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44/141864 (78%)
Visitors : 47935462      Online Users : 151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9149


    Title: 學生學習權環境評估與研究─以一所國民中學為例之探討
    Authors: 高鴻怡
    Contributors: 馮朝霖
    高鴻怡
    Keywords: 學習權
    學生學習權環境
    受教權
    教育人權
    Date: 2005
    Issue Date: 2010-04-25 15:43:08 (UTC+8)
    Abstract: 本研究旨在評估一所公立國中目前的「學生學習權環境」,發現其亟待改進的學生學習權問題,了解問題形成的原因及教育生態、學校歷史背景的影響,分析變革的有利及不利因素,找出改進問題的的可行方向,並期在個殊的現象中,發現普遍性的通則,以供其他公立國中參考。
    研究依「教育的公平與正義」、「對學生主體性的尊重」、「教育的品質與適切」三個面向為主軸,採先「量」後「質」的方法,先經由文獻探討形成初步研究構念,編製「學生學習權環境評估問卷」,對個案學校師生進行問卷調查,繼之根據調查統計結果研擬題綱,進行深度訪談。
    研究發現,該校亟待改進的學生學習權問題有人情班、升學輔導學習機會的不公平、老師對待學生態度與作法的落差、藝能科被借課、學生無法依興趣參加社團、無法適性化教學評量與作業設計、不適任教師、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少有創新、傳統的輔導管教方式、教師情感疏離無法合作、學習意願低落的學生妨礙其他學生學習、大班大校不利學生學習等十二項,依序分析,並系統化整合各項問題,以完成研究之目的。
    根據研究發現作出以下結論:1.升學主義乃是國民中學學生學習權不彰的根本原因。2.教師文化品質和教學效能對學生學習權同具影響力。3.行政領導者的理念和風格影響教師團隊活力與效能。4.學習權的精神在於教師對班後段學生的心態與處遇。5.教師便宜行事的粗糙作法製造更多課堂管理的困境。6.切合時代脈動與未來發展的教學才符合學生的需求。7.悖理的紀律會扼殺學生創意思考和自主學習的動機。8.精進每一位教師課堂教學能力是最根本實在的作法。9.提昇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有賴教師自覺反思的能力。10.學生有社會階級複製的可能學校人權教育尚待加強。
    根據研究結論,分別對個案學校校長及行政團隊、教師、學生、所有國中教育工作者、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及後續相關研究提出建議。

    關鍵字:學習權、學生學習權環境、受教權、教育人權
    Reference: 一、中文
    人本教育基金會(民92)。保守勢力風起雲湧,升學歪風死灰復燃──各縣市升學編班狀況調查報告。人權教育電子報,20。
    中國人權協會(民94)。二○○四年台灣人權指標調查報告。94年11月1日取自:http://www.cahr.org.tw
    王文科(民89)。質的研究的問題與趨勢。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1-49頁)。高雄市:麗文文化。
    王 敏(民94年10月14日)。搗蛋的學生氣得我差點早產。聯合報,第C7版。
    王雅各(民90)。縱論質性研究。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7(4),15-36。
    世界全民教育會議(1990)。世界全民教育會議宣言及滿足基本學習需要的行動綱領。泰國:世界全民教育會議。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民85a)。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民85b)。聯合國有關學習權的會議宣言。教改通訊,25,30-31。
    江綺雯(民91)。終身學習法。終身學習,37,53-58。
    李柏佳(民90)。「學習權與教師專業自主權」座談會會議紀實。教師天地,113,45-68。
    李奉儒(民90)。教育基本法理念的解析。教育研究月刊,86,28-43。
    李奉儒(民92)。教師的意識覺醒與「實質正義」的教育改革。社教雙月刊,113,35。
    李政賢(民93)。《壞教育》的人權教育省思。人權教育電子報,6。
    余書麟(民62)。國民教育權。國教世紀月刊,8(12),1-28。
    何粵東(民94)。敘說研究方法論初探。應用心理研究,25,55-72。
    呂金玲(民90)。從國民教育權及競爭績效分析教育券政策。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但昭偉、王月卿、邱鈺惠(民90)。從教育工作者可能有的惡德談學生權利之保障。中等教育,52(4),24-36。
    林明地(民89)。質的研究實例舉隅:校長領導的參與觀察。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51-91頁)。高雄市:麗文文化。
    林佳範(民90)。論人權理念與教改理念的一致性─從法治教育的言教與身教說起。台灣教育,611,35-45。
    林孟皇(民89)。教育主體之權利保障。研習資訊,17(6),64-75。
    林佩璇(民89)。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239-263頁)。高雄市:麗文文化。
    林筱瑩(民90)。「學習權與教師專業自主權」座談會會議紀實。教師天地,113,45-68。
