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44/141864 (78%)
Visitors : 47930786      Online Users : 141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9199


    Title: 校長領導風格與校園危機管理之研究─以基隆市高級中等學校為例
    A study 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high school principals` leadership and crisis management in Keelung city
    Authors: 魯和鳳
    Lu, Ho-Feng
    Contributors: 井敏珠
    魯和鳳
    Lu, Ho-Feng
    Keywords: 高級中等學校
    校長領導風格
    校園危機管理
    high school
    principals leadership style
    crisis management
    Date: 2008
    Issue Date: 2010-04-25 16:52:49 (UTC+8)
    Abstract: 本研究旨在瞭解基隆市高級中等學校校長領導風格與校園危機管理之現況,並分析教師人口變項、教師危機管理變項、學校環境變項在校長領導風格以及校園危機管理的差異情形,最後探討校長領導風格與校園危機管理之關係。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為主,半結構訪談為輔。問卷調查法以「高級中等學校校長領導風格與校園危機管理調查問卷」(內含基本資料、校長領導風格量表與校園危機管理量表)為工具,以基隆市高級中等學校教師為研究對象,分層隨機抽取11所學校,共發出問卷330份,回收272份,有效問卷272份,有效回收率為82.4%。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
    Scheff`e事後比較、 Pearson`s積差相關、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並依正式問卷調查的結果,歸納相關的問題,設計並確定訪談大綱,做為訪談的依據,實地訪談2位校長,以釐清及延續問卷調查之結果,並藉由整理訪談文字資料、編碼歸類整理,綜合問卷調查與訪談資料,進行研究結果的分析與討論。研究結論如下:
    壹、基隆市高級中等學校校長領導風格與校園危機管理之現況,
    均屬良好程度。
    貳、教師不同性別、服務年資、最高學歷對校長領導風格各個層
    面之感受,並無顯著不同;教師不同性別、服務年資、最高
    學歷在校園危機管理各個層面的感知上,並無顯著不同。
    参、主任在校長領導風格與校園危機管理之感知上較好。
    肆、教師是否參與危機研習、處理危機經驗、成立危機小組在校
    園危機管理之整體及各個層面的感知上,並無顯著不同。
    伍、學校規模不同的教師在校長領導風格及校園危機管理之感
    受,並無顯著不同。
    陸、創校歷史在「21~50年」及「51年以上」之教師對校長領導風
    格及校園危機管理之感受,較「10年以下」之教師感受深刻。
    柒、校長領導風格與校園危機管理間,有顯著的正相關。
    捌、校長領導風格對整體校園危機管理具有預測力。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與結論,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教育行政機關、高級中等學校校長、相關行政人員以及未來研究的參考。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principals’ leadership style and crisis management in Keelung high schools and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in teachers personal variables、teachers’ crisis management and school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concerning principals’ leadership style and crisis management. Finally, it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ncipals’ leadership style and crisis management.
    This study employs the research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surveys and semi structured interviews. There were two survey tools used in the study, including Principals’ Leadership Style Questionnaire and Crisis Management Questionnaire. Three hundred and thirty subjects a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eleven high schools in Keelung city. A total of 272 questionnaires was returned. Out of those, 82.4% was valid (272 out of 330). Valid sample data was analyzed and processed using the methods of description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Scheff’e posteriority comparison,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s. The frame of the interview questions wa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from the questionnaire. Two principals, were interviewed to clarify and extend the findings of the survey. Then. the data retrieved from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were compiled, categorized, synthesized and analyzed. Following is the summary of the study:
    1.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principals’ leadership style and the crisis management in high schools are both above the average.
    2.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eachers’ experiences of principals’ leadership style in terms of gender, seniority and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eachers recognition about crisis management in terms of teachers gender, seniority, educational background.
    3. Teacher to act as director in schools give better recognition in principals’ leadership style; and, teacher to act as director in schools give better recognition in the crisis management.
    4.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eachers’ experiences about crisis management in terms of crisis study, crisis experience, and crisis management team background.
    5.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oth principals’ leadership style and crisis management to teachers from schools of different scales.
    6.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oth principals’ leadership style and crisis management to teachers from schools of different history.
    7. It shows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rincipals’ leadership style and crisis management.
    8. Principals’ leadership style demonstrates the predictability of crisis management in high schools in Keelung city.
    This study is finalized at proposing practical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findings
    and conclusions to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uthorities, high principals, the director of schools and faculty for further study and reference.
