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34/141854 (78%)
Visitors : 47774924      Online Users : 41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教育學院 > 教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3007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007


    Title: 教育改革中公共論述形成之研究---以臺灣家長參與為例
    Authors: 蘇瑛慧
    Contributors: 馮朝霖
    蘇瑛慧
    Keywords: 家長參與
    自主參與
    公共論述
    教育選擇權
    教育改革
    Date: 2003
    Issue Date: 2009-09-17 15:04:42 (UTC+8)
    Abstract: 一切的變化是從四一0大遊行之後開始的!累積許久的改革呼聲在這天有了跨領域、階級、性別、團體的共識,也正式啟動民間參與公共事務的契機。十年來,政府部門籌組委員會、政策小組研擬教育改革的步驟、措施,民間代表亦熱烈表達意見,期望藉由共同參與討論的機制決定教改的方向。其中,家長參與教育事務的方式有了不同演變,綜合教育改革、公共論述、家長參與,本論文的研究目的如下:
    一、探索公共論述對於教育改革的意義。
    二、探討臺灣家長參與教育事務的歷史。
    三、探尋臺灣家長參與教育事務的演化模式。
    在第二章文獻探討裡,試圖從「民主」角度描繪公民社會的輪廓;從「人權」立場瞭解國民教育權的意義;從「哲學」觀點探討教育主體性的內涵;藉以證成公共論述之重要性。研究方法採用文件分析法和訪談法,研究對象為台北市家長協會、全國家長團體、人本文教基金會之核心人物,對照文獻、訪談記錄,觀察臺灣的家長參與發展。
    主婦聯盟、人本文教基金會是臺灣家長團體的前身,主婦聯盟的教育委員會獨立為臺北市家長協會,致力推動學校家長會健全化,最大成就為促成臺北市議會修訂通過「臺北市學校家長會設置辦法」,讓學校家長會跳脫以往的背書、金援形象,擁有更為具體的參與校務及決策權。此後,各縣市政府紛紛跟進,改良家長會設置辦法,各地家長協會亦先後成立,並於之後聯合組成「全國家長團體」,目標是制訂「家長參與法」,藉由法規,爭取家長在中央政策的參與、決策權。人本文教基金會原本的定位為家長團體,以成長班、讀書會開啟家長主體意識,並扶助各地家長團體的成立,雖非純家長組織,但於家長參與範疇,自有一席之地。
    研究結果顯示,「家長參與」面臨的阻礙分為內部及外部。內部的阻礙包含家長意願的缺乏、人質因素、家長身兼多職、關注的議題限於自身、家長會的脆弱體質及性別階級意識的偏見。外部的阻礙則有與官方的溝通管道不足、圓滑的人際關係及政治操作。而用以解決問題的策略分別是點線面的組織架構、聯合其他團體擴大參與面、特定人士的影響、及理念法制化。此外從三位受訪者的個人特質中,分析其產生「主體性」,進而主張「教育選擇權」的過程,亦是實現臺灣公民社會及自主參與的借鏡。
    Reference: 中文部分:
    Ferguson, M. (廖世德譯)(民82)。寶瓶同謀。方智出版社。
    Giroux, H.(謝小芩譯)(民84)。教師作為知識份子。通識教育季刊。2,4,91-97。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Habermas, 曹衛東譯(民91)。後民族架構:哈伯瑪斯政治論文集。臺北市:聯經出版社。
    Horkeimer, M. (白森譯)(民89)。批判理論之今昔。當代雜誌。
    Mill, John Stuart. (程崇華譯)(民75)。論自由。臺北市:唐山出版社。
    Rawls, John. (黃丘隆譯)(民79)。正義論。臺北市:結構群出版公司。
    中國民國比較教育學會(民84)。教育改革的展望:教育部與教改會教育政策報告書評析。
    父母教育權•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權(民90)。取自http://parents.yam.org.tw/Purpose/p11.html
    王受榮(民85)。教育政策、教育立法與社會變遷:政府遷臺以來之實例分析。教育研究雙月刊,47,39-45。
    王威傑(民86)。國民小學家長會組織及其運作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震武、林文瑛(民83)。教育的困境與改革的困境。臺北市:桂冠出版社。
    王震武、林文瑛(民88)。另眼看教育改革。臺北市:桂冠出版社。
    主婦聯盟(民84)。家長會手冊。臺北市:作者。
    四一0教育改造聯盟(民85)。民間教育改造藍圖:朝向社會正義的結構性變革。臺北市:時報文化。
    田光復(民89)。維護學生學習權、發展並維護父母教育權之行使。取自http://140.112.50.101/educc/parent-rights/authol.html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民92)。抗議犧牲學生替教師會自肥。家長聯報。臺北市家長協會,20,p.50。
    朱敬一、戴華(民85)。教育鬆綁。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任晟蓀(民89)。學校行政實務。臺北:五南出版社。
    朱雲漢(民77)。從整體社會結構的變遷看自立救濟性街頭運動的湧現。明德基金會:自立救濟與公權力行使研究計畫報告。
    江明修(民84)。公共行政社區主義的理論與策略:整合國家與社會資源。國立政治大學學報,70,159-195。
    羊憶蓉(民83)。教育與國家發展---臺灣經驗。臺北:桂冠出版社。
    汪文聖(民90)。生活世界的空間--兼對抽象的空間與虛擬的空間之批判。生活世界理論研討會。
    吳維寧(民89)。社會運動與公民社會-以解嚴後民間教改運動為例。國立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未出版。
    吳慧子(民89)。臺灣地區政黨政治與教育發展關係之研究。國立暨南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呂餘慶(民88)。國民小學教育政策執行現況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天健(民92)。對話性社群---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公民社會意涵。未出版。
    李志成(民86)。從教育與法律的觀點論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及其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淑芬(民90)。臺北市國民小學學生家長參與學校行政決定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佘豐賜(民90)。臺南縣市國民小學家長參與學校事務及其相關問題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宜潔(民91)。從公民社會理論回應福利國家的危機。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明地(民88)。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研究與實際:對教育改革的啟示。教育研究資訊,7(2),61-79。
