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40/141865 (78%)
Visitors : 47635046      Online Users : 119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3323


    Title: 邁向自由開放:設置自由經濟區對臺灣的挑戰
    The politics of economic liberalization: the case of establishing free economic pilot zones in Taiwan
    Authors: 張淑絹
    Chang, Shu Chuan
    Contributors: 湯京平
    Tang, Ching Ping
    張淑絹
    Chang, Shu Chuan
    Keywords: 保護管制
    自由開放
    示範區
    自貿區
    創新擴散
    protective control
    liberal openness
    the Free Economic Pilot Zones
    the Free Trade Zone
    diffusion innovation
    Date: 2014
    Issue Date: 2015-02-03 10:31:05 (UTC+8)
    Abstract: 在中國及韓國強鄰環伺下,擬設置的自由經濟示範區,如何既對治經濟病根,又引領臺灣從「保護管制」走向「自由開放」,進而邁向「世界自由島」,是本研究關切的主軸。運用個案研究(case study research)途徑(approach),採用參與觀察(participative observation)、次級資料分析(second hand data method)、因果分析(causal analysis)及SWOT分析等研究方法,以歷史為鑑,探討自由貿易區的演變及創新擴散效應。並從政治誘因、經濟誘因、社會誘因、媒體及組織文化等面向,分析臺灣和中國自由化路徑、成功設置示範區的策略,及臺灣因應示範區挑戰的方法。研究發現臺灣的政經開放歷程,對示範區的發展有正面影響,中國因素影響臺灣發展策略,民主程度和施政成效成反比,各領域守門人共識仍顯不足。受限於中國法規開放重口號難窺全貌,臺灣農業開放問題尚待克服,建議後續研究者補足該研究空白。
    This thesis examin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aiwan’s Free Economic Pilot Zones to know the main obstacles of such liberalization policy that have helped creating economic miracle in the past and help surviving fierce competition of globalization in the future. It looks into the history of diffusion and innovation of the Free Trade Zone in Taiwan and makes comparison with the practices in Shanghai to identify key factors that might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such experimental policy. By case study, SWOT analysis, and such data collection methods as participative observation, it points out the importance of political incentive, economic incentive, social incentive, media and organizational culture in shaping a Free Economic Pilot Zones in Taiwan.
    Reference: 一、中文部分
    BigELK176(2010)。魚骨圖-魚頭向右找原因、魚頭向左找對策(remixed)。2014年12月6日取自,大麋鹿走地圖http://bigelk176xmaps.blogspot.tw/2010/08/remixed_28.html。
    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編)(2014)。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150問(第二版)。上海:格致出版社。
    上海海關在線訪談(2014)。海關自貿區創新14條”新”在哪? 2014年11月3日取自:http://fangtan.customs.gov.cn/tabid/267/InterviewID/51/Default.aspx。中國海關業務諮詢熱線12360,中國海關門戶網站網址為:http://www.customs.gov.cn。
    工商時報社論(2014年11月28日)。人口結構衝擊,台灣準備好了嗎?工商時報,A2版火線焦點。
    王占璽、王信實(2014)。中國社會組織的治理結構與場域分析:環保與愛滋NGO的比較。王信實、寇健文主編。邁向公民社會?當代中國「國家-社會」關係分析(頁77-117)(初版)。臺北市:五南。
    王作榮(2006)。為台灣補上一堂經濟課:王作榮的政策經濟學(第一版)。臺北市:天下遠見。
    王尚智(2014年5月8日)。得到自由,失去財富。中國時報,A16版媒體評論。
    王信賢(2005)。物以類聚:臺灣IT產業大陸投資群聚現象與理論辯析。陳德昇主編。經濟全球化與臺商大陸投資:策略、佈局與比較。頁95、104。
    王家英、孫同文(1999)。從臺灣政治到兩岸關係(第一版)。香港:香港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
    王家英、鄭赤琰(1999)。香港回歸與兩岸關係之展望(第一版)。香港:香港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
    王惠美、葉津鈴、張嘉郡(2014)。委員質詢國發會主委管中閔。2014年11月29日取自,立法院公報第103卷第66期委員會記錄http://lci.ly.gov.tw/LyLCEW/communique1/final/pdf/103/66/LCIDC01_1036601.pdf。頁373、375、376、390。
    王秋海等(譯),張成林、李晨曄(審校)(2011)。第五項修練:變革篇,學習型組織如何面對持續發展的挑戰(下)(第一版)the dance of change:the challenges to sustaining momentum。Senge, Peter. M.原著。北京:中信出版集團。
    王建民、劉紅、曾潤梅(2005)。國民黨下台內幕(第一版)。北京:新華出版社。
    王健全(2013)。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對臺灣經濟之影響及因應。證交資料,619,頁34-37。
    王健全(2014)。王健全:《觀念平台》長夜將盡 曙光再現。2014年11月23日取自中華經濟研究院http://www.cier.edu.tw/ct.asp?xItem=23017&ctNode=61&mp=1。
    王鼎鈞(2014)。太陽花學運省思 江宜樺廣邀學生青年對話納施政決策參考。2014年4月15日取自,NOW NEWS今日新聞http://www.nownews.com/n/2014/04/15/1192493。
    王道軍(2013)。上海自貿區建立的基礎與制度創新。CHINA OPENING JOURNAL開放導報。2013年10月第5期,總第170期。頁30-33。
    王逸舟(譯)(1994)。政治與市場:世界的政治經濟制度(Politics and markets: the world’s political economic system, Charles E. Linblom查爾斯.林布隆原著)(初版)。臺北市:桂冠。
