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34/141854 (78%)
Visitors : 47778228      Online Users : 77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2578


    Title: 行政機關知識管理應用之探討-以內部控制實施觀點為例
    The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 - A Perspective of Internal Control
    Authors: 黃秀蘭
    Contributors: 吳瓊恩
    李明

    黃秀蘭
    Keywords: 知識管理
    內部控制
    風險管理
    Date: 2013
    Issue Date: 2015-01-05 11:26:29 (UTC+8)
    Abstract: 自九○年代以來,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知識經濟)的思潮在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等學者的倡導下,成為企業競爭、創造利潤及變革的核心概念與指導原則,知識管理的活動遂在企業間蓬勃發展。在全球化、網路普及化等衝擊,以及各國政治、經濟、社會環境快速變遷下,這股風潮逐漸於公部門快速擴展,進而影響政府部門政策的制定、組織的變革與內部管理。
    內部控制為政府效能與廉能建設之基石,也是風險管理不可或缺的部分,有關內部控制之規定,行政院自2000年起即陸續訂頒,諸如「健全財務秩序與強化內部控制實施方案」、「國家廉政建設行動方案」等措施,惟部分機關內部控制機制未臻健全或執行不夠落實,時有施政效能不彰、鉅資興建之設施閒置浪費,或未依法執行預算等情形,導致違法失職案件屢見不鮮。有鑑於此,行政院亟思檢討內部控制違失之癥結,於2010年底組成跨部會之「內部控制推動及督導小組」,全面啟動政府機關整合性內部控制機制之基礎工程。
    這三年多來我國雖已建構內部控制架構體系,惟未來如何穩健、持續有效的推動仍有待觀察,而行政機關推動內部控制機制,如何運用知識管理的理論基礎見其效益,值得探討。本研究基於對知識經濟潮流的體察,以及政府治理的效能、效率和回應性,從知識管理理論與國內知名企業知識管理經驗,到內部控制觀念架構、國內推動現況及其他國家作法等理論進行探究,並以國內行政機關推行內部控制機制為實證研究對象進行現況分析,將蒐集的相關理論資料交互整合,進而選定訪談對象進行深度訪談,最後根據資料成果分析並提出結論與建議。
    Reference: 一、中文部分
    1.石素梅(2011)。行政院健全內部控制推動方向。研考雙月刊,35(3),97-105。
    2.石素梅(2013)。政府內部控制之推動現況與展望。公共治理季刊,1(1),108-115。
    3.朱斌妤、黎家銘、吳岱儒(2006)。政府部門推動知識管理之關鍵因素探討。行政暨政策學報,(43),131-139。
    4.江秀慧(2006)。內部控制理論認知對執行績效影響之研究-以某公營事業機構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5.吳瓊恩、李允傑、陳銘薰(2001)。公共管理。台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6.吳琮璠(2013)。有效公共治理與內部控制。主計月刊,(687),22-28。
    7.林東清(2007)。知識管理(修訂再版)。台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8.林美良(2001)。知識管理在公部門應用之研究-以電子化政府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9.孫本初(2005)。績效衡量與評估的操作概念-以美國績效與成果法為例。考銓季刊,(43),39-53。
    10.馬嘉應丶鄭凱云丶藍文修丶牙璽鈞(2012)。各國內部控制制度研析。主計月刊,(683),42-48。
    11.馬秀如(譯)(1998)。內部控制--整體架構(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 (COSO),1994, Addendum to “Reporting to External Partues”, 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 New York:AICPA )。台北,財團法人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
    12.韋伯韜、吳俊德、吳立德、蔡淑微(2005)。強化政府內部控制機制與內部審核之研究。行政院主計處委託研究(編號:RES 94-02),未出版。
    13.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4.陳泰明、吳明達、李驊芳、林昭惠(2004)。知識管理在行政機關之應用-以行政機關政策形成機制建立為例。行政院研究發展委員會。
    15.陳恆鈞(2004)。資訊運用與政策制定。國家政策季刊(改名國家政策雙週刊),3(1),81-98。
    16.陳振東(2006)。組織推行知識管理的績效評估探討。T&D飛訊,45。
    17.陳少娟(2004)。北、高市政府主計機構知識管理應用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18.陳世彬(2001)。知識管理之探究-我國政府研考部門之分析。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19.張子超(2000)。立意取樣釋義。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引用網址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4283/。
    20.馮元甫、鄭晉昌(2000)。企業導入知識管理-認知階段之研究-以A公司為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診斷專案研究成果研討會,桃園。
    21.黃光彩、吳懷真、杜順榮(2003)。以知識管理帶動政府部門的研發創新服務。研考雙月刊,27(4),34-42。
    22.黃淑慧(2003)。應用模糊理論建構知識管理管理績效評估模式及系統開發之研究。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23.黃朝盟(2004)。公共組織知識管理的推動架構。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憲政(研)093-004號。
    24.黃朝盟(2005)。政府組織的知識管理現況與挑戰。政治科學叢書,(24),137-168。
    25.黃志文(2009)。HP 的知識管理經驗與探討。中華民國電子零件認證委員會 IECQ
    報導,(53),58-64。
    26.黃世昌(2013)。新北市政府改制直轄市後區公所組織定位與業務功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院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27.黃叔娟(2013)。推動政府內部控制制度評估作業之重要性。主計月刊,(688),26-31。
    28.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之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4),17-23。
    29.鄭丁旺、許崇源、陳錦烽、林宛瑩(2012)。推動強化內部控制發展策略之研究。行政院主計總處委託研究(編號:RES -101-01),未出版。
    30.潘淑滿(2006)。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31.劉京偉 (譯)(2000)。勤業管理顧問公司(Arthur Andersen Business Consulting, [AABC])著,知識管理的第一本書(Zukai Knowledge Management)。台北:商業週刊出版社。
    32.劉昭博(2006)。績效評估知識生產在政府知識管理上之產權意涵。考銓季刊,48,149-165。
    33.簡仕欣(2011)。地方教育行政機關知識管理成熟度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34.蕭家旗(2010)。政府財政內控機制與實務運作。研考雙月刊,34(3),111-115。