    Reference: 中文文獻
    王如哲、林明地、張志明、黃乃熒、楊振昇(1999)。教育行政。高雄市:麗文。
    王垠(2000)。談校園危機管理。高中教育雙月刊,15,20-23。
    王鴻年(1981)。國民小學行政。臺北市:臺灣商務。
    王鳳美(2004)。國民中學校長領導風格對教師組織公民行為影響之研究。淡江大
    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麗美(2007)。高職校長領導風格對學校組織創新發展之研究分析。商業職業
    教育,107,18-28。
    方啟陽(2007)。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校長道德領導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白麗美(1998)。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風格與教師工作動機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江文雄(1999)。校長做得好,不必怕評鑑~談校長評鑑的觀念。教育資料與研究,
    28,17-21。
    江滿堂(2002)。國民小學校長領導策略與學校氣氛對教師知識分享意願影響之
    研究。屏東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朱淑子(2002)。國小校長轉化領導、互易領導與教師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國
    立臺東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李文娟(1997)。領導型態、工作滿意度與工作績效相關之個案實證研究。國立
    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李宏才(2003)。渾沌理論應用在國小校長危機管理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
    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秀娟(2006)。臺北縣國民中學校園危機及其管理策略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
    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明來(2001)。校長遴選制度對國小校長領導風格的影響研究。銘傳大學公共
    管理與社區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莉莉(2003)。國小女性校長領導風格研究—以北部地區為例。國立臺北教育
    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竺諼(2009)。國民中學校長道德領導與品德教育推展策略之研究—以臺北市
    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宗立(2004)。學校危機管理的理論與應用。初等教育學刊,18,51-75。
    吳金香(2000)。學校組織行為與管理。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2000)。學校行政。臺北市:心理。
    吳清山、林天祐。(2001)。危機管理。教育研究月刊,84,119。
    吳清基(1989a)。教育行政決定理論與實際問題。臺北市:文景。
    吳清基(1989b)。教師與進修。臺北市:師大書苑。
    余朝權譯(1986)。領導學。臺北市:五南。
    余美瑩(2005)。屏東縣國民小學校園危機管理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宋輝建(2001)。高工導師領導型態與班級氣氛相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
    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宋思齊(2001)。部屬觀點的情境領導模式:探討部屬知覺的「情境掌控程度」的
    重要性。中原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何俊青(1997)。危機管理在學校經營之應用。教育研究,5,113-134
    林天祐、吳清山、張德銳、湯志民、丁一顧、周崇儒、蔡菁芝(2003)。教育行
    政學。臺北市:心理。
    林吉郎(2002)。危機管理與溝通策略。研習論壇月刊,22,30-34。
    林合懋(1995)。學校主管與企業主管轉型領導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明地(2002)。校長學—工作分析與角色研究取向。臺北市:五南。
    林培彥(2005)。苗栗縣國民小學校園危機管理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職業
    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堯仁(2006)。桃園縣國中教師知覺校長領導風格與教師工作壓力相關之研究。
    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林煥民(2005)。客籍國中小校長領導風格與學校組織文化關係之研究。國立高
    學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靜怡(1999)。校長認知型態、領導型式與領導效能之相關研究—以花蓮縣國
    民小學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巿。
    林錦鳳(2004)。後SARS時代的學校經營及危機管理策略。人文及社
    會學科教學通訊,14(5),95-103。
    周明達(無日期)。鮑爾風範。2008年11月23日。擷取自
    http://tw.myblog.yahoo.com/jw!YqDBKpOTBBbFk08BEGYU
    周育德(2007)。從危機管理階段論解析校園危機防治體系之現況—以北市文山
    區高中職校為例。開南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周蕙蘋(1995)。危機管理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臺北市。
    邱昌泰(2003)。建立校園危機預防機制。現代教育論壇,9,274-279。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無日期)。校園危機。2008年11月27日,擷取自
    http://www.sscmss.org/school/subtopic/sch_subtopic01.htm
    香港小童群益會校園(無日期)。危機支援計劃。2008年11月27日,擷取自
    http://www.sscmss.org/
    徐士雲(2004)。國民小學校園危機管理—以台北市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秦夢群(2005a)。教育行政—理論部分(第四版)。臺北市:五南。
    秦夢群(2005b)。教育行政—實務部份(第四版)。臺北市:五南。
    翁桓盛(2002)。中等學校實施校長遴選制度後校長領導風格與辦學績效之研究。
    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高士傑(1996)。幼稚園園長的領導型式、教師準備度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孫本初(1997)。校園危機管理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14,11-20。
    教育部(2003a)。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3b)。構建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臺北市:教育部。
    許文寬(2003)國小校長領導風格與教師參與決定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國民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許茂森(2004)。高雄市政府中高階主管決策風格與危機處理反應關係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明輝(2003)卓越校長的關鍵能力。社教雙月刊,114,15-19。
