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44/141864 (78%)
Visitors : 47985628      Online Users : 101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教育學院 > 教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89891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9891


    Title: 荀子的道德教育思想研究
    Authors: 李文演
    Contributors: 陳迺臣
    李文演
    Date: 1991
    1990
    Issue Date: 2016-05-02 17:12:29 (UTC+8)
    Reference: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份
    (一)經籍原典
    一、(宋)朱熹,四書集註,台北:世界書局印行,民四十六。
    二、(漢)司馬遷,史記,台北:藝文印書館,民五十五。
    三、熊公哲譯,荀子今註今譯,台北:商務印書館,民七十三。
    四、王先謙撰,筍子集解,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六十六。
    五、北大哲學系注釋,荀子新注,台北:里仁書局,民七十二。
    六、謝水瑩等編譯,新譯四書讀本,台北:三民書局,民七十二。
    七、(清)徐灝箋,說文解字注箋,台北:廣文書局,民六十一。
    (二)一般專喜
    一、牟宗三著,才能與玄理,台北:學生書局,民六十三。
    二、蔡仁厚著,孔孟荀哲學,台北:學生書局,民七十三。
    三、吳康著,孔孟荀哲學(下冊),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六十。
    四、董承文著,孔孟筍教育思想,高雄:復文書局,民七十一。
    五、楊承彬著,孔孟蜀道德思想,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七十二。
    六、台大哲學系主編,中國人性論,台北:東大出版,民七十九。
    七、徐復觀著,中國人性論史(先秦論),台北:商務印書館,民七十三。
    八、張其昀著,中華五千年史第七冊戰國史(後編),台北:中國文化學說出版部,民六十九。
    九、胡適著,中國古代哲學史,台北:商務印書館,民五十。
    一○ 、蕭公權著,中國政治思想史,中央文物供應社,現代民基本知識叢書第二輯。
    一一、九克立著,中國哲學小史,台北:木鐸出版社,民七十五。
    三、蔡元培著,中國倫理學史,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六十八。
    一三、張宗元等譯,中國倫理學史(一冊),台北:商務印書館,民五十三。
    一四、黃公偉著,中國哲學史,台北:帕米爾書店,民六十。
    一五、羅光著,中國哲學思想史第一冊,台北:先知出版社,民六十四。
    一六、梁啟超等著,中國哲學思想論集(先集篇),台北:牧童出版社,民六十八。
    一七、唐君毅著,中國哲學原論,新亞研究所,民五十七。
    一八、余雄著,中國哲學概論,台北:源成文化圖書,民六十六。
    一九、胡美琦著,中國教育史,台北:三民書局,民七十五。
    二○、任時先著,中國教育思想史,台北:商務印書館,中國文化叢書第二輯。
    二一、伍振鷺著,中國教育思想史(先秦部份),台北:師大書苑,民七十六。
    二二、洪安全等著,中國歷代思想家(一),台北:商務印館,民六十六。
    二三、牟宗三著,心體與性體,台北:正中書局,民五十七。
    二四、林寶山譯,民主主義與教育,台北:五南書局,民七十八。
    二五、全書麟著,先秦教育思想,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現代國民基本智識叢書第四輯。
    二六、伍振鷺主編,先秦諸子教育思想,台北:腹文圖書,民六十七。
    二七、陳峰津著,杜威教育思想之研究,台灣商務印,民五十八。
    二八、孟荀言十考及孟筍列傳疏證,國文研究所集刊第十期。
    二九、魏元珪著,孟筍道德哲學,台北:谷風出版社,民七十六。
    三○、何淑靜著,孟荀道德實踐理論之研究,台北:文律出版社,民七十七。
    三一、魏元珪著,荀子哲學思想,台北:谷風出版社,民七十六。
    三二、韋政通著,荀子與古代哲學,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六十七。
    三三、翁惠美著,筍子論人研究,台北:正中書局,民七十七。
    三四、陳大齊著,荀子學說,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民七十八。
    三五、鮑國順著,筍子學說析論,台北:華正書局,民七十六年。
    三六、吳茹寒著,筍子學說淺論,台北:文津出版社,民七十一。
    三七、顧兆駿著,儒家倫理思想,台北:正中書局,民五十六。
    三八、劉真著,儒家倫理思想述要,台北:正中書局,民六十五。
    三九、林安弘著,儒家禮樂之道德思想,台北:文律出版社,民七十七。
    四○、史中一著,倫理學,台北:國立編譯館,民七十六。
    四一、李雄揮編譯,倫理學,台北:五南圖書,民七十九。