    王黎、王梓元(2012)。齊默恩論國際秩序中的社會意識。跨國視角下的世界秩序與國際社會(第1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王黎(2012)。中歐關係中的認同與差異之探究。王黎、王梓元著。跨國視角下的世界秩序與國際社會(第1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頁112~125。
    公孫策(2014年5月21日)。要美國表態。2014聯合報,去梯言,A14版民意論壇。
    公孫策(2014年6月4日)。只有控拆,沒有解決方案。聯合報,去梯言,A14版民意論壇。
    中華經濟研究院(編撰)(2013)。2012年國際經濟情勢。頁133-138。臺北市: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經濟研究處。
    中商財經(2014)。《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草案)》初審。2014年11月3日取自,中商情報網:http://big5.askci.com/news/201404/24/1025129.shtml。
    中國上海市統計局(2013)。2013年度上海市生產總值。2014年10月19日取自上海市統計局:http://www.stats-sh.gov.cn/sjfb/201401/266386.html。
    中國時報社論(2014年5月8日)。國民黨接班梯隊如何救亡圖存。中國時報,A17版時報廣場。
    中國時報社論(2014年5月14日)。以競爭機制提升工資是正道。中國時報,A15版時論廣場。
    中國時報社論(2014)。從食安問題看市場失靈與政府失靈。2014年11月27日取自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0000030-260202。
    中央社台北(2014)。梁振英:北京完全掌握占中情況。2014年11月17日取自http://www.cna.com.tw/news/acn/201410190277-1.aspx。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4)。農委會:示範區絕不會造成香菇走私合法化 並籲不要曲解政策打擊農民信心。2014年5月16日取自: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48054.aspx。
    中共中央宣傳部編(2014)。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第1版)。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尹啟銘(2014年5月7日)。讓台灣經濟自由飛躍。中國時報,A12版時論廣場尹啟銘專欄。
    尹啟銘(2014年5月21日)。台灣經濟自崩 何用大陸軍隊。中國時報,A12版時論廣場尹啟銘專欄。
    尹啟銘(2014年6月4日)。讓台灣站在大陸肩膀上。中國時報,A14版時論廣場尹啟銘專欄。
    孔慶泰等(1998)。國民黨政府政治制度史(第一版)。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發行部。
    不詳(譯)(2006)。由下而上的全球化:一個國內的觀點(Alfred C. Aman, Jr.原著)。2014年7月5日取自,Webarchive,ncl.edu.tw提供的pdf檔。
    不詳(2014)。嚴長壽談思辨:青年養「四力」擺脫操控。2014年3月30日取自,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5/8580353.shtml#ixzz2xPOhauEq。
    史惠慈(2013)。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推動對台灣的啟示。2014年12月7日取自,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http://www.seftb.org/mhypage.exe?HYPAGE=/03/03_content_01.asp&weekid=178&idx=4。
    石滋宜(2011)。邁向世界的競爭力:石滋宜之我見、我思、我言(初版)。臺北市:商周。
    石頁(2014)。金廈扛菜偷渡一日遊。周刊王第032期。台北市:王道旺台灣媒體。
    丘昌泰(2013)。公共政策-基礎篇(五版)。高雄市:巨流。
    田習如(2014)。台灣別跟!韓國大蓋自經區養蚊子。商業周刊,第1413期,頁154、156。
    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2013)。大陸新政拓商機:中國大陸地區投資環境與風險調查。臺北市:商周編輯顧問,初版。
    台北中央社(2014)。習近平挺自貿區 溫和但利多可期。2014年5月26日取自,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4/8701286.shtml#ixzz335REb6ij。
    加工出口區(2014)。臺灣現行共有十個加工出口園區,分別為高雄地區:高雄、楠梓、楠梓第二、臨廣、成功及高雄軟體等6個園區;臺中地區:臺中(舊稱潭子工業區)、中港及臺中軟體等3個園區;屏東地區:僅屏東園區1個。2014年11月28日取自,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http://www.epza.gov.tw/index.aspx。
    本書編寫組編著(2013)。深入學習習近平同志中國夢重要論述。北京:人民出版社。
    本書課題組(2013)。中國夢與中國道路叢書之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道路(市場經濟篇)。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世界關務組織風險管理指南WCO Customs Risk Management Compendium(2014)。2014年11月18日取自,WCO網站:http://www.wcoomd.org/en/topics/enforcement-and-compliance/instruments-and-tools/rmc.aspx。
    自由貿易港區貿易量(2013)。自由貿易港區貿易量及貿易值,2014年11月30日取自,交通部統計查詢網:http://stat.motc.gov.tw/mocdb/stmain.jsp?sys=100。公務統計/自由港區/自由港區/。
    行政院主計處(2014)。臺灣地區失業率。2014年8月25日取自,行政院主計處統計資訊網:http://win.dgbas.gov.tw/dgbas04/bc4/timeser/more_a_2.asp。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1994)。政策諮詢制度之建立與運用(初版)。臺北市:行政院研考會。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2004)。我國現行人口政策探討(初版)。陳小紅研究主持。臺北市:行政院研考會。
    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2014)。自由經濟示範區政策說明。2015年1月23日取自國家發展委員會網站:http://www.ndc.gov.tw/m1.aspx?sNo=0020452。
    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2014)。臺灣自由經濟示範區。2014年8月25日取自,國家發展委員會網站:http://www.fepz.org.tw/m1.aspx?sno=0061232。
