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44/141864 (78%)
Visitors : 48022230      Online Users : 69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7299


    Title: 實施「國中補救教學師資精進計畫」之分析--以新北市國中國文科為例
    A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ducation Opportunity and Quality Enhancement for Disadvantaged Students Program in New Taipei City’s junior high schools
    Authors: 佘承宗
    Contributors: 秦夢群
    佘承宗
    Keywords: 攜手計畫
    補救教學
    The After School Alternative Program
    Remedial Teaching
    Date: 2015
    Issue Date: 2015-08-03 13:41:12 (UTC+8)
    Abstract: 本論文以「實施國中補救教學師資精進計畫之分析—以新北市國中國文科為例」為主題,旨在探究新北市政府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共同合作之國中補救教學師資精進計畫之現況、困境及相關建議。資料蒐集主要採取文件分析法及訪談法,結論如下:
    一、參與教師年資偏低、正式教師比例僅佔一半,教師延續參加的比例偏低。
    二、教師肯定師訓之精神及其辦理成效,但對偏遠學校有交通不便的困擾,也會干擾教師本身工作之進行。
    三、教師能學會補救教學相關專業知能,並能活用教學技巧於其他教學場域,但備課時間過長成為教師之負擔。
    四、學生學習成效在動機及語文能力部分有所進步,但很難有立即的成效。
    五、政策本身缺乏強制性,造成在學生編班、教師招募、行政執行上有所困難。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提供教育行政機關、學校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topic-the analysis of qualified teachers of the EOQEDS` implementation. Take the major subject of Chinese Literature as an example. The main point is to discuss the current situation, difficultie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EOQEDS cooperated by New Taipei City Government and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he methods of data collection are adopted by the analysis of documentary and interview survey and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Participating teachers have less seniority; the proportion of formal teachers is only half of the group; the proportion of teachers continuing participating in the group is relatively low.
    2.Teachers agree with the spirit of EOQEDS and with the effect of EOQEDS` practice. However, teachers working in remote schools are sometimes annoyed by the in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problems, which may also interfere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3.Teachers can acquire knowledge related to remedial teaching and utilize skills of teaching to other education fields, but it is a burden that preparation of teaching sources and materials takes too much long time.
    4.The effects of the student’s learning are promoted on the motivation and the abilities of the literature, but it takes too long time to be revealed.
    5.Policies themselves lack power of compulsory. As a result, it is difficult to group students into class, to hire teachers, and to execute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is study provides the conclusion and the suggestions particularly for the institution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the research in the future.
    Reference: 壹、中文部分
    王尤秋(2009)。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政策實施成效之研究—教育機會均等的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王世英、陳淑麗(2007)。臺東地區弱勢國中學生課輔模式與需求之探究。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江志正(1997)。美國的補償教育及其對我國教育優區的啟示。國民教育研究集刊(臺中師院),5,141-163。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臺北市:作者。
    吳佳儒(2009)。國民小學實施「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之研究—以臺北縣乙所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吳清山、林天祐(2005)。教育新辭書。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清山、林天祐(2006)。教育名詞:課後輔導方案。教育研究月刊,142,155。
    吳惠珠(2012)。「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實施歷程之研究~以高雄市一所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呂慶文(2007)。新竹縣市地區國小參與學校辦理課後學習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宋美瑤(2009)。苗栗縣「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政策執行成效評估之研究—以回應性評估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巫有鎰(1999)。影響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因果機制—以臺北市和臺東縣做比較。教育研究集刊,7(43),213-242。
    李咏吟(2001)。低成就學生的診斷與輔導。學習輔導:學習心理學的應用。臺北市:心理。
    李怜慧(2012)。新北市國民中學「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實施現況與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李桂花(2010)。嘉義縣國小攜手計畫-課後扶助實施情形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杜正治(1993)。補救教學的實施。載於李咏吟(主編),學習輔導:學習心理學的應用(頁397-428)。臺北市:心理。
    林志信(2010)。嘉義縣市國民小學實施「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執行成效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林珊婷(2013)。由政策執行觀點探討攜手計畫的執行過程與困境─苗栗縣兩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林素珍(2008)。苗栗縣國民小學攜手計畫課後扶助實施現況與發展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林進財(2004)。教學原理。臺北市:五南圖書有限公司。
    洪千雅(2010)。「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教學人員對弱勢低成就學生成因、補救教學作法及補救教學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洪清一(1993)。學習障礙者之學習補救教學原則。特教園丁,8(3),32-36。
    紀淑珍(2010)。新北市國中「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高天財(2011)。高雄市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政策認知與執行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孫佩祺(2013)。屏東縣國民小學學生參與「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徐光國、洪清一、陳芬蘭、陳芳珊(1993)。國小一年級學習遲緩學生國語科補救教學效果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特殊教育中心。
    張文彥(2010)。臺中縣國民小學辦理《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教師對方案認知及其教學滿意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張志弘(2011)。「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教師參與動機和工作滿意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張沛軒(2012)。基隆市國中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實施及其成效之評估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
