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52/140887 (78%)
Visitors : 46351374      Online Users : 89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宗教研究所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47324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7324


    Title: 「女性當家」之新興宮廟: 以後山埤北巡順天宮與中壢臨水鳳儀宮為例
    Emerging temples dominated by women : Taking Houshanpi Beixunshuntian Palace and Zhongli Linshui Fengyi Palace as examples
    Authors: 葉靜
    Yeh, Ching
    Contributors: 林振源
    Lin, Chen-Yuan
    葉靜
    Yeh, Ching
    Keywords: 女性宗教家
    神明代言人
    媽祖
    三奶夫人
    宗教實踐
    Date: 2023
    Issue Date: 2023-09-01 16:34:51 (UTC+8)
    Abstract:   本文擬通過兩個「女性當家」的新興宮廟——後山埤北巡順天宮及中壢臨水鳳儀宮為例,進行比較研究。北巡順天宮為一間母女相承的宮廟,從上一代擔任王爺乩身的母親開始,到今日由女兒接棒成為了媽祖乩身,傳承宮廟並因應時代做出了一些創新與改變;臨水鳳儀宮主祀三奶夫人,宮主與主神三奶夫人能夠進行直接的溝通,而沒有神通的接任者學習道法,以期在未來提供不一樣的宗教服務給予信眾。本文嘗試比較這兩間以女性為主要執事者的新興宮廟,在經營方式、身心修煉和宗教實踐等方面有何異同?也想探究女性宗教家在經營的過程中,是否有任何因為女性身份而獲得不同的宗教或人際交往經驗?本文主要透過口述訪談與參與觀察的方法,勾勒出這幾位女性宗教家的宗教生活與生命史,並以兩個案例的詳盡紀錄與分析比較為基礎,進一步探究台灣女性宗教實踐相關議題。
    Reference: 一、傳統文獻
    賀龍驤編,《女丹合編選注》,收入《重刊道藏輯要·女丹合編》(漢リポ文字化本)。

    二、近人論述
    丁仁傑,2004,〈會靈山現象的社會學考察:去地域化情境中民間信仰的轉化與再連結〉,《台灣宗教研究》4(2),頁57-111。
    丁仁傑,2021,〈女神拯救父權社會?女性成神歷程中的性別對話與靈驗展現〉,臺北:《華人宗教研究》17,頁27-81。
    王秀婷,2002,〈一個女乩童的生活世界--從啟乩到冷爐的社會網絡發展〉,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雅儀,2003,〈臨水夫人信仰與故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光弘,1999,〈台灣區神媒的不同型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8,頁91-105。
    李玉珍,1999,〈寺院廚房裡的姊妹情:戰後臺灣佛教婦女的性別意識與修行〉,《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7,頁97-128。
    李振瑋,2014,〈台灣民間信仰中靈修模式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碩士論文。
    何信朋,2015,〈禪和集玄合一堂的發展〉,新北:私立天主教輔仁大學碩士論文。
    林原億,2001,〈高雄文化院的扶鸞儀式研究〉,新北:私立天主教輔仁大學碩士論文。
    林振源,2016,《臨水百人修行錄》,臺北:新文豐。
    林振源、張超然,2019,《濟安宮志》,臺北:新文豐。
    林富士,2000,《小歷史——歷史的邊陲》,臺北:三民。
    林富士,2005,〈醫者或病人——童乩在臺灣社會中的角色與形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6,頁511-568。
    林富士,2010,〈台灣童乩的社會形象初探〉二稿,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林翠鳳,2017,〈臺灣臨水夫人信仰的發展歷程探析〉,《東海大學圖書館館刊》19,頁1-16。
    林瑋嬪,2020,《靈力具現:鄉村與都市中的民間宗教》,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陳芳伶,2003,〈陳靖姑信仰的內容、教派及儀式探討〉,臺南:國立臺南大學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 珣,1995,〈女神信仰與媽祖崇拜的比較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9,頁185-203。
    張 珣,1995,〈台灣的媽祖信仰-研究回顧〉,《新史學》六卷四期,頁89-126。
    張 珣,1996,〈本土女性療者-收驚婆〉,刊於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 臺北:巨流,頁327-335。
    張 珣,1997,〈幾種道經中對女人身體描述之初探〉,《思與言》35(2): 235-265。
    張 珣,2011,〈「醫病也醫命」:民俗宗教的醫療行為及其概念〉,《臺灣文獻》62(1)。
    張 珣,2018,〈疾病與文化:李亦園先生對臺灣醫學人類學發展的貢獻〉,《臺灣人類學刊》16(2),頁7-46。
    張 珣,2021,〈以文字或以身體傳教?女神研究芻議:以媽祖信仰為例〉,臺北:《華人宗教研究》17,頁1-25。
    黃季平,2003,〈廟記錄的方法論--臺灣三次廟普查案例的比較〉,《民俗曲藝》142,頁7-53。
    梅慧玉,1992,〈承繼、創造與實踐-綠島社會的乩童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佩如,2003,《穿梭天人之際的女人:女童乩的性別特質與身體意涵》,臺北,唐山出版社。
    蔡怡佳,2012,〈從身體感研究取向探討臺灣基督宗教與民間宗教〉,《考古人類學刊》77 ,頁59-98。
    蔡州隆,2010,〈台灣乩童的神鬼觀及其現象之研究〉,新北:私立天主教輔仁大學碩士論文。
    賈晉華,2018,《唐代女道士的生命之旅》,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康詩瑀,2006,〈臨水夫人信仰研究——以地方誌書、史料記載及傳說故事發展為例〉,《史匯》第十期,頁201-234。
    康詩瑀,2006 〈臨水夫人信仰的儀式活動:以臺南臨水夫人媽廟為例〉,《民俗曲藝》154:頁133-200。
    鳳儀宮,〈心靈甘露〉(內部出版品)
    涂爾幹(Émile Durkheim)著,芮傳明、趙學元譯,2004,《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臺北:桂冠。
    桑高仁(P.Steven Sangren)著,2012,丁仁傑譯,《漢人的社會邏輯:對於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異化」角色的人類學解釋》,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Lagerwey, John. 1999,“Questions of Vocabulary: How Shall We Talk about Chinese Religion?”黎志添主編,《道教與民間宗教研究論集》,香港:學峰文化,頁165-181。
    Wolf, Arthur P. 1974,“Gods, Ghosts, and Ancestors” in 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31-182.
    Sangren,P.Steven.1983, “Female Gender in Chinese Religious Symbols: Kuan Yin, Ma Tsu, and the "Eternal Mother".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igns, Vol. 9, No. 1, Women and Religion, pp. 4-25.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宗教研究所
    108156006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8156006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宗教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600601.pdf9600KbAdobe PDF2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