    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2014)。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管理條例草案。2014年4月24日取自,國家發展委員會網站http://www.fepz.org.tw/m1.aspx?sNo=005503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2014)。轉(契)作補貼標準 。2014年12月14日取自,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http://www.afa.gov.tw/ActFallowLand.asp?CatID=78。
    交通部(2014)。2013年世界貨櫃港前30名排名。2014年8月25日取自,交通部統計查詢網:http://stat.motc.gov.tw/mocdb/stmain.jsp?sys=100。公務統計/水運港埠/國際資料/貨櫃港排名。資料來源:國際貨櫃化雜誌 (Containerisation International) 2014年3月版。
    江丙坤(2006)。未來20年的兩岸經貿發展。高希均、李誠、林祖嘉(編),兩岸經驗20年:1986年以來兩岸的經貿合作與發展(第一版)。頁304-349。臺北市:天下遠見。
    江宜樺(2001)。自由民主的理路(初版)。臺北市:聯經。
    朱敬一、林全(2002)。經濟學的視野(初版)。臺北市:聯經。
    朱愛群(2011)。政府風險管理與危機處理:實例系統分析(初版)。桃園縣:中央警察大學出版社。
    沃草國會無雙編輯群(2014)。讓你真的讀懂草案的「自經區爭議書」。2015年1月15日取自http://billy3321.gitbooks.io/taiwanfepzs/。
    呂雪彗(2015年1月22日)。示範區第一階段 金融成果豐。工商時報,A2版火線焦點。
    呂國禎(2014)。鮑魚的眼淚;中國蘭花教父:要出口蝴蝶蘭 不如回臺南做;勇敢開放:正面迎戰中國農產品競爭。今周刊,第923期。頁82-92;98-100;102-103。
    李大川(譯)(2014)。政府失能下的新經濟革命(The Solution Revolution, William D. Eggers和Paul Macmillan原著)(初版)。臺北市:商周出版。
    李心文(2014)。利大於弊、現世報、以及自由主義──如何選擇合理的公共政策?。2014年4月25日取自,想想http://www.thinkingtaiwan.com/articles/view/1979。
    李京倫(2014年5月21日)。陸不吐網軍任務 逼美下馬威。聯合報,A12版兩岸。
    李仲彬(2013)。政府創新的類型與分佈:我國地方政府1999-2010年間的觀察。公共行政學報。第44期,頁73-112。
    李茂(2006)。兩岸海關實務(初版)。臺北市:李茂。
    李振清(2014年5月15日)。結盟國際名校 育才新策略。聯合報,A15版民意論壇。
    李模(不詳)。李模談李國鼎,2014年8月28日取自,李國鼎資料庫http://ktli.sinica.edu.tw/lelics-page/51-02-16.html。
    李劍(2014)。90後女韓寒 拒做荒謬的菁英。2014年5月11日取自,新唐人電視臺http://www.ntdtv.com/xtr/b5/2014/03/23/a1087087.html。
    汪滔(2014)。上海自貿區資本開放與風險管理。2014年12月7日取自,FT中文網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58654?full=y。
    汪彝定(1991)。貿易政策。高希均、李誠主編。臺灣經驗四十年1949-1989(第一版)。臺北市:天下。頁228、229。
    杜巧霞(2014年7月17日)。韓完成FTA拼圖 台全球供應鍊將斷。聯合報民意論壇,A18版。
    貝多廣、劉瀘生、郭治薇(譯)(1990)。經濟學家與說教者(The Economist as Preacher, George J. Stigler原著)(第1版)。上海:新華書店。
    余佳穎(2014年8月27日)。兩岸示範區自貿區可區對區合作:兩岸自由經貿區論壇 國發會提構想試水溫。聯合報,A2版焦點。
    余佳穎(2014年8月27日)。區對區 為兩岸卡關的兩岸經貿解套。聯合報,A2版焦點,新聞眼。
    沈中華(2012)。貨幣銀行學:全球的觀點(4版)。臺北市:新陸。
    沈國明(2013)。中國(上海)自由貿易實驗區法律問題研究。東方法學,2013年第6期。頁124-129。
    吳大器(2013)。注重制度創新,實踐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新突破。上海金融學院學報,總第119期。
    吳中傑(2014)。舊園區還在養蚊子 選舉又喊出106座新園區。2014年11月30日取自,聯合新聞網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547830。
    吳秀光、張家春(2014)。設立自由經貿特區的產業溢出效果評析。2014年11月9日取自自由經濟貿易特區政策論壇發表之簡報。中國政治學會2014年會暨「國際政經劇變與民主治理挑戰」國際學術研討會。
    吳明敏(2013)。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政策承諾,徒具虛文。新世紀智庫論壇,第64期。頁9-19。
    吳惠林(1990)。自由經濟的坎坷路(初版)。臺北市:卓越文化。
    吳惠林(2014)。分工合作找回和諧社會。《政府失能下的新經濟革命》之推薦序,李大川(譯)(頁3-8)(初版)。臺北市:商周出版。
    吳豐山(2012)。據實側寫蕭萬長(初版)。臺北市:遠流。
    林宗憲(譯)(2009)。中國因素:大中華圈的機會與挑戰(China Factors: Political Perspectives and Economic Interactions, Gordon C. K. Cheung張志楷原著)(初版)。臺北市:博雅書屋。
    林垂宙(1995)。整合科技政策再出發。高希均、李誠主編。臺灣經驗再定位(第一版)。臺北市:天下。
    林秀姿(2014年5月14日)。「為臺灣和國際搭橋 非築牆」外界擔心教育階級化 擔心會鬆綁陸生 教長:都是假議題。聯合報,A4版要聞。
    林秀姿、張錦弘(2014年5月14日)。創新教育,接軌國際 示範區效應 7國際名校來臺開課。聯合報,A4版要聞。
    林俊宏(譯)(2013)。大數據:數位革命之後,資料革命登場:巨量資料掀起生活、工作和思考方式的全面革新(BIG DATA: A Revolution That Will Transform How We Live, Work, and Think,Viktor Mayer-Schonberger 和 Kenneth Cukier原著)(第一版)。臺北市:遠見天下文化。
    林毅璋(2014年1月7日)。開放,經濟就不悶了。管中閔:示範區是一場「開腦手術」。聯合報,A4版要聞。
    林毅璋(2014年5月12日)。經長:經濟示範區事業 須評估成效。聯合報,AA 2版產業策略。
    林毅璋(2014年7月11日)。陳建良:示範區是為下一代著想。聯合報,A2版焦點。
    林建甫(2014年6月3日)。錢留台灣 扭轉金融帳淨流出。中國時報,名家專論A14時論廣場。
    林建甫、彭思遠(2014)。政府規劃新產業政策創造更多就業。2014年11月23日取自,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www.npf.org.tw/post/1/14402。
    林庭瑤(2014年6月4日)。地方敷衍 只要不出事,寧願不做事 李克強怒拍桌。聯合報,A12版兩岸。
    林淑慧(2014年11月6日)。日輸台貨櫃,各港口皆可檢驗。工商時報,A19版。
    法治斌、董保城(2004)。憲法新論(二版)。臺北市:董保城。
    金門縣政府(2014)。自然環境。2014年12月3日取自,金門縣政府網站http://www.kinmen.gov.tw/Layout/main_ch/ArtHtml_Show.aspx?ID=00438c0c-90d3-4d58-942e-184c832e826e&path=10933。
