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對話體的孔子傳說研究
高若凡; Gao, Ruo-Fan
,
2018
[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新疆》,臺北:遠流,1989。
陳慶浩、王秋桂:《中國民間故事全集‧廣西》,臺北:遠流,1989。
《(閩南語)孔子小兒答歌》,新竹:竹林,1959。
《孔子項橐論歌》,嘉義:捷發漢書,1936。
《文史知識》編輯部編:《儒‧佛‧道與傳統文化》,北京:中華,1990。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中
223.
活出語言來: 語言人類學導論(專書翻譯)
劉子愷; Liu, Tzu-kai
,
2020-02
[民族學系] 專書/專書篇章 群學出版, Laura M. Ahearn著, 劉子愷, 吳碩禹, 蕭季樺譯
臺灣沒有奴隸制度或科學種族主義等歷史遺緒,但就在不久之前,有些臺灣人認為「說河洛語」是一種「沒有受過教育」的符 5.
號。……由於臺灣的政治局勢的變化,這種對於河洛語(閩南語)的負面態度正在改變……這本中文翻譯書的出版,對於深入瞭
解臺灣和世界各地不斷發生的複雜變化,正是一個很好的時機點
227.
「笠詩社」詩作集團性之研究
戴寶珠; Dai, Bao-Zhu
,
1995
[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Pose)..........108
第三節語言特性..........110
一、語言跨越..........110
二、方言使用..........111
(一)閩南語詩..........112
(二)客語詩..........114
第四節修辭特色..........116
一
228.
感知現在與重塑記憶:評介《台灣史新聞》
夏春祥
,
2014-07
[新聞學研究 TSSCI] 期刊論文 新聞學研究, 120, 197-207,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以這種嬉笑方式認識到明鄭時期的重要歷史人物——陳永華
(1634-1680)。 其它如以「台灣蜢咬」(蜢咬乃漫畫之閩南語發音)來作為各式漫
畫的標題也令人會心一笑,案例如第 25 頁的「海島新樂園」與《台灣
島生成祕辛》的地殼電視台今晚首播、「印尼蓮霧」(頁
231.
〈渡子歌〉研究
黃菊芳
,
1998
[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主編 台灣
語文學會出版
1996 《萬巒妹仔沒便宜(客語新解)》 曾喜城 中央日報社
1996 《閩客方言史稿》 張光宇 台北:南天書局
1997 《客話本字》 楊恭桓 台北:愛華出版社
1998 《苗栗卓蘭客家方言詞彙對照》 涂春景調查編著 國家文
232.
歌仔戲藝人杜玉琴演藝生涯研究
張椀謹
,
2009
[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通歌劇團>,《電視周刊》295期,1968.06,頁12-13。 義 文<劇團動態>,《電視週刊》第363期,1969.9,頁26-27。 高宜三<閩南語歌劇>,《中國電視週刊》第6期,1969.11,頁30-31。 林澤萬<明霞歌劇團新陣容>,《中視電視週刊》第78期,1971.04,頁23
234.
六房媽信仰之變遷研究-以臺北分靈宮壇為例
黃漢偉
,
2011
[民族學系] 學位論文 ——台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媽祖信仰與台灣社會》,臺北縣蘆洲市:博揚文化。
岳永逸
2010《靈驗.磕頭.傳說:民眾信仰的陰面與陽面》,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胡萬川、陳益源 編
1999《雲林縣民間文學集6—閩南語故事集(三)》,雲林縣斗六市:雲林文化。頁
241.
當代台灣法律文化的轉化---以家暴保護令審理庭為例
王曉丹
,
2009-08
[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 期刊論文 黃國昌主編,收錄於《2008司法制度實證研究》,中央研究院出版,頁389 - 444
(30 個個案都
沒有律師作為代理人在現場)。每個個案開庭的時間從 10 分鐘到 40 分鐘不等,
因為現場不能錄音的關係,研究者在現場做問答的記錄(現場的口語包括北京
話以及閩南語)。18法庭觀察的過程無法錄音,研究過程除了研究者做對話筆
記之外,事後研究者撰寫每一個個案的備忘錄,成為研究者的觀察
243.
幼稚園教師對美術活動教學態度之研究
高如瑩
,
2009
[幼兒教育研究所] 學位論文 立鶴、陳青青(1991)。師院生與師專生教學態度意願與能力之比較。教育部委託專案研究報告。 吳宗立、陳惠萍(2005)。國民小學教師閩南語教學態度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集刊,13,209-229。 吳長鵬(2000)。視覺藝術的繪畫創作。創造思考教育,10,19-25。 吳長鵬(2008)。遊戲與學習
245.