    林殿傑(民84)。國民中小學兒童教育權利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武文瑛(民92)。我國終身學習法重要意涵分析。文教新潮,8(2),33-34。
    周志宏(民89)。社會權(一)─總論、教育權。載於許志雄等合著,現代憲法論(179-194頁)。台北市:元照。
    周志宏(民92a)(民92年12月)。學習權的形成與發展:從受教育的權利到學習的權利。許宗力(主持人),教育與言論自由,人權理論與歷史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國際會議中心。
    周志宏(民92b)。教育法與教育改革。台北市:高等教育。
    彼得•麥克拉倫(民92)。校園生活─批判教育學導論。(蕭昭君、陳巨擘譯)。台北市:巨流出版。(原著出版年:1998年)
    吳明益(民83)。國家管制教育市場的合理地位與制度因應─以教育權的保障為中心。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清山、林天佑(民87)。學習權。教育資料與研究,21,68。
    吳清山、林天佑(民90)。學習權。教師天地,113,14。
    胡紹嘉(民94)。于秘密之所探光:遭遇的書寫與描繪的自我。應用心理研究,25,29-54。
    胡夢鯨(民87)。終生教育典範與學校教育改革行動。北縣成教輔導季刊,10,20-23。
    柯啟瑤(民90)。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翰林文教,18,1-2。
    建中跳樓自殺學生的遺書(94年10月25日)。聯合新聞網,民94年11月16日,取自http://blog.sina.com.tw。
    徐南號(民86)。教學的本質與學習權。載於當代師資培育的發展與趨勢(85-98頁)。
    高敬文(民88)。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市:師大書苑。
    孫曜樟、張彩鳳(民94年10月21)。人本:居仁體罰恐非偶發事件。國語日報,第2版。
    能力分班幾時休【社論】(民94年10月11日)。國語日報,第2版。
    陳玉珍(民84)。羅傑士「學習的自由」教育理念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玉賢(民88)。從學校的觀點談保障學生學習權的可行策略。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0(1),160-169。
    陳向明(民91)。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伯璋(民89)。質性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1-49頁)。高雄市:麗文文化。
    陳茂祥(民88)。學習社會:終身教育的理想目標。教育研究集刊,43,1-24。
    陳迺臣(民87)。教育哲學。台北市:心理。
    陳昺麟(民93)。教育基本法與學習權的保障。中農學報,1,67-76。
    陳端峰(民92)。論未成年人受教權保障之研究─以未成年人健全成長發達權為論述中心。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育典(民83)。論國民教育基本權利之法規範。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慶雄(民80)。社會權論。台北市:眾文。
    許慶雄(民81)。憲法入門。台北市:月旦。
    莊繡霞(民85)。論學生基本權之保障─若干教育法制之憲法問題。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終身學習法(民91年)。
    教育的四大難題【社論】(民94年9月2日)。國語日報,第2版。
    教育研究的批判民俗誌:理論與實務指南(鄭同僚審訂)(民92)。台北市:高等教育。(原著出版年:1996年)
    教育部(民87)。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
    教育部(民92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人權教育。
    教育基本法(民88年)。
    曾大千(民92)。論教育基本權的內涵與功能。教育政策論壇,6(1),63-93。
    張彩鳳(民94年10月27日)。常態編班沒優惠,家長會乏人問津。國語日報,第1版。
    張馨丹(民93)。校園人權教育環境之探究─以台南市國民中學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馮朝霖、薛化元(民86)。主體性與教育權。載於林本炫(主編),教育改革的民間觀點(69-122頁)。台北市:業強。
    馮朝霖(民90)。認同、差異與團結-人權教育與教育人權的辯證。學生輔導,73,94-103。
    馮朝霖(民91)。希望的種籽撒向何處,載於馮朝霖(審訂),人權教育:權利與責任的學習序。台北市:高等教育。
    馮朝霖(民93年4月)。各級學校人權環境評估項目之建構與研究成果報告。黃默(主持人),各級學校人權環境評估項目之建構與研究。人權教育國際研討會,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馮朝霖(94年8月a)。人權與人生幸福。2005年人權婚禮家族繼續教育研討會,台北市福華會館。
    馮朝霖(94年8月b)。曖昧、謙卑與參化─新世紀世界觀教育。新世紀公民教育學術研討會,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馮朝霖(民94年11月c)。教育的主體性。94年度全國公私立國民中小學校長及高中主任教育施政主軸研習會,台灣省中等學校教師研習會。
