校的經營法寶。台北:師大書苑。
    高強華(1996)。談親子教育與家庭關係。中等教育,47:5,P79-82。
    高強華(1997)。創造學校與社區互動的新境界。中等教育,48:6,P3-12。
    黃瓊慧(2002)。國民小學公共關係之研究-以個案學校為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張如慧(1995)。民間團體國民中小學教育改革主要訴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清濱(1991)。學校效能與教育評鑑。師友月刊。291,p34-37。
    張慈娟(1997)。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張鈿富(1996)。School based indicators of effectiveness :An experience of Taiwan。健行學報, 16(3),1-16.
    張瑞村(1998)。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校長領導行為、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張德銳(1991)。台灣省中小型國民中學組織效能與工作滿意、組織氣氛、校長行政能力與敬業精神之調查研究。新竹師院學報,5,P99-148。
    張德銳(1995)。教育行政研究。台北:五南。
    張慶勳(2000)。國小校長轉化、互易領導影響學校組織文化特性與組織效能之研究。高雄:復文。
    梁茂森(1990)。學校與社區關係之探研。教育文粹,19,69-81頁。
    許永和 (2002)。高雄巿國民中學學生家長參與校務之研究-家長與教師的觀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彭瓊瑤(2002)。國民中學全面品質管理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私立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郭明科(1997)。國民小學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理論與實際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良益(1996)。我國國小學生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佩祺(1995)。父母在學校教育上的權利。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香(2003)。高雄巿國民中學教師專業成長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益興(1992)。我國社會教育析論。台北:五南。
    陳國軒(2004)。國立高級中等學校與社區互動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慶章(1990)。家長會的有效運用。師友,276,28-29。
    陳慶雲(2004)。家長會組織運作對學校效能影響之研究------以桃園縣立竹圍國民中學為樣本。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陳慕華(2002)。國民中學家長參與校務和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麗欣、鍾任琴(1997)。台灣地區國小學生家長參與校務之現況暨教師與家長對家長參與校務的意見之分析與比較。發表於86年國科會教育革新整合型研究計畫成果分析研討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12月16-17日。
    曾兆興(2004)。中部地區國民小學教師運用社區教學資源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曾增福(2004)。桃園縣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曾憲政(2000)。社會教育功能的展望。社教雙月刊,98,P45-47。
    游進年(1990)。國民中學學校氣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乃熒(1996)。從教育領導談學校革新。中等教育雙月刊,47,26,50-57,臺北。
    黃凱霖(1995)。父母效能感、父母參與以及子女學業成就的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傳永(1998)。校長轉型領導與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黃鴻文(1994)。社區與學校結合的模式。社教雙月刊,64期,P25-28
    楊巧玲(2000)。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社會學分析。發表於第三屆台灣教育學論壇,私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5月27日。
    湯梅英(1999)。學校社區化-舊觀念?新口號?http://www.nioerar.edu.tw/basis3/15/gi3.htm
    廖偉志(2004)。台中市國民中學學生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能力評估指標建構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劉春榮(1993)。國民小學組織結構、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承武(2004)家長參與教育事務。中國時報。
    潘慧玲(1999)。學校效能研究領域的發展。教育研究集刊,(43),77-101。
    蔡秀燕(2002)。國小女性校長與社區互動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進雄(1999)。國民中學校長轉型領導、互易領導、學校文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瑞明(1999)。台灣、美國與日本社會流動的結構分析。台灣社會學刊,22,P83-125。
    鄭文川(2004)。高雄市國民小學家長會組織運作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鄭彩鳳(2001)。教育改革中校長工作滿意、校長效能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刊,17,163-180。
    鄭熙彥(1985)。學校教育與社區發展。高雄:復興書局。
    鄭燕祥(2001)。學校效能及校本管理發展的機制。台北:心理。
    謝文全(1993)。學校行政。臺北:五南出版社。
    謝文豪(2000)。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理由、實務、及改進途徑。花蓮師院學報,民89,11期,P21-35。
    謝金青(1997)。國民小學學校效能評鑑指標與權重體系之建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鍾美英(2002)。國小學生家長參與班級親師合作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簡加妮(2001)。高雄市國民小學家長參與學校事務角色層級及影響策略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顏麗琴(2002)。台北市國民中學學校內部公共關係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91911006
    9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1911006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91100601.pdf15KbAdobe PDF2742View/Open
    91100602.pdf21KbAdobe PDF21004View/Open
    91100603.pdf19KbAdobe PDF2743View/Open
    91100604.pdf20KbAdobe PDF2859View/Open
    91100605.pdf12KbAdobe PDF2730View/Open
    91100606.pdf38KbAdobe PDF21795View/Open
    91100607.pdf189KbAdobe PDF21100View/Open
    91100608.pdf487KbAdobe PDF26263View/Open
    91100609.pdf448KbAdobe PDF2892View/Open
    91100610.pdf534KbAdobe PDF2892View/Open
    91100611.pdf327KbAdobe PDF21276View/Open
    91100612.pdf53KbAdobe PDF2807View/Open
    91100613.pdf46KbAdobe PDF2889View/Open
    91100614.pdf19KbAdobe PDF2803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