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ctions/Hyperlinks
Category
Loading community tree, please wait....
|
Year
Loading year class tree, please wait....
|
Items for Author "Che, hsing-Chien"
Return to Browse by Author
Showing 148 items.
Collection |
Date |
Title |
Authors |
Bitstream |
[政大中文學報 THCI Core] 期刊論文 |
2010-06 |
田野中的經史學家──顧頡剛學術考察事業中的古跡古物調查活動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24-06 |
朱熹《诗》说与《诗序》异同研究之检讨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24-05 |
孔德成抗戰日記中的屈萬里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24-04 |
當代臺灣大專院校《詩經》傳授的實例考察──以朱守亮的教學實踐為對象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24-03 |
梁鄒大地的夏日盛典:第六屆中國伏生詩會暨國際《尚書》學學術大會特輯前言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23-12 |
高明先生逝世三十週年紀念座談會紀錄(下)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23-12 |
胡承珙及其《求是堂文集》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23-09 |
詩經在中小學國語文教學的實踐專輯前言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23-06 |
指南薪傳──高明先生逝世三十週年紀念專輯前言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23-06 |
高明先生逝世三十週年紀念座談會紀錄(上)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23-03 |
胡承珙〈公羊祠兵解〉引用《五經異義》佚文的點校問題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22-06 |
經學講會「雙溪繼刱」暨蔣秋華教授榮退誌慶特輯--關於特輯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22-06 |
蔣公,在文哲所的歲月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22-01 |
顧頡剛與戰後臺灣經學暨何定生著作重刊發佈會專輯前言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22-01 |
關於何定生著作集的整理與出版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22-01 |
顧頡剛撰於一九四〇年代的幾份學術審查文件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21-11 |
顧頡剛先生逝世四十週年紀念座談會--走在歷史的路上:顧頡剛先生的疑經、辨史與採風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21-07 |
文史兼具的當代學林敘事--《典型夙昔:前修緬思錄(初集)》序〉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21-06 |
經學專業期刊導覽專輯前言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21-06 |
民國高教體制下的經學課程:從大陸到臺灣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20-12 |
顧頡剛先生逝世四十週年紀念專輯前言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20-11 |
「經學講會」的緣起與舉辦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20-06 |
何定生一九四六年致顧頡剛未刊書函述要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20-06 |
民國與民國經學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20-03 |
湖湘學人蘇維嶽的《詩經》撰述與《詩》敎理想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19-04 |
系史資料保存與整理刻不容緩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18-12 |
〈戰後臺灣高校《詩經》教學生態的初步觀察〉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18-11 |
《戰後臺灣經學叢刊》總序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18-06 |
陳延傑《詩序解》及其《詩》學觀探析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18-06 |
〈陳延傑《詩序解》及其《詩》學觀探析〉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18-06 |
〈南雍學人陳延傑及其經學論著之整理〉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18-06 |
南雍學人陳延傑及其經學論著之整理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17-12 |
如蝶振翼--《文史新視界叢刊》總序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17-09 |
「港臺經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座談會紀錄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倫凱琪; LUN, Kai-chi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17-09 |
「港臺經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座談會紀錄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倫凱琪; Lun, Kai-chi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17-07 |
編輯的巧合與隱性的專輯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17-06 |
指南山下經師業,渡船頭邊百年功──國立政治大學在臺復校初始階段(1954-1982)的經學教育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15-12 |
從情志批評到原志詮釋學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15-12 |
《屈萬里書信集》所收王夢鷗函札的繫年問題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15-06 |
胡承珙研究文獻目錄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邱惠芬; Chiu, Hui-fen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15-06 |
胡承珙研究文獻目錄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15-06 |
胡承珙研究文獻概述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15-06 |
〈胡承珙研究文獻概述〉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14-12 |
經典詮釋中的思想史――關於《釋經以立論――漢代毛鄭詩經經解的思想探索》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14-06 |
論楊向奎的經今古文學觀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14-03 |
何定生與古史辨的詩經研究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14-03 |
〈何定生與古史辨的詩經研究〉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13-03 |
書評:家井真《詩經原意研究》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11-11 |
嘉道之際北京士大夫的崇祀鄭玄活動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11-04 |
論鄭玄論語注的經注思維及其經學思想之表達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10-09 |