    林勝偉(民89)。公民社會的自主性原則與組織條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閔政(民85)。論「民眾參與」在教育政策制訂過程中的理論與實踐:以師資培育法為例。私立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麗玲(民87)。臺北市國小學生家長參與學校事務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徐敏雄(民91)。市民社會理論對社群學習的啟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張明侃(民87)。桃園縣國民小學家長會參與學校校務運作之分析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彥婷(民87)。女性家長參與學校事務經驗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鈿富(民84)。教育政策制訂與執行之探討。社資微縮區。
    張鈿富(民85)。教育政策分析:理論與實務。
    張翰璧(民79)。系統與生活世界:哈伯馬斯「溝通行動理論」的剖析。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社會學組碩士論文,未出版。
    莊雅棻(民91)。臺灣選民的選舉參與行為:一九九八年立法委員選舉實證分析。私立東吳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智閔(民89)。參與型政府與政策執行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川正(民80)。公共性與社會演化---論哈伯瑪斯「公共領域的結構變遷」。私立東吳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文海(民87)。公民參與之研究:在公共政策制定與執行上的限制及其突破策略。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加再(民90)。教育政策合法化過程之研究:以教育基本法之制訂為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良益(民85)。我國國民小學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定銘(民91)。臺灣社區大學之研究---公民社會建構與終身學習政策的實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傅麗英(民84)。公民參與之理論與實踐---民間教育改革團體的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單中惠、楊漢麟(民91)。西方教育學名著提要(下)。臺北市:昭明出版社。
    馮朝霖(民84)。教科書開放與教育主體性重建。發表於邁向二十一世紀我國中小學課程革新與發展趨勢學術研討會。教育部。
    馮朝霖(民86)。主體性與教育權。收錄於林本炫主編之「教育改革的民間觀點」。臺北:業強出版社。
    馮朝霖(民90)。另類教育與全球思考。教育研究月刊,92,33-42。
    馮朝霖(民91)。自我賦權、公民社會與教育改革---臺灣近十年教育改革的理論與反思。亞洲研究,42,53-74。
    馮朝霖(民92)。教育哲學專論---主體、情性與創化。臺北市:高等教育。
    黃心怡(民91)。自主學習與學生自我賦權---以北市自主學習實驗計畫學生為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武雄(民84)。臺灣教育的重建。臺北市:遠流出版社。
    黃武雄(民92)。學校在窗外。左岸文化出版。
    楊惠琴(民89)。國小資優學生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意菁(民91)。公共/眾民意與媒體再現:以民調報導與談話性節目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萬佩萱(民89)。新家長會DIY1學校家長會。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萬佩萱(民92)。臺灣民主化進程中家長會參與學校教育的自主性研究。北京大學教育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
    詹智慧(民89)。家長的角色與家長會的經營。臺南市健全家長會功能運作研討會。
    詹智慧(民91)。家長動起來。臺北市:聯經出版公司。
    臺北市家長協會(民88)。關於臺北市家長協會。家長聯報,6,1。
    趙淑伶(民84)。非營利組織建構公共意識之研究:以「主婦聯盟」與「福林社區發展籌備委員會」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蔣興儀(民86)。權力、溝通與責任---教師會組織運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月裡(民90)。黃武雄人本教育論述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同僚、李天健(民89)。地方教育改革委員會與地方教育體系運作之改變---以新竹市為例。「新世紀、新社會:科技、勞動與福利」學術研討會。臺灣社會學會等主辦。
    鄭同僚、李天健(民92)。教改的路線檢討---重估「結構---自主路線」。未出版。
    賴秀妮(民91)。政策制定過程中公民參與之研究。國立暨南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薛化元、劉炳華、周志宏、江志宏、周夢如、陳佩琪、何希皓(民85)。家長會功能與父母參與教育之法治研究。臺北市:行政院研考會。
    薛曉華(民84)。八0年代中期後臺灣的民間教育改革運動:「國家-社會」的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曉華(民85)。臺灣民間教育改革運動:國家與社會的分析。臺北市:前衛出版公司。
    謝卓君(民90)。教育基本法制定過程之個案探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鍾美英(民90)。國小學生家長參與班級親師合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簡加妮(民90)。高雄市國民小學家長參與學校事務角色層級及影響策略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簡瑞容(民85)。對話、生活世界與覺醒---Maxine Greene教育思想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藍惠寧(民88)。保羅•弗雷勒解放教育哲學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西文部分:
    Ball, S.J.(1994). Education markets, choice and social class:the market as a class strategy in the UK. and USA. Education reform:a critical and post structural approach, 103-127.
    Berger, E.H.(1987).Parent as partners in education - The school and home working together. (2nd ed.). Ohio:Merrill Publicing Company.
    Chavkin, N.F&Williams,D.L.(1987). Enhancing parent involvement guidelines for access to an important resource for school administrators. Education and urban society, 19(2),164-184.
    Comer, J.P.,&Haynes, N.M.(1991). Parent involvement in schools:An ecological approach.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91(3), 271-273.
    Cooper, Terry L.(1991).An ethics of citizenship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 Englewood Cliffs, N.Y.:Prentice-Hall.
    Crime, J.(1993). Parent involvemen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 meta analysis. University of Georgia.
    Freire, P.(1993).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New York : Continuum.
    Freire, P.(1998). Pedagogy of freedom:ethics, democracy, and civic courage . Lanham, Md.: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Friedman, M.(1982).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education. Capitalism and freedo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reenwood, G.E.,&Hickman, C.W.(1991).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parent involvement: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education.
    Held, David.(1987). Models of democracy. Cambridge, Mass.:Polity Press.
    Marshall, Thomas Humphrey(1983). Citizenship and social class, in David Held et al eds, States and societies, N.Y.: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Mill, J.S.(1865). On liberty. People’s ed.. London:Longmans, Green & Co..
    Parkin, M. (1993). Economics. New York:Addison Wesley.
    Stigler, G. J.(1975). The citizen and the state:essays on regulation.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ooley, H.(1997). Choice and diversity in education:a defense. 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 23(1), 103-115.
    Whitty, G.,& Power, S.(1997). Quasi-market and curriculum control:making sense of recent education reform in England and Wales.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33(2), 219-240.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研究所
    89152003
    9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89152003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教育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52003101.pdf46KbAdobe PDF2890View/Open
    52003102.pdf91KbAdobe PDF2706View/Open
    52003103.pdf84KbAdobe PDF2743View/Open
    52003104.pdf282KbAdobe PDF21004View/Open
    52003105.pdf379KbAdobe PDF21112View/Open
    52003106.pdf267KbAdobe PDF21653View/Open
    52003107.pdf342KbAdobe PDF21437View/Open
    52003108.pdf364KbAdobe PDF21560View/Open
    52003109.pdf203KbAdobe PDF2839View/Open
    52003110.pdf171KbAdobe PDF21300View/Open
    52003111.pdf250KbAdobe PDF2899View/Open
    52003112.pdf249KbAdobe PDF21188View/Open
    52003113.pdf273KbAdobe PDF21226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