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44/141864 (78%)
Visitors : 47949129      Online Users : 94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6623


    Title: 臺灣對外投資廠商海外投資事業經營方式的影響因素
    The Determinants of Choices of Overseas Operation Modes in Taiwan FDI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uthors: 蔡琪玲
    Tsai, Chi Ling
    Contributors: 翁永和
    蔡琪玲
    Tsai, Chi Ling
    Keywords: 對外直接投資
    海外事業經營方式
    跨業經營
    代工與自有品牌
    Date: 2015
    Issue Date: 2015-07-14 11:25:57 (UTC+8)
    Abstract: 海外經營方式會影響廠商能否成功達成其對外投資目的,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廠商海外事業經營方式之影響因素,借由經濟部2007年製造業對外投資實況調查,透過廠商特性、投資動機、地主國特性及營運特性四大面向進行討論,運用兩階段Multinomial Logit Model進行實證分析。經第一階段實證研究發現,擴張型市場動機、經濟動機、策略動機及原料來源是廠商選擇海外事業經營製造業、銷售服務業或同時經營製造及銷售服務業的影響因素;第二階段實證則發現經濟動機及母子公司分工關係是影響製造業廠商海外經營代工、自有產品或同時經營代工與自有產品製造的影響因素。
    實證說明多項變數使臺灣海外投資廠商傾向同時經營製造及銷售服務業,亦會讓海外經營製造業之廠商同時經營代工及自有產品製造,實證結果可提供臺灣廠商海外事業經營之參考。
    Reference: 中文部分
    王曉雯、王泰昌及吳明政(2008),「企業經營型態與研發活動績效」,《管理學報》,25(2),173-193。
    江永裕與謝中興(2005),「異質性廠商、消費價值創造與生產模式」,《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經濟論文》,33(4),467-503。
    李吉仁(1999),「我國集團企業成長策略選擇與分子企業經營績效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
    李率慧(2011),「海外事業行銷方式決定因素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論文。
    李慧中(2004),「貿易與投資動因:服務業與製造業的差異」,《復旦學報》,1,64-70。
    李穎貞(2005),「多國企業區域化型態之調整與組織改變」,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碩士論文。
    吳景新(2011),「影響海內、外製程分工的決定因素」,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論文。
    吳豐祥與林子正(2008),「我國OEM/ODM 轉自有品牌廠商建構行銷通路之個案研究-動態能力與組織學習的觀點」,《行銷評論》,5(3),347-370。
    林卿雯(2001),「臺灣資訊業廠商自創國際品牌績效之因素探討」,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碩士論文。
    林淑瓊(2004),「FDI投資成立研發中心對企業創新能力之影響-以臺灣業者投資中國大陸線上遊戲產業為例」,《願景基金會季刊》,5(2),105-152。
    承立平(2010),「臺灣服務業全球化競爭之創新策略」,《經濟前瞻》,129,5-11。
    金正立(2013),「多國籍企業對薩爾瓦多零售業之影響:以沃爾瑪及精選超市之行銷競爭為例(2005-2012)」,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清德(2004),「使命感、客戶網路和供應商網路:影響我國電子資訊產業代工和自創品牌策略抉擇因素的探討」,《管理學報》,21(4),451-276。
    洪慧娟(2012),「影響我國廠商海外直接投資事業採行OEM/ODM經營方式的決定因素」,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論文。
    施振榮(2004)「宏碁的世紀變革:淡出製造,成就品牌」,天下文化出版公司。
    胡名雯、江雅玲與涂靜偉(2001),「臺灣中小企業對外投資傾向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劃報告。
    高長(2002),「科技產業全球分工與IT產業兩岸分工策略」,《遠景季刊》,3(2),225-256。
    黃昭勛(2008),「臺灣外移西進的傳統產業,由OEM轉型ODM的實證研究-以某眼鏡製造公司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碩士論文。
    黃柏涵(2011),「影響海內外投資事業水平分工模式下產品差異化的決定因素」,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論文。
    郭淑瓊(2004),「多國籍企業在中國大陸投資行為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論文。
    許書綾(2010),「我國製造業對外投資對國內產品生產規模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論文。
    張永煬、陳國嘉、方顯光與詹江村(2009),「產銷分工策略與合作關係對關係價值之影響」,《全球管理與經濟》,5(1),41-58。
    陳信宏(2004),「研發國際化與地主國區位優勢:旗艦級跨國企業在兩岸研發中心之比較」,《臺灣管理學刊》,4(3),289-316。
    陳國嘉、黃家泰與方顯光(2011),「全球產銷分工策略對產品開發策略影響之研究」,《全球管理與經濟》,7(1),1-13。
    陳嘉豪(2007),「對外投資廠商的供應鏈決策分析-以台灣電子業為例」,臺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曾貝莉(2013),「OEM的自我品牌之路」,《正修學報》,26,111-128。
    楊凱雄(2008),「臺灣製造業廠商在大陸沿海區位選擇之決定因素」,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碩士論文。