    張明輝(1998)。英國「教育行動區」計畫及其對我國教育改革的啟示。中等教育,49(6),41-50。
    張國珍(2013)。基隆市國小教師參與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認知和教學滿意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
    張新仁(1995)。教育原理與策略。載於王家通(主編),教育導論(頁281-310)。臺北市:五南。
    張新仁(2001)。實施補救教學之課程與教學設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刊,17,85-106。
    張煌熙(1995)。為平等而設計:美國補償教育方案之經驗與啟示。初等教育學刊,4,111-122。
    張鈿富(1998)。臺灣教育優先地區選擇之研究。暨大學報,2(1),273-295。
    張蓓莉(1991)。國民中學資源班實施手冊。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編印。
    教育部(2001)。教育部改革之檢討與改進會議。取自http://www.edu.tw/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046
    教育部(2003)。全國教育發展會議—黃榮村部長總結報告。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ECRETARY/EDU8354001/2003/discuss/2003index.htm?open
    教育部(2007b)。教育部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九十六年度)。臺北市:作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2013)。國民中學語文精進教材推廣版。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郭為藩(1996)。推動教育優先區的目標與策略。教育資料文摘,37(4),3-13。
    陳仁貴(2008)。臺北市國民小學補救教學現況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長春(1992)。加強補救教學的意義。中縣文教,13,17-180。
    陳建蒼(2001)。高一學生對數函數概念層次教學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淑麗、熊同鑫(2007)。臺東地區弱勢國中學生課輔現況與困境之探究。教育資源與研究雙月刊,76,105-130。
    陳淑麗(2008)。國小弱勢學生課業輔導現況調查之研究。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9(1),1-32。
    陳惠文(2011)。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執行情形—以一所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陳麗珠(1997)。臺灣地區國民教育資源分配的現況與展望。教育學刊,13,17-148。
    陳麗惠(2012)。臺南市國民小學「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實施現況與執行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許天威(1986)。學習障礙者之教育。臺北市:五南。
    黃玉幸(2012)。國民中學實施攜手計畫教育政策現況之研究。正修學報,25,247-266。
    黃夙伶(2010)。臺南市國中小「攜手計畫課後扶助」實施現況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黃秀霜、陳麗珠(2008)。縣市教育行政人員對「攜手計畫 課後扶助」計畫實施成效分析。載於中正大學主辦:《重新省思教育不均等弱勢者的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774-802),嘉義縣:未出版。
    黃昱嵐(2013)。基隆市國中實施攜手計畫成效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
    黃建順(2010)。新竹縣國民中小學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執行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黃媛楟(2012)。教育人員推動「攜手計畫-課後扶助」信念與影響之研究-以嘉義市一所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梁育誠(2010)。數學低成就學生實施補救教學困境之研究-以台中市某國中攜手計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臺中市。
    梁鉅娟(2011)。新北市國民小學實施「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之行動研究—以數學分數與小數單元診斷教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曾柏瑜、陳淑麗(2010)。初任補救教學大專生的專業成長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 35(1),39-61。
    曾昱螢(2009)。國民小學實施「攜手計畫—課後扶助」之研究—以中南部某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曾淑勤(2011)。屏東縣國民中學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實施現況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楊瑩(1995年10月)。英國的教育優先區方案之實施與檢討。「教育優先區的理念與規劃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楊瑩(1999)。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的探究(三版)。臺北市:師苑。
    趙信光(2008)。屏東縣國小辦理攜手計畫課後扶助現況與問題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廖于萱(2008)。教育優先區─英國與美國的比較。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69,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69/69-27.htm
    熊正蕙(2009)。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政策執行現況與影響因素之研究—以臺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閻自安(1998)。教育優先區的基本精神與選擇指標之探討。教育研究資訊,6(2),71-86。
    盧威志(2008)。攜手計畫課後扶助之政策過程與執行評析。學校行政,56,140-154。
    顏國樑、宋美瑤(2013)。苗栗縣國民小學攜手計畫課後扶助執行成效之分析與建議。學校行政,83,177-197。
    羅素珍(2012)。攜手計畫課後扶助績優小學關鍵成功因素與教師成就感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康寧大學,臺南市。
    羅時桓(2008)。攜手計畫課後扶助在學校實施現況之研究-以苗栗縣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蘇明宏(2011)。宜蘭縣「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貳、 英文部分
    Center for Information and Advice on Educational Disadvantage(1997). Are educational priority areas still worthwhile? (ERIC Document Reporduction Service No. ED 371 441)
    Cronbach, L. J. (1977). Aptitudes and instructional methods. New York: Irvington.
    Department for Children,Schools and Families(DCSF,2008). Departmental Report 2008.London:Author. Retrieved
    http://www.dcsf.gov.uk/aboutus/reports/
    Departmet of Education(2000).Working for children and families: Safe And smart after-school program.Washington,DC:Author.
    McLaughlin, T. F., & Vacha, E. F.(1992). The at-risk student: A proposal for action.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psychology, 19, 66-68.
    Mcmenemy, R.A., & Smith, R.J.(1973). Corrective and remedial teaching. Boston:Houbhton Mifflin.
    Office for Standards in Education(2003). Excellence in cities and education action zones [Online forum comment]. Retrieved from http://www.ofsted.gov.uk/resources/excellence-cities-and-education-action-zonex-management-and-impact
    Slavin, R. E.(1989). Student at-risk for school failure. In R. E. Karweit, & N. E. Madden(Eds), Effective programs for students at-risk (p.3-19). Boston: Allyn & Bacon.
    Smith, G.(1987). Whatever happened to educational priority areas. 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 13, 23-38.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
    98171010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8171010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 ]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10201.pdf1855KbAdobe PDF2623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