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44/141864 (78%)
Visitors : 48011219      Online Users : 96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教育學院 > 教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85539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5539


    Title: 對話、遊戲與教育-高達美與德希達之對比研究
    Authors: 劉育忠
    Liu, Yu-Chung
    Contributors: 馮朝霖
    劉育忠
    Liu, Yu-Chung
    Keywords: 高達美
    德希達
    對話
    遊戲
    詮釋學
    詮釋
    解構
    後現代教育
    教育學
    對比研究
    教育哲學
    Date: 2000
    Issue Date: 2016-04-18 16:33:23 (UTC+8)
    Abstract: 本研究旨在通過對話與遊戲二個概念,一方面從事高達美與德希達二人思想之對比,另一方面探究教育中對話與遊戲之意義轉變與問題,企圖從二人思想的對比中汲取養分,嘗試解決教育中對話與遊戲概念的問題、與豐厚其意涵,並對教育學基本理論之建構提出啟示與建議。
    Reference: 一、中文部分
    方 生(1999)。後結構主義文論。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
    王國元(1920)。遊戲與教育。昆明:中華書局。
    石朝穎(1993)。「人學」的詮釋問題。哲學雜誌,4,124-137。
    包應明編(1997)。德里達訪談錄—一種瘋狂守護著思想。何佩群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河 清(1994)。現代與後現代—西方藝術小史。香港:三聯。
    安希孟(1999)。視角主義與文本主義。東海哲學研究集刊,6,149-163。
    沈清松編(1990)。時代心靈之鑰:當代哲學思想家。台北市:正中。
    沈清松(1993)。從現代到後現代。哲學雜誌,4,4-25。
    沈清松(1994)。現代哲學論衡。台北市:黎明。
    沈清松等(1996)。在主體哲學的廢墟中重估自我—呂格爾的自我詮釋學評述。哲學雜誌,15,4-43。
    阮新邦(1993)。批判詮釋學與社會研究。U.S.A.:八方。
    周國平(1992)。尼采在廿世紀的轉折點上。台北市:林鬱。
    李幼蒸譯(1988a)。結構的時代—結構主義論析。台北縣:谷風。
    李幼蒸(1988b)。解釋學研究之我見。九州學刊,2,(4),111-118。
    李永熾(1986)。德希達與日本。當代,4,34-40。
    李 樾(1986)。解構不是虛無,是積極的轉換運動。當代,4,18-21。
    村田昇(1992)。教育哲學。劉錦志譯,台北市:水牛。
    克魯門、史密藍斯基編 (1999)。兒童遊戲與學習。桂冠前瞻教育叢書編譯組譯,台北市:桂冠。
    來安民(1993)。馬丁布伯的對話哲學及其教育思想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明忠(1993)。德希達與解釋學—以海德格為解釋的線索。私立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春明(1993)。後結構主義與差異哲學。哲學雜誌,4,42-48。
    林宏濤(1990)。馬丁布伯之對話哲學的存有學基礎。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鎮國(1999)。重訪人文主義—從沙特、海德格、德希達到牟宗三。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 5,197-216。
    林鎮國(1993)。裂峙:德希達/海德格/尼采。哲學雜誌,4,198-203。
    尚 杰(1996)。荒原裡的閱讀—德里達閱讀方法評述。哲學雜誌,15,112-130。
    徐崇溫(1994)。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台北市:結構群。
    徐友漁等著(1996)。語言與哲學—當代英美與德法傳統比較研究。北京:三聯書店。
    唐力權(1993)。權力、意志與詮釋—尼采的透視主義與後現代思想。哲學雜誌,4,26-40。
    項退結(1989)。海德格。台北市:東大。
    奚 密(1983)。解結構之道:德希達與莊子比較研究。中外文學,15,4-31。
    孫旭志(1998)。文本與讀者—從魏晉言意之辨與西方相關詮釋學論題的比較立論。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文軍(1998)。後現代教育。台北市:揚智。
    張汝倫(1996)。意義的探究—當代西方釋意學。台南市:復漢。
    張思明(1987)。高達美論理解與自我理解。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漢良(1986)。德希達、書寫與中文。當代,4,30-33。
