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638/141561 (78%)
Visitors : 47130637      Online Users : 107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教育學院 > 教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56344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6344


    Title: 部落領導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國民小學校長帶領行政團隊為例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ibal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 case study of principals leading the administrative team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Authors: 郭又綺
    Contributors: 陳木金
    郭又綺
    Keywords: 部落領導
    組織承諾
    國民小學
    Date: 2012
    Issue Date: 2012-12-03 11:31:07 (UTC+8)
    Abstract: 本研究旨在探討部落領導與組織承諾之關係-以國民小學校長帶領行政團隊為例,並瞭解其國民小學校長部落領導及教師組織承諾之現況、內涵,預測其關係,進而建構及驗證其互動模式,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
    首先,進行文獻探討,作為本研究之理論架構基礎;接著,進行問卷調查國民小學353位教師(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縣四縣市之兼任行政職教師,共發出562份,有效問卷353份)以分析現況、驗證理論;最後,依據研究結果進行討論與建議,研究發現如下:
    一、國民小學校長部落領導與國民小學教師組織承諾之現況
    (一)校長部落領導包括建立核心價值,凝聚崇高理想、組織運作團隊及共享組織文化;其整體和分層面得分均為中上,其中以組織運作團隊得分最高。
    (二)教師組織承諾包括努力意願、組織認同和留職傾向;其整體和分層面得分均為中上,其中以努力意願得分最高。
    二、不同背景變項在國民小學校長部落領導與國民小學教師組織承諾之差異情形
    (一)不同背景變項在國民小學校長部落領導的得分方面:性別、最高學歷、現任職務、學校規模和學校位置有顯著差異;但年齡和服務年資沒有顯著差異。
    (二)不同背景變項在國民小學教師組織承諾的得分方面:年齡、服務年資、現任職務和學校位置有顯著差異;但在性別、最高學歷和學校規模沒有顯著差異。
    三、國民小學校長部落領導與國民小學教師組織承諾之相關情形
    整體國民小學校長部落領導與國民小學教師組織承諾間呈現高度正相關。
    四、國民小學校長部落領導對國民小學教師組織承諾的預測情形
    國民小學校長部落領導之共享組織文化對整體國民小學教師組織承諾有顯著的預測力。
    五、國民小學校長部落領導對國民小學教師組織承諾的互動模式各項適配度指標良好
    上游潛在變項「國民小學校長部落領導」對下游潛在變項「國民小學教師組
    織承諾」具有顯著的影響力。
    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發現,提出相關建議,俾供教育行政機關、國民小學
    校長及後續研究之參考。
    Reference: 壹、中文部分
    朱子君(2007)。學校領導與經營。載於秦夢群主編。學校行政(43-86)。臺北:五南。
    余民寧(2006)。潛在變項模式:SIMPLIS的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春明(2008)。國民小學校長文化領導與教師組織認同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吳翎綺(2006)。國民小學校長變革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汪良宏(2008)。國民小學校長變革領導、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競爭優勢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
    汪德範 (2003)。觀光產業卓越企業領導人價值領導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周崇儒(1997)。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周新富(1991)。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承諾、教師效能信念與學生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水波(2006)。領導新論。臺北市:五南。
    林宏融(2011)。國民小學初任校長領導行為與學校組織文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林彩雲(2010)。台中市國小教師組織承諾、自我效能與知識分享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市。
    林淑娟(2005)。人際效能與衝擊影響力對團隊領導效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
    邱春堂(2010)。國民小學校長社會資本、教導型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民小學校長社會資本、教導型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邱馨儀(1995)。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組織承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洪幼齡(2006)。國中校長領導力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范熾文(2002)。國小校長輔導行為、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組織績效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秦夢群(1998)。教育行政-理論部份。臺北:五南。
    秦夢群(2005)。教育行政-理論部分(五版)。臺北:五南。
    張志毓(1997)。國民小學教師組織承諾與專業承諾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張美齡(2008)。高雄市國民小學校長知識管理策略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張惠英(2002)。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價值觀、工作生活品質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張憲庭(2003)。從倫理觀點探討國民小學校長道德與價值領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教育部(1994)。部落。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線上辭典)。取自http://dict.revised.moe.edu.tw/
    郭芝穎(2008)。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願景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成宏(2005)。學校變革與校長領導理論的整合性觀點:Bolman和Deal之多元架構領導途徑分析。 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2),155-176。
    陳弘宜(2009)。嘉義縣國小校長推動願景領導與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陳茂盛(2005)。台南市國小教師組織政治知覺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陳紹賓(2009)。資料導向決定在國民小學校長願景領導應用之研究-以臺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惠茹(2010)。中學校長服務領導與教師專業承諾(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儀蓉 (2006)。新領導典範-價值導向式領導理論之概述。T&D飛訊,42,1-14。
    陳學賢(2004)。高雄市國小校長轉型領導、學校願景發展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曾嬿儒(2012)。國民中學學校混沌現象、組織文化與組織承諾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游淑妃(2011)。屏東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黃昱瑄(2006)。國民中小學校長螺旋式領導對其專業能力發展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黃麗純(2010)。校長推動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之轉型領導經驗-以關懷倫理為領導核心價值(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麗燕(2012)。高雄市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教師組織承諾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詹萬廷(2001)。彰化縣國民小學校長行政決定方式對教師組織承諾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台中市。
    維基百科(2011)。部落。維基百科搜尋引擎。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 %E9
    %83%A8%E8%90%BD
    劉春榮(1993)。國民小學組織結構、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蔡培村、武文瑛(2004)。領導學:理論、實務與研究。高雄:麗文。
    蔡進雄(1993)。國民中學校長領導方式與教師組承諾(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進雄(2004)。領導新典範:後英雄式領導的意涵及其對學校行政領導的啟示。教育政策論壇,7(1),111-130。
    蔡進雄(2005)。學校領導理論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鄭彩鳳(2008)。學校行政研究—理論與實務。高雄:麗文。
    魯和鳳(2009)。校長領導風格與校園危機管理之研究─以基隆市高級中等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謝文全(2008)。教育行政學。臺北:五南。
    賽斯.高汀(2009)。部落:一呼百應的力量(愛荷譯)。臺北市:先覺。(原著出版年:2008年)
    鍾昆原(1998)。台商派駐大陸經理人領導行為之研究-轉換領導理論與家長式領導理論之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鐘旭晏(2010)。國民小學校長團隊領導與學校內部社區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貳、英文部分
    Ambang, T. (2007). Re-defining the role of tribal leadership in the contemporary governance systems of papua new guinea. Contemporary PNG Studies, 7, 87-99.
