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41/141868 (78%)
Visitors : 47554601      Online Users : 89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Category

    Loading community tree, please wait....

    Author

    Loading author tree, please wait.....

    Year

    Loading year class tree, please wait....

    Results 1-25 of 26.

    1 2 next    View [10|25|50] records per page
    [ Search items with full text(s)| Search all items]     Sort results by Order

    1惠棟易學研究(一)

    陳睿宏2009-09
    [中國文學系] 專書/專書篇章
    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 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作者原名陳伯适
    中文系 陳睿宏 (一) 2009-09 中國術思想輯刊, 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作者原名陳伯适

    2惠棟易學研究(二)

    陳睿宏2009-09
    [中國文學系] 專書/專書篇章
    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 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作者原名陳伯适
    中文系 陳睿宏 (二) 2009-09 中國術思想輯刊, 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作者原名陳伯适

    3惠棟易學研究(三)

    陳睿宏2009-09
    [中國文學系] 專書/專書篇章
    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 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作者原名陳伯适
    中文系 陳睿宏 (三) 2009-09 中國術思想輯刊, 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作者原名陳伯适

    4惠棟易學研究(四)

    陳睿宏2009-09
    [中國文學系] 專書/專書篇章
    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 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作者原名陳伯适
    中文系 陳睿宏 (四) 2009-09 中國術思想輯刊, 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作者原名陳伯适

    5漢易之風華再現 : 惠棟易學研究

    陳睿宏2008-10
    [中國文學系] 專書/專書篇章
    文史哲出版, 作者原名陳伯适
    中文系 陳睿宏 漢之風華再現 : 2008-10 文史哲出版 作者原名陳伯适

    6漢易之風華再現-惠棟易學研究(上)

    陳睿宏2006-02
    [中國文學系] 專書/專書篇章
    文史哲出版, 作者原名陳伯适
    中文系 陳睿宏 漢之風華再現-(上) 2006-02 文史哲出版 作者原名陳伯适

    7漢易之風華再現-惠棟易學研究(下)

    陳睿宏2006-02
    [中國文學系] 專書/專書篇章
    文史哲出版, 作者原名陳伯适
    中文系 陳睿宏 漢之風華再現-(下) 2006-02 文史哲出版 作者原名陳伯适

    8民初救世新教《易經證釋》的儒學繼承與開展

    曾乃芳2016
    [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1年。 陳睿宏(伯适):《(一)》,《中國術思想輯刊》,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陳睿宏(伯适):《(二)》,《中國術思想輯刊》,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陳睿宏(伯适):《(三)》,《中國術思

    9惠棟易學研究

    陳伯适2005
    [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呂凱博士 陳伯适 陳伯适 乾嘉術 象數 述 論文摘要 清代術發展,乾嘉時期以、戴震為首的風,高舉漢旗幟,對理進行批判與揚棄,打破宋明以後理的思想箝制,營造拔宋纛而立漢幟的局面,形成「乾嘉以來,家家許、鄭,人人賈、馬」的燦然中天之盛況,走向對

    10秦篤輝<<易象通義>>研究

    紀華裕; Chi, Hua-Yu2017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 學位論文
    :《清代術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 陳鼓應注譯:《莊子今注今譯》,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2月第2版。 陳睿宏(伯适):《》,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9月初版。 陳睿宏(伯适):《義理、象數與圖書之兼綜:朱震》,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1

    11羅典《易》學研究

    廖凡慧; Liao, Fan-Hui2024
    [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北:允晨文化,2010年。 陳鼓應、趙建偉:《周注譯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陳鼓應:《傳與道家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陳睿宏:《漢之風華再現:》,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6年。 陳睿宏:《義理、象數與圖書之兼綜-朱震》,臺北:文史

    12丁易東易學研究

    游經順; Yu, Ching Shun2013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 學位論文
    範疇精粹叢書──道》,臺北:漢興書局,1994年5月初版1刷。 張善文:《歷代家與要籍》,福州:福建人民出被社,1998年4月。 張善文:《歷代要籍解題》,臺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2月。 陳睿宏(伯适):《漢之風華再現──》(上)(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13郭雍易學義理思想研究

    鍾依穎2016
    [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 許維萍:《宋元的復古運動》,臺北:東吳大中國文所博士論文,2001年。 陳淑娟:《論程氏傳對十翼天人思想的繼承與發展》,臺北:臺大哲所碩士論文,2003年。 陳睿宏(伯适)《》,臺北:政治大中國文系博士論文,2006年。 陳靜瑩:《二程工夫論之比較》,臺北:臺灣師

    14朱震易學研究

    陳伯适2008
    [中國文學系] 國科會研究計畫
    基礎研究, 學術補助, 研究期間:9708~ 9807, 研究經費:281仟元
    when PDFTextStream is fully licensed. Visit http://www.snowtide.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9. 陳伯适《漢之風華再現-》(上、下),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6 年 2 月初版。 10. 潘雨