    張清濱(1996)。學校行政。臺北市︰臺灣書店。
    張慶勳(1996)。國小校長轉化、互易領導影響學校組織文化特性與組織效能之
    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慶勳(1999)。學校組織轉化領導研究。高雄市:復文。
    張慶勳(2001)。校長的角色、理念與實踐-文化領導的思維。學校行政,16,51-67。
    張慶勳(2003)。國小校長領導風格與領導行為之研究。屏東師院學報,20,1-38。
    張潤書(1998)。行政學。臺北市:五南。
    張憲庭(2003)。從倫理觀點探討國民小學校長道德與價值領導。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陳世聰(2001)。屏東縣國小校長轉化、互易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發
    揮「小班教學精神」效能為指標。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屏東市。
    陳成宏(2005)。學校變革與校長領導理論的整合性觀點:Bolman和Deal之多元架
    構領導途徑分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155-176。
    陳志勇(2002)。屏東縣國小教師領導風格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屏
    東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陳東星(2004)。屏東縣國小校長領導風格與教師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國立嘉
    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陳芳雄(1997)。校園危機處理。臺北市:幼獅文化。
    陳啟榮(2005)。校園危機管理機制之建構。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2),117-134。
    陳崇儀(2006)臺北市高中職學校校園危機管理之研究—以校安中心運作為例。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華樹(2004)。國小校長遴選制度實施後校長領導風格與學校組織氣氛之研究。
    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郭俊旭(2006)。台南縣國民小學校園危機管理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
    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未出版,嘉義縣。
    郭進財(1995)。我國大學院校體育教師對體育主任領導方式與工作滿意度之研
    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郭逸瑄(2003)。高級中學校長領導行為與教師賦權增能關係之研究。淡江大學
    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郭玟婷(2007)。宜蘭縣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風格與校園危機管理之相關研究。國
    立花蓮教育大學行政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梁坤明(2008)。理還亂~談學校危機處理中的道德困境。北縣教育,63,32。
    游淑靜(2005)。花蓮縣國民中學校園危機管理機制建置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公
    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許龍君(1998)。校園安全與危機處理。臺北市:五南。
    陳慶瑞(1995)。費德勒權變領導理論研究(第二版)。臺北市:五南。
    陳麗欣(2001)。從學校暴行之迷談校園危機處理。檢索日期2008年11月28日,擷
    取自http//www.socialwork.com.hk/article/educate/gh6.htm
    傅天養(2005)。校園危機管理之研究—以苗栗縣國民小學為例。國立新竹教育
    大學進修暨推廣部教師在職進修教育研究所教育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新
    竹市。
    曾秀招(2004)。國小校長遴選制度後校長領導風格與學校效能之研究—以高雄
    市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程祥徽(1985)。語言風格初探。香港:三聯書店。
    黃士招(1998)。師院生領導能力、領導類型及其相關問題之調查研究—以臺南師
    範學院為例。國立臺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黃文發(1997)。領導統御新編。臺南市:西北。
    黃坤和(2002)。彰化縣國民小學訓導主任領導型態對行政效能影響之研究。臺
    中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黃昆輝(1986)。教育行政領導理論之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28,213-236。
    黃昆輝(1988)。教育行政學。臺北市:東華。
    黃振球(1996)。談校園危機管理。教師天地,6,19。
    黃淑馨 (1997)。新世紀國民小學校長之角色與作為。教師天地,87,58-63。
    黃新福(1992)。危機管理之研究—從組織層面來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瓊慧(2002)。當前校園危機的管理與因應。學校行政雙月刊,22,44-50。
    馮麗珍(2005)。國小女性校長領導風格與教職員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屏
    東教育大學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楊思偉(1999)。中日學校經營之比較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楊昌興(2006)。彰化縣國民小學學校公共關係與校園危機管理之研究。國立教
    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萬家春(1996)。校園意外事件之危機處理。教師天地,82,36-39。
    詹中原(2004)。危機管理—理論架構。臺北市:聯經。
    廖春文(1994)。二十一世紀教育行政領導理念。臺北市:師大書苑。
    廖春文(2000)。新世紀學校領導的理念與實踐。國教輔導,39 (5),34-39。
    劉佳育(2002)。教師專業成長:在不同領導類型下個案教師成長分析。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瑞梅(2007)。台南縣市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風格、行政溝通行為與學校效能之
    關係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劉興漢(1985)。領導理論及其在教育上的運用—教育行政比較研究。臺北市:
    臺灣書店。
    劉建志(2004)。領導與危機管理:以某財團法人醫院為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企
    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劉嘉雯、魯宓譯(2007)。道德的重量:不安年代中的希望與救贖。臺北市:心
    靈工坊。
    蔡依珊(2007)。高雄市國民小學女性校長領導風格與學校效能相關之研究。國立
