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2721/143689 (78%)
Visitors : 49596935      Online Users : 33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宗教研究所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03987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3987


    Title: 生命關卡的通過 : 以台中廣安壇消災解厄科儀為主的考察
    The Transition Rite ";Eliminating bad lucks";of Taichung Guang-Ann Altar
    Authors: 林煜智
    Contributors: 李豐楙
    林煜智
    Keywords: 通過儀式
    消災解厄
    廣安壇
    道士
    Date: 2012
    Issue Date: 2016-11-14 16:13:12 (UTC+8)
    Abstract: 本論文主要是從宗教學、人類學的研究理論如Van Gennep 的過渡儀禮(Rite de passage) ,選擇台中廣安壇的消災解厄科儀。
    雖然本身是insider,也累積了許多和信眾互動或用算命、卜卦替他們解疑的經驗,但是在宗教研究所的訓練讓我抽離、跳脫出問題點來反省思考,也因為這樣反覆進入與抽離的操作,體驗了局中人的主觀,更體驗了抽離時的客觀。這樣反覆進入、抽離的寶貴經驗,讓我更能清楚了解道士與信眾不同立場的思考模式,也更想用「入而復出」的角度來剖析這些寶貴案例。
    消災解厄科儀是「複合式」科儀,開頭和結尾都是正一派道士的科儀,而居中的祭改科儀是法派的科儀,並無固定的專則;而且就田野得知,台灣北部、中部和南部執行的方式和內容有諸多差異,所以消災解厄科儀並沒有固定的流程和內容,既然沒有能放諸四海皆準的標準來定義消災解厄科儀,所以無法探討此科儀在歷史上何時開始,只能了解以科儀除病、解厄的習俗風氣在台灣從何時開始。
    消災解厄科儀完全符合Van Gennep 所提出的過渡儀禮,這科儀也很努力發揮它的功能使事主解除危機、獲得安定。它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功效就是安定人心,人心安定則社會祥和,社會祥和才能維持幸福又安定的生活。
    Reference: 一、 古籍史料:
    清‧周鍾瑄,《諸羅縣志》,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3。
    清‧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清‧范咸,《重修台灣府志》,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清‧王必昌,《重修臺灣府志》,卷12,〈風土志‧風俗〉。
    清‧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清‧周璽,《彰化縣志》,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清‧柯培元,《葛瑪蘭志略》,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清‧陳淑均,《葛瑪蘭廳志》,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清‧倪贊元,《雲林縣采訪冊》,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闕名,《嘉義管內采訪冊》,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清‧陳培桂,《淡水廳志》,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清‧沈茂蔭,《苗栗縣志》,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清‧蔡振豐,《苑裏志》,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清‧林百川、林學源,《樹杞林志》,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清‧鄭鵬雲、曾逢辰,《新竹縣志初稿》,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瞿海源編纂《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宗教篇〉,南投:臺灣省文建會,1992年。

    二、 學位論文:
    陳芳伶《陳靖姑信仰的內容、教派及儀式探討》(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2002)
    張育甄 《陳靖姑與傳說研究》(中興大學中文研究所,2002年)
    王雅儀,《臨水夫人信仰與故事研究》。臺南市:成功大學碩士論文, 2003,頁152。
    楊士賢《台灣釋教喪葬拔渡法事及其儀式戲劇研究—以花蓮縣閩南釋教系統之冥路法事為例》(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賴宗煒,《紙錢在臺灣道教過關渡限儀式中之象徵意義及功能》(嘉義:南華大學宗教研究所,2007。)
    朱耀光《台灣民間祝由文化之符籙療法的探索—天和門法師公的符籙信仰與療法》(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2007年)
    陳芳伶《陳靖姑信仰的內容、教派儀式探討》(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2007年)
    楊士賢《台灣釋教喪葬跋度法事及其民間文學研究—以閩南釋教系統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年)