現代學術獎勵機制觀照下的羅倬漢之經學成就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10-06 |
〈顧頡剛與何定生的師生情緣〉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徐其寧; Hsu, Chi-ning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10-06 |
君子不以私害公,不以家事辭王事──論漢人對詩經行役詩的詮釋所蘊含之公私意識與家國矛盾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10-06 |
田野中的經史學家──顧頡剛學術考察事業中的古蹟文物調查活動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10-06 |
〈何定生教授論著目錄〉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徐其寧; Hsu, Chi-ning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10-02 |
從珍稀古籍借閱複印的規定談起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09-12 |
香港經學考察記 |
車行健; 吳儀鳳;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09-09 |
胡適、許地山與香港大學經學教育的變革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09-09 |
賢嗣傳家學,古史有餘音──顧潮教授訪談錄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09-09 |
〈賢嗣傳家學,古史有餘音──顧潮教授訪談錄〉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徐其寧; Hsu, Chi-ning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09-08 |
The Chinese Classics Curriculum in Modern Chinese Universities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09-08 |
現代中國大學中的經學課程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08-06 |
述往思來的學術對話──趙沛霖《現代學術文化思潮與詩經研究史》讀後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08-06 |
〈述往思來的學術對話──趙沛霖《現代學術文化思潮與詩經研究史》讀後〉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08-05 |
論鄭玄箋《詩》所表露出的經學思想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07-07 |
試論歐陽修的儒學返本論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07-03 |
從敦煌學到國際漢學的學思歷程──柴劍虹先生訪談錄 |
車行健; 程克雅;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07-03 |
〈從敦煌學到國際漢學的學思歷程──柴劍虹先生訪談錄〉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程克雅; Cheng, Ke-ya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04-09 |
漢人經解與漢代思想研究的另一側面--試以陳澧《漢儒通義》對鄭玄《毛詩箋》的輯錄為例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04-03 |
〈台灣學界對郭嵩燾研究之重要成果簡述〉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04-03 |
臺灣學界對郭嵩燾研究之重要成果簡述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01-06 |
論「詩經」多重義與「詩」本義的詮釋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00-09 |
從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看「漢代書序」的體制-以「作者自序」為中心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2000-07 |
龔橙的著述與學術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1999-07 |
論鄭玄對《禮記‧ 月令》的考辨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
1993-10 |
李漁論「琵琶記」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會議論文 |
2024-07 |
經學史學化的幾種表現型態及其與經學史的關係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會議論文 |
2024-06 |
戰後臺灣學界對經學史的教學實踐與反思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會議論文 |
2024-03 |
中興大學早年中文學人的「山東關涉」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會議論文 |
2023-08 |
戰後臺灣高教場域《尚書》傳承的考察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會議論文 |
2021-09 |
論朱熹《詩集傳》的情境解經――以《王風》〈揚之水〉為例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會議論文 |
2021-08 |
朱守亮教授的《詩經》教學理念與成就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會議論文 |
2019-10 |
戰後臺灣中文學門的南雍學術淵源──以經學為主的討論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會議論文 |
2019-01 |
民國高教體制下的經學課程:從大陸到臺灣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會議論文 |
2017-07 |
香港學海書樓的儒家經典教育之考察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會議論文 |
2014-08 |
考《史》以證《左》――羅倬漢與《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考證》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會議論文 |
2011-06 |
毛詩序的史事詮釋及其所蘊含的經學思想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會議論文 |
2011-04 |
說經之家第一爭詬之端──《詩序》公案平議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會議論文 |
2011-03 |
考古與經義的關涉──傅斯年〈大東小東說〉和史語所城子崖的發掘及其與《詩經‧大東篇》的詮釋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會議論文 |
2010-07 |
經解與義理──漢人詩經箋注中的思想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會議論文 |
2010-05 |
現代學術獎勵機制觀照下的羅倬漢之經學成就──以《詩樂論》為核心之探討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會議論文 |
2009-12 |
君子不以私害公,不以家事辭王事──論漢人對詩經行役詩的詮釋所蘊含之公私意識與家國矛盾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會議論文 |
2009-10 |
論鄭玄論語注的經注思維及其經學思想之表達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會議論文 |
2009-07 |
胡適、許地山與香港大學經學教育的變革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會議論文 |
2009-05 |
嘉道之際北京士大夫的崇祀鄭玄活動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會議論文 |
2009-05 |
先秦兩漢的用詩活動與詩經的形成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會議論文 |
2008-07 |
近代大學中的經學教育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會議論文 |
2007-12 |
論鄭玄毛詩箋中的感傷時事之語與超出經文的詮釋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會議論文 |
2007-07 |
田野中的經史學家──顧頡剛學術考察事業中的古蹟文物調查活動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會議論文 |
2005-11 |