    黃國峰(民92)。校園人權觀察。人權教育電子報,2。
    焦點團體訪談(洪志成、廖梅花合譯)(民92)。嘉義市: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2000年)
    湯梅英(民90a)。落實教育基本法對學生學習權與受教育權的保障。教育研究月刊,84,61-73。
    湯梅英(民90b)。從權利的意涵談教育基本法對學習權的保障。教師天地,113,35-41。
    葉志雲(民94年10月25日)。打學生風波居仁從輕發落。中國時報,第2版。
    鄒其信(民89)。論學生學習權的保障─以中小學生為對象。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國德(民87)。保障全民學習權的內涵與策略。成人教育學刊,2,159-184。
    楊惠芳(民93年1月6日)。解聘不適任教師應有客觀機制。國語日報,第2版。
    楊惠芳(民94年5月12日)。校長不哭道盡常態編班的無奈。國語日報,第2版。
    溫諭芳(民90)。基礎教育中國家、教師與父母間之角色釐清─以公立學校為核心兼論教師權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敏玲(民90)。教育質性研究報告的書寫:我在紀實與虛構之間的認真與想像。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4,233-260。
    趙曉美(民94)。由維護學生的學習權談處理不適任教師的心理障礙與突破。人權教育電子報,17。
    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高熏芳等譯)(民90)。台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1996年)
    質的評鑑與研究(吳芝儀、李奉儒譯)(民84)。台北縣:桂冠。(原著出版年:1990年)
    劉仲冬(民85)。民族誌研究法及實例。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73-193頁)。台北市:巨流。
    劉春榮(民90)。「學習權與教師專業自主權」座談會會議紀實。教師天地,113,45-68。
    劉麗媛(民94)。都是北一女惹的禍?人權教育電子報,18。
    鍾政諺(民93)。我國教育基本法之實施與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邦昌(民93年4月)。高中職以下學校教師人權意識調查研究成果報告。王夕堯(主持人),高中職以下學校教師人權意識調查研究。人權教育國際研討會,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聯合晚報(民86)。給吳京部長的一封公開信。94年8月26日,取自:http://tfar.info/archives/2005/08/30/1160/。
    蕭昭君(民85)。質性教育研究中的主觀─坦然面對與監控。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八十四學年度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39。
    體育要動起來先調整價值觀【社論】(民94年8月20日)。國語日報,第2版。
    二、西文
    UNESCO-INSTITUTE FOR EDUCATION(1997). The Hamburg Declaration on Adult Learning. Hamburg: UIE.
    Edgar Faure et al.(1972). Learning to Be, Paris: UNESCO.
    USECO(1985). The Right to Lear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ult education,4th.Paris,Final report). Paris:UNESCO.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91911017
    94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1911017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91101701.pdf42KbAdobe PDF2787View/Open
    91101702.pdf83KbAdobe PDF2807View/Open
    91101703.pdf84KbAdobe PDF2820View/Open
    91101704.pdf66KbAdobe PDF2765View/Open
    91101705.pdf272KbAdobe PDF21057View/Open
    91101706.pdf415KbAdobe PDF22521View/Open
    91101707.pdf296KbAdobe PDF28848View/Open
    91101708.pdf882KbAdobe PDF21674View/Open
    91101709.pdf252KbAdobe PDF21019View/Open
    91101710.pdf162KbAdobe PDF21362View/Open
    91101711.pdf352KbAdobe PDF21858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