    張國賢(1996)。詮釋與反思—現象學作為海德格與胡賽爾間之差異。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國清(1998)。中心與邊緣-後現代思潮概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張鼎國(1997)。詮釋學、詮釋論、詮釋哲學。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 4,115-141。
    張鼎國(1997)。海德格、高達美與希臘人。哲學雜誌,21,98-125。
    張鼎國(1998)。書寫誌異與詮釋求通:追究一場南轅北轍的哲學對話。私立東吳大學哲學學報,3,179-207。
    張鼎國(1999)。文化傳承與社會批判—回顧Apel, Habermas, Gadamer, Ricoer間的詮釋學論爭。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5,57-76。
    張隆溪(1988)。闡釋與方法—評威因顯默著《伽達默的闡釋學》。九州學刊,2,(2),59-62。
    莊慶信(1993)。海德格與高達美對現代詮釋學的貢獻。東吳哲學傳習錄,2,107-116。
    陳玫杏(1994)。遊戲的存有論—海德格、芬克與伽達瑪。私立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俊輝(1989a)。邁向詮釋學論爭的途徑。台北市:唐山。
    陳俊輝(1989b)。史萊馬赫的早期詮釋學思想。台大哲學論述,12,447-472。
    陳榮華(1993a)。海德格論Logos的三條進路。台大哲學論述,12,357-358。
    陳榮華(1993b)。葛達瑪的藝術哲學:欣賞與瞭解。哲學雜誌,6,152-164。
    陳榮華(1993c)。海德格哲學的詮釋學。台大哲學論述,16,223-263。
    陳榮華(1994a)。葛達瑪的《真理與方法》。哲學與文化,6,569-572。
    陳榮華(1994b)。葛達瑪—真理與方法。哲學與文化,7,651-655。
    陳榮華(1996)。葛達瑪遊戲概念中的存有學。台大哲學論述,19,161-195。
    陳榮華(1998)。高達美《真理與方法》中的完整性先前概念與真理概念。文史哲學報,49,59-78。
    陳碧祥(1992)。嘉達美理解概念及其在教育上之蘊義。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碧祥(1998)。理解概念之詮釋學分析及其教育意義。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陳瑞麟(1986)。現象學被解構了嗎?—論德里達的延異和胡賽爾的意義。哲學雜誌,15,132-163。
    洪漢鼎(1995)。詮釋學與詮釋學哲學的觀念。哲學雜誌,12,130-144。
    洪漢鼎(1998)。當代詮釋學與實踐哲學概念。社會理論學報,2,229-251。
    馮 俊(1994)。當代法國倫理思想概論。台北市:遠流。
    馮朝霖(1993)。德國教育哲史科目教學與研究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16,145-174。
    馮朝霖(1994)。主體性困境對教育的挑戰。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八十三年十月當代教育哲學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台北:中央研究院。
    馮朝霖(2000)。教育哲學專論--主體、情性與創化。台北市:馮朝霖出版。
    鄭 敏(1991)。自由與深淵:德里達的二難。二十一世紀,4,57-64。
    蔡美麗(1990)。胡塞爾。台北市:東大。
    蔡淑玲(1991)。德希達的隱喻觀—解構本意。當代,57,72-77。
    蔡錚雲(1997)。德里達解構與胡賽爾現象學。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 4,99-114。
    蔡錚雲(1993)。後現代的哲學論述是如何可能的?--德里達對胡塞爾現象學的解構。哲學雜誌,4,50-66。
    盛 宁(1997)。人文困惑與反思—西方後現代主義思潮批判。北京:三聯書店。
    胡紹嘉(1998)。「對話」的哲學意涵及當代景況—從高達美、哈伯馬斯到巴赫丁。國立政治大學八十七學年度研究生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100-119。
    黃品堯(1999)。「善良的對話意願」對「無限延異的遊戲」:論高達美與德希達之爭。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宣範(1983)。語言哲學—意義與指涉理論的研究。台北市:文鶴。
    黃裕生(1997)。時間與永恆—論海德格哲學中的時間問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黃筱慧(1997)。詮釋整體與解構歷程。社會理論學報,2,253-266。
    高宣揚(1988)。解釋學簡論。台北市:遠流。
    高宣揚(1990)。李克爾的解釋學。台北市:遠流。
    高宣揚(1988)。當代法國倫理學。台北市:遠流。
    高宣揚(1996)。論後現代藝術的不確定性。台北市:唐山。
    高宣揚(1999)。後現代論。台北市:五南。
    高凌霞(1998)。人存在之歷史性—文化與差異之根源。私立東吳大學哲學學報,3,163-177。
    章啟群(1998)。伽達默爾傳。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