    Dave, L., John, K., & Halee, F.-W. (2008). Tribal Leadership: Leveraging Natural Groups to Build a Thriving Organization. New York ,America: HarperCollins.
    Edmonds, R.R.(1997).Effective schools for the urba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37(1), 15-24.
    Fiedler, F. E. (1992). The leadership situation and the black box in Contingency theories. 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Hill,S. E. K.(1997).Team leadership theory. IN P.G. Northouse (Ed.), Leade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pp. 159-183).Thousand Oaks, CA:Sage Publishers.
    House, R. J., Delbecq, A., & Taris, T. W.(1999). Value based leadership:An integrated theory and an empirical test.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Working paper.
    Jeff, G. H. (2006). Exploring tribal leadership: Understanding and working with tribal people. Journal of Extension, 44(4).Retrieved from http://www.joe.org/joe/2006august/a3.php
    Kushman, J. W.(1992). The organizational dynamic of teacher workplace commitmant: a study of urban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28, 213-226.
    Lee, S., & Shouse, R. C. (2007). The nature of school culture: American and Asian contrasts. Pennsylvania Educational Leadership, 27 (1), 32-40.
    Morris, J.H., & Sherman, J.D. (1981) Generalizability of an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model.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 24(3),512-526.
    Mowday, R.T., Steers, R.M., and Porter,L.W.(1982). Employee-Organization Linkage the Psychology of Commitment Absenteeism and Turnover. New York:Academic Press.
    Porter. L.W., Steers, R.M., Mowday, R.T. & Bouloin, P.V.(1974).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job satisfaction and turnover among psychiatric technician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59,603-609.
    Prindeville, D.-M. (2004). Feminist nations? A study of native American women in southwestern tribal politics. Political Research Quarterly, 57(1), 101-112.
    Reyes, P.(1990).Teachers and their workplace:commitment, pergormance, and productivity.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
    Reyes, P.&Pounder, D.G.(1990).Teachers commitment, job satisfaction, and school value orientation: a study of public and private schools.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Robbins, S. P. (1991).Organizational Behavior:Concepts,Controversies and Application(3rd ed.). N. J.:Prentice-Hall , Inc.
    Robbins(1998).Organizational Behavior. Prentice Hall.
    Robbins.(2001) .Organization behavior (9th ed.),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Scheldon, M. E.(1971). Investmants and involvements as mechanisms producing commitment to the organization.Administrative Sciencee Quarterly, 16, 110-142.
    Schein(2010).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5nd ed).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Senge, P. (1990).The fifth discipline.New York:Doubleday.
    Seth Godin(2008).Tribes: We Need You to Lead Us. Portfolio Hardcover.
    Shouse, R. C. (2009). Beyond legend: Stand and deliver as a study in school organizational culture. Film & History, 39(1), 45-52.
    Steers, R.M(1977a). Organization effectiveness: a behavioral view. CA:Goodyear.
    Steers, R.M(1977b).Antecedents and outcome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2(1), 46-56.
    Stevens, J.M.,Beyer, J.M. &Trice, H.M.(1978).Assessing personal, role, and organizational predictor of managerial commitment.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1,380-396.
    Turgut KARAKÖSE(2008). The Perceptions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on Principal Cultural Leadership Behaviors. Educational Sciences: Theory & Practice,8 (2), 569-579.
    Wiener, Y.(1982) Commitment in Organizations: A Normative View.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7, 418-28.
    Wiener, Y. & Vardi, Y.(1980). Relationships between job, organization, and career commitments and work outcomes-an integrative approach.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26, 81-96.
    Wikipedia(2011). Tribal Leadership. Retrieved from http://en.wikipedia.org/ wiki/ Tribal_Leadership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研究所
    99152008
    10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9152008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教育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08101.pdf2775KbAdobe PDF2421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