    三、 期刊論文:
    (一)中文部分
    李豐楙,1989〈鎮瀾宮建醮科儀之探討〉,《民俗曲藝》,民78.03:(58),台北。
    李豐楙,1991〈臺灣儀式戲劇中的諧噱性〉。《民俗曲藝》。71 期。頁175-210。(《民俗曲藝》創刊十週年研討會論文
    李豐楙,1993 〈臺灣中部「客仔師」與客家移民社會--從文獻到田野的考察〉。《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27 期。
    李豐楙,1994〈道教與中國人的生命禮俗〉《宗教與生命禮俗》。臺北: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國際佛學研究中心。
    李豐.楙,1998 〈臺灣中部紅頭司與客屬聚落的醮儀行事〉。《民俗曲藝》。116期。
    李豐楙,1998〈台灣中部紅頭司與客屬聚落的醮儀行事〉,《臺灣文獻》第49卷第4期。
    李豐楙,1999〈煞:一個非常的宇宙現象〉《歷史月刊》第132期,頁37-39;臺北:歷史月刊。
    李豐楙,2000〈中部山線道士行業圈:陳、李兩個道壇的合作與傳承〉,《道教文化的精華》(嘉義:南華大學宗教中心)。
    李豐楙,2000〈火居與世俗:戰後台灣道教的兩個面向--以台灣中部的道教道士為例〉。宗教與中國社會--研究領域的轉變、啟迪與中國文化研討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法國遠東學院主辦。
    李豐楙,2001〈鹿港施姓道壇與泉籍聚落〉,《臺灣文獻》第52卷第2期。
    李豐楙,2002〈制度與擴散:戰後臺灣火居道教的兩個宗教面向〉,《臺灣宗教研究通訊》第2卷1期。
    李豐楙, 2005 〈面具、諧戲與鬥爭儀式〉 2005亞太藝術論壇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台北藝術大學。
    李豐楙,2006〈制度與擴散:臺灣道教學研究的兩個面向〉,收入張珣、葉春榮合編《台灣本土宗教研究:結構與變異》。台北市:南天出版社。
    李豐楙,2008〈祭煞與安鎮:道教謝土安龍的複合儀式〉,宣讀於「Symposium “Foundations of Taoist Ritual”」(德國洪堡大學主辦)。
    李豐楙,2009〈道法二門:台灣中、北部的道、法複合〉「中國地方社會儀式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主辦。
    李豐楙,2009〈祭煞與安鎮:道教謝土安龍的複合儀式〉Foundations of Daoist Ritual A Berlin Symposium Edited by florian C. Reiter
    許麗玲,1999〈台灣民間信仰中的補春運儀式—以北部正一派道士所行的法事儀式為例〉《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第13期。
    許麗玲,1997年〈台灣北部紅頭法師法場補運儀式〉,《民俗曲藝》第105期。
    許麗玲,2003<疾病與厄運的轉移---台灣北部紅頭法師大補運儀式分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人類學組《信仰、儀式與社會》林美容主編,2003,頁339~365 台北: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所施晶琳〈台南市興泉府祭改法事之研究〉,《台灣文化研究所學報》第二期(台南:國立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2005)。
    劉枝萬,1974〈閭山教收魂法〉,《中國民間信仰論集》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二十二。
    莊孔韶〈福建陳靖姑傳奇及其信仰的田野研究〉
    張珣,1996〈道教與民間醫療文化──以著驚症候群為例〉,刊於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李豐楙、朱榮貴主編,頁427-457。 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籌備處。
    張珣,2006〈多元醫療體系的使用:民間宗教祭解儀式為例〉,發表於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臺北,10月31日。
    張珣,2006〈人類學儀式研究方法:以祭解儀式為例〉,發表於 中央大學客家研究中心演講,中壢,5月01日。
    張珣,2006〈祭解治療儀式的文化心理學〉,發表於「第四屆本土心理學研討會」,4月28日。
    張珣,2006〈臺北市保安宮祭解儀式分析〉,發表於 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演講。2006年03月08日。
    1999年譯介Arthur Kleinman之〈文化建構病痛經驗與行為:中國文化內的情感與症狀〉
    何翠萍,1992〈比較象徵學大師特納〉一文收錄於黃應貴主編《見證與詮釋:當代人類學家》。臺北:正中書局。
    陳敏慧,1990〈來自民間口頭傳統的心聲:以一場陳靖姑故事之轉述為例〉,《漢學研究》,8期1卷,(1990),頁309~326。
    詹石窗,1997〈臨水夫人的道派歸屬與社會影響〉:《中國道教》1997年第1期。
    約翰・坎普耳士:《台灣北部閭山道士們法場科儀的演練描述》丁煌總編《道教學探索》(台灣),1989年12月,第265頁。
    謝聰輝,2004〈台灣正一道壇獻供儀式與內涵析論〉收入《師大國文學報》第三十五期。
    據連橫臺灣通史關征志鄭氏徵收雜稅表項下載云:
    謝宗榮〈臺灣道教的傳承與道壇生態《宗教大同》,第七期,2008,頁42-61

    (二)英文部分
    Brigitte Baptandier-berthiery〈The KAIGUAN Ritual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Child’s Identity〉
    Arnold Van Gennep, Les rites de passage, (1908, Paris: edition A. et J. Picard, 1981)
    Turner, Victor From ritual to Theatre: The Human seriousness. (New York: Proforming Arts Journal Publication, 1982),方永德等譯〈宗教慶典與儀式〉文收錄於Victor Turner主編《慶典》。上海:文藝出版社,1993年。
    V. Van Gennep, “The Rites of Passage”,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0, pp2-3。

    四、專書
    鈴木清一郎著,馮作民譯《台灣舊慣習俗信仰》(台北市: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一版)
    劉枝萬,《臺北市松山祈安建醮祭典》(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1967)。
    劉枝萬,《臺灣民間信仰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3)。
    魏應麒編,《福建三神考》,中山大學民俗叢書,1929
    松本浩一《中國的咒術》。東京:大修館書店,2001年出版。
    金澤《宗教人類學導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
    馬凌諾夫斯基《巫術‧科學與宗教》。臺北:協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張珣《疾病與文化》,台北:稻香,2000。
    鄭志明《華人的文化意識第二卷》。臺北:中華大道文化,2001年。
    林瑤棋主編,《婦孺保護神-臨水夫人》(臺中:. 各姓淵源學會,1999 年),頁72。
    蘇海涵輯 1975 《莊林續道藏》,台北:成文。
    仇德哉,《臺灣之寺廟與神明(四)》,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3。
    吳永猛、謝聰輝合著,《臺灣民間信仰儀式》(臺北:國立空中大學,2005)。
    大淵忍爾,《中國人的宗教儀禮》(佛教、道教、民間信仰)》(日本:福武書店,昭和五八年(1983 年)發行
    林先知造曆館《林先知通書便覽‧西曆紀元2011年》(林先知造曆館,2011)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宗教研究所
    9515600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15600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宗教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600201.pdf3696KbAdobe PDF21983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