    倪梁康(1994)。現象學及其效應—胡塞爾與當代德國哲學。北京:三聯書店。
    彭鈺君(1999)。席勒美育思想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楚國南等譯(1995)。尼采文集。北京:改革出版社。
    裴元領(1993)。非後現代:一種修辭上的嘗試。哲學雜誌,4,68-109。
    楊大春(1994)。解構主義。台北市:揚智。
    楊大春(1995)。德希達。台北市:生智。
    楊大春(1996)。後結構主義。台北市:揚智。
    楊大春(1998)。文本的世界—從結構主義到後結構主義。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
    楊李榮(1996)。德勒茲的差異哲學。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深坑(1988)。理論、詮釋與實踐。台北市:師大。
    楊深坑(1997)。溝通理性、生命情懷與教育過程—哈伯瑪斯的溝通理性與教育。台北市:師大。
    楊洲松(1997)。保羅、呂格爾文本詮釋學的教育意涵。教育研究集刊,39,137-148。
    楊洲松(1998)。李歐塔後現代知識論述及其教育意義。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燕宏遠編(1994)。當代哲學主流研究。山東:廣西人民出版社。
    葉家明(1997)。向生命系統學習:社會仿生論與生命科學。台北市:淑馨。
    葉海煙(1998)。老莊哲學的文化解構論—並論其中寓含的差異性對比。私立東吳大學哲學學報,3,127-139。
    葉 闖(1996)。科學主義批判與技術社會批判。台北市:淑馨。
    詹棟樑(1986)。教育人類學。台北市:五南。
    鄧元尉(1999)。遊戲與對話—高達美的遊戲概念及其在對話問題上的應用。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萬胥亭(1989)。現象學之聲:論德希達的《聲音與現象》。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昌元(1998)。哲學解釋學、方法論與方法。社會理論學報,2,207-227。
    劉千美(1998)。論藝術與美感經驗中的差異問題。私立東吳大學哲學學報,3,141-161。
    劉 康(1995)。對話的喧囂: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北市:麥田。
    劉佳奇(1994)。尼采早期的藝術哲學:《悲劇的誕生》的一個詮釋。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簡瑞容(1997)。對話、生活世界與覺醒—Maxine Greene教育思想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蒙妮漢諾特等編 (1999)。兒童遊戲與觀察。鄭良儀譯,台北市:桂冠。
    廖韻範譯(1980)。教育的藝術。台北市:志文。
    滕守堯(1995)。對話理論。台北市:揚智。
    羅貴祥(1997)。德勒茲。台北市:東大。
    蔡佳甫(1999)。從文本到文字書寫學:德希達對書寫的解構理論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嚴 平(1997)。高達美。台北市:東大。
    嚴平編選(1997)。伽達默爾集。上海:遼東出版社。
    厲以賢主編(1992)。西方社會教育學文選。台北市:五南。
    盧 風(1997)。人類的家園—現代文化矛盾的哲學反思。台北市:淑馨。
    懷 特(1985)。分析的時代—二十世紀的哲學家。杜任枝譯,台北縣:谷風。
    Alexander & Seidman(1997)。文化與社會:當代論辯。吳潛誠譯,台北縣:立緒。
    Barnes(1999)。冷卻的太陽:一種存在主義倫理學。萬近人等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Barrett(1992)。非理性的人:存在主義哲學研究。段德智等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Behler(1989)。解構學與解釋學:德里達和伽達默爾論文本與詮釋。李慶全譯,哲學譯叢,2,42-55。
    Best & Keller (1994)。 後現代理論:批判的質疑。朱元鴻譯,台北市:巨流。
    Bernstein (1992)。 超越客觀主義與相對主義。郭小平、康興平譯,北京:光明。
    Buber(1991)。我與你。陳維剛譯,台北市:桂冠。
    Cassier(1990)。人論。甘陽譯,台北市:桂冠。
    Culler(1998)。論解構。陸揚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Comenius(1990)。大教學論。傅任敢譯,台北市:五南。
    Conner(1998)。批判的西方哲學史(上)。洪漢鼎等譯,台北市:桂冠。
    Conner(1998)。批判的西方哲學史(中)。洪漢鼎等譯,台北市:桂冠。
    Conner(1998)。批判的西方哲學史(下)。洪漢鼎等譯,台北市:桂冠。
    Collins(1998)。德希達。安原良譯,台北縣:立緒。
    Copleston (1986)。西洋哲學史---第一卷希臘與羅馬。傅佩榮譯,台北市:黎明。
    Cousineau編(1998)。靈魂考。宋偉航譯,台北縣:立緒。