    花蓮教育大學行政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蔡培村(1985)。國民中小學校長的領導特質、權力基礎、學校組織結構及組織氣候與教師工作滿意度關係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進雄(1993)。國民中學校長領導方式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
    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進雄(2001)。學校行政領導。臺北市:師大書苑。
    蔡進雄(2003)。學校行政與教學研究。高雄市︰麗文。
    蔡進雄(2005)。學校領導理論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蔡崇振 (1997)。從兩個實例校園危機處理。教育資料與研究,14,58-61。
    鄭宏財(2000)。校園危機管理及其在學校組織中的應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
    訊,4,186-197。
    鄭燕祥、伍國雄(1997)。學校危機的理念和管理:多元觀點的分析。教育學報,
    25(1),1-23 。
    鄭東瀛(2001)。臺北市國民中學校園危機管理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民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鄭進丁(1986)。國民小學校長角色之分析。高雄市︰復文。
    閻自安(2000)。臺灣地區國民小學學校本位決策與校長領導方式、教師工作滿
    意度之關係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蔣奎雨(2006)。高雄市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風格、教師工作壓力與學校效能的關
    係研究。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蕭秋菊(2002)。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校園緊急傷病危機管理需求調查。國立台
    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謝文全(1987)。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文景。
    謝文全(1998)。學校行政。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謝文全(2004)。教育行政學。臺北市:高等教育。
    濮世緯(1997)。國小校長轉型領導、教師制握信念與教師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謝佩鴛(2000)。校長領導作風、上下關係品質及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謝謹如(2000)。高雄市國民中學學校環境與危機管理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顏秀如(1997)。國民中學校園危機管理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蘇婉宜(1997)。嘉義縣國民小學校長領導型式與教師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東
    吳大學政治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羅虞村(1989)。領導理論研究。臺北市:文景。
    宋秋儀譯(2006)Gary Yukl, 原著。組織領導學(第五版)。臺北市:華泰
    吳佩玲譯(2003)。R. Goffee, & G. Jones, 原著。如何成為領導者。臺北市:天
    文化。(原著出版年:2000)
    英文文獻
    Bass, B. M. (1985). Leadership and performance beyond expect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Bass, B. M., & Avolio, B. J. (1990).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development:manual for multifactor leadership questionnaire(pp12). CA: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
    Batsis, T. M. (1994). Crisis management in catholic schools. National Catholic
    Educational Association, Washington, DC.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No. ED 38306)
    Blackley, A. B. (1994).Emergency preparedness and crisis management. AEA Technology, United Kingdom: The SRD Association.
    Bolman, L. G., & Deal. T. E. (1984). Modern Approaches to 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organiz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Bryman, A. (1992). Chrisma and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 London: Sage.
    Burns. J. M. (1978). Leadership. New York: Harper & Raw.
    Carter, T. (1997). Crisis management for sales force managers. Journal of Professional Services Marketing, 15(2), 87-103.
    Cheng, Y.C. (1994). Locus of Control as an Indicator of Hong Kong Teachers’ Job Attitudes and Perceptions of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87(2).
    Clarles&Kim(1988). Crisis management :A casebook. Illinois, Spingfield: Charles C Thomas Publisher.
    Cohen, S. E. (1998). Principals` experiences with school crises. University of Virginia
    EDD.(DAI-A 59/07)
    Cornell, D. G., & Sheras, P. L.(1998). Common errors in school crisis response:
    Learning from our mistakes.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35 (3), 297-306.
    Dandridge, T. C., Mitroff, L., & Joyce, W. F. (1980). Organizational symbolism: A topic to expand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5(1),77-82.
    Deutsch, K. W. (1982). Crisis Decision-Making-The Information approach , managing
    international crisis. Beverly Hills: Sage.
    Dutton, J. E. (1986). The processing of crisis and non-crisis strategic issues.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3 (5), 502-517.