    四二、謝幼偉編,倫理學大綱,台北:正中書局,民五十七。
    四三、何懷宏譯,倫理學體系,台北:淑馨出版,民七十八。
    四四、龔寶善著,現代倫理學,台北:中華書局,民六十一。
    四五、伍振鷺編,教育哲學,台北:師大書苑,民七十七。
    四六、高廣孚著,教育哲學,台北:五南圖書,民七十八。
    四七、陳迺臣譚,教育哲學,台北:復文圖書出版社,民七十七。
    四八、吳俊升著,教育哲學大綱,台北:商務印書館,民七十七。
    四九、劉貴傑譯,教育哲學導論,台北:師大書苑,民七十八。
    五○、歐陽教著,教育哲學導論,台北:文景出版社,民七十八。
    五一、高廣孚著,康德教育思想的研究,台北:商務印書館。
    五二、表廷棟著,普通倫理學,台北:黎明文化,民七十八。
    五三、歐陽教著,道德判斷與道德教學,台北:文景出版社,民六十三。
    五四、陳秉璋著,道德社會學,台北:桂冠圖書,民七十七。
    五五、黃公偉著,道德哲學講義,台北:新文豐出版,民七十。
    五六、何瑞藤著,道德教育的心理與方法,台北:幼獅書店,民六十二。
    五七、溫公頤著,道德學(一冊),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六十一。
    五八、謝扶雅著,當代道德哲學,亞洲出版,民四十四。
    五九、吳俊升著,德育原理(一冊),台北:商務印書館,民五十二。
    六○、歐陽教著,德育原理,台北:文景出版社,民七十九。
    六一、莊伯潛著,諸子通考,台北:正中書局,民四十三。
    六二、儒家禮樂之道德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民七十七。
    (三)期刊文章
    一、王爾晉著,人性基本問題-良心的研究,建設十三卷十四期,民五十三年九月。
    二、陳大齊著,孔孟有三子所說人性的分析,孔孟月刊二卷四期,民五十三年二月。
    三、黃靜華著,孔孟荀的人性論與教育觀,孔孟月刊,十七卷五期,民六十八年一月。
    四、黃靜華著,孔孟荀的三學教育,訓育研究,十六卷一期,民六十六年一月。
    五、張奉箴著,孟子與荀子的教育思想,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教育學刊,四期,民七十一。
    六、符顯仁著,孟荀二子生平事跡及教育學說述要,逢甲學報,十七期,民七十三。
    七、周天令著,荀子之天人思想,中華文化復興月刊,十卷十二期,民七十六年十一月-o
    八、詹棟樑著,荀子化性起偽的教育學說,建設十二卷四期,民五十二年九月。
    九、周紹賢著,荀子之教育論,哲學與文化,十四卷四期,民七十六年十月。
    一○、蔡仁厚著,筍子天論與性論研究,東海學報,二十且卷,民七十二年。
    一一、郭清寰著,荀子天論篇新註,,中國國學,十二期,民七十二年。
    一二、蔡錦昌著,筍子的心是個明智心-評牟宗三和康毅的看法,哲學與文化,十五卷七期,民七十七年七月。
    一三、吳怡著,荀子的教育思想,建設雜誌,九卷一期,民四十九年六月。
    一四、林春蘭著,筍子的教育思想,中華文化復興月刊,十九卷六期,民七十五年六月。
    一五、羅枝,土著,荀子的教育思想, 師友六十二期,民六十一年七月。
    一六、羅漢文著,荀子的教育思想,政治評論,四十卷二期,民七十一年三月。
    一七、周耀著,荀子的教育理論,台灣教育,一八五期,民五十五年五月。
    一八、饒彬,荀子的禮學與其教育倫理思想,革命思想,二十七卷三期,民五十八年九月。
    一九、周文著,荀子論「偽」之涵義,中國文化月刊九八,(東海大學哲學系主編)民七十六年十二月。
    二○、周天令著,荀子「隆禮義而殺詩書」義疏,孔孟月刊,二十六卷一期,民七十六年九月。
    二一、周劍鳴著,倫理道德概說,革命思想,十七卷四期,民五十三年九月。
    二二、王臣瑞著,倫理學,哲學與文化,十七卷五期,民八十九年五月。
    二三、項退結著,甚一於孟荀人性論之實際可行的道德觀,哲學與文化,十七卷五期,民五十九年五月。
    二四、方雨亭著,從荀子勸學篇淺談教育,自由青年,六十六卷五期,民七十年十一月。
    二五、陳廣文著,從現代人格心理學的理論看孟子筒子人性著惡的說法,新天地三卷十期,民五十三年十二月。
    二六、王靈康譯,就荀子論早期儒家之歷史訴求在倫理學的應用,哲學與文化,十五卷四期,民七十七年四月。
    二七、郁漢良著,道德教育之研究,訓育研究,三卷四期,民五十三年四月。
    二八、詹棟樑著,道德教育之價值,教育文摘,八卷二期,民五十二年二月。
    二九、龔寶善著,道德教育之析義,教育文摘,八卷二期,民五十二年二月。
    三?、劉嘉雄著,道德教育學說之探討,教育文粹,一期,民六十五年一月。
    三一、論孟子與荀子對人性了解之根本差異(上、下) ,中國文化月刊,九十四期及九十五期(民七十六年八、九月)。
    三二、龔寶善著,德育的哲學基礎,哲學與文化,十四期,民六十四年四月。
    三三、林蔚文著 論性善與性亞,中興評論,十卷十期,民五十二年十月。
    三四、王邦撞著p 論荀子的心性關係及其價值根源,鵝湖,九十四期,民七十二年四月。
    三五、何淑靜一書,論荀子是否以「心」為「性」之問題(上、下) ,自由文化月刊,四十、四十二期,民七十二年三、四月。
    三六、周天令著,讓筍子管見,孔孟月刊,二十八卷四期,民七十八年十二月。
    (四)學位論文
    一、楊耀斌撰,孟荀道德教育之比較,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七十八年。