    Cunter(1986)。海德格爾分析新時代的技術。宋祖良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Derrida(1998a)。言語與現象。楊恆達、劉北成譯,台北市:桂冠。
    Derrida(1998b)。立場。劉北成、陳銀科、方海波譯,台北市:桂冠。
    Derrida(1998c)。文學行動。趙興國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Derida(1999)。德希達。劉亞蘭譯,台北市:麥田。
    Doll(1999)。後現代課程觀。王紅宇譯,台北市:桂冠。
    Eco(1995)。詮釋與過度詮釋。王宇根譯,香港:牛津。
    Frobel (1992)。人的教育。陶明潔譯,台北:亞太。
    Ferguson(1993)。寶瓶同謀。廖世德譯,台北縣:方智。
    Foster(1998)。反美學:後現代文化論集。呂健忠譯,台北縣:立緒。
    Gadamer(1987)。真理與方法。遼寧人民出版社。
    Gadamer(1990)。理性、理論、啟蒙。李曉萍譯,台北:結構群。
    Gadamer(1993a)。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洪漢鼎譯,台北市:時報。
    Gadamer(1993b)。自我介紹。出自德國哲學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Gadamer(1994)。哲學解釋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Gadamer(1995)。真理與方法:補充與索引。洪漢鼎譯,台北市:時報。
    Gibson(1988)。批判理論與教育。吳根明譯,台北市:五南。
    Hayakawa (1994)。語言與人生。鄧海珠譯,台北市:遠流。
    Hayman(1999)。尼采。李志成譯,台北市:麥田。
    Heidegger (1989)。存在與時間。陳嘉映、王慶節譯,台北市:唐山。
    Heidegger (1996)。海德格爾選集。孫周興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Herbart (1991)。普通教育學。李其龍譯,台北市:五南。
    Hoy (1987)。批判的循環。蘭金仁譯,瀋陽市:遼寧人民出版社。
    Husserl(1999)。經驗與判斷。張廷國等譯,北京:三聯書店。
    Husserl(1994)。邏輯研究。倪梁康譯,台北市:時報。
    Husserl(1992)。歐洲科學危機和超越現象學。張慶熊譯,台北市:桂冠。
    Husserl(1992)。笛卡兒的沈思。張憲譯,台北市:桂冠。
    Johnson (1992)。兒童遊戲。郭靜晃譯,台北市:揚智。
    Kearney(1986)。德希達論解構。奚密譯,當代,4,21-28。
    Kneller(1989)。當代教育思潮。張銀富譯,台北市:五南。
    Knight(1995)。美國教育哲學導論。簡成熙譯,台北市:五南。
    Krishnamurti(1995)。人生、教育、學習。張南星譯,台北市:方智。
    Macdonell (1995)。言說的理論。陳墇津譯,台北市:遠流。
    Magliola (1986)。禪宗與德希達之解構學。蔣淑貞譯,中外文學,15,130-139。
    Manguel(1999)。閱讀地圖:一部人類閱讀的歷史。吳昌杰譯,台北市:台灣商務。
    Nietzsche(1989)。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林建國譯,台北市:遠流。
    Nietzsche(1971)。悲劇的誕生。劉綺譯,台北市:志文。
    Norris(1995)。解構批評與應用。劉自荃譯,台北縣:駱駝。
    Plato(1980)。柏拉圖理想國。侯 健譯,台北市:聯經。
    Plato(1991)。蘇格拉底之死:柏拉圖作品選譯。呂健忠譯,台北市:書城。
    Plant(1999)。黑格爾。陳中和譯,台北市:麥田。
    Palmer (1992)。詮釋學。嚴平譯,台北市:桂冠。
    Payne (1996)。閱讀理論:拉康、德希達與克莉絲蒂娃導讀。李奭學譯,台北市:書林。
    Rumi (1998)。在春天走進果園。台北縣:立緒。
    Ricoeur(1995)。詮釋的衝突。林宏濤譯,台北市:桂冠。
    Rorty (1990)。哲學與自然之鏡。李幼蒸譯,台北市:桂冠。
    Rorty (1992)。後哲學文化。黃勇編譯,上海:經文。
    Rorty(1998)。偶然、反諷與團結:一個實用主義者的想像。徐文瑞譯,台北縣:麥田。
    Smart(1997)。後現代性。李依雲等譯,台北市:巨流。
    Tracy(1995)。詮釋學、宗教、希望—多元性與含混性。馮川譯,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
    Whitehead(1994)。教育的目的。吳志宏譯,台北市:桂冠。
    二、英文部分
    Behle, E .(1991).Confrontations:Derrida/geidegger/Nietzsche. (S.Taubeneck, Tran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Bruns,G. L.(1992). Hermeneutics Ancient and Modern. U.S.A.:Yale University press.