    金門縣政府(2014)。台灣往返金門有無船班可供搭乘? 2014年12月3日取自,金門縣政府網站http://www.kinmen.gov.tw/Layout/main_ch/FAQ_AnswerPage.aspx?FAQID=1907&path=5776。
    周漢民、王其明、任新建主編(2014)。上海自貿區解讀。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周倪安、李桐豪、葉津鈴(2014年10月3日)。立法院國是論壇。立法院公報第103卷,第56期院會紀錄。
    邱奕寧(2014)。「路過」演習 警鎮暴、民圍觀。2014年5月23日取自,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694549.shtml。
    邱琮皓、吳江泉(2014年5月29日)。管爺答客問 網友酸像莒光園地。中國時報,A8版生活綜合。
    科學工業園區(2014)。全臺共有十三個科學工業園區,分別是新竹、高雄、臺南、高等研究、二林、后里七星、虎尾、臺中、生醫、宜蘭、銅鑼、龍潭、竹南。2014年11月30日取自,科技部http://www.most.gov.tw/lp.aspx?ctNode=1131&CtUnit=684&BaseDSD=7&mp=1。
    屏東農業生物技術園區籌備處(2014)。產業聚落(進駐企業名單、農科園區前店後廠企業名單)。2014年11月30日取自http://www.pabp.gov.tw/。
    政治中心(2014)。「有了權力難免傲慢」 馬英九白色恐怖活動致詞引竊笑。2014年12月12日取自,ETtoday東森新聞雲http://www.ettoday.net/news/20141211/437456.htm。
    洛杉基(2014年11月10日)。美式民主衰敗,台式民主崩解。中國時報,A12名家專論。
    洪聖斐(2014)。經濟學人:臺灣的未來可能在街頭上決定。2014年5月27日取自,newtalk新頭殼http://newtalk.tw/news/2014/05/02/46871.html。
    范瑞薇(譯)(2005)。杜拉克談領導未來。Peter F. Drucker彼得.杜拉克(編)(初版)。臺北市:知識流。
    香港電台(2014)。習近平參觀上海自貿區。2014年5月24日取自,雅虎香港https://hk.news.yahoo.com/%E7%BF%92%E8%BF%91%E5%B9%B3%E5%8F%83%E8%A7%80%E4%B8%8A%E6%B5%B7%E8%87%AA%E8%B2%BF%E5%8D%80-121600973.html。
    侯家駒(1991)。加工出口區。載於高希均、李誠(編),臺灣經驗四十年1949-1989(頁382-407)(第一版)。臺北市:天下。
    侯俐安(2014年7月11日)。農委會:法規鬆綁 可望超新加坡。聯合報,A 2版焦點。
    施冠宇(2014)。新加坡自由貿易區的發展概述。2014年12月7日取自,聯合書報攤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526817。
    美國穀物協會(U.S. GRAINS COUNCIL)(2014)。玉米。2014年10月26 取自,美國穀物協會駐台灣辦事處:http://www.grains.org.tw/Views/Content.aspx?cId=3。
    柯文哲(2014)。臺北市長當選感言。2014年11月30日取自,Yahoo奇摩新聞https://tw.news.yahoo.com/我來自庶民-柯文哲當選感言全文-115836931.html。
    夏善晨(2013)。中國(上海)自由貿易區:理念和功能定位。國際經濟合作,2013年第7期。頁11-17。
    夏斌(2013)。對上海自貿區的認識與建議。全球化,2013年第11期。頁40-44。
    馬英九(2014)。以民主為傲,以台灣為榮。馬總統2014年10月10日國慶演說全文。2014年11月28日取自,蘋果即時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1010/485242/。
    馬國川(2013)。走出維穩年代:2008-2013中國社會思想交鋒(第一版)。香港:香港中和出版。
    韋伯(2014年11月25日)。尋找消失的守門人。中國時報,A15版時論廣場。
    徐仁輝、袁孝平(譯)(2010)。公共議題經濟學(The economics of public issues, 16th ed. Roger LeRoy Miller, Daniel K.Benjamin, Douglass C. North原著)(三版)。臺北市:智勝文化。
    徐小波(2013)。自由經濟示範區法制規劃之研究結案報告。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委託研究案,受託單位:恒業法律事務;計劃主持人:徐小波教授;協同主持人:律師林繼恒博士。2014年10月12日取自www.ndc.gov.tw/dn.aspx?uid=14003。
    徐育珠(1991)。財政政策。載於高希均、李誠(編),臺灣經驗四十年1949-1989(第一版)。臺北市:天下。
    徐美娜、彭羽(2014)。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離岸貿易發展戰略研究。亞太經濟,2014年第3期。頁123-127。
    徐志寒、徐楓(2014)。創新上海自貿區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的思考。江南論壇,2014年5月。頁24-25。
    徐世勳(2014年5月13日)。兩岸花生醬經濟學…示範區鬆綁。聯合報,A14民意論壇。
    航空型自由貿易港區(2013)。為交通部設置的「桃園航空貨運園區」,依「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引進民間投資興建開發及招商營運。於2003年5月30日與遠雄航空自由貿易港區股份有限公司簽訂BOT契約,正式交由該公司興建營運。第一期開發已於2006年1月1日興建完成,以「桃園航空自由貿易港區」型態營運,截至2013年底,已有34家自由貿易港區事業進駐營運。2014年11月30日取自,交通部網站http://www.motc.gov.tw/ch/home.jsp?id=723&parentpath=0,1,717。
    財政部稅制委員會(編纂)(2010)。關稅、海關緝私條例法令彙編(初版)。臺北市:財政部。
    財政部關稅總局(編)(1995)。中華民國海關簡史(再版)。臺北市:關稅總局。
    財政部關務署(編)(2014)。財政部關務署2013年簡報(初版)。臺北市:財政部關務署。
    財政部關稅總局(編)(2014)。中華民國2013年關務年報(初版)。臺北市:財政部關務署。
    財政部關務署臺北關(2014)。臺北關籲請外銷廠商申請辦理外銷品電子化沖退稅,退稅款3天內入帳安全又便捷。2014年4月17日取自,臺北關網站http://taipei.customs.gov.tw/ct.asp?xItem=68070&ctNode=7306。
    高希均(2014年11月27日)。台北要趕快融入世界。中國時報,A16版時論廣場。
    翁興利(1996)。公共政策:知識應用與政策制定(第一版)。臺北市:商鼎文化。
    翁禎霞(2014年7月11日)。業者:觀賞水族全球產值200億美金。聯合報,A2版焦點。
    高長(2009)。大陸經改與兩岸經貿(二版)。臺北市:五南。
    高朗(2014年4月23日)。艱困的台灣經濟轉型之路。聯合報,名人堂A17版民意論壇。
    高朗(2014年5月22日)。台灣的挑戰遇上台灣的選舉。聯合報,名人堂A15版民意論壇。
    唐筱恬(2014年5月29日)。自經區條例 吵整天沒審一字。中國時報,A8版生活綜合。
    孫本初(2014)。論文寫作方式。未出版。
    孫中英(2014年5月15日)。越南,臺商南進首選 暴動毀投資夢。聯合報,A4版要聞。