論鄭玄《毛詩箋》「溢出經文之外的箋注」及其表露的經學思想──以陳澧的相關論述為討論基礎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會議論文 |
2005-10 |
創造的詮釋或歷史的積累?──試論先秦兩漢《詩經》多重義的形成及其蘊含的相關詮釋問題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會議論文 |
2003-08 |
紅尾魴魚游向那?──論《詩經‧汝墳》的歷代詮釋所蘊含的家╱國矛盾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會議論文 |
2002-08 |
從「歷史的緘默」中傾聽「發聲的歷史」──以馬、班論漢代獄治與《毛詩序》詮釋《詩經‧鄭風》二事為例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會議論文 |
2001-11 |
龔橙詩本誼的詩誼觀及其對詩本誼的實踐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會議論文 |
2001-07 |
論三重證據法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會議論文 |
2000-12 |
馬融與鄭玄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專書/專書篇章 |
2025-09 |
何定生著作集三:早年文存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專書/專書篇章 |
2024-12 |
《釋經以立論:漢代毛鄭詩經經解的思想探索》增訂本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專書/專書篇章 |
2024-09 |
指南山下經師業:政治大學中文系的經學學人及其學術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專書/專書篇章 |
2023-09 |
求是堂文集(點校本)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專書/專書篇章 |
2023-03 |
指南山下經師業,渡船頭邊百年功──國立政治大學在臺復校初始階段(1954-1982)的經學教育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專書/專書篇章 |
2022-09 |
何定生著作集二:尚書與文法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專書/專書篇章 |
2022-07 |
何定生著作集一:詩經、孔學及其他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專書/專書篇章 |
2021-04 |
陳延傑先生經學論著三種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陳延傑; 黃忠天; 盧啓聰 |
 |
[中國文學系] 專書/專書篇章 |
2020-12 |
戰後臺灣高校《詩經》教學生態的初步觀察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專書/專書篇章 |
2020-12 |
傳經授業──戰後臺灣高等院校中的經學教育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專書/專書篇章 |
2020-10 |
民國經學六家研究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專書/專書篇章 |
2019-01 |
論牟潤孫經史研究中的情境詮釋法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專書/專書篇章 |
2018-12 |
以朱反朱――朱熹《詩經》前後論說與明清學者反對朱子《詩》義觀的幾種方式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專書/專書篇章 |
2018-11 |
出入於呂珍玉教授的奇幻《詩經》世界中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專書/專書篇章 |
2018-09 |
顧門中的勵耘弟子──牟潤孫經史之學的面向及其所反映的師承關係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專書/專書篇章 |
2017-09 |
乾嘉考據學方法屬性的檢討――以胡適、馮勝利相關論說為核心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專書/專書篇章 |
2017-06 |
考《史》以證《左》――羅倬漢與《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考證》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專書/專書篇章 |
2016-06 |
2015王夢鷗教授學術講座演講集--序2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專書/專書篇章 |
2013-01 |
論詩經經解中的義理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專書/專書篇章 |
2012-08 |
陳古諷今與毛詩序的歷史詮釋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專書/專書篇章 |
2011-09 |
現代學術視域中的民國經學:以課程、學風與機制為主要觀照點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專書/專書篇章 |
2011-09 |
釋經以立論:漢代毛鄭詩經經解的思想探索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專書/專書篇章 |
2011-04 |
論鄭玄論語注的經注思維及其經學思想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專書/專書篇章 |
2007-03 |
毛鄭《詩經》解經學研究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專書/專書篇章 |
2002-02 |
詩本義析論:以歐陽修與龔橙詩義論述為中心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專書/專書篇章 |
1996-06 |
新讀郁離子──劉伯溫寓言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
1996-06 |
禮儀讖緯與經義──鄭玄經學思想及其解經方法 |
車行健; Che, hsing-Chien |
 |
[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
1992-06 |
毛鄭《詩經》解經學研究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國科會研究計畫 |
2024-01 |
顧頡剛與戰後臺灣經學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國科會研究計畫 |
2022-05 |
國立政治大學在臺復校初期中文系經學領域學人的學術淵源與學風表現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國科會研究計畫 |
2021-04 |
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與戰後臺灣經學的發展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國科會研究計畫 |
2019-01 |
民國以來高等院校中的經學課程與儒家經典教育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國科會研究計畫 |
2018-02 |
香港學海書樓的儒家經典教育之考察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國科會研究計畫 |
2016-07 |
朱熹《詩經》前後論說研究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國科會研究計畫 |
2013 |
民國時期罕傳經學論著之整理與研究:以羅倬漢、陳延傑與蘇維嶽三家之著作為中心(Ⅲ)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國科會研究計畫 |
2012 |
民國時期罕傳經學論著之整理與研究:以羅倬漢、陳延傑與蘇維嶽三家之著作為中心(Ⅱ)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國科會研究計畫 |
2011 |
民國時期罕傳經學論著之整理與研究:以羅倬漢、陳延傑與蘇維嶽三家之著作為中心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國科會研究計畫 |
2010 |
陳古諷今與毛詩序的歷史詮釋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國科會研究計畫 |
2009 |
用詩與解詩---漢代詩經詮釋傳統的兩種型態(Ⅱ)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國科會研究計畫 |
2008 |
用詩與解詩---漢代詩經詮釋傳統的兩種型態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國科會研究計畫 |
2007 |
胡承珙求是堂文集研究:學術考察與文獻整理(II) |
車行健 |
 |
[中國文學系] 國科會研究計畫 |
2006 |
胡承珙求是堂文集研究:學術考察與文獻整理 |
車行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