    Boyne, R.(1990). Foucault and Derrida: the other side of reason. Great British: Unwin Hyman.
    Caputo ,J. D.(1987).Radical Hermeneutics: repetition, deconstruction, and the Hermeneutic project. U.S.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Critchley,S.(1992).The ethics of deconstruction: Derrida and Levinas. Great British: Blackwell.
    Derrida, J.(1976). Of Grammatology. (G. C. Spivak, Trans.). 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Derrida,J.(1978). Writing and Difference. (A. Bass, Trans.).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errida,J.(1979). Spurs: Nietzsche’s Styles. (B. Harlow, Tra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errida,J.(1981a). Dissemination. (B. Johnson,Tra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errida,J.(1981b). Positions. (A. Bass, Tra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errida,J.(1982). Margins of Philosophy. (A. Bass, Tra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errida,J.(1985). The Ear of The Other: otobiography, transference, and translation. (P. Kamuf, Trans.).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Gadamer, H.- G.(1977). Philosophy Hermeneutics. (D. E. Linge, Trans.).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adamer, H.- G.(1985). Philosophical Apprenticeship. (R. R. Sullivan,Trans.).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Gadamer, H.- G.(1994a). Truth and Method. (J. Weisncheimer, & D. G. Marshall, Trans.).台北市:書林。
    Gadamer, H.- G.(1994b). Heidegger’s Way. (J. W. Stanley, Trans.).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Gallagher, S.(1992).Hermeneutics and education.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Hekman, S. J. (1986).Hermeneutics and Sociology of Knowledge. Indiana: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Heidegger, M.(1977).Basic Writings. Ed, D. F. Kreller.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Publishers.
    Husser,l. E .(1931).Ideas: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Pure Phenomenology. Trans. W. R. Boyce Gibson . New York: MacMillan.
    Johnson, C.(1993). System and Writing in the philosophy of Jacques Derridas. Great Britis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ohnson, C.(1998). Derrida. Great British: Phoenix.
    Kamuf, P.(1991). A Derrida Reader: between the blinds. U.S.A.: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Kogler, H. H.(1996).The Power of Dialogue: Critical Hermeneutics after Gadamer and Foucault. (P. Hendrickson, Trans.).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Kurt Mueller-Vollmer.(1986).The Hermeneutics reader : Texts of the German Tradition from the Enlightenment to the present. Great British: Blackwell.
    Martinz, R.(1997).The Very Idea of Radical Hermeneutics. New Jersey: Humanities press.
    Michelfelder, D. P. & Palmer, R. E.(1989). Dialogue and De-con-struction : the Gadamer-Derrida encounter.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Norri, C.(1987). Derrida. U.S.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Ormiston,G. L. & Schrift, A. D.(1990) .The Hermeneutics Tradition: from Ast to Ricoeur. 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Pratte, R.(1992).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two traditions. Illinois: Charles C Thomas publisher.
    Rotzer, F.(1994) .Coversation with French philosophers. (G.E. Aylesworth, Trans.). New Jersey:Humanities press.
    Rosen,S.(1987).Hermeneutics as politic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allis,J.(1987).Deconstruction and Philososph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alusinszky,I.(1987).Criticism in society. New York: Methuen.
    Shapiro, G. & Sica, A.(1984) .Hermeneutics: Questions and Prospects. U.S.A.: th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Silverman, H. J.(1991).Gadamer and Hermeneutics. New York: Routledge.
    Smith ,R. & Wexler, P.(1995). After Postmodernism: Education. Politics and Identify.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Stapleton ,T. J.(1994).The Question of Hermeneutics.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Ulmer, G. L.(1987a).Applied Grammatology. 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Ulmer, G. L.(1987b) .Post-Pedagogy from Jacques Derrida to Joseph Beuys.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Usher, R. & Edwards, R.(1994). Postmodernism and Education. London: Routledge.
    Vandenberg, D.(1990). Education as a human right: a theory of curriculum and Pedagog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Wood, D.(1992). Derrida: A Critical Reader. Great British: Blackwell.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學系
    86152005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1686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教育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188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