    二、吳振隆撰,荀子人性論思想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六十二年。
    三、張美瑜撰,荀子的教育思想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六十九年。
    四、吳靜如撰,荀子思想中人格的實踐與開拓,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七十七年。
    五、陳儀修撰,荀子倫理思想,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六十。
    六、黃美貞撰,荀子倫理學說申議,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五十七年。
    七、金炳采撰,荀子哲學中禮的概念,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六十七年。
    八、沈政輝撰,荀子哲學思想之研究,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七十三年。
    九、劉鸞季撰,荀子道德哲學之研究, 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民六十二年。
    一?、翁惠美撰,荀子論人研究p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七十六年。
    一一、吳清淋撰,荀子禮分思想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六十五年。
    一二、陳靜美撰,從孟荀之比較看荀子的成德理論,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七十七年。
    一三、金?洙撰,`從荀子性惡論言其哲學之特色,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六十年。

    二、外文部份
    (一)英文書籍
    一、John Dewey.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66).
    二、John Dewey and James H. Tafts, Ethics (Revised Education) (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mpany,1956).
    三、John Dewey, Reconstruction in Philosophy(Boston: The Beacon Press, 1959).
    四、John Skorupski, JOHN STUART MILL (New York: Routledge,1989).

    (二)韓文部份
    (1)書籍
    一、安炳周譯,世界之思想(第四?),漢城:三星出版,民七十九年。
    二、崔丞灝著,荀子子?唯物的社會觀(載於河岐洛博士回甲記念論文集)漢城:螢雪出版社,民六十一。
    三、尹五榮譯註,新譯荀子,漢城:去岩社,民七十八.
    四、洪淳昶等著,歷史?人間子?對應,漢城:??出版,民七十三。
    (2)期刊論文
    一、申龜鉉著,中庸 天人合一思想,哲學會誌第十二輯,民七十二。
    二、文現相著,孟子?人性觀? ???」教育論??批判,生活指導研究第四輯,民六十九。
    三、李學澈著,孟子?荀子?性論?教育論 ?對?」比較研究,成大論文集十四輯,民五十八。
    四、金炳采著,荀子?「天」? 對?研究,東洋學十二集,民七十一年。
    五、崔成哲著,荀子?禮治主義?對?一考察,漢陽大學韓國學論集第三集,民七十二。
    六、李光虎著,荀子思想?一考察,民族文化第九集,民七十二。
    七、金炳采著,荀子「禮」的根據,檀國大學論文集,第十六集,民七十一。
    八、蘇興烈著,倫理的思考,啟明大學東西文化研究所,民六十八。
    九、論理學方法論研究,市立大學論文集第十九卷二期,民七十四。
    一?、李碩在著,道德?概念?關於分析的研究,釜山大學文理科大學論文集,第十五集,民六十五。
    一一、金樹澈著,道德教育?哲學的理論??實踐方案,崇田大學論文集,民六十八。
    一二、林東綴著,儒教思想?精神的遺產?現代社會,韓國教育基金會論文集,民七十六。
    (3)學位論文
    一、權美淑撰,荀子 禮思想,精神文化研究院,碩士論文,民七十五。
    二、崔龍福撰,性善論? 性惡說?展開?意義,仁荷大學教育大學院,碩士論文,民七十八。
    三、辛成根撰,荀子哲學? ???? 「天人分二」 問題,高麗大學哲學大學院,碩士論文,民七十七。
    四、柳熙星著,荀子禮治?哲學的根據的根據?關?研究,西江大學 哲學大學院,碩士論文,民七十七。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學系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5010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教育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276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