台灣認同---形成、類型及其政治效果(I)
鄭夙芬; 耿曙; 陳陸輝
,
2009
[選舉研究中心] 國科會研究計畫 基礎研究, 學術補助, 研究期間:9808~ 9907, 研究經費:647仟元
主要是的差別是在原、漢之間,但外省、客
家、閩南本省族群的差異,主要也是以語言為分界,不過「國語」的普遍使用,
以及部分本省客家人以及外省人也都可以流利地使用閩南語的情況下,會何語言
的使用不同,仍會與台灣認同之間有關聯性存在,頗值得分析。此外,就解釋台
灣意識形成部分,「接觸假說」所提供的論述,頗
246.
女性主義的柔性革命:廖輝英小說研究
吳姬慧
,
2012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166
四、廖輝英小說閩南語詞彙意義對照表 ……………………………191 2012 一、廖輝英作品
(一)小說
廖輝英:《油蔴菜籽》,臺北:皇冠,1983年
廖輝英:《不歸路》,臺北:聯經,1983年
廖輝英:《今夜微雨》,臺北:聯經,1986年
廖輝英:《盲點》,臺北:九歌
249.
從髒話看父權在語言使用的權力展現
蔡珮; Tsai, Pei
,
2004
[新聞學系] 會議論文 中華傳播學會年會研討會
」 便是一種禁忌世界的用語。筆者曾經為了查閱「ㄐㄧ ㄇㄞ」二字 的寫法而翻閱了幾十本有關台灣諺語、台灣俗語、閩南語諺語的書 籍,然而有關性器的詞彙都付之闕如。好不容易在鄭文海(2000: 468-469)所編《常用台灣俗語話》中輯查到「陰部」,然而文中僅
250.
現代漢語音韻的國際觀
蕭宇超; Hsiao, Yu-Chau E.
,
2006.10
[語言學研究所] 期刊論文 聲韻論叢,14,21-44
工作是什麼?它主要有三項基本工作。第一項工作是研究「語言
的音韻系統」,也就是一個語言中有哪些輔音、元音、聲調或重音等等。譬如,學
者就聲調的調查,四縣客語有六個單字調,東勢客語則有七個單字調;就輔音的調
查,閩南話有濁塞音,北京話則沒有;就元音的調查,法語有圓唇前高元音,英語
及日語則沒有,閩南話
257.
客家電視台在高等教育中的應用
劉慧雯
,
2012
[新聞學系] 國科會研究計畫 著社會發展,福佬語(閩南語)逐漸成為商業生活的重
心語言。此時,客語節目漸漸因為收聽率下降而被擠壓到冷門時段。客語媒體的
生存空間,受到前所未有的壓縮。 一直到2002年電波開放,客家媒體再度取得新的生存空間。根據曾曉煜(2008)
的研究,這一波頻道釋出產生了數個客家電台。包括:新客
261.
「水」與大禹神話研究
蔡佩陵
,
2017
[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新華書店北京發型所經銷,1996年。
董忠司總編纂、國立編譯館主編:《臺灣閩南語辭典》,臺北:五南圖書,2001年。
臧克合:《尚書文字校詁》,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趙鐵寒:《古史考述》,臺北:正中書局,1965年。
劉清惠主編:《中國民間故事集成.河南卷》,北京:新華書店北京發型所
262.
論客語處置式論元結構
鍾叡逸; Chung, Jui-Yi Zoey
,
2017-07
[台灣語言學期刊 THCI Core ] 期刊論文 Taiw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 15(2), 117-173, 台灣語言學期刊
(applicative head,Pylkkänen 2002;McGinnis 2005)。前者運用於處置句式,後者構成蒙受句式,引介非典論元。本分析得以解釋「將」字句一系列的語法現象,反映了句法、語義之間緊密的對應性。更重要的提供跨語言比較平臺,觀察國語、客語以及台灣閩南語中論元引介策略,呈現高度句法語義相應關係
263.
臺灣數位典藏公開徵選計畫發展之分析
林素甘; 吳思頤
,
2015-12
[圖資與檔案學刊] 期刊論文 圖資與檔案學刊 , 87,1-24
日人與台人書畫數位典藏
計畫」和「臺灣原生藝術」等。音樂主題則有「臺灣本土音樂家之影音典藏-李泰祥大師」、
「許常惠音樂資料典藏數位化計畫」、「葉俊麟閩南語歌詞及文物數位典藏計畫」、「寶島歌
王洪一峰虛擬音樂博物館數位典藏計畫」和「鄧雨賢數位典藏博物館計畫」等計畫。此外,
以建築為主題的公開徵選計畫
268.
Between Loss and Gain: Translating the Taiwanese Praise Ballads on the Pescadores into English
吳敏華; Wu, Min-Hua; Lee, Chung-Han; Chen, You-Hsuan; Chu, Yi-Chi; Lin, Chia-Hao; Chin, Shu-Hsien
,
2019-01
[英國語文學系] 期刊論文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Vol.9, No.1, pp.1-24
praise ballads to be a genre of Taiwanese (閩南語 South Fukien dialect) tea harvest melody (採茶歌) which is gunerally sung in flirting. Wang Teng
|