    孫中英、黃郁文(2014)。曾銘宗:服貿不過 四衝擊。2014年3月26日取自,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8572082.shtml#ixzz2x2tFe4ub。
    孫立堅(2013)。上海自貿區總體方案的金融開放戰略。NEW FINANCE 總第298期,中國上海自貿區研究。頁9-14。
    孫廣文(2013)。不可不知的當今事兒,說未來:台灣、大陸,與世界的新變局(初版)。臺北市:知兵堂出版事業。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4)。讓你真的看懂草案的「自由經濟示範區釋疑書」。2015年1月15日取自國發會http://ndctaiwan.gitbooks.io/fepzbook/。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4年10月16日)。國發會來函。中國時報,A16版時論廣場。
    港埠型自由貿易港區(2013)。分別是已開始營運之基隆、高雄、臺北、蘇澳及臺中港五個,及2013年7月完成申設的安平港自由貿易港區,截至2013年底,計72家自由貿易港區業者。2014年11月30日取自交通部網站http://www.motc.gov.tw/ch/home.jsp?id=727&parentpath=0,1,717。
    習近平(2011)。關於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載於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中,十七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252-269頁)(第1版)。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戚文芬(2014年11月27日)。貿易自由化 降低陸韓FTA衝擊。工商時報,A18版陸韓FTA衝擊。
    梁世煌(2014)。滬自貿區設微信平台 請習關注。2014年5月29日取自,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25000707-260301。
    陶蔚蓮、李九領(2014)。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與海關監管制度創新(第1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寇健文(2011)。中共菁英政治的演變:制度化與權力轉移1978-2010(初版)。臺北市:五南。
    寇健文(2012)。薄熙來事件與中共「18大」高層人事布局。《薄熙來事件及「18大」人事與路線之觀察》論壇。中共研究,46(4),頁112。
    陳天褔(2005)。阿褔真言經濟篇:台灣經濟復甦的最後機會(初版)。臺北市:華文網。
    陳立恆(2014年5月21日)。格局,島嶼之外的無限天光。聯合報,名人堂A15版民意論壇。
    陳吉仲(2014)。【沃草】自經區農業加值?陳吉仲:中國花生製成花生醬將掛MIT。2015年1月16日取自蘋果即時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0823/457208/。
    陳卓泰(2014)。台灣經濟發展的動能:自由經濟示範區的推展與挑戰。2014年11月9日取自自由經濟貿易特區政策論壇發表之簡報。中國政治學會2014年會暨「國際政經劇變與民主治理挑戰」國際學術研討會。
    陳恆鈞(2012)。治理互賴理論與實務(初版)。臺北市:五南。
    陳恆鈞(譯)(2001)。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 James P.Lester,Joseph Stewart,JR.原著)(二版)。新加坡:新加坡商亞洲湯姆生。
    陳言喬(2014年7月21日)。上海自貿區 為陸經濟測壓:試驗區肩負改革、接軌國際責任,所有制度都須能推廣。聯合報,A12版兩岸。
    陳明祺(2013)。從「實驗田」到「遍地開花」:中國開發區制度傳散的社會學新制度論分析。中國大陸研究。56(4),頁4。
    陳思賢(譯)(2009)。政治的意識形態(Political Ideologies: An Introduction, Andrew Heywood原著)(初版)。臺北市:五南。
    陳穎洁(2014)。上海自貿區金融爭端解決機制構建之價值追求研究。Special Zone Economy經濟特區,2014年4月。頁59-61。
    陳致畬、曾迺強(2014年7月2日)。負面清單大瘦身 滬自貿區 擴大開放。聯合報,A12版兩岸。
    陳致畬、余佳穎(2014年8月27日)。從上海自貿區 看陸7轉型戰略。聯合報,A2版焦點。
    陳洛薇(2014年1月7日)。蕭萬長:為台灣 願當義工/組成民間委員會 推動加入TPP與RCEP。聯合報,A4版要聞。
    陳先才(2014)。當街頭政治成為臺灣政治的潮流。2014年5月7日取自,美麗島電子報https://tw.news.yahoo.com/blogs/society-watch/%E7%95%B6%E8%A1%97%E9%A0%AD%E6%94%BF%E6%B2%BB%E6%88%90%E7%82%BA%E8%87%BA%E7%81%A3%E6%94%BF%E6%B2%BB%E7%9A%84%E6%BD%AE%E6%B5%81--065033244.html。
    陳添枝、顧瑩華(2005)。全球化下臺商對大陸投資策略。載於陳德昇(編),經濟全球化與臺商大陸投資:策略、佈局與比較(初版)。臺北縣:晶典文化。
    陳彩稚(2012)。企業風險管理(初版)。新北市:前程文化。
    陳敦源(2012)。民主治理:公共行政與民主政治的制度性調和。臺北市:五南。
    郭正亮(2014)。郭正亮:馬英九重現扁末日權力恐懼。2014年12月3日取自,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1203002283-260407。
    郭建志、崔慈悌(2014年10月8日)。江揆:經貿不自由會完蛋。臺灣自由化瓶頸1.對大陸不信任2.簽訂FTA時,仍存在保護主義。工商時報,A2版火線焦點。
    郭寬淵(2014)。認識自由經濟示範區與海運快遞。今日海關,72,頁8。
    郭進隆(譯),楊碩英(審校)(1998)。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The fifth discipline, Senge, Peter. M.彼得聖吉原著)(第2版)。上海:上海三聯書局。
    莊水吉(1993)。關稅論:政策制度實務(初版)。臺北市:莊水吉。
    康綠島(1993)。李國鼎口述歷史:話說台灣經驗(初版)。臺北縣:卓越文化。
    張維迎(2011)。中國市場的邏輯(初版)。臺北縣新店市:木馬文化。
    張亞中(2013)。兩岸共築中國夢:從強化聯繫到建立結構。中國評論,187,頁37。
    張作錦(2014年6月4日)。應「更正」的是媒體的品格—對高希均教授《更正報》倡議的補充。聯合報,A14版民意論壇。
    張俊宏(2011)。和平:中立的臺灣(初版)。臺北市:臺灣書房。
    張明、郭子睿(2013)。上海自貿區:進展、內涵與挑戰。金融與經濟,2013年12月,頁19-22。
    張佛、楊文碩(2014)。上海自貿區金融開放的定位與路徑分析-兼與香港自由港金融演進路徑比較。COMMERCIAL RESEARCH商業研究,2014年總第441期。頁132-136。
    湯京平(2012)。個案研究。載於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質性研究法(241~270頁)(初版)。臺北市:臺灣東華。
    黃東益(2013)。從價值差異到夥伴關係:政務官事務官的互動管理(初版)。臺北市:五南。
    黃明聖、黃淑惠(2014)。租稅法規:理論與實務(5版)。臺北市:五南。
    黃明聖(2014)。經濟效益評估與財務計畫。2014年12月13日取自政治大學「財政與福利政策」講座內容。