    Everett,S. M. (1991). Crisis management in schools. Master of education requirements,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126 Service No. ED
    334491)
    Fiedler, F. E. (1967) . A theory of leadership effectiveness . New York: McGraw-Hill.
    Fink, S. (1986). Crisis management: Planning for the inevitable. New York, 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
    Flangigan, J.L., Richardson, M. D., Schnacke, S. B., Martray, C. R.,& Ecton, G. L.
    (1989). A process model of principal selection. (ERIC NO. ED343253)
    French, J. R., Jr., & Raven, B. H. (1968) The bases of social power. In D. Cartwright &
    A. Zander (Eds.), Group dynamics (pp. 259-269). New York: Harper & Row.
    Harris, Morag B. Colvin (1990). Crisis management: A school district response to
    suicide. Alaska State Dept. of Education, Juneau.(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39 973)
    Hersey, P., & Blanchard, K. H. (1982).Manage- ment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Utilizing human resource (4th ed.). Englewood Cliff , N J: Prentice- Hall.
    Hemphill, J. K. & Coons, A. E. (1957). Development of the leader behavior.
    Description questionnaire. In R. M. stogdill & Coons A. E. (eds.), Leader behavior: Its description and measurement.
    Hunter, James C. (2001). The servant: A simple story about the true of leadership.
    Jones (1994). Chaos theory. The Executive Educator. 16, 20-23.
    Katz, D. & Kahn R. L. (1978).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organization. New York:
    Wiley.
    Kibble,D. G. (1999).A survey of LEA guidance and support for the management of
    crisis in a schools. School Leadership&Management,19(3),373-385.
    Lerbinger, O. (1997). The crisis manager: facing risk and responsibility, New York: Lawrence Erlubaum Assiciates.
    Mintzberg, H. (1973). The nature of managerial work. New York: Harper & Row
    Mitroff, I. I. (1986).Teaching corporate American to think about crisis prevention. The
    joural of business strategy, Spr, 40-17.
    Mitroff﹐I.I. & Pearson﹐C. M. (1993).Crisis management﹕a diagnostic guide for
    improving your organization’s crisis preparednes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Northouse, P. G. (2001). Leade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Nunamaker, Jay F. JR., Weber, E. S.&Chen, M. (1989). Organizational crisis
    management systems: planning for intelligent action.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5(4), 7-32.
    Pearson, C. M. & Clair, J. A.(1998), Reframing Crisis Manage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3(1), 59-76。
    Petak, W. J. (1985). Emergency management: A challenge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45, 3-7.
    Petersen, S. & Straub, R. L. (1992). School Crisis Survival Guide. New York: The
    Ceber for Applied Research in Education.
    Sergiovanni, T. J. (1984). Leadership and excellence in schooling.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1(5), 4-13.
    Sergiovanni, T. J. (1990). Value-Added Leadership: How to Get Extraordinary
    Performance in Schools.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Sergivanni, T, J.(2000). The lifeworld of leadership: creating culture, community, and
    personal meaning in our school. SF: Jossey-Bass.
    Shrestha, B. (1990). Crisis management in the schools: New aspects of professionalism.
    Oregon school study council, Eugen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324 809)
    Stogdill, R. M. (1948). Personal factors associate with leadership: a survey of the
    literature.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25, 35-72.
    Starratt, R. J. (1994). Building an ethical school: A practical response to the moral crisis in schools.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Virgini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1998). Resource guide for crisis management in
    schools. Richmond, VA: Virgini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Wheeler, G. A. (2002). Crisis management needs: Perceptions of Virginia principal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Virginia.
    Wood, R., and Bandura, A. (1989). Social Cogni- tive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Manage- 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Yukl, G. A. (1998).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 (4th ed.). Upper SaddleRiver,
    N J: Prentice-Hall.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95911014
    97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911014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01401.pdf94KbAdobe PDF2868View/Open
    101402.pdf125KbAdobe PDF2920View/Open
    101403.pdf149KbAdobe PDF2919View/Open
    101404.pdf147KbAdobe PDF2970View/Open
    101405.pdf228KbAdobe PDF21075View/Open
    101406.pdf466KbAdobe PDF21946View/Open
    101407.pdf350KbAdobe PDF2971View/Open
    101408.pdf358KbAdobe PDF21210View/Open
    101409.pdf209KbAdobe PDF2940View/Open
    101410.pdf239KbAdobe PDF21569View/Open
    101411.pdf368KbAdobe PDF21814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