    雷德孚(2007),「OEM廠商轉型OBM 之挑戰/以網通產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論文。
    趙永祥(2006),「兩岸半導體產業未來發展走勢與經營策略之比較分析-GLM觀點」,《東亞論壇季刊》,454,11-38。
    蔡學沐與張國益(2013)「臺商對外投資在勞動成本及市場區位選擇的比較-臺灣主要製造業之印證」,《經濟預測與政策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43(2), 83-122。
    劉兵權與彭菲婭(2007),「服務業跨國公司的發展與母國出口」,《寧波技術學院學報》,11(3),5-7。
    劉怡媛與吳貞和(2010),「服務業海外市場進入策略:機構理論觀點」,《亞東學報》,30,219-228。
    劉孟俊與陳信宏(2007),「跨國研發網絡與研發國際化:海外子公司的分析觀點」,《臺大管理論叢》, 18(1),211-237。
    謝依君與謝宏仁(2012),「臺灣自有品牌發展-給政府的政策建議」,《政策研究學報》,12,135-157。
    瞿宛文(2006),「臺灣後起者可以藉自創品牌升級嗎?」,《臺灣社會研究季刊》,63,1-52。
    顧瑩華(1998),「台商在東南亞投資的概況與策略-兼論金融風暴對台商投資的影響」,《東南亞經貿投資研究季刊》,12(2),1-12。


    英文部分
    Aaker, D., (1996), “Building Strong Brand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Amighini, A., R. Rabellotti and M. Sanfilippo (2013), “China`s Outward FDI: An Industry-Level Analysis of Host-County Determinants,” Front. Econ. China, 8(3), 309-336.
    Bitzenis, A., J. Marangos and V. Nuskova (2007), “Motives for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Post-Communist Economies, 19(4), 505-527.
    Buckley, P.J. and M.C. Casson (1976), “The Future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 London: Macmillan.
    Caves, R.E. (1971),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s: The Industrial Economics of Foreign Investment,” Economica, 38(149), 1-27.
    Dunning J.H. (1980), “Toward An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Some Empirical Test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1, 9-31.
    Fletcher S.R. and A. Godley (2000),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British Retailing, 1850-1896,” Business History, 42(2), 43-62.
    Gujarati, Damodar (2011), “Econometrics,” New York: McGraw-Hill.
    Hymer, S. (1960), “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National Firms: A Stud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Ph.D. Thesi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Kojima, K. (1978),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A Japanese Model of Multin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London: Crom Helm, 84-121.
    Kuo, H.C. and Li, Y. (2003), “A Dynamic Decision Model of SME’s FDI,”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 219-231.
    Nefussi, B. (2010), “Does FDI in Manufacturing Cause FDI in Business Services? Evidence from French Firm-level Data,”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43(1), 180-203.
    Shenkar, O. and Luo, Y. (2004),”International Business,” NewYork: John Wiley & Sons, 11-12.
    Shi, Y. (2001),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and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Strategy of Firms: The Cas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36(2), 184-204.
    Vernon, R. (1966),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80, 190-207.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102921025
    10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921025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行政管理碩士學程(MEPA)]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2501.pdf1004KbAdobe PDF2107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