    黃賀(2013)。組織行為:影響力的形成與發揮(二版)。新北市:前程文化。
    黃煜文(譯)(2012)。看得見的與看不見的:人人都該知道的經濟真相(That Which Is Seen and That Which Is Not Seen, Frederic Bastiat原著)(初版)。臺北市:經濟新潮社。
    黃禮健、岳進(2014)。上海自貿區金融改革與商業銀行應對策略分析。NEW FINANCE,2014年總第301期。頁33-37。
    黃詩凱、楊湘鈞(2014年5月19日)。江丙坤:非經濟因素 毀競爭力,政黨惡鬥 意識型態之爭 民粹橫行。聯合報,A6版話題。
    黃詩凱(2014年5月19日)。突破藍綠對抗 別再劃地自限。聯合報,A6版話題。
    黃詩凱(2014年7月11日)。陳保基院會舌戰南二都。聯合報,A2版焦點。
    黃瀕儀(2014)。臺灣經濟發展政策的過去與未來:由加工出口區到自由經濟示範區。2014年11月9日取自自由經濟貿易特區政策論壇發表之簡報。中國政治學會2014年會暨「國際政經劇變與民主治理挑戰」國際學術研討會。
    童振源(2009)。東亞經濟整合與台灣的戰略(初版)。臺北市:政大出版社。
    童振源(2014)。台灣未來關鍵下一步,透視2016選前兩岸關係發展與政策(初版)。新北市:博誌文化。
    彭懷恩(2005)。台灣政黨論(增訂一版)。臺北市:米羅文化。
    曾迺強、曾瑋琳(2014年7月17日)。陸全年GDP成長率,衝李克強防線:擴大基礎建設,微剌激奏效,Q2經濟成長率7.5%。聯合報,A16版兩岸。
    曾韋竣(2014)。中國政治學會年會 探討政經民主挑戰。2014年12月1日取自,政治大學網站http://www.nccu.edu.tw/news?id=545dc58da363364f43000006。
    賀靜萍(2014年11月18日)。滬自貿區允設個人資本帳戶。工商時報,A10版兩岸焦點。
    董保城(2011)。行政法講義(第二版)。臺北市:董保城。
    詹中原、朱愛群、李宗勳、鄭錫鍇(2006)。政府危機管理(初版)。臺北縣:空大。
    農業部軟科學委員會辦公室(2013)。農業支持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第1版)。農業軟科學研究叢書(2010-2012)之四。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鄒景雯著,張孟起策劃(2003)。蕭萬長政治秘錄 李登輝執政告白實錄(初版)。臺北縣板橋市:四方書城。
    楊日青(2014)。憲政體制的類型。載於陳義彥(主編),政治學(205-231頁)(五版)。臺北市:五南。
    楊光斌、李月軍(2007A)。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導論(初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楊光斌、李月軍(2007B)。中國國內政治經濟與對外關係(初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楊孟瑜(2000)。閱讀蕭萬長(第一版)。臺北市:天下遠見。
    楊云彥、黃瑞芹、胡靜、石智雷(2008)。社會變遷、介入型貧困與能力再造(第一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楊力(2014)。中國改革深水區的法律試驗新難題和基本思路--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制度體系構建為主線。政法論叢第1期。頁3-14。
    楊娟、楊遐貴(2014)。上海海關推14項自貿區新政。CHINA CUSTOMS中國海關,2014年5月,總第302期。頁28-31。
    楊聖明(2014)。負面清單:對外開放的全新管理模式—上海自貿區調研有感。全球化,2014年第4期。頁107-110。
    楊慶偉(2014年11月10日)。民粹主義吃光經濟老本。中國時報,A13版時論廣場。
    楊繼繩(2011)。中國當代階層社會分析(第一版)。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楊繼繩(2014)。中國大陸知識分子的左右之爭和中國大陸未來走向。東亞研究,2014年1月,第45卷第1期。頁141。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2014)。墨西哥天然資源。2014年10月26日取自,經濟部全球台商服務網:http://twbusiness.nat.gov.tw/countryPage.do?id=10&country=MX。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2014)。關稅貿易總協定GATT的延革及其與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區別。2014年8月23日取自,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網站:http://www.trade.gov.tw/cwto/Pages/Detail.aspx?nodeID=339&pid=312887。
    新浪北京(2014)。中韓自貿:超出雙邊的博弈。2014年12月3日取自,SINA新浪香港新聞http://news.sina.com.hk/news/20141125/-9-3486831/1.html。
    鉅亨網新聞中心(2014)。自貿區“金改第二季” 聚焦大宗商品定價權。2014年5月29日取自,鉅亨網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40528/KIVI5KIZWWPS6.shtml?c=forex。
    趙耀東(1991)。公營事業。載於高希均、李誠(編),臺灣經驗四十年1949-1989(第一版)。臺北市:天下。
    劉曉波(2009)。大國沈淪—寫給中國的備忘錄(初版)。臺北市:允晨文化。
    劉天笙(2010)。中共正在輸掉的戰爭 網絡改變中國(第一版)。美國:明鏡出版社。
    劉文斌(2014)。「中國夢」實踐過程面臨嚴苛挑戰。中共研究48(2),頁5、10、11、13。
    劉俐珊(2014)。客戶要求產地 比率增。2014年6月5日取自http://www.obu.com.tw/news_07_20140605.php。
    劉俐珊、林毅璋(2014年7月11日)。韓衝FTA威脅我1/4產業。聯合報,首版頭條。
    劉俐珊、余佳穎(2014年11月26日)。歐洲商會:示範區 連個影都沒。聯合報,A9版財經。
    劉育珊(2014年6月18日)。上海交大台研中心來訪 關注兩岸關係走向。政治大學校訊。
    劉宋松(2014年11月26日)。陸廠輸美轎車胎遭判反補貼 台商:改由台灣工廠出貨。工商時報,A10版。
    劉厚金(2008)。我國政府轉型中的公共服務。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廣告(2014年6月4日)。示範區醫療加值 國人健康加分。聯合報,A7版醫藥。
    彰化縣政府(2014)。彰濱工業區納入自由經濟示範區招商引資 卓縣長與維多利亞郵輪集團畢總裁簽訂50億元美金合作意向書。2014年10月26日取自,彰化縣政府/創意施政http://www2.chcg.gov.tw/main/main_act/main.asp?main_id=5247&act_id=10。
    廖錦桂(編)(2007)。我國人口問題及對策(初版)。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臺北市:財團法人台灣智庫。
    臺灣自由經濟示範區。2014年10月5日取自,國發會網站:http://www.fepz.org.tw/。
    維基百科(2014)。金門縣:金門自然地理。2014年12月3日取自,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7%91%E9%96%80%E7%B8%A3。
    樂為良(譯)(2004)。沒有牆的世界:麥克.摩爾全球化(初版)。Mike Moore作。臺北市:早安財經文化。