    15黃宗炎易學研究

    洪家惠2012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 學位論文
    适:《》,臺北:國立政治大中國文所博士論文,2005年6月。 費艷萍著:《黃宗羲黃宗炎》,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所碩士論文,2012年6月。 楊雅妃:《周濂溪太極圖說》,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國文系碩士論文,1999年6月。 趙亮:《劉宗周思想》,濟

    16朱熹《易》學研究──尊經與崇理的交融

    周欣婷2014
    [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 :《朱熹與四書章句集注》,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陳睿宏:《漢之風華再現:》,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6年。 陳代湘:《現代新儒與朱子》,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陳志信:《朱熹經志業的形成與實踐》,臺北:臺灣生書局,2003年。 陳仁仁:《戰國楚

    17《大易象數鈎深圖》所見鄭東卿易學圖式之義理思想析論

    陳睿宏; Chen, Rui-Hong2015-12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清華中文學報, No.14, pp.175-230
    ──(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6 年), 187 This text was extracted from a PDF document using an unlicensed copy of PDFTextStream. Some characters have been

    18《大易象數鈎深圖》圖解《易傳》之詮釋內涵

    陳睿宏2015-10
    [中國文學系] 會議論文
    第六屆中國國際易道論壇--易學哲學學術專題研討會論文集, 中國先秦史學會易道研究會,北京大學學,清華大學等,華夏國際易道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 pp.2-52
    時干支與日行之配屬的時空衍化,春分之時,旦出於甲, 秋分之時,暮入於庚。日出於甲而入於庚,即日之升降軌道,與赤道軸線相差二 十三度半,由甲至卯之高度,與庚至酉之高度,皆為二十三度半;於甲庚可見日 16 參見陳睿宏(伯适):《》(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9月初版),頁

    19《左傳》《國語》卜筮研究

    許毓榆; Hsu, Yu-Yu2018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 學位論文
    東大衍數說圖式結構化之觀》,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4年8月。 65. 陳睿宏(伯适)《義理、象數與圖書之兼綜-朱震》,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1年9月。 66. 陳睿宏(伯适)《漢之風華再現――(上、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6年2月初版。 67. 陳夢家《陳

    20陳士元易學研究

    鄭丹倫; ZHENG, DANLUN2019
    [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的復古運動》,臺北:私立東吳大中國文系博士論文,2000年。 陳睿宏(伯适):《》,臺北:國立政治大中國文系博士論文,2006年。 黃忠天:《宋代史事》,臺北:國立高雄師範大國文所博士論文,1994年。 劉慧珍:《漢代》,臺北:私立輔仁大中國文所博士

    21趙汝楳易學研究

    顏思榛; Yen, Shih-Chen2020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 學位論文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7月初版。 80. 陳德仁《象山心之比較》,臺灣:生書局,1975年10月再版。 81. 陳睿宏(伯适)《漢之風華再現──》,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6年2月初版。 82. 陳睿宏(伯适)《義理、象數與圖書之兼綜──朱震》,臺北

    22《靈棋經》占筮系統之研究

    黃華玉; Huang, Hua-Yu2023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 學位論文
    :臺灣師範大國文系博士論文,2007年。 6.康全誠:《清代八家》,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中國文系博士論文,2003年。 7.陳睿宏:《》,臺北:國立政治大中國文系博士論文,2005年。 8.陳詠琳:《胡一桂《周啟蒙翼傳.外篇》──以卜筮、丹道類六部典籍為探討對象

    23張浚《紫巖易傳》的重要象數詮義觀點

    陳伯适; Chen,Bo-Kuo2010-06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國文學誌,20,139-178
    自離變」、「卦自離變」;18蒙屬離 宮四世卦,藉由離變之認識,以闡發其義。又 14 有關諸家有關之主張,參見陳伯适,《》(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3004 年 9 月 初版),頁 114-125、188-187、675-699。 17 見張浚,《紫巖傳》,卷一,頁 35

    24明代章潢延續宋元圖說之漢《易》象數思想本色——以月體納甲與消息卦氣說進行開展

    陳睿宏; Chen, Rui-Hong2019-12
    [中國文學系] 期刊論文
    淡江中文學報, No.41, pp.143-182
    陰陽,故云「陽中之 陽,日也」「陽中之陰,月也」,15 氣化始於陽,日屬陽中之陽,月則為其中之 陰,因伴同在,日月陰陽相依又判然有別。方聞一(?-?)《大粹言》同於張載 之說,強調「日月為」的天道變化之義。16 馮椅(?-?)《厚齋》以「日月 11 陳伯适(睿宏):《

    25《靈棋經》占筮系統之研究

    黃華玉; Huang, Hua-Yu2023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 學位論文
    :臺灣師範大國文系博士論文,2007年。 6.康全誠:《清代八家》,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中國文系博士論文,2003年。 7.陳睿宏:《》,臺北:國立政治大中國文系博士論文,2005年。 8.陳詠琳:《胡一桂《周啟蒙翼傳.外篇》──以卜筮、丹道類六部典籍為探討對象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