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0934/141854 (78%)
造访人次 : 47764335      在线人数 : 66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子类别

    其他 [5/5]
    國科會研究計畫 [132/132]
    學位論文 [284/291]
    專書/專書篇章 [166/169]
    展演 [8/10]
    會議論文 [129/419]
    期刊論文 [439/969]
    校務發展計畫 [1/1]
    研究報告 [1/1]
    考古題 [79/79]
    資料庫 [1/1]

    邻近社群


    中國文學系 [3684/4957]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292/294]
    歷史學系 [1717/2610]
    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 [1523/1782]
    圖書資訊學數位碩士在職專班 [108/112]
    宗教研究所 [671/923]
    臺灣史研究所 [595/716]
    臺灣文學研究所 [606/781]
    華語文教學博/碩士學位學程 [316/347]

    社群统计


    近3年内发表的文件:155(7.47%)
    含全文笔数:1244(59.92%)

    文件下载次数统计
    下载大于0次:1234(99.20%)
    下载大于100次:1122(90.19%)
    全文下载总次数:1870063

    最后更新时间: 2024-06-21 13:53

    上传排行

    数据加载中.....

    下载排行

    数据加载中.....

    RSS Feed RSS Feed

    跳至: [中文]   [数字0-9]   [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
    请输入前几个字:   

    显示项目1751-1800 / 2076. (共42页)
    << <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 >>
    每页显示[10|25|50]项目

    日期题名作者
    2011-05 試論連接生命與反思的現象學方法 - 胡塞爾與海德格的比較 汪文聖; Wang, Wen-Sheng
    2021-10 試論高達美對西方語言觀念史的解建構 蔡偉鼎
    2013-07 詮釋何往?呂格爾的想像論與詮釋空間 黃冠閔; Huang,Kuan-Min
    2001-12 詮釋學 汪文聖
    2002-11 詮釋學、修辭學與語用學 張鼎國
    2001 詮釋學、修辭學與語用學(2/2) 張鼎國
    2005-12 詮釋學在精神病醫學的應用與發展 汪文聖
    1993-06 詮釋學方法評介 沈清松
    1983-09 詮釋學的變遷與發展 沈清松
    1997-12 詮釋學、詮釋論、詮釋哲學 張鼎國
    1997-12 詮釋學、詮釋論、詮釋哲學 張鼎國
    2001-01 詮釋學論爭在爭什麼:理解對話或爭議析辯?--高達美與阿佩爾兩種取徑的評比 張鼎國
    2017-11 詮釋現象心理學的迂迴:從塵世到神聖的中介 汪文聖
    2001-01 詮釋的不確定說和自我知識 林從一
    1995-03 詮釋與創造--傳統中華文化及其未來發展 沈清松; Shen, Qing-song
    1996 詮釋與反思--現象學作為方法論在海德格與胡塞爾間之差異 張國賢; Chang, Kuo-Hsien
    2000 詮釋與批判 (2/2) 張鼎國
    2022 認識與後設認識—賈央塔《正理之花.非二元識論章》譯註與研究 李承恩; Lee, Cheng-En
    2005 語意外部論者 -- 麥道爾、布蘭登與戴維森(1/3) 林從一
    2006 語意外部論者 --- 麥道爾、布蘭登與戴維森(II) 林從一
    2007 語意外部論者 --- 麥道爾、布蘭登與戴維森(III) 林從一
    2015-01 語言之道:從德勒茲的語言哲學到莊子的「天籟」 張國賢
    2010-12 語言哲學的不同聲音-論洪堡特語言觀的世界開顯性與理性對話性 林遠澤
    2000-01 語言、思想與戴維森的三角測量隱喻 林從一
    2020-10 語言探索與字詞計算詞典2015中文版之修訂 李嘉玲; 林瑋芳; 黃金蘭; 林以正; Lee, Chia-ling; Lin, Wei-fang; Huang, Chin-lan; Lin, Yi-cheng; Pennebaker, James W.
    2019-11 語言的身體姿態起源論與漢字的語言學定位 林遠澤; Lin, Yuan-ze
    2021-11 語言相對性與漢語「感性核心邏輯」說初探 林遠澤; Lin, Yuan-ze
    2001 語言與相互理解-高達美與哈伯馬斯對於語言、傳統與意識形態觀點的對比 陳欣白
    2011-05 語言,音樂與生命:一種超出現象學式的身體思考 張國賢
    2022-05 誰在說?怎麼說?說了什麼? ──從海德格對詩歌的界定分析說話的動力來源 莊開盛
    2008-11 『誰是我們?』/『我們是誰? ─ 海德格30 年代一個『政治』問題的 張鼎國
    2019-12 談中西範例性語言的主體性:從呂格爾(利科)的敘事研究來看 汪文聖; Wang, Wen-Sheng
    1997-12 談「主體的弔詭性」 汪文聖
    2004-06 談士林哲學的研究方向 沈清松; Shen, Vincent
    2004-12 談心靈之開放與封閉─現象學觀點來看 汪文聖
    2006-04 談療癒倫理本土性的存有論基礎 汪文聖
    1998-08 談科技島與文化國的接軌問題 沈清松
    1991-06 談科際整合 沈清松
    2004 論Rawls的公共理性 楊詩諭
    2009-10 論亞氏倫理學中的Theoria/θεωρια 一字之意涵──就中文翻譯與了解來說 何淑靜; Ho, Shu-Ching
    1994-06 論亞理斯多德[Aristotle]的物質因與「尚書.洪範」的五行思想 彭文林
    2008 論亞里斯多德尼各馬科倫理學中隱含的意志概念 施鈺娟; Shih, Yu-Chuan
    1993 論「人之解放」--馬克思主義與拉丁美洲解放神學的比較研究 劉清虔; Liu, Ching Chien
    2007 論代間正義:一個羅爾斯式的觀點 楊士奇; Yang, Shi-Chi
    2017 論《俱舍論》及《成唯識論》的 見道理論差異及其原因 莫凱輝; Mo, Kai Hui
    2021-12 論做為語言類推之感受挪用的詩興與教化 林遠澤; Lin, Yuan-ze
    2022-07 Vom Wert der Selbstlosigkeit – Überlegungen zu Ernst Tugendhats Modell einer gegenwärtigen Mystik 馬愷之; Marchal, Kai
    2023 論先秦儒家的禮治思想及其現代意義 劉鎧銘; Liu, Kai-Ming
    2018-01 論全球化環境下的跨文化溝通:以生命倫理學為線索的詮釋學反思 蔡偉鼎; Tsai, Wei-Ding
    1998-05 論公民德行的陶成 沈清松

    显示项目1751-1800 / 2076. (共42页)
    << <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 >>
    每页显示[10|25|50]项目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