    鄭秀玲、陳吉仲(2014)。自經區 誰得利?誰受害?2015年1月16日取自,自由時報http://iservice.ltn.com.tw/2014/specials/FEPZs/news.php?rno=1&type=a&no=787897。
    蔡孟妤(2014)。自貿區模式 10月底跨出上海。中國時報A15版兩岸新聞版。
    蔡佩芳(2014)。毛治國接閣揆 面臨五大挑戰。2014年12月3日取自,聯合財經網http://money.udn.com/storypage.php?sub_id=5648&art_id=551403。
    蔡英文(譯)(2002)。自由主義的兩種面貌(Two faces of liberalism, John Gray原著)(初版)。臺北市:巨流。
    蔡淑芬(2014年10月3日)。桃園航空城 拚產業轉型。工商時報,A19版桃園航空城。
    鄭汝芬(2014)。國是論壇。2014年11月29日取自,立法院公報第103卷第65期院會記錄http://lci.ly.gov.tw/LyLCEW/communique1/final/pdf/103/65/LCIDC01_1036501.pdf。
    鄭宏斌(2014)。擋下核四 林義雄要再阻「經濟示範區」。2014年5月4日取自,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4/8647525.shtml#ixzz30kS3NgKq。
    鄭宏斌(2014年6月4日)。蔡英文:人民才是國家主人。聯合報,A12版兩岸。
    鄭揚(2014)。上海自貿區的金融改革。區域金融,2014年第5期。頁55-57。
    鄭景雯(2014)。人權日 馬英九:檢討歷史得民信賴。2014年12月12日取自,大紀元http://www.epochtimes.com/b5/14/12/10/n4315256.htm%E4%BA%BA%E6%AC%8A%E6%97%A5--%E9%A6%AC%E8%8B%B1%E4%B9%9D-%E6%AA%A2%E8%A8%8E%E6%AD%B7%E5%8F%B2%E5%BE%97%E6%B0%91%E4%BF%A1%E8%B3%B4.html。
    潘英麗(2014)。自貿區金融改革未找準方向。2014年12月7日取自,FT中文網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58476?full=y。
    聯合報社論(2014年11月18日)。躁動到迷失:太陽花事件的兩個陰錯陽差。聯合報,A2版焦點。
    賴錦宏(2014年5月21日)。防微軟控制?陸官方禁裝Win8。聯合報,A12版兩岸。
    簡怡欣(2014)。香菇飆漲3倍促示範區走私?農委會:逐批查驗原產地。2014年5月16日取自,NOW news今日新聞:http://www.nownews.com/n/2014/05/15/1234060。
    簡慧珍、陳乃綾(2014年10月2日)。彰濱的崙尾區 納自由經濟示範區。聯合報,AA2產業策略。
    謝宗林(譯)(2005)。國富論Ⅱ(The Wealth of Nations, Books Ⅳ~Ⅴ, Adam Smith原著)(初版)。臺北市:先覺。
    鍾麗華(2012)。口頭約定 無法取得租賃契約。2014年12月14日取自,自由時報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616901。
    關宣(2014)。海關總署實施9項重點改革。CHINA CUSTOMS中國海關,2014年5月,總第302期。頁14。
    關宣(2014)。上海自貿區海關監管創新將推廣。CHINA CUSTOMS中國海關,2014年7月,總第304期。頁38。
    關稅貿易總協定GATT的延革及其與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區別。2014年8月23日取自,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網站:http://www.trade.gov.tw/cwto/Pages/Detail.aspx?nodeID=339&pid=312887。
    蕭峰雄(1994)。我國產業政策與產業發展(初版)。臺北市:遠東經濟研究顧問社。
    蕭萬長(2008)。專業治國:為下一代打造台灣的太平盛世(第一版)。臺北市:天下遠見。
    蕭萬長(2005)。推薦序。載於陳德昇(編),經濟全球化與臺商大陸投資:策略、佈局與比較(初版)。臺北縣:晶典文化。
    蕭萬長(口述),劉秀珍、齊怡、蕭錦綿、陳妙香(採訪整理)(2012)。微笑的力量:蕭萬長公職之路五十年(第一版)。臺北市:天下。
    魏艾(2012)。「重慶模式」與西部大開發。中共研究,第46卷第4期,頁122-127。
    羅耀宗(譯)(2008)。選擇的自由(Free to Choose, Milton Friedman & Rose Friedman原著)(初版)。臺北市:經濟新潮社。
    羅皓恩(2014)。政府力推自由經濟示範區 大學疑慮仍多。2014年4月24日取自,政治大學網站http://www.nccu.edu.tw/news?id=53187cda1d41c81395000016。
    蘇石磐(1986)。關稅論(初版)。臺北市:蘇石磐。
    饒平(2014)。主席致詞,載於關務署103年第5次業務檢討會會議紀錄。2014年11月18日取自財政部關務署103年9月29日台關綜字第1031021735號函。
    龔柏華(2013)。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外資准入”負面清單”模式法律分析。世界貿易組織動態研究, 20(6),頁23-33。

    二、英文部分
    Baldwin, John R. and Petr Hanel. (2003). Innovation and Knowledge Creation in an Open Economy: Canadian Industry and International Implications (Ed.). UK: The Press Syndicate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Bandiera, Oriana and Imran Rasu. (2006). Social Networks and Technology Adoption in Northern Mozambique. The Economic Journal. 116, 869-902.
    Cheng, Tun-Jen. (1989). Democratizing the Quasi-Leninist Regime in Taiwan. World Politics, 41(4), 471-499.
    Chou, Yangsun and Andrew J. Nathan. (1987). Democratizing transition in Taiwan. Asian Survey, 27(3), 277-299.
    fDi Magazine.(2012). fDi Magazine’s second global ranking of economic zones has awarded Dubai Airport Free Zone the title of Global Free Zone of the Future 2012/13. Retrieved December 9, 2014 from http://www.fdiintelligence.com/Rankings/Global-Free-Zones-of-the-Future-2012-13?ct=true.
    Hamburger, Joseph. (1999). John Stuart Mill On Liberty And Control (Ed.). 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Heywood, Andrew. (2003). Political Ideologies: An Introduction (3th Ed.). New York, NY: Palgrave Macmillan.
