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中文部份 1.內政部統計處,「中華民國78年台灣地區國民生活狀況調查報告」,民79,p.9。 2.文崇一,「台灣居民的休閒生活」,東大圖書公司,民79年。 3.加藤秀俊著,彭德中譯,「餘暇社會學一一探討大眾休閒生活的衍變與趨向」,(台北,遠流出版公司,民國七十八年十一月)p.210 。 4.甘家馨,「休閒生活輔康樂的社會學研究」,珍海學報,第七期,pp. 77-109 ,民國63年。 5.行政院主計處,「社會指標統計」,民國七十八年十一月,pp. 264-267。 6.林文忠,「談休閒活動的分類與範圍」,國民體育季刊,民67,第七卷第一期。 7.林素麗,「休閒的理論和研究」,思與言,15卷1期,民66年,pp.27-35. 8.林明德,「林閒與民俗──一種休閒文化的思考」,休閒面面觀研討會,民國七十九年十二月。 9.伍翠蓮,「台灣休閒五大趨勢」,商業周刊,民國七十八年二月六日, pp.25-31 。 10.吳寶桂著,「個人的人格取向與休閒活動的意義及偏好」,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頭士論文,民國六十八年六月。 11.余友梅「企業界投資藝術品,附加價值多多」,經濟雜誌週刊。 12.奈思比、奧伯汀,伊萍譯,「二???年大趨勢」,(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七十九年四月)pp.69-85 。 13.徐佳士等,「文化發展的目標與方向」,二十一世紀基金會成立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民國七十七年八月) 14.修慧蘭,「台北市就業者的休閒狀況與休閒倫理觀」,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頭士論文,民國七十四年六月。 15.曹先進,「我國企業家贊助藝術行為之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論文(台北,民國七十九年六月) 16.Berger, John 等五人著,陳志梧譯,「看的方法」,(台北,明文書局,民國七十八年十月) ,p.129。 17.陳彰儀著,「休閒滿足之二因子理論驗證一一工作滿足之二因子理論應用於休閒滿足之適切探討」,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民國七十七年,11期,pp.89-112 。 18.黃才郎,「休閒與藝術欣賞的實踐」,休閒面面觀研討會,民國七十九年十二月。 19.楊秀芝,「一般少年與非行少年休閒生活之比較一一以西門町休閒活動為主的少年研究」,民77年。 20.雍振,「該是休閒產業投資開發的時候了」,稅務投資,民國七十八年九月,pp.46-47。 21.歐陽思菊,「休閒樂還是投資樂?」,錢雜誌,民國七十八年九月, pp.34-36 。 22.俞筱鈞,「青少年休閒活動」,中華百科全書第四冊文化大學中華學術院編印,民74 , pp.124-125。 23.劉思量、游桂美,「台灣省立美術館推廣服務研究」,再版(台中,台灣省立美術館,民國七十五年六月初版,民國七十七年一月) ,pp.49-51。 24.謝政諭著,「休閒活動的理論與實際一一民生主義的台灣經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出版,民國七十八年四月。 25.謝耀龍,「大學生之生活型態與國劇觀賞行為之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頭士論文,民國七十五年六月。
英文部份 1.Bulter George D., Introduction to Community Recreation, 3rd ed., New York: N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59, p .10. 2.Foreign Press Center(Japan), "Leisure and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 About Japan Series 4, (Tokyo: Foreign press Center/Japan), August 1990, pp.29-32. 3.Kando Thomas, m., Leisure and popular culture in transition, The C.V. Mosdy Company 1980. 4.Kelly John R., "Leisure and the Arts" , Leisure, 1986, pp.360-375. 5.Miller Norman P. & Robinson Duane, The Leisure Age, Belmont, California, Wadswotrh Publishing company, 1963, p.8. 6.Robinson John P., "The Arts in America", American Demographics, vol.9, No.9, Sep 1987, pp.42-45, p.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