    官方網站
    1.行政院主計總處網站 http://www.dgbas.gov.tw。
    2.新北市政府主計處網站 http://www.bas.ntpc.gov.tw。

    其他
    行政院內部控制推動及督導小組(2013)。政府內部控制之推動。瀏覽自行政院主計總處網站 http://www.dgbas.gov.tw。


    二、英文部分
    1.Arthur Andersen & The American Productivity and Quality Center (1996),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Assessment Tool: 2.External Benchmarking Version. Texas: The American Productivity and Quality Center.
    Earl, M. J. (1997), Knowledge as Strategy: Reflections on Skandia International and Shorko Films. in Prusak, L.(ed.), Knowledge in Organizations, 1-16. Boston: Oxford.
    3.Greenwood, W. (1998), Harnessing Individual Brilliance for Team Creation The Six C`s of the Knowledge Supply Chai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Online Collaboration Conference. Berlin.
    4.Hamel,Gary & Jim Scholes. 1999. “Strategic Innovation in the Quest for New Wealth.” In Leader to Leader,eds. F. Hellelbein & P.M.Cohen.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81-94.
    5.Leavitt, H. J. (1964), Managerial Psychology (rev. ed.).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td.
    6.Nelson, C. E. , J. Robert, C. Maederer, B.Wertheimer, and B. Johnson(1987), The Utilization of 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 by Policy Makers,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30, 569-577.
    7.Spek, R. V. & Spijkervet, A. (1997), Knowledge Management: Dealing Intelligently with Knowledge. In Jay Liebowitz & Lyle C. Wilcox (eds.),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Its Integrative Elements, 31-59. N.Y.: CRC Press.
    8.Venkatraman ,N. and V. Ramanujam.(1986). Measurement of Business Performance in Strategy Research : A Comparison of Approach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1(4):801-814.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97921073
    10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92107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行政管理碩士學程(MEPA)]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7301.pdf2289KbAdobe PDF2255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