    Hirschman, Albert O. (1982). Shifting Involvements: Private Interest and Public Action. (Ed.). 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Hoekman, Bernard and Jamel Zarrouk. (2009). Changes in Cross-Border Trade Costs in the Pan-Arab Free Trade Area, 2001-2008.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5031. The World Bank, Poverty Reduction and Economic Management Network, International Trade Department, 1-32.
    Jones, Barbara and Bob Miller. (2007). Innovation Diffusion in the New Economy: The tacit component (Ed.). Oxon: Routledge.
    Joskow, Paul L. (2009). Deregulation: Where Do We Go from Here? (Ed.). Washington, D.C.: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Press.
    King, Gary, Rovert O. Keohane and Sidney Verba. (1994). Designing Social Inquiry: Scientific Inference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Ed.).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Menard, Claude and Michel Ghertman. (2009). The puzzle of regulation, deregulation and reregulation. In Michel Ghertman (Ed.). Regulation, Deregulation, Reregulation: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s, (pp.351-373). UK: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Owen, Robert, Alfred Ntoko, Ding Zhang and June Dong (2002). Public Policy and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60, 179-190.
    Pearcey, Pat and Peter Draper (1996). Using th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model to influence practice: a case study.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23, 714-721.
    Posner, Richard A. (1974). Theories of Economic Regulation. 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 No.w0041.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Inc. New York. 1-36.
    Riley, Jonathan. (1998). Mill on Liberty (Routledge Philosophy GuiseBooks) (Ed.). London: Routledge.
    Rogers, Everett M. (2003).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5th Ed.), New York, NY: The Free Press.
    Sheth, Jagdish N., Fred C. Allvine, Can Uslay and Ashutosh Dixit. (2007). Deregulation and Competition: Lessons from the Airline Industry (Ed.). New Delhi: Response Books.
    Spitz, David. (edited) (1975). John Stuart Mill On Liberty, A Norton Critical Edition (Ed.). US: W.W.Norton & Company, Inc.
    Stigler, George J. (1975). The Citizen and the State: Essays on Regulation (Ed.). U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tigler, George J. (1982). The Economist as Preacher (Ed.). UK: Basil Blackwell Publisher.
    Strong, Michael and Robert Himber. (2009). The legal autonomy of the Dubai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re: A scalable strategy for global free-market reforms. Economic Affairs, 29(2), 36-41.
    Svensson, Lars E O. (2010). Monetary policy 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 Speech by Mr Lars E O Svensson, Deputy Governor of the Sveriges Riksbank, at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entral Banking (IJCB) Fall Conference, Tokyo, 17 September 2010. BIS Review 118, 2010.
    Walker, J.L. (1969). Th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among the American stat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63 (3), 880-899.
    Yin, Robert K. (2003).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3rd Ed.). Thousand Oak, CA: SAGE.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102921013
    10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92101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行政管理碩士學程(MEPA)]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1301.pdf2940KbAdobe PDF2128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